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日記——生活在別處

作者: luluxiao

導讀D10:生活在別處——青林回族自治鄉青林是回族鄉,卻有一個年輕漂亮才30歲的剪姓維族女鄉長,清晨先帶我們去看采菱城。 采菱城,多動聽的名字,卻不料是楚陵王用來戰蠻夷修建的城池。幾千年前的這裡,還是洞庭湖邊上一塊小小陸地,湖面上盛產菱角,所以叫采陵城,遙想當年盛況,再看看今天眼前綿延的幾個柔和山丘,感嘆滄海桑田也不過如此。空余此地的,是護城� ...

D10:生活在別處——青林回族自治鄉青林是回族鄉,卻有一個年輕漂亮才30歲的剪姓維族女鄉長,清晨先帶我們去看采菱城。

采菱城,多動聽的名字,卻不料是楚陵王用來戰蠻夷修建的城池。幾千年前的這裡,還是洞庭湖邊上一塊小小陸地,湖面上盛產菱角,所以叫采陵城,遙想當年盛況,再看看今天眼前綿延的幾個柔和山丘,感嘆滄海桑田也不過如此。空余此地的,是護城河裡嬉戲的鴨子,還有一只機警的狗,候著我們離開後慢慢爬上山坡,獨自站在高地上發呆。

之後就去了青林鄉的回族小學,老師一搖樹上的鈴鐺,孩子們就衝出來。看見攝像機大家高度興奮,男孩子站在最前面,女孩子羞澀地墊腳在後面張望,一個男孩大膽地向顯示屏看過去,激動地大叫一聲“拍電影的”!我忍不住拍下了那孩子微張的嘴巴和專著眼神,希望有天他長大,見過世面闖過天涯能夠再回首小時候自己第一次見到攝像機時的驚喜,同時也知道,當天他驚喜的剎那,一個人在身邊旁觀著他小小生命。

後來改變了拍攝方針,說要拍紀錄的片,我竟然有機會坐在學校門口的馬路邊上,太陽底下,舒舒服服睡了一覺。真的是鄉村午後,沒聽見任何車馬喧鬧,偶有小孩子的嬉笑聲與催眠無異,我甚至做了一個夢,充滿陽光的夢。若不是有人召喚我想我會睡到日落時分的。

剛剛拍了半天的老大爺家裡親戚有小孩過生日,擺擂茶,我們也過去湊熱鬧。今天吃到的是“糊糊擂茶”,就是沏出來的是糊狀擂茶,好像我們平常喝的粥一樣,隱約還能夠品出姜的溫暖,味道與水擂茶各有千秋。

莫秘書再催,我們便上車去楓樹鄉,維族自治鄉。被安排在剪大爺家住下來,一家人又是傾盡全力款待我們。有時候我都不好意思,覺得這短短的幾集會否辜負那麼長途的熱情?尤其剪大爺陪我們坐在院子裡聊天,天色昏暗他抬著頭,眼珠混濁無所指向,幾乎喃喃自語一樣地說:“我沒想到我這輩子能看見中央電視台的記者。”他之所以聲音很低我猜一半原因是他在說給自己聽呢很認真的感慨。

心裡又閃出辜負兩個字,我雖不是中央電視台的記者,但仍汗顏。希望所有扛著央視這個名頭行走江湖的大俠,記住自己背後還有如此單純的目光與信賴,且行且珍惜。

晚飯在剪大爺家吃,聊一些書上早寫的明明白白的剪姓在此落戶的歷史,又看見那秘密兄弟會相認的暗號——剪氏族譜。其實今日的回族維族,除眾所周知的民族習俗禁忌都還保留之外,容貌體格以及著裝已與漢族無大異,生活方式也都接近。齋月只有年紀大些的人還會封齋,即日落之前日升之後都不進食,年輕人還是一口都不能少的。開齋節他們也過,慶祝時也不妨用擂茶助興,與漢族的融合在互補中進行,其樂融融。

正聊著,來了個“老師傅”,一看,竟然只有30出頭,我暗笑那自己不也快是老太太了麼。他解釋說這“老師傅”是個職稱,他在陝西辛辛苦苦考下來的職稱,會念古蘭經,宰牛時必須“老師傅”念經後才可開刀的,原來如此。他過來就是聽說有拍電視的,問今晚殺牛拍不拍。我們隊伍裡的三個男人熱血都沸騰了,起身就要走。我不去,我可受不了血腥場面,誰讓我是個偽人文主義者呢。在家裡和剪大娘一家人看湖南經視的《一雙繡花鞋》,等他們回來。

果然,一會回來,三個人失魂落魄的樣子,褲腳上都血跡斑斑。

晚上與剪家兒媳婦睡一張床,我冷,要穿毛褲睡,她咯咯笑伸出一條白花花腿說看看,我就這麼睡!我不敢和她拼,30多年湖南濕冷空氣的浸淫,我可是干冷的蒙古高原上的姑娘,於是穿著毛褲裹著睡袋睡到天亮。

身下,是老鼠吱吱叫。

那一夜,我的耳朵開始流湯,當時並不知。


精選遊記: 常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