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情未了(之暴登泰山)

作者: yuancong

導讀前言2004年7月,我經過精心設計,在短短的兩天時間內蜻蜓點水般玩轉齊魯大地,歸來後頗有遺憾未能盡興,但留下些許回憶,於是便取前人的詩句做我游記的題目——齊魯青(情)未了… … 齊魯情未了(之暴登泰山) 我剛剛衝出泰山火車站,映入眼簾的不是那崔嵬的泰山,竟是火車站廣場潔白的雷鋒半身塑像,感覺有點與眾不同,可能現在的每年除卻3月5日沒人會提起雷� ...

前言2004年7月,我經過精心設計,在短短的兩天時間內蜻蜓點水般玩轉齊魯大地,歸來後頗有遺憾未能盡興,但留下些許回憶,於是便取前人的詩句做我游記的題目——齊魯青(情)未了… …

齊魯情未了(之暴登泰山)

我剛剛衝出泰山火車站,映入眼簾的不是那崔嵬的泰山,竟是火車站廣場潔白的雷鋒半身塑像,感覺有點與眾不同,可能現在的每年除卻3月5日沒人會提起雷鋒,倒是在不經意地哼唱雪村的“東北人都是活雷峰”時牽強附會地找到些許影子,一絲澀澀的酸楚和無奈不經意的掠過,但願是杞人憂天吧!

坐上悶熱嘈雜的3路公共汽車,須臾便到了泰山腳下的紅門。

從古老的紅門開始了我暴登泰山之旅,踏上帶著整齊鑿痕的條石鋪就的石階,據網上的“驢友”介紹這樣的石階共有6600多級,有道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慢慢走吧!

轉眼間,一天門的牌坊甩在身後,我的腳步是無比輕快的,心情像快樂的鳥兒展翅欲飛,此刻忘了一切的惱人紛擾,只顧耳中塞滿了山谷裡回蕩的蟬鳴,一路上伴著蹦跳歡唱的溪流,不覺間汗水浸透了衣衫,於是坐下來在路邊小憩片刻 。

抬頭望去,早晨金色的陽光灑在蒼郁的泰山上,在松柏覆蓋的濃蔭裡留下班駁的點滴,連日來的降雨將溪流從山石的縫隙擠壓出來奔湧著向山下而去,倒應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只是明月換成了旭日。

過罷萬仙樓,購了80元的門票,行不多遠便到鬥母宮,我就遇到了當年出現在小學語文課本裡給我印像頗深的泰山挑山工,今日可親見了!依舊是黝黑的肩膀上架著被負重墜得彎彎的扁擔,咿呀作響的節奏伴著沉重卻踏實的腳步,默默無語地在游人身邊忽隱忽現,山東漢子那特有的淳樸和勤勞在我掀開塵封多年的記憶時仍然令人感動,也許正因為他們執著的精神讓這巍巍泰山之魂添上一抹色彩。

其實,海拔僅1532米的泰山在炎黃子孫的眼裡它不僅僅是一座山,而是國家的像征和寓意,歷代帝王期盼江山社稷如泰山般穩定,這也是皇帝們趨之若騖到泰山封禪祭天的原因,於是“穩如泰山”“國泰民安”之類的溢美之詞紛至沓來,也為泰山帶來了千年歷史孕育的濃厚文化底蘊,自1987年起泰山先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

泰山的摩崖石刻泛濫得如同古跡牆壁上“到此一游”的字樣,只不過略有文采罷了,或是清初,或是民國,芝麻大小的官吏也要留下“真跡”,甚為有趣,但這些令我不得不駐足品味一番。路邊的指示牌害得我花費一段時間,跑到經石峪,看那刻滿《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的巨石坪,字倒是滿大的,足有半米,可我眼珠瞪酸了,也是一頭霧水,只隱約記得星爺在《大話西游》裡喊的便是此經的名字。

鬥母宮到壺天閣的幾裡路給我一些考驗,太陽已升高許多,山林裡的暑氣愈發重了,石階的寬度也瘦削起來,窄處尚不可盈腳,而頭上滲出的汗珠卻不斷滑落在石階上。一路走走停停,偶爾我在一處石崖前休息片刻,突然抬頭瞥見青苔和野草爬滿的石崖上刻著暗淡的紅字—“歇馬崖”,頃刻間我蕩漾出自嘲會心的笑容。

