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深處,那些原汁原味的小墨西哥

作者: Mingkaiyehe

導讀位於紐約皇後區阿斯多利亞的伊達爾戈墨西哥食坊,看上去就像是墨西哥庫埃納瓦卡市街上的一棟普通房子。進得屋來,只見架子上擺著成排的鱷梨葉子和辣椒,走道裡堆著小袋的干香草、罐裝豆子、成摞的墨西哥薄餅,還有一些西班牙文的漫畫書,一捆捆鮮藜葉就堆在收款台邊上。這種藜葉也叫墨西哥茶,是南美特有的一種植物,味道很怪,聞不慣的人說它有股汽油或是煤� ...

位於紐約皇後區阿斯多利亞的伊達爾戈墨西哥食坊,看上去就像是墨西哥庫埃納瓦卡市街上的一棟普通房子。進得屋來,只見架子上擺著成排的鱷梨葉子和辣椒,走道裡堆著小袋的干香草、罐裝豆子、成摞的墨西哥薄餅,還有一些西班牙文的漫畫書,一捆捆鮮藜葉就堆在收款台邊上。這種藜葉也叫墨西哥茶,是南美特有的一種植物,味道很怪,聞不慣的人說它有股汽油或是煤油的味兒,但卻是墨西哥菜裡的重要配料,常用來跟豆子一起煮,說是能夠去毒。

台階上一把墩布和一只水桶擋住了半邊走道,往南走到商店盡頭,有一張小巧玲瓏的櫃台和幾只凳子擺在那兒。櫃台後邊是爐灶,一位穿著緊身短背心的矮個兒婦人正在那兒照管著火上的鍋,見到客人進來就打聲招呼,從她的眼神裡能看出由衷的歡迎之意。

那就坐下來吧,在這樣一個溫暖的、充滿了家庭氣息的地方,在這樣一間飄散著蒸玉米和燉豬肉香氣的屋裡。

當今的紐約到處都有像伊達爾戈這樣的墨西哥小餐室,深藏在這座城市那些墨西哥街區的一些小店小鋪裡。

這種小餐室好些只不過就是在住家起居室裡擺上張餐台,卻供應著各式各樣墨西哥風味的菜肴和街頭小吃,已成為紐約墨西哥移民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墨西哥小餐室”是個新詞兒,再早幾年在紐約都沒人聽說過。

按照城市規劃部門的數據,1980年在紐約僅有墨西哥裔人口兩萬四千人,而到了2000年這個數字就已達到十八萬七千。

墨西哥移民最初多是住在安姆赫斯特、日冕、傑克森高地和阿斯多利亞,還有布魯克林的日落公園以及東哈萊姆,現在已經分布得很廣了。

紐約東區的薩拉格薩墨西哥食雜店是一家地方非常狹窄的小酒館,屋裡邊兒放著只裝滿鮮仙人球的大柳條筐,在這只大筐和收銀台之間,有塊小得剛夠讓人轉個身兒的空地兒,就在這塊巴掌大的空地兒上居然放了張三個座兒的餐台,旁邊擺著音響、放餐巾的紙盤、牙簽筒和鹽瓶之類物件。

這家店裡每天只供應有限的幾種玉米粽和卷餅,只有到了周末,才會添出些更精致的餐點來供客人選擇。

這個“玉米粽”是我自作主張的叫法,或者應該寫作“塔麥爾”——如果那種墨西哥卷餅在上海已經被稱作了“塔可”的話。感覺這種吃食的制作跟咱們的粽子有些相似,但他們不用葦葉而是代之以玉米皮,並且用玉米粉取代咱們粽子中的糯米制成。

這種玉米粽裡還要包入各種碎肉和辣椒等,跟我們的粽子一樣,種類很多。在墨西哥本地,人們喜歡制作加各種水果的甜粽,到了美國,就以香辣的鹹粽為主了。

包好了的玉米粽上鍋蒸熟,吃時剝去皮兒,也可以蘸著他們那種沙沙醬進食。

卷餅就是指那著名的塔可(搭戈)了,我是怎麼看怎麼覺得它像我們這邊每年立春時吃的那種裹菜的春餅,當然是指它的制作方式和吃法兒,要論原料和味道那可是天上地下。

墨西哥卷餅是用玉米面制成的,面團在烙制之前要放在石灰水中浸一夜。卷的內容當然也不是我們春餅的醬肉、小肚、攤雞蛋、菠菜粉絲豆芽菜之類,而是他們無所不在的碎肉、奶酪和辣椒。

玉米粽和卷餅都是墨西哥人的日常飯食,大概跟我們的包子、炸醬面普及程度差不多。

在克林頓的特維辛格熟食雜貨店裡,餐室位於商店裡屋,這裡的空間要寬敞一些,立著寫有菜單的黑板,餐台以薄片螺甸鑲嵌,上邊擺著假花——很多的假花,多到辦一場假的葬禮都夠了。

