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英倫風情

作者: denis天涯任...

導讀英國和法國都是多種族國家,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不同國家與地區的人,大家快樂的生活在一起,享受陽光、享受蒙蒙細雨、劍橋、牛津大學,紅色電話亭、紅色雙層巴士、大本鐘、倫敦塔橋世界聞名。 英國雖不是最早的文明起源地,卻是最早的人文研究和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 劍橋大學城~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綠草茵茵、繁花似錦,一派田園風光。 劍橋培育了偉大的科學� ...

英國和法國都是多種族國家,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不同國家與地區的人,大家快樂的生活在一起,享受陽光、享受蒙蒙細雨、劍橋、牛津大學,紅色電話亭、紅色雙層巴士、大本鐘、倫敦塔橋世界聞名。



英國雖不是最早的文明起源地,卻是最早的人文研究和高等教育發源地之一。

劍橋大學城~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綠草茵茵、繁花似錦,一派田園風光。

劍橋培育了偉大的科學家牛頓、著名哲學家培根、著名浪漫詩人拜倫、多位英國首相、王室成員及8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劍橋簡約風格的校舍和爬滿青藤的紅磚住宅被青翠欲滴的綠色所環繞。

















美麗的劍河是劍橋的像征,垂柳成蔭,叢林擁翠,來劍橋一定要撐篙游覽,穿越一座座古樸的拱橋,漂流於劍河之上飽覽兩岸風光。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最愛康河















劍橋有十幾所學院,尤以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王後學院(Queen`s College)、和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等聞名於世。

國王學院是劍橋大學最著名的學院,在亨利六世的鼎力支持下於1441年成立,大門入口是雄偉的19世紀哥德式門樓。

學院的格言是“真相與效用”。





詩人徐志摩就在劍橋國王學院留學並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再別康橋》



國王學院內的國王禮拜堂是中世紀晚期英國建築的重要典範,耗時80年完成。這跟現在的“爛尾樓”有何區別,個人觀點,請勿拍磚。



聖約翰學院~原來是13世紀時修建的劍橋聖約翰醫院,於1511年4月9日創辦了這所聖約翰學院。

聖約翰學院是劍橋大學第二大學院,學院格言是“我時常記起”。







聖約翰學院的前院。



聖約翰學院內的嘆息橋建於1831年,是仿照意大利威尼斯的嘆息橋建成。據聞從前每逢有學院裡的學生經過這橋時,便即代表開始考試的季節,學生們因擔心考試的成績而發出感嘆之聲,該橋因此得名,此處也是劍河漂流的必經之地。









劍橋聖約翰學院的老圖書館~世界最美麗的二十五所大學圖書館之一,在這樣的環境裡讀書是多麼的幸福啊!















王後學院坐落在國王學院南側,由1448年亨利四世的王後瑪格麗特和1465年愛德華四世的王後伍德維爾共同捐資建立。

學院格言是“願這間房屋蓬勃發展”。















舉世聞名的“數學橋”是劍橋王後學院橫跨劍河的一個座木橋。

數學橋和嘆息橋劍河上最著名的兩座橋。數學橋據說是牛頓設計的,原來的沒有一顆釘子,但後人不信於是拆了想研究,但卻重裝不了,橋就變成現在滿身釘子的模樣。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是由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於1546年所建,是劍橋大學中規模最大、財力最雄厚、名聲最響亮的學院之一,牛頓、達爾文、羅素、培根是三一學院最著名校友。

學院的格言是“美德是真正的崇高”。



三一學院前的“蘋果樹”是一顆有故事的樹,為紀念牛頓而種。



劍橋城街景。













很少見的大眾客車









劍橋城的紅色觀光巴士。







友情提示:白天參觀古老學院建築都收門票,每一個學院收費1--3英鎊,晚5點之後學院下班,可以隨便參觀。而英國夏天往往八九點鐘天還很亮,那個爽啊!



