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陵游記

作者: sunsetpark

導讀伊金霍洛旗坐落在鄂爾多斯市的西南方大約40公裡處,這裡水草豐美,景色迷人。相傳成吉思汗西征西夏王國時曾路過這裡,因被這裡的景色吸引所致,將手中的馬鞭掉在了地上,他對隨從說,等我死後將我葬在這裡。轉年成吉思汗病死在西征的路上,享年66歲。當蒙古大軍護送他的靈柩返回時,馬車走到這裡又陷進了沼澤,冥冥之中這美麗的草原好像要留住這位民族英雄,這� ...

伊金霍洛旗坐落在鄂爾多斯市的西南方大約40公裡處,這裡水草豐美,景色迷人。相傳成吉思汗西征西夏王國時曾路過這裡,因被這裡的景色吸引所致,將手中的馬鞭掉在了地上,他對隨從說,等我死後將我葬在這裡。轉年成吉思汗病死在西征的路上,享年66歲。當蒙古大軍護送他的靈柩返回時,馬車走到這裡又陷進了沼澤,冥冥之中這美麗的草原好像要留住這位民族英雄,這時他的隨從想起了成吉思汗路過這裡時曾說的過話,所以就在這美麗的草原安葬了他。美麗的烏蘭木淪河環繞著成吉思汗的陵墓,滋潤著這裡的草原,陪伴著這位草原嬌子。成吉思汗陵是由七個潔白的蒙古包組成,所以又叫七白陵。陵包裡供奉著成吉思汗使用過的遺物,有鑲金的馬鞍,水牛角制成的硬弓,鑲嵌著寶石的戰刀。因為蒙古族游牧的習慣,人們將陵做成可移動的,遇到危險的情況,隨時可將陵包用車拉走。歷史上成陵經歷過三次長途遷陵活動。為了防止日本人的破壞,1939年成陵由伊旗遷到陝西的興隆山,1949年又從興隆山遷到青海的塔爾寺供奉。路過延安時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敬獻了挽聯。1954年成陵又從青海遷回了伊旗,當時任內蒙古自治區主席的烏蘭夫主席,親自為成陵選定了新陵的陵址,位置在七白陵的中軸線,距七白陵遺址北大約500米的地方,由國家投資修建,以後又經過三次較大的修建就成了現在的成陵。

成陵大門處,是一尊成吉思汗身披戰袍騎著駿馬的青銅塑像。塑像高6.6米,暗示著成吉思汗享年66歲,手握長劍馬頭指向西方代表著成吉思汗一生中最重要的三次西征,回頭凝視代表成吉思汗對這裡美麗草原的留戀。從塑像到陵包是9步11組共99級青色花崗岩砌成的台階,9在阿拉伯數字中代表的是最大。在百名世界千年偉人中,成吉思汗排名第一。

成陵是由主殿、後殿和兩個副殿組成,從遠處看好像是一只展翅的雄鷹。雄鷹被蒙古人視為神鳥,深受愛戴。陵殿呈八邊形,圓形屋頂,天圓地方是古代人們對宇宙的認識。主殿供奉著一尊成吉思汗的漢白玉塑像,牆壁上用繪畫記錄了成吉思汗四十幾年來統一蒙古,三次西征,統一中國的歷史。後殿是祭祀的地方,我們來時,恰好有一個蒙古家族前來祭祀,大約有四十多人,祭祀活動由守陵人主持。前來祭祀的人虔誠的跪拜在祭祀台前,守陵人用蒙語詠頌著祭詞,因為不會蒙語所以一句也聽不懂。聽導游說守陵人是很受蒙古人民尊敬的,守陵人世代相傳,現在的守陵人已經是第三十八代了。七百多年來,守陵人虔誠的守護著他們的英雄,陵前的長明燈,一直沒有熄滅過,即使是戰爭年代,在三次遷陵的途中。這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可以作到,正是這種精神使得蒙古民族生生不息,能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成吉思汗用他一生的時間,統一了蒙古,率領他的子孫,發動了三次西征,建成了橫跨歐亞大陸的“大蒙古國”。成吉思汗雖然打通了歐亞之間的交通,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但也給中亞和西亞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但成吉思汗率領當時僅有100萬人口的蒙古民族,占領了當時世界三分之二的國家,這在歷史上是沒有任何一位君王能夠作到的,不愧為一代天驕。

成吉思蒙古語是強大的意思,汗是最高統治者。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汗國,他制定法律,創立蒙古文字,讓貴族子女學習文化,把瀕臨滅亡的蒙古人從金人的奴役下解救出來,帶領蒙古民族從愚昧落後走向了文明進步,不愧為蒙古人民的英雄,這也是蒙古人民永遠也不能忘記他的原因。

我們從成陵返回鄂爾多斯市時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帶著草香的微風使人心曠神怡,隨著向前疾駛的汽車,成陵漸漸遠去。我衷心的祝福勤勞勇敢的蒙古人民在成吉思汗英靈的庇護下,在這美麗富饒的草原世代繁衍生息。再見了美麗的伊金霍洛,再見了神奇的七白陵!

白乃赤

2003年8月1日於呼和浩特


精選遊記: 鄂爾多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