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說朐山

作者: (蘋果)

導讀傍晚時分,我們從沂山下來,往縣城裡走,心思也就從沂山轉到了臨朐。臨朐(qu)在山東濰坊境內,南面是群山,北面是平原,中間是水鄉,是個有山有水的地方。著名的沂山就在臨朐縣境內,海拔1032米,是山東中部突起的一道風景。山下的溫泉老龍灣,泉水清澈,楊柳依依,怪石迷離,是難得的幽雅境地。這些地方只要去過了,偶然想起來,都有一種超然的感受。不過,� ...

傍晚時分,我們從沂山下來,往縣城裡走,心思也就從沂山轉到了臨朐。臨朐(qu)在山東濰坊境內,南面是群山,北面是平原,中間是水鄉,是個有山有水的地方。著名的沂山就在臨朐縣境內,海拔1032米,是山東中部突起的一道風景。山下的溫泉老龍灣,泉水清澈,楊柳依依,怪石迷離,是難得的幽雅境地。這些地方只要去過了,偶然想起來,都有一種超然的感受。不過,雖說去沂山兩次了,但心裡還惦記著另一座小山,那就是朐山。

許多城鎮的名字都是因臨山近水而得名的,臨朐也不例外。從山東來說,因近水得名的,老一點的有齊國故都臨淄,戰國時期人口曾多達三四十萬,是東方第一大城市,《戰國策*齊策一》說,“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幃,舉袂成蔭,揮汗成雨。”像這樣一個城市,就是因為靠近淄水得名。如今的淄博市也是如此,取淄水和博山之意命名。再說省會濟南,因先秦時居“濟水之南”而成名。可是到了西漢,黃河也不客氣,奪濟水下游河道入海,黃河入海口也就從天津轉讓給了山東。若是按當時濟南得名那個說法,現在濟南就該因地處“黃河之南”而稱之為“黃南”了。

青島有個即墨縣,縣城是因為近墨水而名。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傳說解放初期毛澤東坐火車去青島,走到即墨縣境內,提出要見一見即墨縣的縣長。隨同工作人員趕緊通知當地的要員,把縣長叫到即墨車站。火車停了,這位縣長不知道毛主席有什麼事找他,未免戰戰兢兢上了車。主席見到縣長,只問了一個問題:即墨這個縣的名字是怎麼來的。這位縣長可能也念過幾本書,琢磨回答說,可能是因為墨水從縣裡經過吧。主席聽了也沒再說什麼。後來,這位縣太爺才明白,這是皇帝出題來考縣令的,幸虧沒說錯。

當然這屬於逸事傳說,是否真實也不好去考證。類似這樣的地名,山東多了,例如臨沂市(沂河)、臨清市(清河)、泗水縣(泗水)、沂源縣(沂河)、臨沭縣(沭河)等等。

更多的地名,則是因為依山得名。像梁山(縣)、泰山(區)、嶗山(區)、乳山(市)、蒼山(縣)等,這樣的地方不必說了,一看便知道是怎麼回事。還有沂南縣(沂山之南),五蓮縣(名取五蓮山)等等。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山很吃香,附近的縣市都青睞它。

膠東半島有座萊山(lai),名氣挺大,周圍幾個縣市區就圍繞它起名字,眼下萊州市、萊陽市、萊西市、萊山區的名字都是如此。山東的山多,這樣的名字也就多,由於山有專門的字,所以有些地名就用了生僻字。像莒縣、莒南縣則與莒山(ju)有關。這些山目前都還在,去了還能一睹風采,可惜還有山已經名存實亡。例如茌平縣(chi)、莘縣(shen)、菏澤市(he)等等,前者因茌山和莘得名,後者則取自“菏山菏水雷澤湖”,而今這些地方都成了一片平原。

話說回來了,臨朐是近朐山得名的,可是一般山的名字多是取用“草”字頭,就如河流的名字多用水字旁一樣,可是偏偏這個朐山,用的是“月”字旁。一般來講,這樣的字多是用在動物身上,很少用在山上,直到後來遇到一位當地人,才幫我揭開了這個迷。

原來,縣城東部十裡八裡的地方,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山,高不到百米,也沒有什麼名氣。山雖然不高,但是長相很奇特,很像過去用馬駕轅拉車時,馬頸後面放的彎木架,用來牽引車輛。由於這個彎曲的木架古代叫“朐”,人們便形像地給這座山取名為“朐山”。

山東沒有超過2000米的山,泰山惟尊,也不過1500多米,蒙山、嶗山、魯山、沂山等千米以上的山到是有幾個。這兒的縣城不以沂山命名,卻以幾十米高的朐山起名,的確讓人有些奇怪。這就是朐山的魅力。

因為知道這個有意思的典故,自己不免有些得意,每逢臨朐人都要考人家縣的名字是怎麼來的。若是遇到上歲數的人,他們還能說個差不多,年輕則多數搖頭說不知道。由於這個名字太奇特了,我也想去看看這山的樣子。過去來臨朐好多次,總是沒有合適的機會,原想這次路過能看到了,可惜到縣城時天已經黑了,又錯失一次機會。

看來是我的心不夠誠,下次一定專程去看朐山。

(2003年10月14日 )


精選遊記: 濰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