《免費游中國》之(九)甘肅篇——《絲路走廊多彩甘肅(1)》

作者: 六月飛刀

導讀同系列第一篇:《免費游中國》之(一)<山西臨汾:比北京更牛的帝都>(上) 2007年4月23日12點,我與《絲綢之路旅游區總體規劃》項目組成員一起,從寧夏固原進入甘肅平涼境內。 甘肅省旅游局派來的中巴車已經在312國道的省界收費口路邊等候多時了。李佐教授下車與甘肅旅游局的領導們握手寒暄,項目組成員拿著個人行李下車,與寧夏旅游局陪同考察的老� ...

同系列第一篇:《免費游中國》之(一)<山西臨汾:比北京更牛的帝都>(上)
2007年4月23日12點,我與《絲綢之路旅游區總體規劃》項目組成員一起,從寧夏固原進入甘肅平涼境內。

甘肅省旅游局派來的中巴車已經在312國道的省界收費口路邊等候多時了。李佐教授下車與甘肅旅游局的領導們握手寒暄,項目組成員拿著個人行李下車,與寧夏旅游局陪同考察的老朋友一一握手告別,坐上了甘肅省旅游局的中巴車。

汽車一開動,一位高個子、帶眼鏡的甘肅省旅游局領導在前排站了起來:“考察組的各位專家,大家好,非常歡迎大家到甘肅省考察。我是甘肅省旅游局規劃處處長郝華,這一位是我的搭檔李嘉林處長,那一位是我們處的陳永紅科長。從今天起,我們三位全程陪同大家考察甘肅旅游。我們這次甘肅考察的路線是平涼——天水——蘭州——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剛好從甘肅省東端穿越河西走廊至甘肅省最西端。旅途中如有工作和生活上的任何問題,請隨時告訴我們,我們全力做好配合保證做好服務。”郝處長一番熱情、真誠的歡迎辭,一下子消除了大家初次見面的陌生,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也讓我對甘肅考察之旅充滿期待。

汽車開了不到半個小時,進入了平涼市區,停在了一家餐廳門口。餐廳裡飄出的香味,惹得我的肚子忍不住發出一陣咕咕的叫聲。進入餐廳包廂,一桌熱騰騰的飯菜已經准備好了。賓主落座,白酒斟滿,郝華處長又開始了熱情的祝酒辭:“大家到了甘肅,就把甘肅當作自己的家一樣,不要客氣。一定要吃好、喝好,才能考察好、工作好。來,按照甘肅的規矩,第一杯先干完。”李佐教授是公司裡出了名的“不喝酒”專業戶,今天還是以“我是一滴酒也不能喝。我小時候試過一次,一喝酒就過敏,一過敏就要送醫院搶救。上次我與貴州茅台酒廠的董事長一起吃飯,也是滴酒未沾”的同一套說辭,巧妙地逃避了喝酒。自己不喝還罷了,李教授還指定我和項目組的小朱作為項目組的“男女代表”,要“入鄉隨俗”。郝處的熱情加上李教授的指派,我也大膽放開了。一杯兩杯、三杯四杯,您敬我一杯、我回敬一杯……幾個回合下來,我的臉上已經又紅又熱,郝處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漲:“任老弟,好兄弟啊”。

崆峒派與崆峒山

酒足飯飽,郝華處長帶領項目組成員,前往甘肅考察之旅的第一站——崆峒山。

說起崆峒山,我的腦海中馬上跳出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裡的“崆峒派”:張無忌義父“金毛獅王”謝遜從崆峒派奪得《七傷拳譜》練成“七傷拳”、崆峒派五大高手“崆峒五老”……現實中是不是真的有崆峒派?真實的崆峒山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汽車行進在路上,中午沒怎麼喝酒的李嘉林處長當起了導游: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裡處,東瞰西安,西接蘭州,是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嗎,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的美譽。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1年元月,被國家旅游局批准為中國首批AAAA級旅游區;2004年1月19日,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目前,崆峒山景區正在申報中國首批AAAAA級景區。

不到半個小時,中巴車就開到了崆峒山。從景區東門進山,沿著景區山道轉了多道彎,中巴車停在了位於山腰的崆峒山景區管理處停車場。早已經得到通知的管理處處長,熱情歡迎考察組到來,將考察組引進了會議室。

