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九道灣

作者: gezi9992003

導讀徒步九道灣一直到了西直門火車站的旅游列車售票窗口,我們還沒有決定此行的目的地。原來打算去生存島,可想想那地方一定都是人工修建的景點,主要供人們來消費,花錢不少,不一定有什麼意思。在我們猶豫間,一位農村大嫂走過來,問:是旅游的吧?上我們那兒玩去吧,好玩,有山,有瀑布,涼快。您那兒是哪兒?我們問。九道灣,就是那兒。我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 ...

徒步九道灣一直到了西直門火車站的旅游列車售票窗口,我們還沒有決定此行的目的地。原來打算去生存島,可想想那地方一定都是人工修建的景點,主要供人們來消費,花錢不少,不一定有什麼意思。在我們猶豫間,一位農村大嫂走過來,問:是旅游的吧?上我們那兒玩去吧,好玩,有山,有瀑布,涼快。您那兒是哪兒?我們問。九道灣,就是那兒。我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過去,是進站口上方的一個廣告牌,上面寫著“九道灣大峽谷”。也許是“大峽谷”三個字引起了我的興趣,征得大家同意,買票,上車。

好久不坐火車,真免不了有點興奮。其實更讓我們興奮的是這車票竟然是這麼的便宜,往返每人12元。坐火車走三個小時呀,來回才12塊錢!太劃算了!

火車很舊,一進車廂味道也不那麼宜人。好在,我們一行五個都還不算是貪圖享受的,一水兒的短打扮,早做好了摸爬滾打的准備。車上沒幾個乘客,撿了個還算干淨的位子坐下,在小孫的指導下開始“鋤大地”。打牌一向不是我的專長,所以一般外出,很少加入打牌者的行列。今天三小時的車程,自己枯坐顯然沒什麼趣味,加上五個人裡四個都是新手,半斤八兩,也就不怕現眼。俗話說,只有親自嘗一口才知道梨子的味道。試驗了兩把,很容易嘛!於是,找出紙筆放在一邊准備記賬,然後,開“鋤”!大家約定,第一把先得滿分的負責門票,第二把先達標的負責午餐,第三把誰要是率先出局,我們今天的晚飯就有著落了。我搶著宣布,誰也別擔心,以我牌技估計今天全程的花銷得由我包圓了。出門沒翻皇歷,但今天的運氣還真不錯,一把下來小勝幾回,積分總在中游,倒是一向聰明的小楊率先出局。接下來的幾局也大致保持互有勝負的水平,只是小楊屢屢失敗,積分榜上的分數總是遙遙領先。

隨著車子再一次“咣當”一聲停住,石塘路站到了。下了車才覺出艷陽高照,氣溫不低。

包了一輛面包,講好價錢,往返五人40。看這價錢應該不遠,可幾個拉客人的老鄉一會說20分鐘到,一會兒又說半個小時差不多,著實讓我有點糊塗。望望陽光下綠綠的農田,管它呢,反正都來了,20分鐘,半個小時還不都一樣,只要把我們拉到地方不就行了嗎。

車子沿著田間細細的柏油路拐來拐去,不出一刻鐘就到了景區門口。售票口前門可羅雀,停車場裡也沒幾輛車。這倒合了我的心願,大老遠跑到這兒來就是為了躲避人頭攢動喧鬧的市井。

從網上查到,這九道灣風景區號稱是以山、泉、石、瀑著名。進了大門沿著石塊砌成的小路前行就發現,這裡其實是京郊比較常見的溝谷景色。兩山對峙,中間是一條山谷,谷底亂石堆砌,枯木橫陳,有水從上游流下,遇到巨石,落差較大時形成瀑布,而比較平緩處,則有溪流汩汩而下,蜿蜒向前。從前去過的虎峪就有這麼一條大山溝,所以與其叫“大峽谷”不如叫“大山溝”來的確切。當然,“山溝”之稱過於直白和樸素,可沒有“大峽谷”那麼具有誘惑力。可我對九道灣的第一印像實在與“大峽谷”的壯麗和蒼涼完全不沾邊兒,倒是就像看待我們曾經認識的北方農村的田野和村落一樣的自然和淳樸。

