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故宮

作者: 悠著點兒

導讀離繁華的中街不遠,就是著名的沈陽故宮。大約是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緣故,故宮絳紅色的圍牆新裝飾過,十分搶眼。從地圖上看,故宮僅占一個街區,與宏大的北京故宮相比,確乎小了很多,然而作為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仍有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沈陽故宮的建築布局可以分為三路。東路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是努爾哈赤與八旗王公們� ...

離繁華的中街不遠,就是著名的沈陽故宮。大約是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緣故,故宮絳紅色的圍牆新裝飾過,十分搶眼。從地圖上看,故宮僅占一個街區,與宏大的北京故宮相比,確乎小了很多,然而作為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仍有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沈陽故宮的建築布局可以分為三路。東路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是努爾哈赤與八旗王公們辦公的地方。大政殿坐北朝南,外形類似北京天壇的祈年殿。正門左右兩條金龍繞柱,殿內裝飾雕刻精美。面對大政殿,東西兩邊是左、右翼王亭和八旗王亭。這些亭整體看上去八字排開、頗有氣勢,而內部就顯得相當簡陋,每間僅約20平方米,不知能容下幾個人辦公?十王亭前另一院落中建有太廟,此太廟並未供奉先祖牌位,放的是歷代帝後的封冊。

中路為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續建。正中的崇政殿是是皇太極會見大臣、當朝理政的大殿,是整個故宮中最大的一座建築。西側院落中還有一小殿,據說是後來前來祭祖的皇帝理政的殿堂,理由也很滑稽——不敢在先祖的殿中理政。以此推論,北京故宮應當每朝另建新殿。

最有意思的是帝王後妃寢宮,看後簡直讓人大跌眼鏡。一個院落,坐北朝南的一間是帝後宮殿(清寧宮);左右兩側各兩二間,是皇太極4位貴妃的居所。房間布局大致類似,進門一側為用膳區,兩口鐵鍋想來是燒炕用的(東北冬天很冷),不會兼做廚房吧?另一側為臥室起居區,三面都是炕,一角的臥床與炕的區別是四周有床架而已。想到清宮劇中,皇太極到後妃居所需要穿花園、沿回廊,後妃的宮殿一進又一進,要了解皇上和其他妃子的情況須派太監打探。而實際上整個後宮不過是個四合院,名聲在外的關雎宮乃一間百來平米的大房間,皇帝在哪個貴妃屋中一目了然,一個貴妃打個噴嚏、後宮全部感冒。貴妃居所尚且如此簡陋,其他十幾位妃子不知是否住的集體宿舍?讓人略感安慰的是,太後獨居一個院落,日常起居的房間坐榻精致,雕梁畫棟之外兼有孔雀羽毛等裝飾,既顯示出太後的威嚴,又顯得相當舒適。

南面的鳳凰樓是帝後妃子們的讀書處。它建在高台上,三層樓閣式,也是當初沈陽最高的建築。整日局促在四合院中的後妃們,登臨此處讀書之余,遠眺平民日常生活,該是如何心情呢?

西路是乾隆時期增建。在鄙陋且無甚特色的御花園南部,就是大名鼎鼎的文溯閣,收藏七部《四庫全書》中的一部。沈陽仍清朝發家之地,取“溯”有溯祖之意。建築與其它六閣一樣,仿寧波天一閣而建。閣門敞開,陳列著放《四庫全書》的書櫃。依稀記得當年為防中蘇衝突,閣中所藏《四庫全書》運到了西北某省,至今尚未歸還。

離開故宮時,想到清(後金)能從一個偏安一隅的地方政府,發展到統治全中國的中央政權,主要在於它善於吸收其它民族的優點。從蒙古語發展出滿族自己的文字,從西藏喇嘛教建立自己的國教,最後將漢族文化全盤吸收以鞏固自己的政權。只是到了二百年後,努爾哈赤的不肖子孫們忘記了老祖宗的發家史,沒有像日本那樣不斷地攫取其它優秀民族的精華,才落得一敗再敗,不僅喪失了政權,還使大片國土淪為外國的殖民地。三百年後,連盛京沈陽都成了依附於日本的滿州國的土地。幸虧溥儀還心有愧疚,不敢把沈陽故宮當作自己的“皇宮”,才保留了這裡一方淨土。


精選遊記: 沈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