賓主坐定,熱茶一杯。管理處處長熱情地介紹起崆峒山的歷史與文化:

l 崆峒山是黃帝問道聖山:被中華民族尊為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親自登臨崆峒山,向隱居崆峒山的智者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黃帝問道這一千古盛事在《莊子·在宥》和《史記》等典籍中均有記載。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西至於崆峒”。《太史公自敘》中提到:“黃帝至崆峒,登雞頭山”。

l 崆峒山是帝王朝拜之山:秦皇、漢武、唐宗因“慕黃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黃帝西登崆峒:《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焉”(雞頭山、千頭山、笄頭山為崆峒山之別稱);《封禪書》記載,漢武帝“至隴西,西登崆峒”;《新唐書·太宗本紀》記載,“丙戎,隴山頭,次瓦亭,觀馬政”。

l 崆峒山是中華武術名山:崆峒派始於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組成部分,與少林、武當、峨嵋、昆侖並稱為我國著名五大傳統武術流派。崆峒派始祖是飛虹子,早年在少林寺學藝,後隱居崆峒山習道研藝。今天的崆峒派,依然是中華武術的重要門派,現任崆峒派第十一代掌派人(不同於少林的“方丈”、武當的“掌門”,崆峒派的負責人稱為“掌派人”)白義海,武功高強,弟子數千,在西北地區影響廣泛。

會議室簡單介紹交流後,管理處處長帶領項目組成員前往景區實地考察。沿著游步道,穿過朝天門,沒走幾步就到了紀念藥王孫思邈的藥王洞。向上攀登幾個轉彎,崖壁上一根巨大的山峰巍然聳立,這就是崆峒山十二景觀之一的蠟燭峰。游覽完供奉真武大帝的遇真宮,眼前是直直的上天梯。沿著369個台階的天梯拾級而上,依次經過黃帝問道處、廣成子玄關、南崖宮、財神洞,黃帝問道廣成子的場景似乎就在前面。走到上天梯的盡頭,是一座仿造中國古代帝王宮殿所建的皇城,相傳是天上神仙的居所。管理處處長介紹:崆峒山山佛道儒三教並立,佛教寺廟、道教宮觀眾多,在鼎盛時期,崆峒山有琳宮梵剎達42處,房屋650余間,最主要的有“八台九宮十二院”。

從皇城返回下到中台時,我們幸運地碰到了練武的場景:一群穿著武術服的人,正在一位師傅的指導下練習武術。這些人有的手持拂塵、有的手持扇子、還有的手持雙鉤,或者單人練習套路,或者兩人練習對打。在一旁的兵器架上,除了常規的大刀、長槍和棍棒外,竟然還有月牙鏟、鐵鈀等獨特的兵器。沒錯,這就是“崆峒派”武術!在練習場的一邊,赫然矗立著金庸先生題寫的石碑:“崆峒武術,威峙西陲”。

始祖伏羲與“天水白娃娃”

2007年4月24日,離開平涼市前往天水市。

車行經過平涼市的莊浪縣時,車窗外的丘陵上、山坡上、溝谷裡、山澗旁,到處可見一層層的梯田,規模之大、場面之壯觀,與雲南元陽梯田、廣西龍勝梯田不相上下。李處介紹,莊浪縣雖然在旅游界不出名,但在農業界卻是大大的有名。上世紀60年代開始,莊浪縣幾十萬人民齊上陣,僅靠鐵楸和手推車等土制工具,歷經30年,累計投工進6000萬人次,移動土石方近3億立方米,在溝溝壑壑的黃土高原上修造出了百萬畝的水平梯田。如果堆成1米見方的長堤,足可以繞地球六圈半。1998年,莊浪人民興修梯田的偉大壯舉被《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莊浪精神”享譽全國,莊浪梯田化工程被中外人士稱譽為“世界奇跡”。

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顛簸了幾個小時,中午時分,項目組抵達了天水市區。天水市旅游局局長一行,在市中心的酒店餐廳迎接我們的到來。酒過三巡,旅游局局長向項目組成員介紹起天水市的概況:

l 天水是甘肅省第二大城市:天水市轄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和秦州、麥積兩區,總人口363萬人,是僅次於蘭州的甘肅省第二大城市。

l 天水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位於甘肅東南部,東鄰陝西省寶雞市,北接寧夏固原市和甘肅省平涼市,西經定西市至蘭州市,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新歐亞大陸橋G30連霍(江蘇連雲港——新疆霍爾果斯)公路橫貫全境。

l 天水是西北“小江南”:天水市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是甘肅少有的山青水綠的地方,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稱。

l 天水是中國文化發祥地:天水市是伏羲的家鄉,享有“羲皇故裡”的殊榮,境內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169處,其中大地灣遺址保存有大量新石器時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此外,國內唯一有伏羲塑像的伏羲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號稱“東方雕塑館”的麥積山石窟都在天水市。

