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歐散記(七/完)

作者: linxu

導讀旅歐散記(七/完)當地時間下午四點,由德國的慕尼黑回到奧地利北部山城薩 爾茨堡。 車子停在米拉貝爾花園門口。這是一處非常漂亮,值得欣賞但又不要去考究的地方。因為那是一個本應清心寡欲的大主教用教會的錢,為自己鐘情的美人建造的宮殿,居然還與之生下了15個子女。我們是局外之人,不去細說他了。 不過滿園的奇花異草姹紫嫣紅,爭芳鬥艷,春意盎然。而� ...

旅歐散記(七/完)當地時間下午四點,由德國的慕尼黑回到奧地利北部山城薩

爾茨堡。

車子停在米拉貝爾花園門口。這是一處非常漂亮,值得欣賞但又不要去考究的地方。因為那是一個本應清心寡欲的大主教用教會的錢,為自己鐘情的美人建造的宮殿,居然還與之生下了15個子女。我們是局外之人,不去細說他了。

不過滿園的奇花異草姹紫嫣紅,爭芳鬥艷,春意盎然。而此時位於中國南方的家鄉該是百花凋零,此情此景,正合白居易《山寺桃花》的意境。“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四五月間正是旅歐的最好時節。

而後參觀了位於薩爾茨堡市內莫扎特的出生地。黃昏時分乘纜車躍上了古城堡,距今己有千年歷史。當初為了抵御敵人進攻構築的堅固無比而又十分粗糙的戰備工事,而今成了薩爾茨堡市的像征。

夜宿農家太陽大院。薩爾茨堡,是薩爾茨堡州所在地,14萬多人口,是莫扎特的故鄉,又山清水秀,所以是一個典型的以旅游業為主的地方。旅游收入相當可觀,人均一千歐元以上。政府鼓勵農民辦旅館,八個床位以下的不須做賬,每年像征性地繳一點稅。郊外的農家旅館,內部設備不比城裡的三星級賓館差。大都依山而建,又都單門獨戶,房前屋後綠草茵茵,鮮花處處。“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沒有市內的喧囂,沒有城裡的浮躁,藍天白雲做伴,青山綠水為鄰,分明是一處世外桃源了。

到薩爾茨堡的第二天純粹是悠游攬勝,最為輕松。

在歐洲的十幾天裡,我們除了坐車,就是跑步。陸導在國內時是中、長跑運動員,個子不高,步幅不大,但不經意間兩腳移動的頻率卻是非常之快,只有小跑才能跟上他。我只得不時地說,我們這不是出來考察,更不像旅游。老是這麼追呀追地,更像是來抓小偷似的。

今天是Z教授親自導游,人斯斯文文,走路也四平八穩,每到一處,他那恰到好處的介紹也是慢聲細語、娓娓動聽,而且整天都轉悠在青山綠水之間。

早起後第一站去莫扎特的姥姥家——沃爾伏干湖畔一個非常美麗的小村莊。因為剛剛下過一場小雨,湖面晨霧氤氳,四周青山若隱若現,湖畔綠樹、鮮花環繞中的農家,座座都是一個精致的工藝品,倘徉村中,恍入仙境,在此處拍下的照片,一張既臭且老的臉龐,居然驟添神韻、陡增風采,年輕的網友見了,竟然大呼小叫,只得忙不迭地聲明,我是屬於最最上鏡一族。

子榮母貴,那裡的人們給莫扎特的母親塑了一尊雕像,造型別致,隨著兩手的高舉,噴泉灑向四面八方,蘊含著她把愛灑滿人間。

接著去月亮湖村,坐落在月亮湖畔。此處遠離薩爾茨堡市區,是典型的以農牧業為主的農村。相當於我國村級組織的一個行政村。顯然是經過精心設計、安排,在方圓幾十裡、風景秀麗的盆地內除了一個馬場和少許的公共設施外,再也沒有散落的建築物,幾百戶農家統一規劃在一個集鎮上,街道不是很寬,房子只有四五層,每一幢或每一二幢、二三幢的外部結構、色調都有不同,但從整體看,又是那麼地和諧、美麗,像童話世界。一二層都是店鋪,購物超市,金銀珠寶,五金家電,日用百貨,維修、維護,吃喝拉撒睡等設施應有盡有,足不出村就可解決一應生活問題。

中午到了天鵝湖。這是一個距市區更遠的地方。湖畔高山聳立,依稀可見山頂的皚皚白雪,遠處青山如黛,湖光瀲灩,近處湖水清澈,碧波蕩漾,一群天鵝在湖面上自由自在地緩緩游弋,見我們到來,像訓練有素的士兵,列隊整齊游向岸邊。Z教授帶來許多面包屑讓我們作為禮物向它們派發。我趕忙勸它們,回去吧,回去吧,咱們的家在地球村的東邊,現在已經不錯了,也作個“海歸派”吧。

