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之旅

作者: 曲文

導讀早就聽說毗鄰溫州的福建周寧縣是一塊令人神往的旅游勝地。境內風光秀麗,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九龍漈瀑布群雄偉壯闊,氣勢磅礡,榮膺福建省級首批十大名勝風景區之盛譽;浦源村的鯉魚溪神鱗戲水,人魚同樂,令游人流連忘返;對此我向往已久,一直想找個機會去親近它。今年四月的一個雙休日,我起了個大早,從溫州出發驅車直奔九龍漈。進入周寧縣境內,山脈連綿� ...

早就聽說毗鄰溫州的福建周寧縣是一塊令人神往的旅游勝地。境內風光秀麗,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九龍漈瀑布群雄偉壯闊,氣勢磅礡,榮膺福建省級首批十大名勝風景區之盛譽;浦源村的鯉魚溪神鱗戲水,人魚同樂,令游人流連忘返;對此我向往已久,一直想找個機會去親近它。今年四月的一個雙休日,我起了個大早,從溫州出發驅車直奔九龍漈。進入周寧縣境內,山脈連綿不斷,透過車窗,只見重重的山影直撲而來。由於前兩天剛下過幾場大雨,沿途可見十幾條不知名的瀑布飛流直下,形態婀娜多姿,真不愧為瀑布之鄉。快到七步鎮時,在公路上已能遙望九龍瀑的雄姿了,我慶幸自己選擇了一個好時辰。

九龍漈瀑布群由九級大小不等的瀑布組成,傳說古時有九條龍聚此而得名,總落差為300米。其中,第一級瀑布最為壯觀,瀑高46.7米,寬76米,豐水期可達83米,能與黃果樹瀑布媲美。

還未進入景區,瀑布的轟鳴聲已傳入耳邊,我迫不及待地直奔第一級瀑布而去。只見瀑布排空而降,勢如千軍萬馬,聲如石崩雷鳴,濺起一二十米的浪花,騰起迷蒙煙霧,彌漫山谷。聽人說,若逢斜陽映照,將浮現出五彩繽紛的彩虹,斑斕耀眼。我架起了照相機,期待著奇景出現。這時一陣風吹過來,飄來一滴滴水珠,我趕忙撐起雨傘………。 然而,奇跡並未出現,只能留點遺憾了。

收起相機,我繼續往下走。二瀑隱藏在深山峽谷中,只能從樹縫中覓見它的身影。三瀑雖不高,但其姿態優美。第四級稱為龍牙瀑,瀑長46米,瀑面中有巨石突兀,酷似龍牙,把瀑布扯成兩半,故名。瀑底形成一個二千多平方米的深潭,清幽深邃,水清見底。六至九瀑是瀑瀑相連,人稱“四疊瀑”,從六十余米高的懸崖之巔撲向谷底,卷起巨浪,騰飛霧繞,極為壯觀。

爬上駱駝蜂頂,瀑布群全景盡收眼底,微風拂人臉頰,山花迎面額首,漫霧繚繞,飛虹如畫。它雖不如黃果樹出名,但只是藏在深閨人未識,一旦親近它,就會被它的氣勢所折服,令你心馳神往。

晚上入住周寧縣招待所。縣城海拔888米,冠福建省之首,冬無嚴寒,夏無酷署,盛夏日均氣溫僅24攝氏度,享有“天然空調城”的美譽。晚餐後,我漫步在街頭,雖是春季但還是感到有點絲絲涼意。縣城街道清淨不繁華,走在路上偶然抬頭,只見滿天星鬥,真是久違了的星空,喚起了我兒時的記憶。

第二天清晨,用完早餐後,我雇了部摩的就直奔縣城西五公裡處的埔源村。這始建於八百年前宋朝的古村落,因一條穿村而過的鯉魚溪聞名於世,吸引著成百上千的中外游客前去觀賞。

埔源村現有住戶六百多家,以鄭姓為主。相傳宋代時有一戶鄭家的兒子及第,考中了狀元並當了皇帝的駙馬。從此,這個小山村便開始興盛起來,位於溪畔的那座鄭氏宗祠就可見一斑。其形同古船靠岸,別具一格。走進祠內,見院內一株千年古椿,樹高十丈,干粗六圍,像征船的桅杆聳立。現樹腹已空而枝葉茂盛,村民奉以為神,美名之“靈檣”。而更為奇特的是,這本是兩棵樹。中間一棵因遭雷擊,折斷半截,樹旁又長出一棵,樹皮緊緊抱著半截樹干,幾乎形成樹包樹,真可謂是村中一絕。

走出鄭氏宗祠,只見一條溪流在村中蜿蜒而行,長不過裡許,寬丈余,溪中漫游著七、八千尾五顏六色的鯉魚。村民養殖鯉魚,以去污澄清,供人觀賞。村民嚴守村規民約,絕不捕食。八百年來,世代相傳,終於形成了這具有神話色彩的鯉魚保護區。淳樸的愛魚村風養成了溪中鯉魚聞人聲而來,見人影而聚的溫順馴良的習性。每當有人在溪邊洗滌食物時,鯉魚必蜂擁而來,搶食之聲,遠近可聞。游客則用面餅喂之,鯉魚紛至沓來,爭相逐食。真是魚人同樂,妙趣橫生。

聽村民們說:如遇山洪暴發,溪水猛漲,鯉魚便會咬住溪邊蒲草或藏身石洞,那種誓不離開的決心讓觀者動容。歲月催人老,鯉魚也會老。倘有死魚,村民必將其隆重安葬於溪畔的魚塚之中。魚塚建在一個小山丘的鴛鴦樹下,至今埋葬著八百年來數以萬計的鯉魚。

埔源村民養魚愛魚的風氣世代相傳,他們不為一時嘴讒而殺生,使生態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形成了鯉魚成溪的奇觀,既增添了環境的美色,也給當地的經濟注入了活力,這是一種何等高尚的情操,讓後人贊嘆不已。

由於時間緊迫,我也只能走馬看花,像屏南縣的鴛鴦溪、仙山牧場等旅游點都未能去,只能留下遺憾了。去周寧旅游,交通不甚方便,所以來這條旅游線路的游客不多。倘若他日有緣,當再來這令人神往的地方。


精選遊記: 寧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