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琴海幸福島】我的14天希腊蜜月之旅(聖島6天+米島3天+雅典3天)

作者: 端木琇

導讀如果愛情有顏色,我希望是純淨之白 如果幸福有顏色,我希望是海洋之藍 當愛情遇見幸福,我們 會擁有這樣一個家——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而家的地址 就在愛琴海。。。 摒棄趕場的團隊游,摒棄人潮擁擠的巴黎,摒棄所謂的勝地馬爾代夫,我們選擇在希腊呆上整整14天,度過最閑散的蜜月時光。 像希腊人一樣生活 上午9點上班,下午2點下班,回家午睡後在21點左右 ...

如果愛情有顏色,我希望是純淨之白

如果幸福有顏色,我希望是海洋之藍

當愛情遇見幸福,我們

會擁有這樣一個家——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而家的地址

就在愛琴海。。。

摒棄趕場的團隊游,摒棄人潮擁擠的巴黎,摒棄所謂的勝地馬爾代夫,我們選擇在希腊呆上整整14天,度過最閑散的蜜月時光。




像希腊人一樣生活

上午9點上班,下午2點下班,回家午睡後在21點左右晚餐,當然,如果政府要求工作時間延長哪怕一小時,對不起,我們就罷工了!一杯希腊咖啡,一份穆薩卡,遠比工作重要得多!也因此,來自世界上節奏最快的上海的我們,花費了2天適應當地人的這份“慵懶“。

入住OIA小鎮傳統的純白色穴居房,睡到自然醒,從冰箱裡取出昨兒個開車前往鎮中心采購的美食,在自家廚房煎一份土產香腸,煮一杯地道的希腊咖啡,在綴滿鮮花,正對愛琴海的超大私人露台享受老板娘送來的自制面包。當然,如果你樂意誇贊這懸崖上蜜月套房,殷勤的老板會立刻請你品嘗自家釀造的紅酒,拿出珍藏的地中海音樂CD讓你在房中細細聆聽。

幾天之後,我們儼然像本土居民——摸清了迷宮似的小路,愛上了奶酪味的餐食,習慣了一到飯點就跑來祈食的小狗小貓,和剛認識的朋友來個希腊式的吻手禮。無所謂景點,無所謂拍照,只留下地道的溫馨。

猶記得離開希腊的第一個“家“之際,老板和我們擁抱親吻,請我們記住他這個希腊朋友,並免費為我們寄明信片回國,邀請我們以後帶著家人再次入住!於是我在心裡默念,以後定要”常回家看看“!




像lady gaga一樣享受

盡管希腊身出債務危機之中,但其擁有的私密性極強的個性酒店依舊吸引著安吉麗娜朱莉,布拉德皮特,lady gaga等眾多明星。在OIA小鎮居住幾天後,我們搬到了隔壁的易莫洛林鎮上硬件一流的高星級酒店居住。私人戶外按摩浴缸+懸崖泳池+100平方海景套房,讓我們幸福地窩在酒店,一時享受送到房間的法式大餐,一時在浴缸中沐浴陽光,一時閑看愛琴海邊飛翔的海鷗,偶爾路過船只。

除了入住魂牽夢縈半年之久的夢幻酒店,體驗頂級美味才是吃貨二人組的終極目標!親切友好的當地人對情侶異常熱情,無論是在酒店還是手工藝品店租車店小超市,都會被人問到來自哪裡,是否蜜月,聊得高興就會另外附贈些小禮物祝福我們。大部分希腊人很喜歡同樣來自文明古國的中國客人,因中國企業買下了幾座港口,他們甚至會在中國的國慶節演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有些熱情的希腊人還會把老公拉到一邊,推薦燭光晚餐的場所,叮囑他一定要帶新婚妻子去感受一下小島的浪漫。於是每晚9點,我們定會穿過月光下的白色小鎮,探訪深藏洞穴,懸崖,小徑中的各色美味。

聖托裡尼人非常珍惜愛琴海那湛藍的海水與天空,不僅舍棄所有污染環境的產業,亦在全島栽滿鮮花。當夜幕降臨,整片星空璀璨綻放,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希腊神話中的各個星座。一邊品嘗海鮮大餐,一邊細數北鬥七星,就算人均高達200歐也心甘情願。



當然,除了聖島,愛琴海的另一小島米克諾尼斯也蘊藏美味!位於“小威尼斯“的臨海餐廳,提供專屬的臨水陽台座位(僅2桌,需提前2天以上憑姓名預約),並由老板親自制作龍蝦大餐。這位身材圓潤如漫畫人物的老板在我們走入小巷後親切地呼喚我們的名字,奉上美味後用中文對我們說:”慢慢吃!“,給狼吞虎咽的吃貨二人組帶來特別的驚喜!

在這裡,服務員會細心留意你的用餐情況,如若某盤食物剩余太多,就會詢問是否不合口味;如若夜晚海風帶來涼意,戶外餐廳會為女士提供毛毯。雖說希腊國民很愛罷工,小島的居民也基本只在每年4-9月開工,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的優良的服務意識。慵懶,卻不隨意。

全世界最美日落




在希腊,我們每天必做的唯一“正經“事就是等日落。每當日落時分,白天不知道躲在哪裡的游人就會聚集到餐廳,港口,觀景台,靜靜地等待。沒有喧鬧,沒有話語,眾人屏氣以待,當最後一寸夕陽在海平面消失,抹上晚霞之際,所有人便會歡笑鼓掌,迎接夜晚的降臨。OIA小鎮的日落堪稱全世界最美,不僅因為角度絕佳,更因為這份獨有的觀景體驗,安靜而神聖。

用心栽種露台的小花,細細粉刷房屋的牆壁,關心身邊的家人朋友,為日升月落而感動,為風和日麗而開心,為簡單純粹而幸福。愛琴海之旅所賦予我們,不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美景,不是童話浪漫,藍白純淨的小鎮,而是舍卻浮躁,內心喜樂的溫暖。

這篇是給雜志社寫的稿子,具體形成和以後再添加吧:)


精選遊記: 雅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