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周邊游之三——陶辛之旅(根據近世近視文章編寫)

作者: 樂滿地

導讀蕪湖是我的出生地,17歲那年從母校蕪湖一中畢業,離開家鄉跨入大學校門,從此在外漂泊。父母還在老家,雖然我基本兩年能回去一次,但這次的感覺最不相同。一是與女友一起回,並要去九華山、黃山、千島湖旅游;二是我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能在春節以外的時間回蕪湖了,盛夏的蕪湖是什麼樣子?二是父母家所在整個城市的變化太大了,秀美得讓我有些不敢相信了。 碧水� ...

蕪湖是我的出生地,17歲那年從母校蕪湖一中畢業,離開家鄉跨入大學校門,從此在外漂泊。父母還在老家,雖然我基本兩年能回去一次,但這次的感覺最不相同。一是與女友一起回,並要去九華山、黃山、千島湖旅游;二是我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能在春節以外的時間回蕪湖了,盛夏的蕪湖是什麼樣子?二是父母家所在整個城市的變化太大了,秀美得讓我有些不敢相信了。

碧水東流是我家

想必沒讀過李白《望天門山》詩的人不多,“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天門山就位於我的家鄉蕪湖市北郊長江畔,系“夾江對峙”的東梁山、西梁山之並稱。天門二山中以東梁山最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瀉千裡的長江折轉北去,形成“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奇特景像。我生長的地方離長江邊不過一二公裡,小時候常去江邊玩耍。東西梁山去過,記憶已模糊,只覺得好像沒有李白描寫得那麼誇張。

蕪湖的新景倒是令女友頗有好感,回到北京後,她還曾說起,等我們老了就回老家蕪湖定居,讓我大為感動。

我和女友七月廿六日中午抵達蕪湖,住在蕪湖市兩站廣場南邊、世紀花園西側的小旅社——仁信客棧。蕪湖市仁信客棧是我們回老家帶朋友來必住的旅社,她雖小且簡陋,但是仁信客棧卻很舒適安全,而且便宜,服務周到,使大家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所以,人們常說,來安徽省蕪湖市住什麼地方?來蕪湖市要住就住蕪湖市仁信客棧。如果您乘汽車或者火車來蕪湖市,只要打0553-3120235,他們甚至會到車站去接您。您說方便不方便?!

閑話不說了。第二天一早就要乘車去九華山旅游。逗留的時間不足20個小時,只能帶女友走馬觀花,不能好好誇誇我的家鄉,心裡覺得實在有些對不起它。

鏡湖城中景,人在畫中行

蕪湖是一座中等城市,景觀以頗具江南特色的小品為主,最有代表的莫過於鏡湖公園了。蕪湖城區沿長江一字排開,鏡湖公園位於市中心。湖不大,但被蕪湖人雕琢得很精細、很美麗。蘇堤把杭州西湖一分為二,鏡湖中間也有一條堤,一座月牙拱橋——步月橋佇立其間。與西湖不同的是,步月橋旁邊還有一座九曲橋,橋的兩端各自連接著一個小公園。南邊的小公園以水杉林為主,是老人們歇息的好去處。北端的小公園裡則以低矮的常青樹木、奇石造型為主,臨湖而建的茶室清馨淡雅,落座其間一邊觀景一邊品茗應該是不錯的享受。圍繞著鏡湖的周邊,還有幾個主題小公園,比如柳蔭園就是以花卉為特色,當地每年一度的秋季名貴菊展就在那裡舉辦。可以說,鏡湖公園就是由若干個小公園加上那兩池清水構成的,如果不是本地人告訴你,恐怕你根本分辨不出,原來鏡湖公園中還鑲嵌著幾個小的主題公園。

在兩池清水中,都有一個小小的島。西池島上建有一座紅牆青瓦的老式建築,以前是圖書館,我上中學的時候,就去過那兒看書。東池的東北部的小島,是一座碧瓦的現代中式建築,那裡常常舉辦畫展什麼的文化活動。鏡湖公園是蕪湖人的文化公園,是蕪湖人的生活組成。

城市中的水系,往往在岸邊都築有高欄,以防游人落水,但流淌的河水也因高欄而與城市隔閡了。在鏡湖,你感覺不到什麼叫岸,什麼是界。或者說她根本就沒有岸、沒有界,與街道、與建築渾然一體,自然而平滑地過渡著。如果你向著湖心一直走去,踏著台階的節奏,不會有任何障礙,自然就會踏入碧水中。兒時的記憶中,鏡湖是有圍欄的,現在拆除了,固然好看,可怎麼保證行人的安全呢?納悶中仔細觀察,才發現,其設計是如此巧妙!迎水的堤岸沒有了陡然下降,代之以精心構造的花崗岩台階,一步一步深入湖水之中。這樣即便有人不慎滑向湖中,水中不過是低一步的台階,除了會弄濕鞋子,安全是絕對有保障的。蕪湖地處江南,一年四季中,只有春節前後的那一兩個星期可能會在比較寒冷,多數時節都是溫暖的,所以鞋子濕了對你來說不會有大礙的。而在夏季,戲水者會發現,你與鏡湖沒有距離。

