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谷幽壑憶吹簫

作者: 憐花凋謝

導讀今春以來非典肆虐,徒費出行之大好光陰。夏季又遭百年難遇的大熱,江南之地若無空調為伴,似再無立錐之地。昨天在大佛寺迎來一場磅礡豪雨,哪料今日又艷陽當頭,這本應嫻靜爽靚的千丈幽谷,卻也熱得如火如荼。當我們行至谷底的隧洞,是那正午的光景。揮去衣袖間溽暑之氣,背後是七月盛夏煎肝炙肺的熱浪,洞內撲面清涼倒也正如久違甘露,令我疲勞頓消。才抹去� ...

今春以來非典肆虐,徒費出行之大好光陰。夏季又遭百年難遇的大熱,江南之地若無空調為伴,似再無立錐之地。昨天在大佛寺迎來一場磅礡豪雨,哪料今日又艷陽當頭,這本應嫻靜爽靚的千丈幽谷,卻也熱得如火如荼。當我們行至谷底的隧洞,是那正午的光景。揮去衣袖間溽暑之氣,背後是七月盛夏煎肝炙肺的熱浪,洞內撲面清涼倒也正如久違甘露,令我疲勞頓消。才抹去頸脖的汗水,卻又被濺了一臉狼狽,竟是孩子們玩起了水槍。這個隧洞是專為開發“千丈幽谷”景區而鑿通的,大約要走上一刻鐘,出了洞下山便是省級公路。鑿洞之舉,不但讓游人省卻走回頭路之累,也使為生計奔波的山民少受腿腳跋涉之苦。隧洞是一條康莊直道,洞內寬廣,盡頭清晰可見。洞路水泥鋪就,雖潮濕卻不滑腳,洞頂每隔數米裝置白熾燈,燈色昏昏,照出飛舞纖塵,行人幽暗,如魅影般恍惚。

我們一行靜靜地走著,前方忽然傳來一陣簫聲。簫聲依稀遙遠,似處在隧道的盡頭,婉轉音色沿著洞壁源源而來,在朦朧混沌的光霧中,聽起來格外動人。越往前走,簫聲越發清晰,曲調流暢,奏者手法顯然相當嫻熟。

從這嫻熟的手法看來,吹簫的人大概已不年輕了,然而簫聲分明柔艷,也不像是老人吹奏的曲子。我不禁訝於在這鄉野之地,竟能有如此風雅的音樂,但同時又有所狐疑,心想也許是音箱裡傳送來的事先錄好的音樂吧。我放緩腳步,傾耳細聽,不知何故忽覺心潮起伏。這曲子叫什麼名字呢?聽起來煞是悠閑。我從未聽過,卻又隱隱覺得曲調高貴,似非鄉野山村所能有。

不知不覺半程已過,隧道盡頭的光亮越來越明顯,簫聲始終未停,此時已可聽出簫聲確為現場吹奏。簫聲到底是從哪裡而來的呢?我急切地尋找著。

當我尋覓到這簫聲的來源,隧洞已接近底部。藉著洞口的亮色,我窺見一個老翁正緣著牆壁端坐,專心致志吹奏著曲子,簫聲在靈巧指間淙淙流出。老人用右腳和著節拍擊打地面,顯然是傾注以極濃厚的情懷。那是他對自己高超技藝的巨大自豪感呢?還是回首光陰似箭的強烈宿命感呢?是緬懷故人?抑或是心念舊事?

這些我都無從知曉,能奏出如此美好的曲子,他必定擁有著一個值得回憶的往昔吧!事實上,我甚至認為每一個老人都必定有著很多精彩絕倫的經歷,並深深為之羨慕。肉體雖然隨著年齡增長而日漸衰老,然而心靈卻藉著人生的豐富歷練而有了更為廣闊的天地,肉體終究會面臨滅亡,而心靈卻可以超脫生死的限制,永恆存於宇宙之間。

我們從老人身旁緩緩地走過,老人身著白衫長褲,是個外貌普通的人。我仍很好奇,老人為什麼特意跑到山洞來吹簫?這首曲子叫什麼名字?是誰作的曲?曲子裡面又說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但是我終究沒有駐足下來向他細細詢問,這個老人正漫步在自己的音樂世界中,也許對我們的到來毫無覺察,我沒有必要去打擾他。就讓這一切回歸於神秘中去吧!我只是一個未得到機緣去揭示真相的過客,可即便如此我已應知足,那是因為,這一闋簫聲已使我的心靈得到了寧靜的蕩滌。

走出洞外,四處空無一人。簫聲漸不聞,循著山澗而下是歸程,再遠處有茂盛的田壟和幾戶農家,已可瞧見蜿蜒曲折的公路。舉目眺望,遠方青翠的山巒與浮雲交結,天空一片蔚藍。酷熱依舊難擋,我的心卻如飲了一杯清涼綠茶,感受著沁人心脾的芬芳快意。

(完稿於03年9月7日晚家中)


精選遊記: 新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