位於布魯克林日落公園的拉斯肯基塔斯店裡,餐室是被擱在面包房的後邊,裡邊兒只有幾張被板凳圍著的簡陋餐桌,旁邊放著一盤又一盤五顏六色、花花綠綠的各式糕點。

紐約的墨西哥餐飲質量在近幾年已大有改善,湧現出了像雞籠鯧、搖木馬和墨西哥沙龍等幾家比較著名的餐廳,展示出墨西哥烹飪的高超技藝。

不過,拉美移民文化的精髓還是在這些原始簡陋的小餐室中體現得最為充分。在紐約謀生的墨西哥人,只要信步走進一間這樣小鋪,要上兩張玉米煎餅,一折再一卷,夾上小烤肉、燉豬肉塊或是燒羊肉等原汁原味的家鄉吃食,就能夠安撫一下心中的思鄉之痛了。

這些小餐室的裝修和用具都特別不講究,一般就用紙盤,卷餅用手抓著吃就行了,咬的時候注意不要把裡邊卷的東西擠出來——這可是個技術活兒,要是實在沒這本事的話也可以找老板要刀叉,當然會給你——不過一般也只能是塑料的。

在墨西哥小餐室裡,經常能看到瑪格麗塔酒,就像瓶裝的法國珀翠酒那樣常見。

這種飲品是由啤酒和優質的墨西哥加瑞托斯牌汽水兌成的,加瑞托斯是墨西哥最早出現的一個軟飲品牌,創立於1950年。美國汽水中一般加有玉米糖漿,而加瑞托斯汽水中用的卻是真正的蔗糖,這使其口感更為清爽,有如葡萄和酸角的味道。

有時候,你還可以喝到店裡自制的果露——帶點兒甜味的水質飲料,有芒果味兒的,也是草莓味兒的。

伊達爾戈店供應一種非常棒的果露,是用木槿花制成的,味道類似於牙買加的酢漿草汁。這種飲料的名字就叫作牙買加,很貼切的。

食物的味道和香氣的確是能勾起人的思鄉之情來,不過讓人奇怪的是,在墨西哥本土並沒有這種帶餐室的雜貨店。

紐約東區有家叫拉帕拉馬的墨西哥餐館,那兒的老板芭芭拉·西伯利是在墨西哥城長大的,她說在她老家,商店就僅僅是商店。不過倒是常有人站在街角上賣當地的風味小吃,像小油餅、玉米脆卷和肉夾膜什麼的。

很顯然,這種帶餐室的雜貨店是墨西哥商店在紐約的一個變種,也許是受了紐約的那種叫三明治店的兼賣熟食的小商店的啟發,或者是出於經濟上的考慮。

“可能是這些墨西哥移民擁有大量的勞動力,他們全家人都可以干活,可資金很有限,所以就想讓他們租下的鋪面房發揮更大的作用。”作家兼評論家保羅·伯曼是這樣分析的,他曾在墨西哥住過很多年。

他還談道:“據我猜測,其主要原因是烹飪是墨西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開飯館對任何一位墨西哥人來說,都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誠然,任何一種移民文化,都在試圖再現其故鄉的特征。所以當這種帶餐室的雜貨店不是開在庫埃納瓦卡,而是開在紐約街頭時,它們就在這個城市中構成了一道靚麗的墨西哥風景線。

這些帶餐室的雜貨店都是連家鋪,男人打理商店,女人照管廚房。這一點兒都不足為奇,盡管在紐約有很多的墨西哥男人在餐館裡當廚,可墨西哥人的家庭廚房至今依舊是女人的地盤兒。

“在墨西哥,女人是廚房的掌管者。”一位住在布魯克林的墨西哥詩人兼小說家卡門·布羅沙這樣說:“身為墨西哥男人,要想在家掌勺那得有鬧一場革命的思想准備。”

走進這樣一家小餐室,就等於是坐客在一戶墨西哥人家。一進屋就瞧見電視正開著,在播放足球賽事或是連續劇,電視機的聲音沒打開,音響卻在震天地吼叫。家裡的小孩子可能就在屋當間兒玩耍,他們的媽媽和奶奶則在櫃台那邊忙活著,一邊對進出的客人們送往迎來,每位客人都能體會到這戶人家的熱情和友善。