鳩鳴悠悠,塔影長長

鳩茲廣場面朝鏡湖,背依赭山,那裡一尊高聳的雕塑,是蕪湖的新標志。蕪湖是座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遠在春秋時期,就有建制,因“地勢低平,鳩鳥雲集”而稱鳩茲。漢武帝時代,因“地卑蓄水,而生蕪藻”易名蕪湖,沿用至今。

游蕪湖,不能不去步行街,大的商場和眾多的特色店都座落在這裡。步行街與眾不同之處,是它的街道並非一展平,而是參差錯落,別有韻味。臨近鏡湖之處,特意拆除了阻隔的建築,形成一個小小的廣場,站在步行街上,正面就是美麗的鏡湖。

因為天門山的緣故,長江流經蕪湖處,水流相對平緩,江面則甚是寬闊。站在岸邊,會欣賞到長江的另一種壯美。我們從步行街出來,沿青弋江堤岸向西不多遠,就是青弋江流入長江的彙流處。那裡矗立著一座中江寶塔,半依鬧市半依江,雄視雙江,影映二水,是蕪湖的八景之一——雙江塔影。晨曦中夕照下的中江塔的影最有韻味,朝映浩浩大江,夕移清清弋水,波光塔影,美不勝收。相傳,古時長江洪魔凶猛異常,常常泛濫,給當地人民造成深重災難。而那個洪魔是一條修行得道的黃鱔精,智慧的百姓在江邊和赭山上各建一座寶塔,分別鎮住其頭與尾。這樣人們才過上了安詳幸福的生活。

蕪湖地勢低窪,城區臨長江築有兩米多高的防水牆。在發大水的時候,長江的水漫到防水牆上,比城內的地面還可能高出一二米。傍晚時分,在中江塔附近有道鐵柵門開著的,穿過去,就直接進到了長江邊。七月的長江水勢很大,水面已經高出城裡的地面,接近防水牆了。滔滔江水,裹挾著泥沙,在夕陽映襯下,既黃且紅,滾滾而下,氣勢磅礡。一眼望去,恨不得望不到對岸。生在長江邊的我,為長江自豪的同時,對長江也有幾分敬畏。當它發起威的時候,足以吞噬一切,不會講任何情面的。女友是第一次見到長江,第一次與長江零距離親密接觸,顯得格外興奮,脫了涼鞋,涉水江邊。這可把我嚇壞了!就好像在一只猛虎旁有一個小童在若無其事的玩著游戲,身在凶險中而不自知。我厲聲呼喝女友,連拉帶拽,才把女友拖上岸。女友自然是一臉的不高興,一臉的不以為然,鬧得我到現在也沒能向她解釋清楚。

故鄉景美,親情溫馨

夜色降臨,華燈閃耀。蕪湖的夜市和小吃是出了名的。不過,由於在蕪湖停留的時間太短,父母要求我們回家吃晚飯,沒有品嘗到蕪湖的小吃,下次補過吧。

蕪湖的老家,現在建設得非常好了,讓我都有些不敢相信。整個銀湖小區,從建築外觀上看,一點不亞於大城市的高檔社區。多層結構的樓排列整齊,外觀色彩艷麗;位於銀湖南岸的小洋樓與別墅沒什麼區別,只是由居民自己建設的而已。當然這裡居民的社會層次、文化水平、經濟狀況等都不是能與大城市高檔社區相比的。銀湖比鏡湖要大得多,銀湖公園的開發也初具模樣了,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與鏡湖公園一起爭奇鬥艷,為蕪湖再添一處亮麗的城市景觀。

老媽早已備好了飯菜等著我們回來。家裡的飯菜還是最合我的口味,我就是吃著媽媽做的飯,喝著長江的水長大的。

在蕪湖停留的時間太短了,還有很多特色沒有品賞。蕪湖長江大橋是20世紀世界上跨度最大、規模最大的矮塔斜拉橋。晨曦中攜手徜徉在大橋上,望著腳下滔滔江水,一定會贊嘆“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寫得是如此真切。奇瑞轎車、海螺型材則是蕪湖現代工業的代表。

喜歡文化的人都知道,鐵畫是蕪湖一絕。在人民大會堂,有一幅鐵畫制作的巨幅迎客松,周恩來、毛澤東在這幅畫前迎接了無數各國政要。暮春初夏,在蕪湖可以品嘗到最名貴最鮮美的鰣魚;十冬月則是“金腳紅毛”的中華絨螯蟹脂肥膏黃的時節。除此之外,清代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鼎盛在蕪湖,當然現在已經式微得很,或許只能尋覓到淡淡的影子了。


精選遊記: 蕪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