記得中學時學習中國歷史,伏羲是中國古代“三皇五帝”(三皇分別是伏羲、神農、黃帝)之首,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而傳說中補天和造人的女媧,與伏羲既是兄妹又是夫妻,伏羲和女媧共同繁衍出中華民族億萬子孫。不過,就像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上寫的,東周之後的中國是“信史時代”,夏商周(西周)為“半信史時代”,夏朝之前的中國歷史,由於沒有文字和遺物留存,是無法證明有還是無的“傳說時代”和“神話時代”。伏羲是否真有其人,莫衷一是。

中飯後,旅游局局長親自帶隊,先去市郊考察有8000年歷史的大地灣遺址,其最著名的出土就是所有中國歷史書都有的那個黑陶,然後,直奔城西的伏羲廟。

來到位於城西習慣伏羲路的伏羲廟,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木牌坊。走進伏羲廟大門,穿過儀門,一座規模巨大的大殿,巍然屹立於院子中間一米多高的磚築月台上。大殿的匾額上寫著三個大字:先天殿。導游介紹,這是伏羲廟的主體建築,供奉伏羲的主殿。走進高大雄偉的先天殿,殿堂中間是伏羲彩塑像。伏羲頭發短散,胡子半長,面孔紅黑,袒胸露肩赤裸雙腳,身披綠色樹葉服裝,手持陰陽八卦,大大的眼睛裡包含著智慧和慈愛。伏羲像背後梁上,懸掛著“文明肇啟”的匾額,稱頌伏羲始創八卦、開創文明的巨大功績。伏羲像頂上的藻井正中繪了一幅大大的太極河洛八卦圖,四周等分為六十四格,內刻繪六十四卦圖。大殿兩側的壁畫上,展示了伏羲對人類發展的功績:始創陰陽八卦,開創中國哲學;發明漁獵工具,提高生產能力;制定婚嫁制度,推動社會進步;創造書契符號,奠定文字前身。其中任何一方面的功績,都是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極大推動。想不到今天的我們和現代的文明,都與眼前這位外貌普通的塑像相關,心中不禁對伏羲肅然起敬。

在伏羲廟的院子裡,有幾十棵高大的柏樹。每棵柏樹都有二三十米高,數人才能環抱,斑駁的樹皮記錄著歲月的變遷與歷史的滄桑。在每棵樹上,貼著很多紅色的紙片,在陽光下特別醒目。導游介紹,伏羲廟院裡原有八八六十四棵柏樹,是伏羲按八卦的演化序列排列的。傳說每一棵都能懂凡人之言,都能解伏羲之意。當地的人們,按照天干地支(六十花甲子)的循環規律,每一年都選擇一棵柏樹作為“神樹”,作為伏羲的代表。每年農歷正月十六,四面八方的人都要來伏羲廟祭拜,還帶來要用紅紙剪的紙人兒,把這紅紙人兒貼在值班的神樹身上。然後,自己在過去的一年裡,身體哪個部位鬧過病,或不舒服,就用點燃的香頭去燒紅紙人的那個部位,頭疼燒頭,腳疼燒腳,據說病痛很快就好了。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萬,正月十六到伏羲廟柏樹貼紅紙人,就成為了當地特色的一種習俗。

先天殿的後面,是建築規模略小的太極殿,又稱退殿、寢殿、寢宮,依“前宮後寢”慣例而建,原供伏羲,現在供奉神農氏炎帝。在太極殿旁邊,還有鐘樓、鼓樓、來鶴廳共多組建築。導游介紹,天水伏羲廟是中國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伏羲祭祀建築群,伏羲廟所在的小西關城又被稱為“伏羲城”。一個人引發一座城,古往今來能有幾人?

晚上,在我們入住的天龍大酒店,天水市副市長設宴款待考察組一行。席間,天水市副市長得知我們一天的考察行程後,特別給我們出了一個題目,“除了大地灣遺址、伏羲廟和麥積山石窟外,我們天水還有一寶,你們知道是什麼嗎?猜對有獎勵!”見我們都搖頭,副市長得意地公布了答案:是“白娃娃”!什麼是“白娃娃”?我們聽得一頭霧水。副市長自豪的解釋:“天水有西北地區少有的好山好水(天水地跨長江和黃河兩大流域),氣候濕潤,泉水甘甜,孕育的天水姑娘多天生麗質、皮膚白嫩,因此有‘天水白娃娃’的美稱。天水市每年還舉行“天水白娃娃”旅游形像大使評選活動。可惜您們來得不是時候……”

可惜啊,來得不是時候。轉眼再看餐廳的服務員,確實發現大多白白淨淨,皮膚、身材、甚至氣質,與西北地區的姑娘有很大不同。

伏羲故裡,的確與眾不同。
















精選遊記: 天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