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鑄就阿斯哈圖石林

作者: 野野鶴

導讀風雪鑄就阿斯哈圖石林再頑固不化的石頭,在歲月面前都不是堅韌的,它們會因地質的演變,會因風吹雨打,會因人類的雕鏤而改變它們的形態,呈現動人心魄的壯麗和精美。看遍了天南海北奇山異石的鬼斧神工,我們就會理解中國文化讓頑石點頭的強大生命力。 阿斯哈圖石林風雪鑄就 300萬年,對於人類來說是不可思議的遙遠,可是對於阿斯哈圖石林來說,不過是滄桑歲月的一� ...

風雪鑄就阿斯哈圖石林再頑固不化的石頭,在歲月面前都不是堅韌的,它們會因地質的演變,會因風吹雨打,會因人類的雕鏤而改變它們的形態,呈現動人心魄的壯麗和精美。看遍了天南海北奇山異石的鬼斧神工,我們就會理解中國文化讓頑石點頭的強大生命力。

阿斯哈圖石林風雪鑄就

300萬年,對於人類來說是不可思議的遙遠,可是對於阿斯哈圖石林來說,不過是滄桑歲月的一聲嘆息。到阿斯哈圖石林時天色已近黃昏,陽光呈紅色,打在千層餅似的花崗岩石林上,那是石頭最青春艷麗的時刻。

人們常用花崗岩腦袋來形容墨守成規的人,然而,眼前這些多姿多彩的花崗岩石顯然並不頑固透頂。成片出現的石林猶如古城堡殘垣斷壁,岩縫裡伸出蒿柳或刺梅的枝葉,搖曳著生命的不屈;獨立成柱的石林猶如孤僻的孩子,與同樣孤僻的幾株白樺樹為鄰,在野花盛開的坡地上格外受到清風的憐愛。

在蒙古語中,阿斯哈圖意即險峻的岩石。我獨自穿行於搖搖欲傾的石巷中,渺小而孤寂,可是我的想像力卻無限擴張,仿佛所有石頭都活了起來,或擬人或擬物,思維忙得不亦樂乎,相機快門也忙得不亦樂乎。最神奇的景觀就是“世貿大廈”了,棕灰色的花崗石板一塊塊地壘起,層層疊疊成毗鄰的兩幢高樓,即使有一天它會倒塌,也是又一次地質的變遷而已。

旅行提示

阿斯哈圖石林位於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境內,距政府所在地經棚鎮108公裡,目前路況不好,最好坐越野車前往。北京至赤峰每周一、二、三、六有航班往返;鐵路、公路每日均有車從北京直達赤峰。

巴林石天生妖媚

阿斯哈圖石林是300萬年前第四紀冰川的傑作。而到了巴林右旗,面對色彩斑斕的巴林石,當地人居然告訴我這是1億多年前侏羅紀晚期火山運動的產物。想到這些擺在巴林右旗大板鎮查干沐淪街地攤上的石頭曾跟恐龍、始祖鳥互相遙望過,不禁多摸了幾把。據史書記載,最早給巴林石高度評價的是成吉思汗,他端起一個巴林石碗時不禁贊嘆了一句:“真乃天賜之石啊!”如今巴林人已經將此金口玉言當作廣告詞了。

在巴林石集市邊上,有一座康熙行宮式的建築,上書“巴林奇石館”5個鎦金大字。這座青磚灰瓦的三合院落,收藏著數以千計的巴林石珍品。而鎮館之寶雞血石王,據說是世界之最,重達34公斤。

石痴們總喜歡神化石頭,關於巴林石的傳說就有五六種版本,一會兒是女媧補天之遺石,一會兒是仙女之化石……他們形容巴林石時,不惜用各種華麗的辭藻,說它“集細、潔、潤、膩、溫、凝六大要素於一身”,“顏色嫵媚溫柔如發嗲之貂蟬,石質滑嫩似浴後之玉環”,等等。而在科學家眼裡,巴林石不就是葉蠟石嗎?那些被歷代文人愛得死去活來的壽山石、青田石,統統都是葉蠟石的不同化身,都是由酸性火山凝灰岩經熱液蝕變來的。當然,相對而言,內蒙古的葉蠟石礦要稀罕一些,因為中國的葉蠟石礦床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一帶。

旅行提示

從克什克騰旗經棚鎮出發,到巴林右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鎮每天都有好幾班長途車。在巴林右旗逗留兩個小時就行,看看巴林奇石館,再買一些巴林石,然後可赴巴林左旗,游覽著名的遼上京遺址。次日再坐班車到赤峰市,從這兒回北京就近了。

更多內容請進黃橙網頁http://www.huangcheng.cn


精選遊記: 赤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