穿過柏洞,便到了壺天閣那綠樹掩映的跨道門樓,奇的是從門洞兩側牆壁有雙柏生出盤旋向上,令人不免瞠目結舌。嗟嘆一番,我開始向中天門攀登而去,此時感到腿有些微酸,不斷的喝水似乎也難汲取一絲清涼。泰山的石階有時陡些,看不到盡頭,難免會令人產生絕望,我時常不由得席階而坐,汗流浹背。

當歷經艱辛,看到中天門那座古舊的石坊時,我心中竊喜,此處已是山路過半。拭去額頭的汗水,舉目遠眺,泰山有名的十八盤橫在高崖之間,南天門似乎觸手可及,岱頂已經不再遙遠了。我在一家店鋪前尋了個板凳,歇息一下,聽那賣貨的小姑娘說到南天門快走還有一小時的路,最多不過兩小時,不禁暗自到:“3000多米的峨眉山都爬過來了,1000多米的東岳算個鳥嘛!”

說歸說,做就不一樣了,當我再次踏上泰山的石階時,那種疲勞的感覺迅速襲來,腳如同灌鉛般的沉重,氣喘吁吁間,我來到雲步橋。橋邊的石壁上刻著“河山元脈”的字樣,瀑布從石壁上灑下來,頗有幾分“轉如傾,勻如簾”的味道,聆聽那嘩嘩的水聲,身上的燥熱和疲憊稍稍遁去。站在橋上,回頭望去,湛藍的天空裡悠閑地浮著幾朵波瀾不驚的雲,陡峭的十八盤的山路垂直地掛在南天門下,這一段則是考驗意志的時候了。

我開始走上謂之“鬼門關”的十八盤,在烈日的暴曬下,無任何陰涼可以躲藏,此時用“登”和“爬”都不准確,“挪”似乎更貼切,想一想李健吾老師的《雨中登泰山》中的描寫是何等的愜意,今日身臨其境,悲喜兩重天哪!升仙坊到南天門那垂直的400米石階對於我幾乎是雪上加霜,正午的陽光似乎要灼傷我的皮膚,蒸發掉我身體裡所有的水氣,榨干我最後微薄的體力。在兩側石崖擠壓為垂直直線而陡峭的山路上,我感覺到的小腿幾乎要痙攣,頭幾乎要眩暈,甚至不敢站直腰身,生怕跌下十八盤去。

踏進南天門的一瞬,看見十八盤山路上依舊移動著被泰山折磨的游客,回想起4個多小時的艱辛攀爬,我則突然有種“苦盡甘來,得道升仙”的感覺。網友說“泰山之樂在於爬”,至今方有所悟,沒有那種執著攀爬,沒有征服的勇氣,我恐怕難以到達風光無限的岱頂,現在泰山正張開懷抱迎接我這個強者,任憑那清涼的山風掠過滴汗的臉龐,任憑那悠悠的白雲浸透疲倦的雙眸,此樂何極呀!

在泰山頂上那著名的天街上,我舒緩地欣賞著紅遍全國的刀郎那沙啞的旋律,再花上5元錢品嘗熱氣騰騰的泰山名吃—煎餅卷大蔥,安慰一下轆轤的飢腸,但味道確實一般。

我在泰山頂上,低首俯瞰,那樸素的泰安城嬌羞地依偎在泰山腳下,這時可以充分體會到“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極目遠眺,阡陌縱橫,綠意濃濃,煙雲霧靄,若隱若現,齊魯大地真是風光無限。

泰山之巔,摩崖石刻更是多如牛毛,最有名還是“五岳獨尊”,其在宣傳泰山的風光照片中極具煽動效果,甚至登上第五套人民幣五元錢的背景圖,但今日一睹,與其原有偉岸的形像大相徑庭,方知謬矣!但還是不免合影留念。

在岱頂逡巡了許久,我才意由未盡地乘上泰山的南天門索道,直下而去。回眸那陡峭崎嶇的泰山路,我的滴滴汗水留在那裡,我的片片思念留在心裡,這次暴登泰山之旅又為我的游歷增添了凝重絢麗的一筆。


精選遊記: 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