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家園——赫爾辛基

作者: popofrog

導讀夜,汽車緩緩馳進赫爾辛基的大街。與所有的城市一樣,赫爾辛基的夜燈光燦爛,熱鬧非凡。特別吸引我目光的是臨街的餐館在街道邊上擺起了一排頗為精致的大排檔。食客們在興味盎然地喝著啤酒,啜著咖啡或飲著茶。沒有吆三喝四的喧嘩,也沒有露著赤膊的粗野,朋友們說著話,隨意,輕松,一切是那樣的悠閑,那樣的清雅,又是那樣的瀟灑。真想不到在國際性的大都市� ...

夜,汽車緩緩馳進赫爾辛基的大街。與所有的城市一樣,赫爾辛基的夜燈光燦爛,熱鬧非凡。特別吸引我目光的是臨街的餐館在街道邊上擺起了一排頗為精致的大排檔。食客們在興味盎然地喝著啤酒,啜著咖啡或飲著茶。沒有吆三喝四的喧嘩,也沒有露著赤膊的粗野,朋友們說著話,隨意,輕松,一切是那樣的悠閑,那樣的清雅,又是那樣的瀟灑。真想不到在國際性的大都市赫爾辛基有這樣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透出車窗,不時看見藝人在街頭拉著小提琴或表演歌舞。行人為之駐足。街心花園的長椅子上坐著老人或一對對情侶。我注意到,街上汽車不多,東京、上海那種車水馬龍的景這裡見不到,然人行道上人則人游如織。海風吹來,街道上懸掛的彩旗在翻飛,海風輕撫著我的臉,舒服極了。真想不到赫爾辛基給我的第一印像竟是如此的溫馨與親切。

赫爾辛基大學美學系教授哈帕拉一大早就來到我住的賓館,領著我去參觀。清晨的赫爾辛基大街分外清靜,街道兩旁的建築似乎全是古老的,而且多為石砌的基座,間或也有一些新建的大樓,但與老建築相和諧,並不顯得新。赫爾辛基的建築傾向於暗紅這種色調,與歐洲深藍的天空構成一種特別富有魅力的和諧。赫爾辛基似乎少見頂天立地的摩天大廈,多為十層左右的大樓,然橫向展開,仍顯得龐大雄偉。與眾多的歐洲城市一樣,教堂的總是城市中最為突出的建築。其次就是博物館、藝術館了。哈帕拉一邊陪我在街上走,一邊介紹兩旁著名建築。是啊,幾乎每一座建築都可以寫成一本書。盡管只是瀏覽街景,它也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深厚的文化底蘊與風雨滄桑的歷史。

赫爾辛基的名勝集中在馬尼黑大街的附近。火車站位於這條大街的中心地帶。我們首先來到火車站吧。這是一座古堡式的建築,方形圓頂,哈帕拉不知道它建於哪一年,但他說從有鐵路起,就有這座火車站。這意味著,這古老的車站是芬蘭工業革命的像征。說實話,這火車站的外觀是不怎麼漂亮了,但正是它載著古老的赫爾辛基馳入了近代直至今天。可不,今天仍然在使用著這座車站。進進出出的人們給這古老的建築蓬勃的生命。我從車站的看起,然後轉到正門,啊,兩具巨大的人像雕塑突入我的眼簾,這兩具人像們背靠牆壁,托起兩盞照明的燈。顯然,這人體可以看成是燈柱,然也是藝術。燈的構思,將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結合得恰到好處,啟人遐想。是啊,歐洲的工業革命不就從瓦特發明蒸汽機車開始的嗎?漫長的中世紀的黑夜終於走到了盡頭,天亮了!在火車站內大廳游蕩。我發現,車站雖然古老,設備及管理卻是非常現代的。

穿過赫爾辛基火車站廣場,走上一稍有坡度的街道,不幾步,眼前剎地一亮。一座大教堂矗立在我的面前。這是一座白色的教堂,希腊式的廊柱,伊斯蘭式的圓頂。這座教堂建在高高的台階上。台階下是一個大場。這就是著名的參議院廣場。廣場中心有沙皇亞歷山大的巨大雕像。教堂正對面的是參議院大樓了。參議院的背後是總統府。教堂的右側是赫爾辛基大學的圖書館。圖書館的前邊,也就是廣場的右側是赫爾辛基大學的教學主樓。這樣一個組合真是絕妙地展示了歐洲傳統文化的結構:基督教居於至高無上的地位,與它相對原為對手後為合作伙伴的則是政權。教育則處於一個特別的地位,最早的大學多為神學院,因此,它是基督教神父的培養基地,當然,政界人士也多出於大學,因此也是政界人士的培養基地,更重要的,歐洲的大學是科學與民主的搖籃,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大學孕育著近代乃至到當代的文明。廣場四周的的建築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宗教、政權、教育在歐洲文化中的地位及相互關系。這個廣場真是歐洲文明的傑出像征,是芬蘭文化的一部厚厚的書。芬蘭在相當長的時期是被沙皇俄國、瑞典國王統治的。參議院廣場中的沙皇雕像反映了芬蘭那一段被奴役的屈辱歲月。芬蘭人民是寬容的,他們正確地對待歷史,並沒有將這具雕像毀掉。作為文物作為藝術它都是永恆的。