一路上有幾個學生模樣的和我們同行了一段路就沒了蹤影。我們五個嘻嘻哈哈地穿石過坎兒,沿著紅色油漆刷出的箭頭往前走。兩邊的山,刀劈斧鑿一般,石縫中生長的綠色植物把灰白色的岩石裝飾得有了幾分生氣和神秘。我們時而跳過小河上的鵝卵石,時而攀上被水流衝刷得光溜溜的巨石,時而爬上溝邊的小山,順著羊腸般的小路往前走。

穿行在這山林野景之中,如果孤身一人會覺得孤單,但應該不會寂寞,因為,這裡到處是生機勃勃,處處是大自然創造的絕妙音響。路邊的花草樹木,沒有幾樣是我們能叫出名字的,晴朗的夏日,多虧了他們使我們總能在一段艱難跋涉後找到一個小憩的清涼之所。一路上總能看到當地的農民在溝邊擺個小攤,買自產的黃瓜。這黃瓜可與我們在超市見到的不一樣,個兒大,粗壯,呈淺綠色,圓滾滾的,瞅著就跟這裡的山野一樣不加厚實。大的一塊,小的五毛,可不算便宜,看來現在的農民都學會賺城裡人的錢了。

走慣了柏油路,花磚路,水泥路,一旦踏上坑窪不平的山野小路,提防著點吧,說不定什麼時候會嚇你一跳。剛進第一道灣,小伙子們就大叫著讓我往地上看。天那,這是什麼怪物,全身深褐色,呈圓筒狀,連個腦袋在哪兒都分不出來,就一門心思地朝你爬過來。我最怕這種軟體動物,記得小學時在白楊樹下散步,因突然遭遇滿地的綠豆蟲而創造過百米記錄。此時,幸虧有人提醒我,才沒有太害怕。可剛放松了警惕,一低頭又是一條,正忸忸搭搭地爬過來,我一聲尖叫已經竄出去好幾米。路上的蜥蜴就沒這麼嚇人了,它們靈活而機警,總是在你眼前轉瞬即逝,不做停留。當它的身影就這麼忽地一下消失掉的時候,心底總不免湧起點遺憾。

各種飛蟲在山裡最常見。走在溝邊或山間的小路上遇到最多的就是這些翁嗡作響的家伙。這一天裡我一直遭遇到一種黃蜂的圍追堵截。她總是圍著我翁嗡地叫著一圈圈地轉,任憑你怎麼轟也轟不開。嗡嗡的聲音剛消失,沒等一口氣喘過來,那嗡嗡聲就又來了。害得我在河灘上左跳右跳就是擺脫不掉她的糾纏。大家都說,你的包太鮮艷了,誰讓你穿這件紅白相間的衣服,不知道這黃蜂是個好色之徒嗎?還是小順子干點實事。他先把黃蜂從我身邊轟走,然後手握大石塊瞄准了就是一下子。我心中暗念,對不起了,黃蜂老弟,我這也是沒辦法,誰讓你先招我來著。隨著“撲”的一聲,嗡嗡聲沒有了,大家低頭一看,喔塞,大黃蜂漂在水面上像是已經斃命。就在我們鼓掌歡呼的剎那,這家伙一個翻滾,飛走了!完了,完了,你危了,黃蜂叫同伙去了,這回要是落在它們手上,我們都死頂了。小水說。於是,我們抄起背包,逃之夭夭。

大家最愛做的事大概應該是蹲在小河邊,逗弄那些水中的小動物了。因為沒有太大的雨,河水不大,溪水緩緩地流過沙石的河灘,清澈見底。水中的世界看似安靜,其實處處生動。身體灰黑的小魚苗在水中嬉戲,要想抓住它們可絕非易事;水下的鵝卵石上浮著薄薄的青苔,你知道青苔上還有什麼嗎?螺絲!當然不是路邊夜市買的那種大田螺,這種螺絲很小,殼上還有深深淺淺的花紋,悄悄的附著在石頭上,不仔細看還注意不到它們的存在呢。水面上最多的是一種四條腿的類似蜘蛛的小蟲,幾個小伙子告訴我叫水螅,可我總覺得水螅應該是軟體動物的一種,而不是這樣身材纖細的家伙。它們雖然長了四條腿,但只用後兩條腿在劃水,因此顯得有點費力不討好。盡管它們是那麼的努力,劃水的動作一直不停,但並沒有移動多遠。真不明白這些家伙是在什麼。如果是捕食,可沒見到食物在哪裡,如果是游戲,這種游戲似乎少了變化和樂趣。咳,子非水螅,安知水螅之樂!