這種小餐室賣的全是家常飯,各家的菜單略有不同,在細節上小有變化。每家都以自己的方法來制作卷餅、玉米粽,有些風味菜還有很有名的秘密配方。

伊達爾戈店的老板娘叫卡門·福恩特斯,她的老公叫卡洛斯·桑切斯,這對夫婦做的卷餅裡塗了味道濃郁的鹹鱷梨醬。這家館子的小烤肉塊也比較大,表皮松脆。

“小烤肉”的墨西哥家常飯食,是用腌漬過的雞肉或牛肉拌上洋蔥和大蔥放在明火上烤制而成,吃時配上熱卷餅和沙沙醬。

每到周末,伊達爾戈店還會供應味道絕佳的燉羊肉。

到了特維辛格店裡,小烤肉就是軟的了,有一股特殊的味道。那裡的卷餅做得規整密實,撒著果露和帶有墨西哥綠番茄那種刺激味道的綠沙沙醬。

在這裡我把這種蘸汁寫作沙沙醬,“沙沙”二字實際上就是英語中“沙司”的墨西哥讀法兒。沙沙是墨西哥飯食中的不可或缺之物,種類極多。綠沙沙是比較典型的一種,用墨西哥綠番茄、青辣椒和芫荽葉制成。

這家店賣的牧師卷餅裡邊加的是特制的烤豬肉塊,味道棒極了。特維辛格店還供應肉凍卷餅,裡邊的餡是稀糊糊的肉皮凍,吃起來口感特好。

西伯利太太是這樣評價這些墨西哥餐室的廚藝的,她說她們這些人只不過是把些自家的日常吃食端出來待客,而已。有些是真好吃,另一些可能並不怎麼樣。

在薩拉格薩店裡,卷餅裡塞滿了鹹的牛肉牛舌,還放了洋蔥、芫荽葉、萵筍和各色紅綠沙沙醬。這家的玉米粽做得很不錯,剝開玉米皮後,要撒上碎奶酪、奶油和萵筍來吃。

在皇後區日冕有家叫“織女星”的小吃店,小小的店堂裡擺著六張餐桌。這家的卷餅小巧玲瓏並且滋味鮮美,吃時佐以味道厚重的綠色沙沙醬。

在日落公園的拉斯肯基塔斯面包房的那家小餐室裡,卷餅也做得很秀氣,一般人一頓可以吃掉仨,那兒的綠沙沙醬也比較輕淡稀薄。

思鄉之情從這些食雜店的店名上就能看出來,薩拉格薩和特維辛格都是店主家鄉城市的名字,還有墨戴斯蒂也是。不管這些店裡的老板娘們多麼誇耀自個兒的燒菜手藝,你只要是一覺得她做的玉米粽和卷餅好吃,她就樂得恨不能再給你推薦一家比她這兒做得更棒的。“瞧,就街對面那家館!”她會指給你。

布羅沙女士說,紐約的墨西哥人大都是體力勞動者,他們逃離了貧困,卻不曾拋棄祖國。他們中的許多都將收入中的很大部分寄回墨西哥老家,並且還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葉落歸根,再回到那裡去生活。

在一個很典型的現像是,在那些新移民家庭中,孩子們必須得為爹媽充當英語口語的翻譯。比如要是去問米格爾·福恩特斯和馬蒂爾德·魯帕斯:“你們為什麼要開這個特維辛格熟食店呢?”他們的兒子阿伯拉海姆就會答道:“因為有客人要來吃呀!”

在這些帶餐室的雜貨店中,像皇後區的伊達爾戈店這樣食物制作精良、並且有一套完善的企業發展規劃的為數不多。伊達爾戈店已經開了10年了,卡門·福恩特斯說她一直都在賣三明治和卷餅,不過四個月前餐台又增加了幾張,因為這個街區住進了越來越多的學生,他們都是這家店的常客。

伊達爾戈店現正在擴建中,9月份將重新開業。

福恩特斯太太是哥斯達黎加人,不過她丈夫是墨西哥的,她從他那兒學會了做墨西哥飯。現在她手下有幾個女工在給她備料幫廚,每天她都要做各種餡料的卷餅和玉米粽,她做的玉米粽除了用玉米皮包的之外,還有用芭蕉葉包的,其中有著很細微的味道差別。

福恩特斯太太做的烤雞也很棒,味道很衝,表面濕乎乎像是抹過檸檬汁。不過她這兒的很多特色菜都只有周末才供應,比如像小烤肉、叉燒、豬肉粟米羹和豬肚等。

這家店裡沒有菜單,所以你也就根本不必知道哪道菜有、哪道菜沒了,找個下午往餐台邊上一坐,就會看到這位婦人在做小油餅。她拾起手裡的麥粉或是玉米粉面團,捏成一袋狀將一塊燉豬肉裝進去,再把口捏嚴,然後就把這件生坯放進平底鍋裡去炸,餅坯發出滋滋的聲響。這時候你只要用手比劃著表示要吃這個就成了,老板娘也會跟你打起手勢來,一樁生意,在比比劃劃中就談成了。

餅炸好了,老板娘給撈出來,切開,再撒上了些碎奶酪和奶油,然後放在一只紙盤裡遞過來。味道好極啦!吃起來有點兒像厚玉米松餅上的夾餡。

從街頭食攤發展到了店堂中的餐台,福恩特斯太太獲得了成功,她的家庭生意越做越紅火。


精選遊記: 紐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