牛津是一座位於泰晤士河上游的城市,與劍橋大學一樣,是座大學城。只是牛津大學沒有校門和圍牆,城市與大學融為一體,街道就從校園穿插而過。

“牛津”來歷意為“牛可涉水而過之地”。據說當時這裡的河水很淺,用牛拉車即可通過,牛津因此得名。

牛津也培育了很多各國知名人士,如美國前任總統克林頓即是。還有哈雷慧星發現者哈雷教授,著名詩人作家雪萊、中東政治史名人阿拉伯的勞倫斯,還有我喜歡的戲劇大師“憨豆先生”和《愛麗絲奇遇記》在作者劉易斯.卡羅爾等等。





聖母教堂:包括塔樓的古老部分建於14世紀初,從塔頂可以欣賞秀麗風光。



牛津大學畢業禮堂(謝爾登劇院):建於十七世紀的謝爾登尼安劇院是列恩所設計的第一棟建築,是牛津大學傳統授予學位典禮的舉行場地。



有13座帝王頭像圍牆環繞之橢圓塔形建築。



博德利圖書館是英國第二大圖書館,也曾被用來拍攝《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部分場景。

博德利圖書館院~托馬斯博德利銅像







巴洛克式的拉德克裡夫圓頂建築~拉德克裡夫圖書館建於1737-1749年,是為了紀念英國的物理學家John Radcliffe而建造的,是牛津最著名的的建築,也是牛津大學標志性建築。





下面沒有水的赫特福德橋又稱嘆息橋甚美,這座優美的地標建於1914年,是威尼斯陡峭拱橋的復制品,連接赫特福學院。





黑白風格最能表現它的味道,穿過嘆息橋下走可直達新學院。









牛津大學基督學院~牛津大學中最古老、最負盛名和最有錢的學院。



在這幢教學大樓的正對面,穿過一條筆直的綠陰覆蓋的沙土路,便會見到本源意義上的“牛津”:泰晤士河的一個渡口。當年,正是成群的黃牛從這個渡口涉水而過,才有了今天“牛津”這個地名。

同學們開開心心地上學啰!





後花園一角。





貝利奧爾學院前的Broad大街



Queen大街,這是牛津城內的一條商業街



寧靜的牛津城小巷。





來到曼聯總部。



曼聯隊的主場~老特拉福德球常

球場豎立著馬特巴斯比銅像。從1945年起巴斯比開始了他長達26年的執教時期,在十余年內奪得三次聯賽冠軍和一次足總杯。



球場馬路對面有座曼聯三劍客像,左起:喬治貝斯特丹尼斯勞博比查爾頓







很大的曼聯俱樂部的紀念品商店,進去後感覺紅彤彤的一片。







曼徹斯特的中國城



斯特拉福小鎮~大文豪莎士比亞出生地。



在他老人家的故居前留個影。



在莎士比亞故居的後花園裡看表演。









莎士比亞故居所在的亨利街,是一條步行街,街上有出售莎翁紀念品的小店,還有不少藝人表演。







莎士比亞中心裡面不知是什麼 ?



來到英格蘭湖區國家公園中的溫德梅爾湖,湖區曾吸引了不少英國著名詩人、最有名氣的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沃茲華斯,並開創了一個“湖畔詩人”的流派,這裡還是彼得兔的故鄉,兒童文學作家比阿特麗克斯波特1902年寫出了《彼得兔的故事》,這部流傳了上百年的兒童書畫故事的發生背景正是在湖區。

溫德米爾湖畔的鮑尼斯小鎮依山傍水,平靜安寧。房屋大都建在樹林中融於自然,享受悠閑寧靜的生活,或者建在湖邊可以盡情欣賞湖光山色。

















晨跑的女孩。



上下起伏的小鎮道路讓老人家步履蹣跚,有點吃力。































色彩各異的窗框







這是比阿特麗克斯波特世界~彼得兔商店。



就是這只穿著藍色外套的小兔子。





溫德米爾湖畔喂鵝圖







鮑內斯的渡船碼頭從15世紀時就開始運行,非常熱鬧,海鷗紛飛,連水鴨天鵝都跑上岸來和我們卿卿我我。湖邊有不少劃艇出租,讓人劃入溫得米爾湖的懷抱,盡覽兩岸風光。





如此清幽的地方很是適合度蜜月的愛侶們不受打擾地相偎相依































約克鎮~英國英格蘭東北部城市,中世紀該城是繁榮的羊毛市場和教育中心。

聖瑪麗教堂,它也是約克歷史最悠久的教堂之一。







約克曾經作為英格蘭北方防御的軍事重鎮,城市防御體系無疑是其最值得一看的景點,城牆上的十字形射擊口,便於從側面打擊入侵者。





約克的古城牆是整個英格蘭古城牆中保留最完整、最長的,城牆斷續地環繞在古城四周。





約克敏斯特教堂是歐洲現存最大的中世紀時期的教堂,有近600年的歷史。







進入教堂內部需要收費的,但是在大廳裡可以看到四周一切,拍照後閃人









石頭街~教堂附近一條古老的商業街,保留了許多中古時代獨特建築。







一幫學生坐在教堂的台階上。



小鎮遠離都市繁華是別樣生活的理想之地。

































約翰牛~頭戴寬邊禮帽,腳踏長統靴,太矮太胖,怎麼看都不像是個"大人物?







































