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的歷史和文化——琉璃鴟吻

作者: 06960226

導讀上一篇寫銀川是吃喝,這一篇隨筆是寫銀川的人文和歷史。西夏的藝術——琉璃鴟吻 我一向喜歡博物館,雖然很多人覺得沒有意思,但是我喜歡歷史,而置身博物館中是最容易尋覓歷史足跡的。我的一個朋友說他可以在網上看博物館,這話沒錯,但是,你看到那個真實的原物的感受遠比在網上看到照片感受不同,這就是游歷的本質,我要的就是這種感受。寧夏的博物館是在西 ...

上一篇寫銀川是吃喝,這一篇隨筆是寫銀川的人文和歷史。西夏的藝術——琉璃鴟吻

我一向喜歡博物館,雖然很多人覺得沒有意思,但是我喜歡歷史,而置身博物館中是最容易尋覓歷史足跡的。我的一個朋友說他可以在網上看博物館,這話沒錯,但是,你看到那個真實的原物的感受遠比在網上看到照片感受不同,這就是游歷的本質,我要的就是這種感受。寧夏的博物館是在西關承天寺,離我住的虹橋酒店僅僅百米之遙。我步行過去,便看到了1000年前西夏的歷史和藝術文化,關於歷史我在前面已經提到,那是西夏歷史的光彩閃亮點,其余的人物不值得去贅述,我在這篇裡就是寫寫那些西夏時期的藝術。

我最愛的是琉璃鴟吻,那是我一進展室就立刻吸引住我的一件藝術真品。這是一件琉璃藝術品,高約1米,長約0.8米,寬約0.5米,表層施綠色彩,釉面光潤,呈龍頭魚尾形,龍口張開露出厲齒,雙目圓睜,形像威猛生動。關於鴟有兩種說法:一說中國傳說中的龍來源之一的是螭吻(又稱鴟吻,蚩尾)。蚩尾是一種海獸,漢武帝時有人進言,說蚩尾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議置於房頂上以避火災;二說是龍九子中的二子,古書中雲:“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於是用於房頂的裝飾。這個琉璃鴟吻就是西夏王陵建築中的極品,只有帝王陵可以用,其余的陵墓只能用泥塑鴟吻。

另一吸引我的是西夏文字,西夏文字是模仿和借用漢字的筆畫,重新創制的全新方塊文字,特點是筆畫繁瑣、結構復雜,每個字大都在10劃以上。多可怕呀,誰要是被老師罰寫100遍,肯定沒有辦法睡覺了。自從西夏文自元朝後被毀滅,無人能識,據博物館的人員介紹,清朝史地學家張澍在一家寺院游玩時偶然發現有一座碑亭,封閉很久嚴禁打開,傳說一開就會有風雹之災。張澍拍著胸口說,願意向上天保證,開門造成的所有災難由他一人承擔,於是最終打開了門,裡面只有一座完好的石碑,正面所刻字“乍視,字皆可識;熟視,無字可識”,反面刻有漢字譯文,於是消失千年的西夏王朝自此撩起了面紗。這個碑至今還在甘肅,銀川展出的碑是復制品以及拓本,由於年代久遠和保存問題石碑風化,現在拓本是最清楚的。當然,我們現在僅憑這座碑識別西夏文,楷書還能識別,如果是草書,則無人可識,實為憾事。

另外,在這裡還看到那個聞名於世的鎏金銅牛和許多西夏陵區出土的文物,因為歷經千年,王陵被偷盜情況嚴重,所以留存在下來的很少。其中,一個馱碑的石座是個女人,居然刻畫的獠牙爆出,令人想到這西夏卻是一個游牧野蠻與封建的復雜組合體,試想在中國的歷史上歷朝歷代哪有一個用人馱碑額的呢。

西夏王朝——一代梟雄霸主

如果在互聯網上搜索西夏你可以在0.75秒查找到34,600 項,在所有的西夏資料中提到最多的人物就是李元昊,而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喪命於6次征戰西夏的戰場上——因為1000年前的西夏王國是位於黃河河套地區,那是塞上江南,物產豐饒,兵家必爭之地。

