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之上釣梭魚

作者: (蘋果)

導讀已經有兩年多沒到威海了,所以,當車子從城市南部進入市區,沿著新修建的海濱大道與大海並行的時候,從那再也熟悉不過的景色裡,忽然感到一些異國他鄉的味道。威海變了,像鄰家的女孩,沒過幾天忽然發現變得成熟美麗起來。到了威海,必定是要看海的。因為威海的海有一種令人親近召喚和溫馨的情懷。朋友小隋得知我們到達威海,立刻趕了過來,邀請我們去嘗海鮮� ...

已經有兩年多沒到威海了,所以,當車子從城市南部進入市區,沿著新修建的海濱大道與大海並行的時候,從那再也熟悉不過的景色裡,忽然感到一些異國他鄉的味道。威海變了,像鄰家的女孩,沒過幾天忽然發現變得成熟美麗起來。到了威海,必定是要看海的。因為威海的海有一種令人親近召喚和溫馨的情懷。朋友小隋得知我們到達威海,立刻趕了過來,邀請我們去嘗海鮮。為了更風情浪漫,他在海邊找了一個可以看海的酒家,挑選了些鮮活的魚蝦蟹貝,讓人感覺到大海如此近在咫尺。

或許好久不見的了,東道主們都很熱情,說中午吃完海鮮,下午再去體驗一回海上釣魚的感受。小隋說他有個朋友在海裡搞網箱養魚,到那裡去在海上釣魚非常有意思。過去多次在河裡、水庫裡釣魚,對於在海上怎麼釣魚,並沒有親身感受。我想,在海裡養魚釣魚定是很有情調的,藍天、白雲、碧波、浪花、海風等等,這些無不充滿了詩情畫意。所以很想去體驗一番,就一口答應了。

因為要去海上釣魚,所以也多吃一些東西,生怕在海上被風一吹,海浪一顛,出些麻煩。頭暈嘔吐還好,若是一不留神掉到海裡去,嗆海水不說,還要挨凍。此時畢竟是入秋了,加上海風一吹,多少有些涼意,不能不防。

吃罷飯,六七個人登上停靠在岸邊等候我們小木船,“突、突、突”向海裡駛去。小船有五米來長,尾部安裝一台小柴油機,帶著螺旋槳,驅使小船海的深處滑行。這時天變得有些陰沉了,雲彩很厚,厚得有些沉悶,壓在頭頂上一樣,讓海水泛著深沉的青色。海面上風不小,鼓動著海水掀起了波,一層一層的,讓船有些顛簸。探頭看一下海水,好像格外深,格外稠。小船貼著海面向遠處駛去,波浪在船幫外翻蕩著,越發顯出海的深邃和船的渺小。離岸十分鐘後,海面上一道道的黑色浮漂由遠而近,整齊列成一隊隊的,就像過去打仗排兵布陣一樣。這就是海水養殖場,扇貝海帶等就在水下生長著。在這浮漂陣中,還可以見到有人駕著船在中間走走停停,檢查那些網子裡養殖的東西。

看罷海面,漸漸把隨波起伏的心情收了回來,目光落在駕船的老大身上。這是個年過50的漁民,中等個頭,身體挺結實的,古銅色的肌膚刻滿了深深的皺紋,從中透出些飽經風雨、歷盡滄桑的磨礪。他是專門駕船從海裡養殖場來接我們的。此時,他凝視遠方,熟練地駕駛著船兒避開海裡養殖的浮漂,沿著水道向海的深處行駛。和他說個話,從言談話語之中可以感到膠東人的質樸和親切。

船兒繼續向海裡駛去,隨著離開岸邊越來越遠,顛簸得也厲害了。在這有節奏的顛簸起伏之中,若是不分散一些精力的話,勢必要暈起來,所以大家都放眼遠方,隨著波浪的起伏暗示著自己,盡量減少暈船。

行駛十幾分鐘以後,海面上養殖海帶扇貝的浮漂漸漸少來,海面上出現了許多養魚的網箱,還有在那浮筒浮板上建造的一些簡易板房。朋友小隋說,這就是海上養魚的網箱,現在已經有許多魚種可以在這種網箱裡養了。看著海面上遍布的浮漂和網箱,腦子裡不禁跳出千百年來人們“耕海牧魚”的美好願望,難道這已經變成現實了嗎?

船兒在養殖區裡三拐兩拐,來到一戶網箱人家。船老大正是這裡的主人。他幫著或者說是扶著我們一一登上漂浮的筏子,也就是用的平台,把我們讓進他那板房。這個平台最下層是發泡塑料浮筒,在上面捆綁好一塊塊木版,形成一個四米見方的地方。在平台上面還建有一個箱板房,有三米長兩米寬的樣子,裡面兩端安放著兩個上下鋪,有四張床,另外還有些做飯的炊具。在這個簡易的板房裡我們很快發現,如果在裡面呆的時間長了,就會被波浪顛暈了,於是趕緊到房外面來,到“甲板”上透透風,也看他們怎麼養魚的。