這個廣場的核心是這座極為華美的天主教大教堂,它建於1852年,是德國建築師恩格爾的傑作。我發現不僅我這樣的亞洲人在注目,而且不少歐洲人在注目。陪我參觀的赫爾辛基大學美學教授哈帕拉說這樣壯麗的建築,即使在歐洲也是突出的。赫爾辛基建築的總體色調是暗紅色的,古樸凝重,唯有這座教堂是白色的,靚麗醒目,很可能它還是赫爾辛基最高的建築,因而成為赫爾辛基的標志性建築,相當於天安門之於北京。教堂的鐘聲響了,是做彌撒的時候了。清脆宏亮的鐘聲使整個廣場、整個城市沉浸在肅穆之中。這個廣場沒有任何商業性的服務點,盡管這個廣場游人如織,但我發現沒有喧嘩,沒有嘈雜,所有的人都為它的崇高與壯麗而震撼。人們不只是在參觀,在游覽,而是在頂禮,在膜拜。

哈帕拉教授領我參觀赫爾辛基大學,這是歐洲最早的大學之一,始建於16世紀。我們首先參觀的是它圖書館。這座圖書館的外形是方的,然它的內部有著類似中國天井式的圓形結構,圖書就陳列在圓形的結構中,一層又一層。徜徉在書海之中。雖然只是簡單地瀏覽書目,似感到進入了歐洲文化的歷史,那厚厚的精裝本的叢書巨冊,還有那歐洲文化巨匠的頭像,讓人肅然起敬。

從參議院廣場走出,就到了海濱廣場。與參議院廣場一樣,它也是用方形石塊鋪就的。廣場一面臨海。海岸泊著好幾艘游覽觀光船。靠近海岸露天市場,小商販們在賣著各種各樣的旅游商品,也有小吃攤。這個廣場的氣氛與參議院廣場迥然不同,它輕松、隨意,自然也有各種喧嘩,聲音最大的不是人聲,也不是車輛馳過的響聲,而是水鳥與鴿子的鳴叫聲。它們除了在藍天飛翔,也在廣場漫步,旁若無人。海濱廣場西側有噴泉與海獅的雕塑,相當精美。如果說參議院廣場更多地顯示人文的的莊嚴,那麼海濱廣場則更多地透出自然的溫馨。兩個廣場只是由總統府等一排建築隔開來,一氣貫通卻又自在格局,相異而又相輔,見出歐洲文明的兩翼。我在海濱廣場徘徊,盡情欣賞它的美麗。我去過不少海濱城市,但還沒有一座城市是如此地親海。正是大海為這個城市增添了獨特的魅力。在這點上,巴西、倫敦、柏林、紐約也許都比不上它。

海濱廣場的東邊最引人注目的是東正教大教堂。它建於1868年,建築華麗而又怪誕,高聳入雲的尖頂,繁縟奢侈的裝飾給人一種夢幻的感覺。這座風格獨特的建築就是以聖母瑪麗亞的死亡之夢命名的。走上這座教堂的大廳,裡面裝飾著數十幅關於耶酥、聖母瑪麗亞的油畫,氣氛熱烈而又莊嚴。廳內鋪著紅地毯,正面的耶酥像前點關幾枝巨大的蠟燭。走出教堂,在平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不遠處的赫爾辛基大教堂。這兩座教堂一座為天主教的教堂,一座為東正教的教堂,色彩上,一白一紅,風格上一清新一繁縟,相得益彰。

