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

作者: jeremy1977

導讀桂林是一座風景秀麗的文化古城,位於廣西東北部,漓江西岸。以盛產桂花.桂樹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它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人口40多萬。疊彩山橫列於市區偏北,由於山石層層橫斷重重相迭,如堆疊的彩緞,故此得名。疊彩山包括四望山.於越山和仙鶴.明月兩峰,上面建有於越閣.疊彩樓.仰止堂.一拳亭. ...

桂林是一座風景秀麗的文化古城,位於廣西東北部,漓江西岸。以盛產桂花.桂樹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構成了別具一格的桂林山水,它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人口40多萬。疊彩山橫列於市區偏北,由於山石層層橫斷重重相迭,如堆疊的彩緞,故此得名。疊彩山包括四望山.於越山和仙鶴.明月兩峰,上面建有於越閣.疊彩樓.仰止堂.一拳亭.疊彩亭.望江亭.拿雲亭等。山南麓有登山古道,林木茂盛。登於越閣了望漓江景色,歷歷在目。風洞是疊彩山最奇特之處,它南北對穿,中間狹小,僅能通人,前後則開敞為廳,四季清風習習,清幽別致。明月峰頂,景色迷人,佇立於此,俯視全城,極目千裡。疊彩山上多石刻,著名的有唐代元晦的疊彩山記和四望山記,宋代朱顏的訪疊彩岩詩,李秉綬的蘭竹畫,瞿式耜和張同敞的成仁碑以及浩氣詩,還有唐宋的摩崖造像等。

像鼻山在市內桃花江和漓江彙流處。山狀似巨像伸鼻吸水,遠看近觀,都很逼真,故此得名。西麓有登山盤曲山道通山頂,山頂平展,有明代建築的實心磚塔,塔身為圓形寶瓶式。塔的兩層基座正面嵌有普賢菩薩像,故名普賢塔。山下有水月洞,是由像鼻與像身形成的圓洞。江水貫流,可通小舟。每當明月之夜,看水月洞側影,酷似皎月浮江。像鼻山有歷代石刻文物50多件。

獨秀峰位於市中心。它拔地而起,孤峰矗立,陡峭高峻,氣勢雄偉,故有“南天一柱”之稱。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劉宋時,在桂林做太守的詩人顏延之,曾寫下“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的詩句,獨秀峰因此得名。每逢朝陽.晚霞照耀時,獨秀峰似披上紫袍金帶一般,故又名紫金山。從西麓上山,共306級達山頂南天門,縱目眺望,峰林四立,雲山重迭,桂林全城浮現眼底。

七星岩在市區東邊。岩洞分上.中.下三層。上層高出中層8~12米;下層為現代地下河,距中層洞底10~15米,常年有水,目前仍在發育中。現在開放游覽的是中層,景物最豐富,各種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等構成千姿百態的景色,酷似一條串珠狀的地下畫廊。岩洞游程800多米,最寬處43米,最高處27米,洞內溫度常年在20℃左右。6世紀以前的水經注就有七星岩的記載,隋唐時已成為游覽勝地。留有不少題刻詩文。

蘆笛岩在西北郊光明山,距市區6公裡。整個洞深240米,岩洞縈回曲折,雄奇瑰麗,游程約500米。洞內由大量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石花組成千姿百態的景物,有似彩霞.羅帳.森林;有似寶塔.雲台.山城;有似游龍.雄獅.雪人。這個神奇美麗的岩洞,被人稱贊為“大自然藝術宮”。蘆笛岩內保存著唐代以來的壁書77則,都是用墨筆在洞壁上書寫的題名紀游,最早的是唐貞觀八年,至今已歷時一千一百多年了,而今墨跡仍可辨認。這些墨跡為研究當時社會歷史提供了資料。1959年後,修建了各種服務設施,為游客尋奇探勝。

甑皮岩遺址在南郊,離市中心10公裡。這是距今一萬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穴居遺址。這個洞穴遺址的中央是火塘.灰坑,可能是先民們煮食.取暖.議事的地方。在火塘.灰坑的周圍,有三十余具人體骨骸,其中有母子合葬,有男女老少相互貼近的叢葬。這些葬式卻是特殊的“曲肢蹲葬”,如同胎兒蜷曲,反映了太古人類那種投胎轉世,死而復生的原始信仰。穴居出土遺物中,有不少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

漓江風光漓江像一條綠色的綢帶,蜿蜒於峭拔碧翠的群峰之間。特別是從桂林至陽朔的40裡水程,青峰夾岸,碧水回環,群峰倒影。沿途的像山.穿山.塔山.鬥雞山.冠岩.楊堤.浪石.畫山.黃布灘.興坪.碧蓮峰等勝景,一個接一個,真是百裡江流千幅畫,游人盡在畫圖間。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