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沈陽美食名吃

作者: laiba

導讀老邊餃子 在著名的中街商業街東側是沈陽著名小吃。由邊福於清道光八年(1828)從河北省傳入沈陽。將絞碎的豬肉煸炒後,用雞湯或骨湯煨制,加入時令鮮菜拌成餃餡,以摻入適量熟豬油的開水燙拌和成的精粉面劑包制,做成蒸餃。老邊餃子選料精,用料廣泛,品種多,味道好。 馬燒麥 沈河區正陽街24號 24845218 原稱馬家燒麥,是沈陽市特殊風味的回民小吃,由馬春創制於� ...

老邊餃子 在著名的中街商業街東側是沈陽著名小吃。由邊福於清道光八年(1828)從河北省傳入沈陽。將絞碎的豬肉煸炒後,用雞湯或骨湯煨制,加入時令鮮菜拌成餃餡,以摻入適量熟豬油的開水燙拌和成的精粉面劑包制,做成蒸餃。老邊餃子選料精,用料廣泛,品種多,味道好。

馬燒麥 沈河區正陽街24號 24845218

原稱馬家燒麥,是沈陽市特殊風味的回民小吃,由馬春創制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用於水燙面,大米粉作撲面。選用腰窩、紫蓋、三叉三個部位的牛肉剁碎制餡,加調料用清水浸煨成稀疏的“傷水餡”。攏皮捏包時留大纓,上屜蒸熟即可食用。具有皮亮、筋道。餡松、醇香等特點。

老山記海城餡餅 和平區南五馬路131號 23238022

是沈陽市傳統風味小吃,由毛青山於1920年在遼寧省海城縣城(現海城市)創制,1939年遷店來沈陽經營。用溫水和面,選豬、牛肉配成鴛鴦餡,以十余種香料、煮汁煨餡,選時令蔬菜調餡,葷素相配。用魚翅、海參、大蝦、干貝、雞脯調餡的高檔品種,更為鮮美。烙熟的餡餅形圓面黃,鮮香可口,以蒜泥、辣椒油、芥末糊蘸食最好。

李連貴熏肉大餅 在著名的中街商業街南側

由李廣忠(乳名連貴)於1842年創制,1950年從吉林省梨樹縣傳入沈陽。熏肉選用鮮豬肉,用溫堿水涮淨,在清水中浸 6-10小時,然後切成方塊放入老湯中煮熟,再加紅糖熏制。大餅用肉湯食鹽和調料加入面粉中和成酥軟面團,醒面時間稍長,擀片抹油,重疊復擀幾次,烙制成餅。其特點是熏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熏香濃,色澤紅;大餅色黃清香,裡軟外酥層次多。

楊家吊爐餅雞蛋糕 和平區振興街2號 23244488

由楊玉田於1913年在吉林省洮南縣創制,1950年傳入沈陽。吊爐餅用炭爐上烤下烙,熟透出爐,呈虎皮黃色,層次分明,外焦裡嫩,清香可口。雞蛋糕用打散的新鮮雞蛋加水攪勻,上屜蒸制,然後澆上糕鹵,撒上雞絲,還可佐以辣椒油和蒜泥,糕嫩鹵鮮,清香可口。

那家館白肉血腸 沈陽故宮西側 24844274

由滿族那氏家族首創,用肥豬五花硬肋,加白水、調料煮透。將新鮮豬血加水和調料,灌入新豬腸內,扎緊兩頭煮熟。食用時,將白肉、血腸蘸蒜泥、韭花醬或辣椒油等調料。具有肥而不膩,濃厚醇嫩等特點。

海潔灌湯包 和平區十一緯路 馬路灣東側

於1959年由河南省開封引入沈陽,用鮮豬肉末加食鹽等腌漬約3小時,兌人雞湯、涼後的材料油,拌成湯包餡,包入精粉皮中,上籠蒸熟,皮薄餡稀,多汁鮮香。

朝鮮族烤牛肉和朝鮮族打糕 各個區都有,找人多的地方進去就是了

是沈陽最大眾化的小吃。將新鮮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肉片,加醋、醬油、蒜末、白糖、胡椒粉、味精、香油拌勻,另備醬油、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菜末、大蒜等調味品分裝於小碗、炭火爐放於桌心,上放鐵箅子,用筷子夾肉片放在箅子上燒烤,蘸調料後食之,外焦裡嫩、酥香鹹辣。

經營朝鮮族烤牛肉一般都兼營打糕

是用浸泡蒸熟的糯米,放在案板上用木槌打成年糕狀,中間夾豆沙餡,加上白糖制成,香甜可口。

回 頭屬於清真食品,各個區都有,找人多的地方進去就是了

相傳在清朝光緒年間,有姓金的一家人在沈陽北門裡開設燒餅鋪謀生。因為經營不善,生意一直不好。一日正值中秋節,生意更加蕭條,時至中午尚不見食客上門,店主茫然,遂將鐵匣內幾枚銅錢取出,買了些牛肉回家剁成肉餡,將燒餅面擀成薄皮,一折一疊地包攏起來,准備自家過節食用。這時,從外面忽然進來一位差人,進店見鍋中所烙食品造型新奇,一經品嘗,品味甚佳。這位差人當即告訴店主,再烙一盒送往館驛,眾人食後齊聲叫絕。此後,這種食品一時名聲大振,官民爭相購買,生意日趨興隆,故而取名“回頭”。

其制作方法是:1、將500克面粉加入250克水,少許鹽調成面團備用。2、把肥豬肉和時令鮮菜剁好切碎拌在一起加蔥、姜、味精、香油等調料制成餡備用。3、將揉好的面團搓成長條,下成每50克一個的小劑,用手將劑子按扁、擀平、抽薄、上餡,折疊成長方形再把兩頭包緊即成。4、平鍋內放油燒熱,將回頭生坯擺入鍋內,兩面反復煎烙,待回頭鼓起即可出鍋。其特點,色澤金黃,皮焦餡嫩,口味鮮香。

滿漢全席 適合多人消費

沈陽御膳酒樓和新世界大酒樓是指定經營滿漢全席的定點單位,滿漢全席突出以文宴、武宴、官宴和民宴為主,由國家級名師親自主廚操作,以不同價值的系列套餐供游人品用。


精選遊記: 沈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