這兩個廣場上參觀完畢。對古老的赫爾辛基、對赫爾辛基的傳統文化有了一個初步的但鮮明的印像。頗有意思的是,當我選擇西線也就是回到火車站往西走,則有了另一種印像,那是一個非常現代的赫爾辛基,非常時髦的赫爾辛基。作為這個過渡的是建於1931年的議會廈,這是一座類似於希腊帕特濃神廟的建築。它是新古典主義與實用主義建築內格的相結合的代表。高大台階透出它的卓異不凡,而方整的結構見出它的莊重嚴肅。它對面的現代藝術館,則是一座風格獨特的現代主義建築,它的造型好像一艘海輪,又像一面旗幟,透出一種空靈飄逸的風格。館前有一個小小的廣場,廣場上有一跨馬佩劍的英雄雕塑,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芬蘭軍隊總司令後來擔任芬蘭總統的馬尼黑將軍的塑像。建築與雕塑的結合顯示出這個廣場是芬蘭現代化開始的像征。

我花了近兩個小時,將這座藝術館走馬觀花式地參觀了一遍。各種各樣的新潮藝術全在這裡展出。我兩次訪問過赫爾辛基,兩次參觀過這座藝術館,展品不一樣,但都新。說不盡在這裡展出的通向未來的電影、繪畫、攝影、雕塑的千姿百態與奇形怪狀,它給人的感覺用“創造”二字來說明似乎太普通、太一般了。我的感受是——“匪夷所思”!“藝術”這個似乎不存在問題的問題在這裡必然成為問題。任何一個從事藝術創作或藝術研究的學人,他的藝術觀在這裡都要遇到強烈的挑戰。只有什麼叫藝術這個經典性的提問在這座藝術館才是永恆。

靠近現代藝術館的是芬蘭大廈,建於1971年,比現代藝術館晚建11年。這也是一座後現代義的建築,風格上與現代藝術館很和諧。如果要說有什麼不同的話,晚建的芬蘭廈更注重自然環境,它的周圍有大片的草地,背後是特勒湖。這座建築的功能比較多,從建築前面廣告牌來看,許多國際性的演出活動在這裡舉行,有日本的歌舞,也有中國的京劇。我對這個建築的感覺就是很休閑,坐在大廈側面山坡上的草地,欣賞天空的白雲,欣賞草地上優閑散步的鴿子,欣賞對面國家博物館的尖頂,有一種說不出的愉快,只覺得這一切都非常親和,你就融進這自然之中、這人文之中。這種風味也許正是後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們所追求的吧!

沿著特勒湖往西走,穿過一片樹林草地,則是芬蘭國家歌劇院。這座建築建於1993年,是芬蘭建築師惠瓦·瑪琦的傑作。這座建築芬蘭大廈的風格很相近。芬蘭大廈的大門經常是關的,這座建築的大門倒是開著的。我特別喜歡二樓的陽台,說是陽台也許並不准確,它是從建築物這端到那端的露天的場所。在這裡漫步,觀賞遠處的山,近處的湖,頭頂的藍天,建築物下面的行人,分外舒暢。

芬蘭歌劇院過去不遠就是奧林匹克村了。芬蘭曾舉辦過奧林匹克運動會,建在此處的運動場館現都成為游覽的勝地。

赫爾辛基顯然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城市,它處處見出城市規劃師的匠心。在這裡,自然與人文、古典與現代、嚴肅與活潑、整齊與變化、多樣與統一,實現了最好的和諧。它充分反映歐洲傳統的審美觀念。

赫爾辛基給我最大的啟示是,城市是功能性與審美性結合達到最佳程度的生活環境,綜合起來也就是兩個字:親人。對於人性、人的需要、人的享受來說,應該來說什麼也不缺。一般的城市最缺的是自然山水,這可是致命的“一缺”,而赫爾辛基很豐富。這可是赫爾辛基遠勝於不少大城市的地方。

赫爾辛基可以說是一座自然與人文高度和諧的大公園,它是向人開放的,它居民,向所有來訪者展示它輝煌的歷史、它燦爛的現代,特別是它的自然山水:藍天、白雲、海灣、山坡、樹林、草地、湖泊……所有這些都是那樣地讓人感到舒服。真如蘇東坡所說“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為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所共適。” 是的,這樣的環境就是人的家。在家的感覺有多好,在赫爾辛其的感覺就有多好。

參觀完奧林匹克村,又是華燈初上的時候了。赫爾辛基的夜生活開始了。回來的路上,經過現代藝術館,現代藝術館前面那個永久性的舞台已開始了音樂會。舞台前的草地早早地坐著游客與市民,三三兩兩的行人正在向這裡走來。

我知道,這個時候海濱廣場的音樂會會更精彩,那裡還有更多的街頭藝術家在表演,工作了一天的市民也像游客一樣湧向了海濱廣場,展露出他們性格中藝術的一面。好在赫爾辛基交通方便,就搭個車去看看吧!也許不是白天,而是不夜的晚上,更見出赫爾辛基的魅力。


精選遊記: 赫爾辛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