晚上趕到位於利茲小鎮的親戚家,他家的小約克夏吵鬧著要我抱抱。





溫莎城堡位於英國英格蘭東南部區域伯克郡溫莎-梅登黑德皇家自治市鎮溫莎,是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個。城堡的地板面積大約有45,000平方公尺,與倫敦的白金漢宮、愛丁堡的荷裡路德宮一樣,溫莎城堡也是英國君主主要的行政官郟現任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每年有相當多的時間在溫莎城堡度過,在這裡進行國家或是私人的娛樂活動。

溫莎鎮上的泰晤士大街,位於溫莎古堡西側,從這條小路可以進入城堡。









城堡商業區。











這是溫莎古堡一座12世紀建造的圓塔,是古堡內的最高建築,是古代的炮壘,現在城垣上還設有古炮。



這裡是上區的庭院,包括私人的皇家套房與許多國家外交大廳,也包括了聖喬治大廳。



溫莎堡西側的晚鐘塔











軍人游客!



城堡的下區。下區主要有聖喬治禮拜堂、愛伯特紀念禮拜堂等建築。聖喬治禮拜堂是溫莎城堡的建築經典,以細致艷麗的彩繪玻璃著稱,英國王儲查爾斯與卡米拉的婚禮就在這裡舉行的。





國家外交大廳



城堡衛兵





挑逗皇家衛兵?後果不嚴重哦!





A86公路處的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分界碑。











格林格雷特納的小村莊-----逃婚小鎮



青年男女的塑像,是格林格雷特納村主題明確的標志



手牽手,共患難!



在村莊的多處,有很多青年男女相愛為題的雕塑,一架手風琴,一樣能奏響婚禮進行曲



除了舉辦婚禮,這裡還是一個集購物、美食、休閑的觀光地









蘇格蘭風笛=蘇格蘭風情

在蘇格蘭地區,風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在愛丁堡城外的汽車站。



這是一條被稱之為“皇家一裡”大街,是愛丁堡著名的街道。街道兩旁有許多皇家建築,氣勢宏偉。



皇家一英裡,西以愛丁堡城堡為起點,東邊到聖十字宮為終點 ,西端這座酷似教堂的建築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格蘭威士忌遺產中心













造型如蘇格蘭王冠的聖吉爾斯大教堂,處處散發著王者的風範。



亞當史密~著名的政治經濟學家。曾經提出了著名的原理~看不見的手的理論。

也就是說,供需自動平衡,價格會根據供需這個看不見的手自動調節,而不會以人的意志而隨意變動!



王子大街有愛丁堡的購物天堂之稱。







































一場蘇格拉婚禮即將進行。























有名的蘇格蘭格子圍巾~全羊毛的也就百來塊一條



肯德基在歐洲比較少見。













王子大街上的司各特紀念碑是為了紀念蘇格蘭著名作家Walter Scott而修建







王子街上理查德-惠靈頓塑像~19世紀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







王子街東面就是郁郁蔥蔥的卡爾頓山,山上有一些標志性的古跡和建築。

納爾遜燈塔~是為了紀念打敗法國聯合艦隊的英國的海軍統帥納爾遜將軍而建立的。





國家紀念堂~一座未完成的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在拿破侖戰爭中陣亡的蘇格蘭士兵。







政治烈士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在18世紀末,五位因提倡國會改革而被捕入獄的蘇格蘭人,是蘇格蘭民族自豪感的焦點。



站在卡爾頓山俯瞰城郊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羅馬古城。

















一對情侶凝望著城市,即使一句話也不說,也能感覺到空氣中的浪漫氛圍。











“大衛休謨小路”~哲學思想大師大衛休謨散步小道,那些充滿智慧的思想,也許就是在這條小路上形成的。



卡爾頓山上的古建築。



愛丁堡城堡裡的葡萄牙大炮。







從卡爾頓山下來,來到愛丁城堡。

愛丁堡城堡始建於6世紀,是皇家住所和國家行政中心。一直到16世紀初,在王子大道修建了新荷裡路德宮為皇室的新的住所,這才取代了愛丁堡城堡。不過愛丁堡城堡依然是蘇格蘭的重要像征。

城堡一面斜坡,三面懸崖,易守難攻啊!