下午到奧地利皇帝在薩爾茨堡的夏宮,也叫狩獵宮,那是巴特伊舍爾皇帝簽署第一次世界大戰命令的地方。八十多歲的老人,在他人的慫恿下,稀裡糊塗地簽發了戰爭命令,還沒回過神來,自己就一命嗚呼。也給世界上造成了空前的災難。

帶著對薩爾茨堡的美好印像,第三天上午沿著多瑙河從薩爾茨堡回維也納。如夢似幻的藍色多瑙河,河面寬闊平靜,河水湛藍清澈。說是當年西西公主嫁給巴特伊舍爾時走的就是這條河道,而當年莫扎特的父親趕著馬車到首都看望兒子,走的也是這條河邊路,路上移步一景,我們坐在車上,耳畔分明回旋著電影《音樂之聲》裡那位美麗的家庭女教師帶領七個天真爛漫的孩子,在綠色的原野上放聲高唱的那首難忘的歌曲“1、2、3、4、5、6、7……”一種莫名的愜意油然而生。

一路走來,西歐給人最明顯的感覺是,普遍注意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對土地的利用是宜樹則樹,宜草則草,宜糧則糧。因此常見的自然景觀,山腰以上是樹,以下是草地,山下丘陵地種植葡萄或水果,平地種糧、油作物。順其自然地利用自然,未見開墾山坡地種糧、種果的人為改變地貌的作法。

草地正是發展奶牛業的資源,但他們養殖奶牛基本不是隨地放養,大多是圈養。草地上的草等長到一定程度才用機器收割,因此我們所見到的草地全是地毯般整齊、漂亮。

自然這和他們人口少有關,糧食不會是天大的難題。不過我們非此即彼的思維定勢著實讓自己吃了太多的苦頭。好比說農業要“以糧為綱”,那麼不管是平原或是山區的農民就只能種糧食作物,條件不具備的,就要去“戰天鬥地”,使之“改天換地”,還要“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否則就是什麼什麼“尾巴”,什麼什麼“傾向”,就得“割掉”、“打倒”。只認定一棵樹、一條道,其結果也只能是非此即彼——不是賴活就是上吊。其實喝奶、吃肉和瓜果菜蔬也可以代替吃糧,營養還要好得多。這幾年我們的國人吃肉類、奶類等其他食物多了,“肚量”也明顯小了,消耗的糧食大幅度下降,顯然現在的退耕還林是對的,只是這個彎路走的太大,付出的代價也太沉了點。

沿途我們還發現一個奇特的現像。美國在西歐各國、各地的大使館或是領事館,門前都設有鐵絲網、裝甲車等路障,哨兵也多於其他國家的使、領館,戒備森嚴,與周圍的景觀格格不入。從外觀看,不應當是使、領館的所在,而是一處軍事要塞,或是一座城堡。在我看來,這是一個莫大的諷刺,國家有大有小,國力有強有弱,人家的使、領館都可以高枕無憂,唯獨國力無與倫比的美國,卻是處處如臨大敵,寢食難安,對此,我想美國人民總有一天會作一番深刻的反思吧!

十四天時間,在西歐八九個國家,逛了二十幾個城市,只能是走馬觀花,印像中,無論是人民生活,還是城市管理、社會秩序,奧地利最好。

原因自然很多,但有一點,給我印像深刻。就是奧地利人天性中庸,比較寬容,不搞過激行動,自然就少有“矯枉過正”留下的創傷和破壞,“慢工”出了“細活”。說奧地利人比較寬容,有如下例子為證。

一是奧地利人稱為“國母”的瑪麗亞·特蕾西婭,以堅忍不拔的勇氣和通情達理的政策,挽救了處於危機四伏中的國家,在七年的西裡西亞戰爭中,未能擊敗夙敵普魯士國王弗利德裡希,但為了國家利益,不搞窮兵黷武。她的格言是:“寧要中庸的和平,不要輝煌的戰爭!”

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社會民主黨的創始人維克多·阿得樂和保守黨的領導人被希特勒抓進監獄,關在一起,達成共識。說是有朝一日能夠出去,一定要好好團結,建設國家。果然,戰後以社會民主黨為主,與其他黨派聯合執政幾十年。

三是工人很少罷工。奧地利有全國性兩大組織,即代表工人利益的工會和業者利益的商會。每年召開一次會議,商議工人工資和物價,通常只要幾個回合就能達成協議。

四是奧地利仇婿拿破侖攻下維也納後,在美泉宮大門上鑲嵌兩只鷹,戰後有人說,這是銘記著被侵略的恥辱,要把它拿下來,有人說,蠻好看的,留著吧,真地也就留了下來了。

生性寬容的奧地利人,如今日子過得最滋潤不過。已進入全球生活指數最好的十個國家之列。

在返程的飛機上,我一邊品嘗著“奧航”空姐送上的葡萄酒,一邊在想,是不是說人類文明進步到了今天,人和人之間多點溝通,多點理解,多點寬容,多點尊重思想的多元性;少點傲慢,少點偏見,少點強權,少點非此即彼的狹隘,這個世界就會更加美妙、更加多姿多彩。


精選遊記: 薩爾茨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