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游廣東小桂林

作者: 老fang

導讀自駕車游廣東小桂林作者:fzpwm 今年四月初,在SARS肆虐的日子裡,我們全家為暫時避開大城市的喧囂,駕車到粵西北轉了兩天,飽覽了所謂"廣東小桂林"的風光。 此行從決定到出發,比較倉促,簡單在網上瀏覽了目的地的資料,第二天就上路了。女婿和女兒兩個“司機”輪流開車,我們老兩口,一人負責查對地圖、核實路線,一人管攝影,一路上到也還順利。 當天8:20從深� ...

自駕車游廣東小桂林作者:fzpwm

今年四月初,在SARS肆虐的日子裡,我們全家為暫時避開大城市的喧囂,駕車到粵西北轉了兩天,飽覽了所謂"廣東小桂林"的風光。

此行從決定到出發,比較倉促,簡單在網上瀏覽了目的地的資料,第二天就上路了。女婿和女兒兩個“司機”輪流開車,我們老兩口,一人負責查對地圖、核實路線,一人管攝影,一路上到也還順利。

當天8:20從深圳出發,上廣深高速公路西行,9:25轉廣州北二環高速公路,9:50由茅山出口轉廣清高速,路上見到多處大幅廣告:“歡迎來到珠江三角洲的後花園!”10:10過銀盞收費站下高速公路,由此到清遠的一段高速公路,還未修通,仍走107國道,10:18在去英德的岔路口右拐,上235省道(也叫“銀英公路”)北行。 10:47經江口鎮大橋,公路西側可以看到北江水面。10:58經升平鎮,其西南為“飛來峽水利樞紐”,即一攔河壩,將上游水位抬高,以利引水灌溉。11:03經一游船碼頭,略事休息繼續北行,公路東側為京廣線鐵路,西側緊靠北江邊,景色甚佳。11:50至連江口鎮,有連江自西北流來,在此彙入北江,岸邊江堤高出地面4~5米。我們在鎮上一家小吃店午餐,四個人吃了米粉、面條、餛飩五六碗,共收13元。

12:30上路繼續沿江北行,逐漸進入峽谷路段,江面收窄。13:02經英德市區江東的大站收費站後,13:12過湞陽大橋進入位於北江西岸的英德城區。

據《廣東省地圖》說明介紹:此地“南漢置英州,因英山盛產英石得名。南宋慶元二年(1195年)因‘承恩澤德’升為英德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英德縣。1994年撤縣建市(縣級)。”城區到還整齊,而略欠繁華。

因為我們不准備去幾處石灰岩溶洞景點和寺廟,故只在街邊停留片刻,研究地圖之後,即穿城而過,於13:30出英德城區,走347省道西行。14:03經石灰鋪鎮,14:15在浛洸鎮以東3公裡的岔路口左拐,走348省道向西南行,沿途路況甚好。14:36經西牛鎮,過連江橋,繼續西行。大約在田寮附近,前方修橋,路斷改走便道,是新墊的路基,顛簸走了10公裡左右,至水邊河畔的金造村,上了一條縣道又向西北行。15:40到了一處叫“榮強小桂林”的景點。此地在九龍鎮以南,已進入石灰岩峰林地貌區。這是本地鄉民經營的一個小景區,河彎一曲,孤峰數座,竹林幾叢,局部景色尚可,但缺乏規劃,管理也比較粗放。據說還有竹排漂流項目,遠處有溶洞供觀賞。(見圖⑴ )我們在此稍作逗留後,16:05上路北行,16:10經九龍鎮,北行7公裡,16:25經明逕鎮,16:30繼續向西北方向前行。沿途即是“英西峰林走廊景區”,這裡是我們此次駕車出游的第一目的地。

廣東西北部與相鄰的廣西北部,廣泛分布石灰岩岩層,在亞熱帶濕潤氣候條件下,經過幾百萬年豐沛的雨水和地下水的溶蝕作用,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也叫做“岩溶地貌”。在地面上看到不同形態的石灰岩山峰,就是喀斯特發育晚期的一種類型。在石灰岩山體裡邊,往往還發育了大大小小、相互貫通的溶洞和地下暗河。有的地下洞穴好像巨大的廳堂,從洞頂垂下的鐘乳石和洞底朝上生長的石筍,一一相對。打上一點燈光,晶瑩閃爍,煞是好看,每次置身其間,都禁不住要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英西峰林”分布在九龍、明逕、岩背三鎮一帶,20多公裡的公路兩邊,

遠遠近近可以看到上千座石灰岩山峰,好似一條走廊,公路蜿蜒穿行其間,近

處大小石峰形態各異,遠處群峰起伏濃淡相間,車上觀景,景隨車移,變化萬千,目不暇接,真是別有一番興味。(見圖⑵ )據資料介紹,在這“峰林走廊”內,還有兩個大溶洞:穿天岩和陽岩洞,後者號稱“粵北第一大洞”,洞內深廣,神秘莫測。不過,我們此行不進洞,姑且記一筆。

