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散記

作者: 劍露晨曦

導讀從港返滬已近半月,一直想寫一點香港的游記,因為工作繁忙、家務眾多,實在是未得便利;所幸這個雙休日孩子不在身邊,“偷得浮生半日閑”,終於可以有時間把點點滴滴的香港印像描繪出來。 我是早上和著旅游團一起過皇崗海關進香港的,乘車時只是煩惱怎麼比上海地鐵高峰的人還多,透過車窗看到的風景也和內地無異,由於同行者提醒進入香港了,看到手機的信號也 ...

從港返滬已近半月,一直想寫一點香港的游記,因為工作繁忙、家務眾多,實在是未得便利;所幸這個雙休日孩子不在身邊,“偷得浮生半日閑”,終於可以有時間把點點滴滴的香港印像描繪出來。

我是早上和著旅游團一起過皇崗海關進香港的,乘車時只是煩惱怎麼比上海地鐵高峰的人還多,透過車窗看到的風景也和內地無異,由於同行者提醒進入香港了,看到手機的信號也發生了,心情才變了一下,有了些許期盼和憧憬。

只是隨著車輛漸入香港,有一些道不清說不明的感覺卻在心中湧動。路兩面的樓房以舊樓居多,更像進入了一個老城市;與內地不同的是,車行在香港的街道,更像是蜿蜒在懸崖峽谷中:香港的路常常彎曲,一眼很難望到頭,又非常狹窄,多數都是單行道或兩車道;同時,香港少見多層建築,即使舊樓也多是八九層以上的,經過淺水灣時甚至看到了一幢橫跨百米、高達48層以上的“絕壁”——蜿蜒、狹窄的街道,兩邊仄逼的高樓,令人仿佛置身鋼筋水泥的懸崖絕谷之中!這一剎那心情突然灰霾起來,仿佛明白了為什麼說香港的都市病特別嚴重。突然想起以前所看的TVB和亞視的經典影視,似乎從來沒有在這其中見到過都市的遠景,原來不是要突出演員,而是香港的街道實在不適合拉遠景。

不過雖然香港街道狹窄,行人和車輛較多,但在香港幾天,沒看到一起糾紛,而且很少堵車。

等到在旺角的住處安頓下來,一種期許又緊張的感覺卻愈發清晰起來。原因僅在於進酒店時看到了遠處的指路牌上標了“缽蘭街”,這個因電影《古惑仔》一舉成名的地方。不過酒店的員工卻告訴我們,雖然那裡確實是黑社會的聚集區,但即使凌晨一、兩點在那裡晃悠,所能接觸到的,大部分是“道友”(吸毒者);若是午夜十二點之前,基本就沒有什麼危險性——香港的治安可見一斑!

太子的酒店離旺角中心就一站地鐵,根據員工的提示,只要午夜十二點前返回就行,我們於是以散步的形式悠悠地逛了一圈。街道兩邊的店鋪還燈火通明,闌珊處,忙碌的身影如絲如縷,人間煙火的情景讓人感動、溫暖而心安。

從網上查得的資料,香港是一個老人社會,但逛下來發現,深夜的街市還是以年輕人居多;當然,像我這樣的“陸客”不少。出於職業習慣,仔細觀察了一下,從穿著打扮上很容易區分。不是說香港的年輕人就穿得如何時髦之類的,是化妝——香港的年輕人少見素面朝天的,不論自身先天條件如何,都會做一番打扮——若是迎面過來一個沒妝的年輕男生,基本就可以確定是內地來的。不能說這種生活態度就怎麼高,但至少化妝的人不會讓自己顯得邋裡邋遢,尤其是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香港人身上卻少有讓人難以接受的汗味,就這一點而言,還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但行走在午夜的街道,時時傳來的陣陣煙味卻讓人不敢恭維!也許香港壓力大、都市病多,所以抽煙的也多;而室內禁煙可能香港做得真是不錯,所以都站在街上抽。令人驚異的是,似乎站在旺角街頭抽煙的女性並不比男士少。不過,雖然幾乎每個吸煙點(垃圾桶)邊都能看到抽煙的,但卻沒有叼著煙到處逛的“游煙”——這恐怕又是與內地極不相同的吧。

第二天去了香港立法會,一棟很老式的歐式建築,在港島中環,出了地鐵口就到;在英國統治時期,這棟建設是香港的最高法院,建築大門上方至今可見正義女神拿著天枰的雕塑。

可能因為這一點吧,注重了一下香港的街頭政治。在大街上常能看到議員的廣告,數量和篇幅可以和商業廣告相比美。內容主要是某某議員在某方面如何優秀擅長,該議員承諾在近期內為本區市民爭取什麼利益,然後是議員辦公地址和聯系方式,向廣大市民征求對社會的不滿和建議。香港市民應該很容易就能找到本區的議員,表達自己對社會的不滿和訴求,並通過這些議員把訴求積極地表達出來,要求政府改進工作。

但在每個旅游集散點,都可以遇到XX功的邪教傳播,還常常用喇叭在你周圍不斷胡說,像只蒼蠅般令人不勝其擾;套用一句經典的電影台詞,恨不得“抓住蒼蠅擠破它的肚皮把它的腸子扯出來再用它的腸子勒住他的脖子用力一拉,呵!整條舌頭都伸出來啦!我再手起刀落嘩!整個世界清淨了。”不知道香港政府在鼓勵宗教、宣傳自由的同時,有沒有想過被動滋擾的問題。

因為後來住在了沙田的酒店,所以這天坐地鐵去了尖沙咀的海港城“血拼”。香港的地鐵確實比上海的干淨,乘客也較之文明——“先下後上”是人人遵守,決沒有等得不耐煩的——當然,香港停站的時間要明顯比上海長,這樣排隊的人都有足夠的時間上車,不至於像上海的“人民廣場”等站點,如果你擠慢一點、老老實實等所有要下車的人都下來,那幾乎可以肯定,你得等下一班車了。

電梯的一排永遠都是空的,當然會有人走,但決沒有站著不動的,同時邊上也沒有像我們這樣的“左行右立、文明乘車”之類的提示話。

另外,在香港幾天,沒看到過乞討者,即使是街頭賣藝的,也沒有在邊上放著一只放了點錢的帽子,更不消說主動乞討了。

零零散散說了這許多,其實並沒什麼中心,只是將所見所得列出,所以名為“散記”。但總體而言,對香港的印像並不是很深刻,也沒有再次前往的期許和願盼;現在想來,恐怕是因為這十多年上海的變化,使我感到香港好的,上海有些已經擁有,有些即將擁有,有些終將擁有;而香港城市的局促、仄逼,上海將永不體現吧。

最後再說一句,個人認為,去香港無需到海洋公園,主要是時間上不值得。其實玩的項目和上海及周邊的幾個主題公園差不多,花一天在上面完全沒必要;要是只是走馬觀花,那又何必去呢?另外,如果您堅持要去,記得不要花時間在“海獅表演”上,多去幾個項目排隊吧——長風公園的“白鯨表演”包含了“海獅表演”的全部內容,又有白鯨,遠超海洋公園的。


精選遊記: 香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