清涼的溪水是我們在烈日下出游的最好伙伴。只聽到水聲就覺得涼爽了許多。溝內買飲料的當地人更把小溪當成了天然、免費的冰箱,待出售的可樂、礦泉水、鮮橙多一律泡在溪水裡。清冽的小河孕育了游動的生命,讓我們這些只能隔著玻璃魚缸賞魚的人體驗了用手捉魚的樂趣。溪水給我的還不止這兒時的樂趣,它還會帶給你一些驚險,讓你覺得平靜的水中暗藏玄機。不是嗎,在從第九道灣返回的路上,我就近距離目睹一條一米多長的小水蛇飛快地鑽入溪水,在水面上劃了幾條弧線,消失在水中的石頭縫裡。

據景區門口的介紹,九道灣全長18華裡。從不走山路的人沒有距離的概念,我們只是頂著太陽走呀走,目標就是第九道灣。半路上不斷能看到“距燕尾瀑200M”、“距龜蛙石100M”、“奇涼界”之類的指示牌。這些所謂的景點是為了迎合旅游開發的需要,在我看來沒有多大的意思。到這裡來為的就是它的野,它的不經雕飾,等哪天這裡也變得跟香山、頤和園似的,到處都是所謂的景點,我肯定不會再來。

好久不鍛煉了,這驕陽下的跋涉還真有點夠勁。水喝了一瓶又一瓶,第九道灣還沒有蹤影。汩汩的水聲和知了的合唱一直伴著我們的喘息。抬頭望望兩山間帶狀的天,藍藍的,有白雲悠悠地從這邊的山峰漂向那邊的山峰,心情好多了。

攀過一塊大石頭,過了沙質的河灘,終於見到了“九道灣”的指示牌。天那,終於到了,不禁叫了出來。記得中學時學過一篇古文,有一句說的是世間美景常在於人跡罕至、路途艱險的所在。這第九道灣無疑是今天的最遠,苦苦尋來,初一見面似乎有點失望。這裡最可以記述的大概只是一個小瀑布和瀑布下面的水潭。水量的不充沛使這條瀑布毫無陽剛之氣可言,瀑下的潭水倒是碧綠可人。我們用一根木棍試探了一下,最深處竟也將近兩米。脫了鞋襪,赤腳入潭,水涼得雖談不上徹骨,可時間長了真有點吃不消。抽回雙腳,放在被太陽烘烤得熱烘烘的石頭上,舒服至極。於是一冷一熱地反復幾次,爽!

原路返回已是下午2點。跟著拉我們進灣的大哥去了他姨家,在典型的農家小院裡吃了一頓農家飯。確切地說,應該是農民做的飯。因為沒有預定,他們一下子做不出貼餅子、小窩頭之類的城裡人腦子裡的農家飯,只能因地制宜,有啥上啥。結果是四菜(攤雞蛋、炒蒜苗、炒青椒、炒茄子)一湯(西紅柿雞蛋湯),主食打鹵面。為衛生起見,要了兩頭大蒜,早上就沒吃飯,走了一天的山路,已經是飢腸轆轆,西裡呼嚕就干掉了兩大碗打鹵面。離火車到站還有一會兒,我們被請進老鄉家剛蓋好的大瓦房裡休息。這裡都是按照小旅店的樣子蓋的,有五人間,三人間,居然還有一個雙人間,標准的雙人床上鋪著大紅印花的床單,鄉土氣息極為濃郁。不過這濃郁可不是藝術家為了追求效果而制造出來的,它純粹是主人審美的自然流露,和窗戶上粉色帶花的窗簾,還有房子外牆亮粉的牆漆一樣,它是主人認為最美的東西,可以迎接、安頓遠方客人的東西。朱子指著那張雙人床樂不可支地說,曉京,下次來我一定和你睡這張床。天那!

回到北京已經是晚上6點半了。人困腿乏。渾身的汗臭。最想做的事就是洗澡,然後倒頭便睡。

8月7日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