主人介紹說,他這裡共有20個網箱,每個五米見方,約25平方米,總共有500平米。網箱一般深3米左右,網眼有一個公分的樣子。為了怕魚跳出來,網箱上面還用網圍了一道半米多高的圍子。網箱裡養的都是梭魚,每個放700尾魚苗。梭魚是一種比較好養的魚,如果養得好,三四個月下來每尾就能長到一尺多長,有兩三斤,要是趕上好時候賣個好價錢,也能有個好收成。網箱的魚每天要喂兩次,雖說不喂也死不了,但魚長不大。

不一會,他從屋裡拿出一些零散的魚鉤魚線,綁好魚鉤遞給我們說:就在這裡釣魚吧,上午來人釣了不少,下午風大一些,海流也變了,可能不好釣了,但還能釣上來。說著,他來到平台的網箱邊,在海裡提出一個魚兜,裡面露出五六個肥碩的梭魚,銀白的鱗閃閃發亮。他說,這就是他們上午釣的,你們也試試吧。

海上釣魚雖說有趣,但決沒有想像得那樣浪漫。平時覺得還比較穩重的身子此時在顛簸的海面上顯得特別笨拙。因為要到那只有一尺寬的網箱邊上去下鉤,所以在海浪的顛簸中跨過一些“獨木橋”時,才體驗到在海上行走的難處。等小心翼翼走到網箱邊,找到一個地方坐下來,把那魚鉤下到8米深的海底時,面對涼風和陰雲,不禁升起一種“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的感受,借用柳宗元的意境,還有些“獨釣寒江雪”的味道。

威海的魚自然很向著威海人。小隋剛下鉤不久,只見他猛一抬手說:有了。隨即慢慢開始收線,不一會,一條很大的魚露出水面,等掙扎得累了,被東家用網撈了出來,稱了竟有三斤二兩。這就算不小的魚了。主人看了高興地說,梭魚喜歡扎堆,這網箱裡養梭魚,海裡的梭魚就喜歡來這裡,加上喂食時有些飼料落到海底,也會吸引魚來,這樣就在這裡就能釣到梭魚了。

聽他說得津津有味,可我手裡的魚線就沒有梭魚上鉤的感受,到是陸續釣上來幾條20多公分的花翅子魚,讓人很喪氣。一會海風大了,天色也暗了下來,波浪也凶了。主人說今晚上就要起風了,氣像台預報的是八級風,一連好幾天,所以要趕快喂魚,好上岸去。這時,原先睡在屋裡的幾個漢子都出來了,搬出十方冰凍的小魚,不斷用桶提水衝洗干淨,把冰也化開。這種當地俗稱“沙裡鑽”的小魚就是梭魚的食。這些小魚每方要花30塊錢,每天兩次要喂十幾方,所以海上養魚也是投入大風險很大的事。等小魚的冰化了,撒上些面,摻上一些防治“鏈霉菌”病的藥,和勻和了。等一切准備好了,他們便用小桶裝著,挨著網箱逐個去喂食。

喂食一般要喂三遍。撒第一遍食,只見網箱裡的魚都跳起來,興奮地爭搶著吃食,水面上翻起道道銀色。等過一會,再撒第二遍的時候,這些魚就穩當多了,不跳也不鬧,由於天氣的原因,也看不見在水下覓食的魚。隔一會,喂第三遍食的時候,網箱裡寂靜得很,好像裡面的魚不知哪裡去了。我擔心魚食落到海底去,主人搖搖頭說不會的。他讓我仔細看,只見投放進去的小魚沉著沉著就忽然不見了,原來被網底魚吃掉了。

看喂完食,抬頭見幾只海鷗鳴叫著在低空回旋,那灰白的羽毛,堅硬的嘴,展開的雙翅,可以看得很清楚,給人一種極其美好的感受。那一聲聲鳴叫,頗有幾分詩意。我不禁脫口說道:叫得真好聽。主人接過話頭說,現在你聽著好聽,到了夜裡這還不知道算是個什麼聲音哪,叫得讓你睡不著覺。琢磨他說的話也對,在夜深海靜的時候,滿耳都是這樣嬰兒啼叫般的聲音,睡夢中的人也會毛骨悚然。不經歷,這是想像不到的。

天要黑了,主人督促著大家趕快上岸去,他要在這裡守侯,看護著網箱。他說,如果一天有風,他就要在這裡待一天,如果連續幾天有風,他就要在這裡守侯幾天。我問他為什麼不上岸,他說不能走,走了晚上就有人來偷魚,把魚都偷光了,那就賒了。他還說,這樣的事情海上經常發生,不得不防。

在小木船的馬達聲裡,我們離開了這個海上浮動的家園,揮手告別了這位和藹可親的魚家老兄。看著那孤零的小屋越來越遠,心裡感到一陣茫然,還有幾分凄涼。我想,這位令人尊敬的老兄就要一個人獨自在這狂風海浪裡過夜了,在劇烈的顛簸中聽雨聽雨了,即使沒有風雨也要在漆黑的夜裡聽那海鷗的哭鳴,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體驗啊!我忽然感到,海裡沒有詩情畫意,卻有幾分“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浪裡”的心懷。我暗暗為他祈禱,願每天風和日麗!

(2003年10月11日)


精選遊記: 威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