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家書之拉巴特

作者: liulangke

導讀作者:流浪客 摩洛哥位於非洲的東北角,臨大西洋,扼地中海入口,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在我的印像裡,摩洛哥是個有著許多傳奇色彩的國度。據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曾有一個較長的醞釀過程,先後經歷了兩次摩洛哥危機、兩次巴爾干戰爭和英德海軍軍備競賽等重大歷史事件。二戰爆發後,摩洛哥歸屬親納粹的法國偽政府,屬於相對比較平靜的國家,許多歐洲人就從這 ...

作者:流浪客

摩洛哥位於非洲的東北角,臨大西洋,扼地中海入口,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在我的印像裡,摩洛哥是個有著許多傳奇色彩的國度。據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曾有一個較長的醞釀過程,先後經歷了兩次摩洛哥危機、兩次巴爾干戰爭和英德海軍軍備競賽等重大歷史事件。二戰爆發後,摩洛哥歸屬親納粹的法國偽政府,屬於相對比較平靜的國家,許多歐洲人就從這裡前往美國,逃離遍布歐洲的戰火。二戰後期,羅斯福和丘吉爾兩人曾在卡薩布蘭卡相會,討論二戰後的格局。無孔不入的德國間諜探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向柏林拍發了一條密電:美英兩國首腦要在卡薩布蘭卡聚會,建議襲擊會場。偏偏此人多事,將CASA BLANCA(白色屋子)意譯成“白宮”。柏林總部的人一看,“建議襲擊‘白宮’”,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天高皇帝遠,由他們去吧。結果,羅斯福就和丘吉爾在德國人的眼皮底下進行了他們的會晤。

但是,卡薩布蘭卡這個美麗的大西洋城市之所以廣為人知,卻還得歸功於好萊塢。以二戰為背景的電影《卡薩布蘭卡》,是世界電影史上最著名的二戰篇之一。一曲《時光流轉》唱得許多人以為卡薩布蘭卡才是摩洛哥的首都。其實摩洛哥的首都叫拉巴特,踞卡薩70多公裡,人口不及其三分之一。

摩洛哥確實是一個干淨美麗的國家,我在這裡又重逢了久違的藍天白雲。到達首都拉巴特的第二天,我站在窗前遙望遠方的天空漸漸變亮,一抹紅暈罩在遠處尚於睡眠中的市鎮上,感覺確實挺激動。

因為剛到摩國,工作學習計劃還未展開,好歹讓我們有時間轉了不少地方。阿文中的“MEDINA”是城市的意思,但是在口語中,這個詞指的是老城,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個“MEDINA”,薈萃了阿拉伯文化的精華,比如商品,有典型阿拉伯風格的弦琴、手鼓、地毯、燈具以及他們祈禱時用的坐墊、跪墊等;食品則有肉糜串,橄欖以及棍子面包等等。我們在MEDINA裡邊見到的最有意思的人當屬賣水老人,他們渾身披銅帶鐵,斜掛著一個褡褳,手裡執著長棍,褡褳裡裝著一個水壺。誰要買水,就給他倒上一杯,當然價格不菲。MEDINA裡邊有一個中心市場,出售各種東西,吃的喝的穿的以及小擺設等,應有盡有。

從中心市場逛到頭時,看到不遠處有一墩古城牆,牆上架著鐵炮,這裡據說是拉巴特最早的城區。這兒的民居依坡而建,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巷一直往上走,到盡頭處右拐,來到一片開闊地。倚在土牆上往外望,大西洋碧藍的海水就在腳下。

這座老城叫“OUIDAYA”,其東有一條不寬的河,非常清澈,是拉巴特以及鄰近兩三個小城間的分界河。河邊有一條頗漂亮的公路,可直通到哈桑塔和穆罕默德五世墓。這是拉巴特一個非常著名的景點,各國政府代表團來訪,必定得到這裡來。老國王穆罕默德五世墓的石棺停在一個大廳裡,石棺邊上坐著一位阿訇在不停地誦經。供游客出入的四個入口處均有荷槍警衛,四個角落裡也各有一名哨兵。游客們可以在樓上的欄杆邊往下瞻望,當然政府來訪團可以下到大廳裡,向石棺獻花。

摩洛哥王宮則是一座有好幾進深的宮殿,高低錯落,游客們只能遠遠地觀看拍照,絕對不讓人靠近。王公前的幾條道路非常潔淨,也可供車輛通行,但限速40公裡。王宮前還有一座規模不甚大的清真寺,專供王公大臣使用。摩洛哥的清真寺非常多,幾乎每個街區都有一個。有些清真寺只供富人使用,可見這兒貧富之間也存在鴻溝。清真寺的建築風格個不盡相同,但一方尖聳的宣禮塔卻是共同,遠遠看到何處建築突兀,那便是清真寺無疑。

摩洛哥非常興個人崇拜,一切商業主道,均冠以前國王或哈桑二世的大名。我們剛下飛機的時候,等候驗照的大廳裡就高懸著國王以及兩位王子的大幅照片,當時大為稀奇。後來見的多了,發現凡是在稍微正式的場合都會高懸國王照片,似乎時刻提醒人們正身處與一個單調的君主制王國裡。(完)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