愛丁堡城堡的大門前廣場,每年夏季愛丁堡藝術節期間,都要在這裡舉行盛大的軍隊儀式表演。

游人就是從這個門進入愛丁堡城堡,城堡門口有兩個守衛的雕塑,分別是威廉華萊士和羅伯特,他們都是維多利亞女王時期蘇格蘭最偉大的英雄。











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被稱為“勇敢的心”,



愛丁堡城堡沿坡分為下區、中區、上區,進入這個門便可進入中區。



紅獅子是蘇格蘭國徽,上面的王冠代表國王,加在一起就是蘇格蘭國王的意思



居高臨下,俯瞰四周美景,遠處的北海歷歷在目。



高聳的司各特紀念塔就坐落在城堡下的王子大道旁。對面就是著名的老威佛利酒店,左邊遠處的是聖.安得魯廣場的梅爾維爾子爵(蘇格蘭律師和政治家)紀念碑。



在火車站附近的就是頗有名氣的豪華五星級酒店~巴爾莫勒爾酒店。



登高遠望王子大道和王子公園,一覽無遺。





租副語言導覽器(費用為3.5鎊),可以收聽城堡內每一個重點景點的解說。



愛丁堡古炮台,建於1730-1732年,大炮造於1810年,炮口和當年一樣一致地對著福斯灣河。



“皇家一點鐘”大炮~大炮每天中午一點鐘的時候會准時鳴放一響(空炮)。數百年來在任何天氣下都會准時鳴放,從不間斷。









身穿蘇格蘭裙褲的工作人員。



16世紀的王宮建築~當時國王的起居之處,裡面有一間被稱為“吉斯的瑪麗之屋”,是一處和瑪麗女王有關的古跡。



愛丁堡皇宮~“1615”的石牌標示宮殿改造日期,改造是為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50周年慶典准備。他正是有名的蘇格蘭女王瑪麗的兒子,在1603年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逝世後,成為英格蘭國王,即詹姆斯一世。



皇宮大門兩旁有吉祥獸把守,一邊是蘇格蘭雄獅,另一邊自然是大名鼎鼎的蘇格蘭獨角獸。



這是蘇格蘭戰爭紀念館的正面,它坐北朝南,與其它三棟建築物構成了一個方型院子,有人稱這個院子為國王廣常



坐在國王廣場上的一對戀人。





進入皇宮,這裡也是蘇格蘭聖物皇冠、權杖、和國家寶劍存放地。

這裡是皇家禮堂,建於詹姆士四世時代,完工於1511年,舉辦國家性慶典場所,現在主要展覽的是維多利亞時期蘇格蘭的各種刀劍和火槍。





號稱5英尺長的長劍,可以讓你舞弄一番。



熱兵器----火槍















皇家大禮堂



學生設計的標牌。











蘇格蘭之聖物——皇冠、寶劍和權杖——是大不列顛島上最古老的寶物,是詹姆斯四世、五世在位時打造的,它們第一次共同使用是在1543年蘇格蘭女王瑪麗的加冕禮上。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聯盟和約》簽訂後,它們被鎖在愛丁堡皇宮的皇冠之屋。1818年,沃爾特司各特打開了塵封已久的橡木箱子,在111年後寶物重見天日。(資料)



蘇格蘭皇冠是於1540年為詹姆斯五世制作的,基本材料為天鵝絨和貂皮,上面裝飾有蘇格蘭黃金、42粒寶石和珍珠,重量達1.64千克(3 磅 10 盎司 )。



蘇格蘭權杖是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作為禮物於1494年送給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四世的,1536年蘇格蘭工匠又進行了改建和延長。權杖是銀質鍍金,柄的上端中間包裹一棵碩大的水晶球,頂上鑲有蘇格蘭淡水珍珠。作為基督教的像征,在水晶球下由別具風格的三條海豚簇擁著教會的像征---聖母,聖母懷抱著嬰孩耶穌。在權杖上還多處刻有蘇格蘭教會的聖安德魯十字 。

蘇格蘭國家之劍也是教皇的恩賜,羅馬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在1507年將劍送給蘇格蘭詹姆斯四世。該劍刻有聖彼得、聖保羅以及朱利葉斯二世的標志,劍柄為銀鍍金,裝飾有橡樹葉。該劍為意大利工匠所制。 (資料)



蘇格蘭加冕典禮三寶~皇冠、權杖和國家之劍





蘇格蘭龍騎兵團博物館。騎兵衛隊成立於1678年,如今這個蘇格蘭唯一的騎兵團依然存在。

精選遊記: 倫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