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山

作者: wfb

導讀古名徐無山。又名四正山、盤龍山。盤山位於北緯40°05′~40°06′,東經117°15′ ~117°18′。地處薊縣官莊鄉北部,距縣城西北12.5公裡。屬燕山山脈南部分支出系, 中低山地貌,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主峰掛月峰,海拔高度864.4米。坡度一般大 於35°,面積約20平方公 裡。盤山由於岩石組級垂直節理發育,具有典型“球狀風化”特點,故形成奇峰林立,怪 石嵯峨的� ...

古名徐無山。又名四正山、盤龍山。盤山位於北緯40°05′~40°06′,東經117°15′ ~117°18′。地處薊縣官莊鄉北部,距縣城西北12.5公裡。屬燕山山脈南部分支出系,

中低山地貌,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主峰掛月峰,海拔高度864.4米。坡度一般大

於35°,面積約20平方公

裡。盤山由於岩石組級垂直節理發育,具有典型“球狀風化”特點,故形成奇峰林立,怪

石嵯峨的獨特景觀。土壤類型主要為粗骨性褐土,大於750米的山地局部為山地棕壤。植

被類型為油松針葉林群落,油松、栓皮櫟混交林群落。盤山以山深谷邃、怪石奇松、清泉

秀木、寺廟古塔著稱,

被譽為“京東第一山”和中國十五名山之一。盤山風景諸多,其中以“三盤”、“五峰”

