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九天八夜五地

作者: Sarah小晨

導讀寫在前面:【能不憶江南】主要記敘此次旅行的五個地點分別是上海、南京、蘇州、西塘、杭州,將有五篇游記,有興趣的盆友可以去看看其他幾篇哦(寫完會及時更新)。照片說明:照片用數碼單反、膠片單反、拍立得和手機拍攝,數碼大部分為本人所拍,膠片絕大部分是Ivan拍攝。 ~~~~~~~~~~~~~~~~~~~~~~~~~分割線~~~~~~~~~~~~~~~~~~~~~~~~~~~~~~~~ 中原大地,西北戈壁,聖地西藏,上一� ...

寫在前面:【能不憶江南】主要記敘此次旅行的五個地點分別是上海、南京、蘇州、西塘、杭州,將有五篇游記,有興趣的盆友可以去看看其他幾篇哦(寫完會及時更新)。照片說明:照片用數碼單反、膠片單反、拍立得和手機拍攝,數碼大部分為本人所拍,膠片絕大部分是Ivan拍攝。

~~~~~~~~~~~~~~~~~~~~~~~~~分割線~~~~~~~~~~~~~~~~~~~~~~~~~~~~~~~~

中原大地,西北戈壁,聖地西藏,上一年去過的地方以大氣、壯闊為主要特色,而印像中的江南,是那種煙雨蒙蒙,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的精致氣質。很久之前,就想去尋一下夢中的江南,《雨巷》那樣的江南。北方是粗獷的,邊疆是蒼涼的,而江南,是另一個精細別致的中國。

訂下機票那時,正是學校的復習周,整日不是復習就是寫論文,身體禁錮著,心卻想奔向遠方。於是選擇春節之後的淡季出行,一來算是補過情人節,二來正好機票也便宜。以前對上海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也沒計劃過要去,而因為這次江南之行,還是把這個“魔都”劃入首站。整個旅程是九天,我和Ivan是在買好機票後才開始計劃去哪些地方的。看了很多攻略,於是定下上海—南京—蘇州—西塘—杭州的行程。九天八夜五地,很豐富,也有點趕,可是這幾個地方我們又一個都不想落下。花了一個星期,把詳細行程做了出來。

機票:廣州—上海,杭州—廣州往返+稅費=900+。淡季出行就是好,機票都不貴。一開始買時,想說廣州飛上海然後再從上海飛回來,後來一想,真笨,可以從其他地方飛回廣州啊,查了一下杭州的,也才200多,所以果斷決定廣州—上海,杭州—廣州的飛行,機票都是去哪兒網定的。

動車票:上海—南京140、南京—蘇州100 。提前一周在網上買好,然後去到上海之後再取票。因為車次多所以即使沒趕上,去改簽也很方便。

住宿:提前一個月把五個地點的住宿都預訂好,分別通過經濟酒店官網、藝龍網和淘寶網,關於西塘和杭州的住宿有推薦,歡迎戳我的另外幾篇游記O(∩_∩)O~。總共花費1300左右。

好了,進入【上海篇】的正題。上海,中國第一城,又被人稱為“魔都”。它的歷史,它的繁華,它的國際地位,它的發展速度,還有它的高房價,我想不用我再多作敘述了。很多人迷戀,很多人向往,很多人前赴後繼地想要成為它的一員。然而我從來沒有因想見識這繁華而來這裡。倒是看到一些有著老上海風情的建築和街道的照片,勾起些欲望。老上海,多懷舊的名字。百樂門,雪花膏,舊弄堂,和平飯店,租界,吳儂軟語,法國梧桐,十裡洋場,嗯,就是這些印像。還有來自張愛玲、王安憶筆下的上海,電車,西餐廳,安靜的別墅,穿旗袍的少奶奶但我知道,那樣的上海總已經是不在了的。然而還是想去看看些許遺留的風情。

大年還沒過完,2月21號晚上從成都飛回廣州,然後22號一早又來到機場,踏上去上海的旅程。



第二次兩個人的旅行,出發前自high~上海航空,兩個小時的飛行,就到了上海。著陸的那一刻,覺得很神奇,上海,這個以前幾乎不再旅行計劃裡的城市,居然就這樣來了。我們住的地方在福州路,那一帶離人民廣場地鐵站和南京路挺近的,比較方便。安頓好之後開始探索這個城市。第一站卻不是去什麼主流景點,而是去魯班路地鐵站附近的星光攝影器材城,這是Ivan的朋友推薦的。我們去逛了逛,然後買了一口袋的膠卷做拍照裝備



跟廣州大沙頭的攝影器材城比起來,這裡更干淨清爽有秩序。

離開星光,靠手機地圖,我們步行到田子坊。跟我在上海的朋友SS會合成功!跟著她逛了逛田子坊。田子坊是上海的文化產業園區,本是原來普通的一條街,在固有的老街風情和後來的藝術包裝下,後來走上了文藝的道路。裡面彎彎折折其實好多路,很多特色小店,依個人興趣,若有閑情可以慢慢逛來。



Ivan用膠片機拍的,我和SS~~~











喜歡這堵五彩斑斕的信箱牆!



給你一個微笑。



街區交錯的電線。

由田子坊步入思南路,舊時的法租界,兩旁盡是光禿禿的法國梧桐和老式卻精美的房屋。我想,夏天梧桐樹葉正茂盛時,應是另一種美景了吧。



我童年所在的城市叫都江堰,有一條大街,也是滿街的梧桐樹,然而很久沒有回去了,早已不見那樣的景色,但分外懷念那些梧桐。看到上海的梧桐樹,也有些勾起童年回憶。



