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禪花

作者: summer_wind

導讀天心善樂寺修建在武夷山一處幽靜的山坳裡。顯然,這個地方不是專門的旅游場所,而是佛家子弟的清修之地,因此沒有北方寺院金磚紅牆的氣派,也沒有南方寺院飛檐雕梁的細膩,整個寺院全部由木檁青磚搭建,簡單而樸實,幾乎沒有色彩,這使得我第一眼看到它就不禁暗暗的喝彩——只有這種地方,才能悟出佛之真諦。寺院占地不大,卻嚴格按照迦藍七堂的規格修建。因� ...

天心善樂寺修建在武夷山一處幽靜的山坳裡。顯然,這個地方不是專門的旅游場所,而是佛家子弟的清修之地,因此沒有北方寺院金磚紅牆的氣派,也沒有南方寺院飛檐雕梁的細膩,整個寺院全部由木檁青磚搭建,簡單而樸實,幾乎沒有色彩,這使得我第一眼看到它就不禁暗暗的喝彩——只有這種地方,才能悟出佛之真諦。寺院占地不大,卻嚴格按照迦藍七堂的規格修建。因年代久遠並一慣保持著古樸之風,故而房屋之上的磚瓦縫裡生著幾許雜草,在風中徐徐擺動;殿內牆皮班駁,又常年被香火和燭熏烤,本不白的四壁更加青黑。大殿之內光線暗淡,守殿的僧人也只管在供桌之後看自己的經書。泥胎塑漆的佛像卻在昏暗的光線中拈花一笑,頗生禪意。這裡的香火不算旺盛,而寺院的僧人們又執意讓香客用寺裡供桌上准備好的檀香,只憑自己的造化往功德箱中隨意捐助。到訪的游客更是稀少,而且多是擲之不屑。

我偶到此地卻如到家一般頓生親切之感。仔仔細細看遍了所有地方,甚至穿過狹窄的通道走到了後面僧人的居所。寺院因山勢而建,後院的地勢要高出前殿,連接它們的是踩上去顫顫巍巍、咯吱咯吱作響的木樓梯。先見的是僧人們的齋堂,裡面整整齊齊的擺著方桌、條椅和碗筷。旁邊是一間儲物室,堆放了一些准備修葺大殿的圓木,幾個年青的僧人正在忙著按尺寸鋸木。再往後就是寢室了,一張窄木床、一張木桌,上面摞著幾本經書,再無他物,真是應了佛家的“空”字。

從曲曲折折的樓梯上下來,我忽然發現後院的側面有一扇小門,轉出去一看,竟然別有洞天。緩緩的山坡上種著幾尾蒼竹,雖是在冬天,也是翠生生的。再後面是一株桃樹,和北方果園裡的桃樹不同,長得高,且枝叉伸得很長,最令人詫異的是,在這個季節,這棵樹上竟開滿了花。粉紅色的花開得很燦爛,又因為開在佛寺旁而帶有幾分高深莫測。一陣風吹過,片片花瓣飄落,又在風中飛舞,遲遲不肯著地,想必柳宗元在桃花源所見的“落英繽紛”也就如此了吧。站在這裡,可以聽見風聲在山坳中迂回之後漸漸遠去的聲音,我似乎覺得這空谷的風聲中竟帶有飄渺的頌經聲。久久佇立便覺六根清淨,渾身都倦怠起來,怎麼也挪不動腳步,內心宛如被浣洗了一般,站在那裡的已然是個空殼子,靈魂已經隨著風聲漫游在了極樂世界。

回到前殿,看到同行的游伴都在搖簽,把一個裝滿了木簽的舊竹筒拿在手裡搖啊搖,就會跳出一枝,便是自己的命簽,可以拿去讓坐在門口的住持講解。我也慌慌張張的跪在地上,煞有其事的搖起來,“嘩”的一下,所有的木簽都自己跳了出來,自己嚇了一跳不說,等著搖簽的人都對我怒目而視。只好訕訕離去。

旅游團隊快要離開的時候,看見朋友不知從哪兒匆匆跑來,忙告訴他去看那株桃樹,並指明了詳細位置。過了很久不見他回來,我只好隨著團隊慢慢往山下走,邊走邊等。又過了須臾,他氣喘吁吁地追上我們,抱怨說看到了樹,卻沒見有花。我以為他走錯了地方,一邊說這麼小的寺院也找不到,真是遺憾,一邊漫不經心的回頭一指,誰曾想那株樹就站在那裡,在陽光下開著金屬色的花。我忙喚朋友看,朋友卻仍說不見。離寺院越來越遠了,而我頻頻回頭,卻都可清晰地見它。

我忽然明白,原來那些花並沒有開在山坡的樹上,而是開在佛祖的指間,開在我的心裡。


精選遊記: 武夷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