、“八石”著稱。建國後,人民政府撥專款對盤山進行全面整修和建設,已建成入勝、天

成寺、萬松寺、掛月峰4個景區30多個景點。1978年,天津市人民政府辟盤山為風景游覽

區,1984年列為市級自

然保護區,1990年評為“津門十景”之一。

三盤、五峰、八石 牋

“三盤”,自來峰為上盤,上盤松勝,勁松蒼翠,蟠曲翳天;古中盤為中盤,中盤石勝,

巨石嵯峨,千姿百態;晾甲石為下盤,下盤水勝,巨泉響澗,濺玉噴珠;“五峰”,掛月

峰、自來峰、紫蓋峰、九華峰、舞劍峰。掛月峰,上銳下削,形似竹筍,峰巔有塔,名定

光佛舍利塔,塔旁摩崖

上鐫該有“去天五尺”,“一攬眾山小”等題記。掛月峰南有紫蓋峰,因峰形如傘蓋,故

名。北有自來峰,為盤山第二高峰,海拔857米,又名北台,舊時峰上有黃龍祖師殿。東

為九華峰,山峰陡峭如削,又名削玉峰、東台、蓮花峰。西側為舞劍峰,相傳唐將李靖曾

在此舞劍,故名,又稱

西台,上有石刻“李從簡曾游李靖舞劍台”10個字,字徑5寸。此五峰號稱“東五台”。

“八石”,多為花崗岩“球狀風化”的巨大石塊,據外形予以命名。其中著名的有懸空石

、搖動石、晾甲石、將軍石、夾木石、天井石、蛤蟆石、蟒石,俗稱“八石”。由“三盤

”、“五峰”、“八石

”等組成的奇麗景色,形成“山秀石多怪,林深路轉奇,三盤無限意,幽絕少人知”的人

間仙境。 自魏武帝曹操始,歷代皇帝在盤山辟山建寺,大興土木,修 旅 塔院160多處,最著名的

佛寺廟宇有72座,玲瓏寶塔13座。其中大部或年久失修逐廢,或在抗日戰爭中被毀,只存

舊基。天成寺,又名福善寺、天成法界。在翠屏峰南,俯瞰林壑,天成圖畫,故名。始建

於唐,遼、明、清擴建

重修。主要建築有大殿、配殿、三間殿、江山一覽閣等。日侵華時期被燒毀,1978年重建

,正殿東側配殿前立清乾隆帝御制《游盤山記》碑,新建40多米長的畫廊。雲罩寺,地鄰

盤山絕頂,海拔達800多米,是盤山地勢最高的廟宇。因位鄰巔峰,雲掩霧罩而得名。曾

被清乾隆帝譽為“殊勝

”。建於唐代,毀於近代戰亂,1992年8月重建,對外開放。雲罩寺由五開間大殿,三開

間配殿,藏經殿及山門、平台等建築組成。主殿有3尊通高4米的金身千葉寶蓮佛,四壁有

千佛龕等。位於此處可觀雲海,望日出,聽松濤,撞古鐘,其鐘擊之時,聲聞於天波震三

縣。雲罩寺東倚盤山絕

頂掛月峰。掛月峰上矗立的定光bytes)>
佛舍利塔,其奇險之狀與雲罩寺相映生輝。萬松寺,是盤山最大的寺廟。清以前

稱李靖庵,因唐初名將李靖曾居於此,故名。始建年代不詳,明萬歷年間重修。萬歷四年

(1576),普照禪師來此住持。明神宗為寫“清心”二字。清初改稱衛公庵。因寺周圍有

大片古松,故康熙帝賜

額稱“萬松寺”,又為正殿書“樂天真”匾。乾隆帝為殿檐題“慈育萬物”額。日本侵華時,該寺毀於戰火,現僅存佛殿石基和《重修李 糕 碑》。

舍利塔

全稱定光佛舍利塔,在掛月峰頂,因智源禪師曾藏佛舍利60顆、佛牙一具於塔內而得名。

塔為唐睿宗延和元年(712),智源禪師所建。(一說為遼天慶年間建)。遼、明、清各

代重修。塔呈八角,三層磚築,由台基、須彌座、塔身、相輪和塔剎構成,1985年重修。

古佛舍利塔在天成寺西

側,是盤山古塔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八角十三層,通高22.63米,塔身淡黃色。塔身正面

有門,內置佛龕,側面有浮雕花窗。出檐為仿磚雕鬥拱,角上出密檐,掛有104個銅鐸 , 滴拼笞┢鮒??980年重修。

靜寄山莊

又名盤山行宮,在盤山南麓,占地約40公頃,清乾隆九年(1744)動工,十九年(1754)

竣工。山莊圍牆石灰石塊砌成,周長7.6公裡。山莊由前宮、中宮、後宮、石佛閣、步雲

樓、捉雲亭以及外八景、內八景、新六景組成。內八景有靜寄山莊、太古雲嵐、層岩飛翠

、清虛玉宇、鏡園常照

、眾音松吹、四面芙蓉、貞觀遺蹤。新六景有半天樓、池上居、農樂軒、雨花室、會然閣

、小普陀。1926年,胡景翼部為籌集軍餉,伐松拆屋,靜寄山莊遭嚴重破壞。抗日戰爭時

期,又遭日軍掃蕩,山莊被夷為一片瓦礫。1966年,石佛殿三尊佛像及乾隆御書碑 輝一?,現僅存建築基址和六 、七裡宮牆。

烈士陵園

位於盤山東南麓,1959年建,占20公頃。陵園北部為陵區,南部為林區。陵區由大門、盤

山抗日事跡紀念館、烈士紀念館、骨灰堂、烈士墓區、烈士紀念碑組成。烈士紀念碑碑基

1177平方米,碑高27.5米。陵園建築富有民族風格,宏偉壯麗,肅穆莊嚴,這裡長眠著抗日英雄包森、田野等烈士。 盤山烈士陵園



位於天津市薊縣盤山。1959年建成,是冀東有名的烈士陵園之一。占地20公頃,主要建築

物有烈士紀念碑、烈士墓區、烈士紀念館和革命傳統教育紀念館。建築物宏傳壯觀,富有

民族風格。園內松柏蒼郁,建築物宏偉壯觀,富有民族風格。園內松 夭 郁,肅穆莊嚴。

紀念碑用漢白玉石塊砌

成,碑基面積1177平方米,碑高27.5米。四周碑文分別是聶榮臻題寫的“光榮烈士永垂不

朽”、謝覺哉題寫的“永遠活在人民心中”、李運昌題寫的“為人民革命事業而犧牲的英

雄們永垂不朽”、宋劭文題寫的“抗日英雄浩氣常存”。烈士墓區安葬205名烈士,多數

是抗日戰爭犧牲的老紅

軍和八路軍指戰員,主墓長眠著冀東軍分區副司令員包森和冀東西部地區分委書記田野。

陪墓32座,群墓171座。烈士紀念館內有毛澤東主席的題詞和烈士遺像、傳略及烈士英名

錄。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