爬了枯藤的老別墅。想起《上海1943》裡的歌詞:黃金葛爬滿了雕花的門窗,夕陽斜斜映在斑駁的磚牆。





走著走著天黑了,本來想去新天地,但覺得也沒什麼意思,索性地鐵回去人民廣場晚餐。



上海地鐵單程票長這樣~人民廣場這個站真大,換個線可有得走。回酒店好好休息,准備明天的暴走!

在上海,真心沒打算去那些熱鬧的景點。兩天一夜的時間,什麼城隍廟、豫園,直接被我們pass掉。在做行程的過程中,我只挑了我感興趣的,計劃了路線。其實旅行就是這樣,並不是有些地方非去不可,隨自己心性,更加自在。所以,就有了這次暴走為何叫暴走,因為我們不僅一整天都在大上海步行,而且還帶著一部數碼單反一部膠片單反一部拍立得三個鏡頭一個三腳架#攝影的人傷不起# 最後結果是真的好累,脖子和肩膀持續酸痛幾天。

坐地鐵8號線到虹口足球場下,先去參觀了魯迅紀念館。魯迅先生曾居住在四川北路,《且介亭雜文》就是在他當時的寓所內創作。紀念館裡很多魯迅先生的手稿、遺物、文獻照片等,再現了魯迅的一生及其思想。要膜拜大師的值得一去!



外觀是紹興民居風格。



紀念館內很多細節做的很好。







魯迅先生的作品牆。偉大的人物,偉大的思想,站在這裡,有種穿越之感。





作品牆的天花板是一整面鏡子。這是要我們好好審視自己麼?

參觀完畢,就隨意在周邊的街道走著。虹口區以前是日租界,還保留著多種風格的住宅建築和歷史文化風貌。而且,這裡不見那個繁華的上海,更多所見的,是舊時的上海,市井的上海。整個上午,我們就游蕩在山陰路、甜愛路、多倫路。



膠片漏光了photo by Ivan 上海獨特的晾曬衣服的方式,家家戶戶支出窗戶的晾衣杆,花花綠綠的衣服招搖在弄堂上空,街道上空。





甜愛路,甜蜜的名字,好看的郵筒。







很久都沒見的爆米花神器,居然在這裡見到。小時候的回憶~~









我會說整個旅程吃得最便宜的一餐是在上海麼!本想著上海高消費來著,結果這家本地面店可真是驚喜。生煎包、拌面、餛燉、湯面一共居然才28塊,而且分量很大根本吃不完。在山陰路閑逛的時候看到很多市民在排隊,心想這家味道肯定地道,於是也加入排隊行列。店面的確小,但卻很熱鬧,要排隊買餐,排隊取生煎包,還要等位的!把背包抱在胸前,坐在餐桌前,擠擠攘攘的小店裡充斥著本地人的上海話,聽不懂,但覺得軟軟綿綿的很有意思。上海男人看起來很居家,帶著眼鏡斯斯文文的。生煎包好好吃,底面煎得金黃飄香,很誘人。可惜我們不知分量,面點多了,最後竟沒有吃完。

多倫路,號稱“現代文學重鎮”,30年代中國一群左聯作家注入魯迅、矛盾、郭沫若、葉聖陶等文學巨匠以及丁玲、柔石等作家曾在此頻繁進出進行文學交流,又是名人故居,又是海上舊裡,又是海派建築的“露天博物館”,可謂“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值得慢慢品味。

















不是不相信路人,而是更相信自己和三腳架!所以合影什麼的,還是自己來吧(*^__^*) 。









路遇可愛的小狗。

從海倫路過,我們繼續步行,去往1933老場坊。上海是個兩極化的城市,有著光鮮亮麗的高樓大廈,卻也有著逼仄緊蹙的民居。它們截然不同,卻都在一片天空下。





1933老場坊外部,很是新奇特別的建築。



1933老場坊原是上個世紀由英國設計師設計的上海工部局宰牲場,現在成為創意產業聚集區。整座大樓融合多種建築風格,空間布局奇特,房屋結構精密,廊道回旋,高低錯落,宛如迷宮。在這樣的空間裡行走,好像會讓自己迷失在時空中。喜歡建築或拍照的童鞋,推薦去。







我的影子。







下面這兩張是膠片拍的,更有感覺些。













在這裡晃晃蕩蕩,竟有幾個小時。真的迷失了時間嗎?



出來在海倫路地鐵站搭地鐵到南京東路,不知吃什麼,就找了家pizza hut吃晚飯,還在想著中午的生煎包。南京路步行街,跟國內大城市步行街差不多,有著上海開埠的歷史, 又有外灘為依托,更加國際化,老建築也比別處的商業街多些。



photo by Ivan







外灘,外灘,十裡洋場,東方華爾街。然而建築真的很迷人。我來看這華燈璀璨。不說話,上圖吧。







迷幻夜色。



那晚,在外灘吹著江風,好冷。十點鐘的鐘聲敲響,那些華燈全都滅了。有點吃驚,原來這繁華這麼早就收場的。走回酒店的路上,路燈好少,街道很黑,行人也很少。上海人這麼早睡覺?我想起了廣州的喧鬧。

兩天一夜,就這樣匆匆瀏覽了上海,看到的,更多的是上海的過去,上海的日常生活。見到左手右手各抱一只狗在街上行走的上海男人,見到早晨在弄堂裡刷馬桶的上海女人,見到在南京路的人來人往中跳廣場舞的大叔大媽,也見到抽著煙在港式茶餐廳門口等位的打扮新潮的年輕人,見到說著流利英語的店員小妹,見到讓可愛小女兒騎在脖子上在外灘散步的外國男人。這些是上海的不同面,然而它還有很多面。不知為何,離開時,我竟有預感,還會再來。

下一站預告【能不憶江南南京篇】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