在“峰林走廊”裡向西北緩緩開行了半個多小時,在距岩背鎮2公裡處,左拐向西南,17:07經白灣鎮,接著走了一段比較險的山路,17:30右拐上107國道,又向西北行,一路上坡。17:45過焦衝隧道,收費10元。出隧道北口即下坡,為長達5公裡多的險坡。17:57經杜步大橋,這座橋據稱是“亞洲最高”的墩柱大橋,墩柱高75米。在翻越大岩山之後,來到群山環抱的一塊小盆地,18:08抵陽山縣城。全天行車9個半小時。

據《廣東省地圖》說明介紹:“隋開皇十年(590年)置陽山縣,因境內有陽岩山,日出先照,故名。”縣境多為石灰岩溶蝕山地,連江自西北向東南斜貫全境,縣城傍江而築,北岸是老城區,南岸為新城區。自古此地便是粵北與湘桂間的水陸交通要衝。唐代文學家韓愈曾在陽山任過縣令,留有不少佳話。

我們進城後,過連江大橋,入住老城的陽山賓館,其前身為縣政府招待所,經過翻修,房價也翻番,雙人間208元,裝修甚俗氣,物非所值。又在賓館餐廳晚飯,四菜一湯128元,口味平平。現在一些小縣城,食住一路飆升,狠宰旅游者,恐怕不見得是致富之道。

次晨8時許起床,到賓館外街邊小食店吃早點,油條加皮蛋粥,四人共10元。9:30離陽山縣城,走347省道東南行,公路與連江平行,連江兩岸樹木成行,只見對岸的樹倒映在江水裡,遠山罩在朦朧的霧靄中,別有一番情趣。(見圖⑶ )

我們本來應該在水口鎮過橋到連江南岸,一路只顧看景,再者水口的江邊有一條街道隔著,沒有看見橋,直開到青蓮鎮,才發覺走過了,又掉頭回水口,來回多跑了20公裡。不過,連江側畔,石灰岩山峰高低錯列,山水相映,美不勝收,難怪有“小桂林”雅稱,也不枉多跑一趟。(見圖⑷)

在水口與青蓮之間,有一座水泥廠,煙霧彌漫,硫磺氣味撲鼻,風景區內建這樣的工廠,確實大煞風景。本地盛產石灰石,該廠恐怕也是縣裡重要經濟支柱、利稅大戶。當年建廠時,並未開發旅游,如今粵北成了“珠江三角洲的後花園”,旅游風景區環境要保護,地方經濟也要發展,實在是兩難的選擇。

10:30在水口鎮過橋,這是一座危橋,幾位工人正在用混凝土墩堵住橋兩頭,各留一口,僅容小車通過。過橋後,公路順著七拱河向西南行,沿途景色絕佳。老伴和女兒下車步行了一段路,端著相機猛拍一通。(見圖⑸)

11:05經七拱河畔的魚水村,該地自稱“廣東漓江”,開發了竹排漂游。我們也去“漂游”一番,每人收費30元。起點碼頭在杜步大橋上游不遠,竹排由15根粗毛竹扎成,兩端略翹,上面放6~8把竹椅,這就是游客的座位,(見圖⑹)兩位水手一前一後撐排,下行至一座小水電站前上岸。河道全程約3公裡,漂排一小時。因河道中段和水電站各有一道攔河壩,水流幾乎靜止,全靠人力撐排前行,可以坐在竹排上悠閑地觀風景,卻並不驚險。

12:20上岸後,吃自帶干糧充飢。12:48繼續上路,12:50經杜步大橋南側上107國道,向南開行。13:02焦衝隧道北口,收費10元,又至加油站加滿油箱,並免費洗車。13:20再上路,進隧道,13:23出隧道,下4公裡多險坡。13:35經昨日由白灣過來的岔路口,此處距清遠73公裡,距廣州138公裡。此後一路下坡,路況極差,水泥路面有大量整塊斷裂、破碎,路旁還見到有標牌警告,前方路段會“跳車”,實在是聞所未聞!14:45經清連一級公路起點,終於走完了這段難忘的“一級公路”,進入清新縣城區,緊接著進入清遠市區。15:00過北江大橋,在一家快餐館吃午飯,共36元。

15:30繼續上路,走廣清一級公路,15:48經去英德的岔路口,15:55過銀盞收費站,上廣清高速公路。16:16轉上廣州北二環高速公路,16:46由火村出口左拐,上廣深高速公路向東開行。17:48過同樂檢查站,17:56過福田收費站,返回深圳市區。全天行車7個多小時。

駕車游兩天開支:

⒈高速公路費、國道費、過橋費、隧道費

去程136元

返程135元

合計271元

⒉汽油費160元

⒊住宿費416元

⒋竹排漂游費120元

⒌用餐費167元

總計:1154元

2003年5月

圖⑴廣東省英德市西部九龍鎮附近的“榮強小桂林”景點。

你看,是不是有點像漓江風光?

圖⑵英德市西部“英西峰林走廊”的石灰岩孤峰,圖右邊是公路。

圖⑶連江岸邊成行的樹木與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

圖⑷陽山縣城東南水口鎮一帶連江兩岸的山水風光。

圖⑸陽山縣水口鎮附近連江支流七拱河水光山色。

圖⑹ 陽山縣七拱河漂游的竹排,圖為三張竹排並排靠在碼頭。


精選遊記: 清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