李元昊是黨項族人,黨項族是羌族的一支,其祖父李繼遷采用時叛時降的策略和遼結成犄角之勢,共同對付宋朝,借此時機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其父李德明進一步發展疆域向西攻占了回紇的甘州(今甘肅張掖)和涼州(今甘肅武威)。到了李元昊,他依靠武力和智謀,使自己的勢力擴展到東盡黃河,西界玉門(敦煌縣西),南接蕭關(寧夏固原縣西南),北控大漠,地方萬余裡,事實上已形成了與宋、遼三足鼎立的局面。軍事力量是一個國家強大的基礎,所謂弱國為外交就是這個道理,李元昊雖受漢文化影響,國家也向封建制轉化,但是保存了軍事民主制的遺風,單是西夏的精銳騎兵人數就在十五萬以上。他本人精通漢文,熟悉宋朝典章兵法和佛經,對蕃、漢各族情況都很熟悉,注意吸取漢族的統治經驗,並多方爭取宋朝境內失意的知識分子為他所用。西夏的文字方正、獨特,我在西夏博物館見到了石碑和拓片,雖然不懂西夏文字,但是單是那字體就覺得華美之至。

既然寫西夏王朝的霸主,那就多多提及這位梟雄霸主李元昊吧。我不懂面相學,但是據記載,李元昊出生時“啼聲英棄,雙目炯炯”,也許這是一代霸主的特征吧,抑或是李元昊讓寫史的人寫上的,後人無法知道了——不過這沒有關系,重要的是他在歷史上的作用。

少年時代的李元昊,讓人可以聯想到金庸筆下的大俠——平素喜穿白色長袖衣,頭戴黑冠,身佩弓矢,出行常常帶百余騎兵,自乘駿馬,前有兩名旗手開道,後有侍衛步卒張青色三蓋相隨,左右簇擁,煞是耀武揚威。看人家很酷吧!人家不光是皇子擺譜,人家也有學問呢。這位少年自幼讀詩書,對兵書更是手不釋卷,專心研讀,並優傾心於治國安邦的律法著作,他善於思索、謀劃、對事物往往有獨到的見解。傳說宋朝邊將曹瑋,早想一睹元昊的風采,但總不能見到,後派人暗中偷畫了元昊的圖影,曹瑋見其狀貌不由驚嘆:“真英勇也!”——看看牛皮不是吹的吧。

元昊長大後,對於先輩稱臣於宋,特別是依賴宋朝的恩賜而改變本民族的生活習慣十分不滿,就像當年陳勝、吳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父親對他說:“吾久用兵疲矣,吾族三十年衣年錦綺,此宋恩也,不可負!”元昊反駁父親道:“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當王霸耳,何錦綺為?”——看看人家怎能不成就霸業呀。元昊24歲時,在對回紇的戰役中采用“閃電戰”突襲成功,連破數城,成就了自己的政治和軍事地位。經過10年的征戰,34歲成為西夏開國帝王,但是,之所以我稱元昊是一代梟雄,而不是千古帝王,是因為他陶醉於自己的赫赫戰功,後期不理朝政,縱情聲色,最後中道而殂。元昊為西夏王朝奠定了堅厚的基礎,使得後來所向披靡的成吉思汗竟在這裡折弓,竟在彌留之際寫下三道滅絕西夏的詔令:滅絕西夏王、西夏族人、西夏文化。連成吉思汗都如此害怕西夏,看來元昊無愧是一代梟雄霸主。

西夏僅僅200多年的歷史,只有這位開國的帝王是集政治、軍事、經濟於一身,而且他肯重用能干的異族人,這些都是難得的。當我在銀川的承天寺的寧夏博物館看到元昊的塑像時,我覺得塑像沒有霸氣,因為元昊是依靠殺戮征戰建國的開國帝王,而不是岳飛呀。


精選遊記: 銀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