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恆山、懸空寺—大同(四)

作者: 往往

導讀五台山—恆山、懸空寺—大同(四)——五台山黛螺頂 來五台山的人是不能不來黛螺頂的,這是因為這裡供奉著五個台上的五方菩薩。下午,我們就去了黛螺頂。黛螺是一座小山峰的名稱,一名大螺,又名青峰,寺院建在山頂上,故名黛螺頂,在台懷中心寺廟區東,古寺名叫佛頂庵,建於明成化年間,清乾隆十五年(1750)改稱大螺頂,乾隆五十一年(1786)又改為黛螺頂: 相傳,� ...

五台山—恆山、懸空寺—大同(四)——五台山黛螺頂

來五台山的人是不能不來黛螺頂的,這是因為這裡供奉著五個台上的五方菩薩。下午,我們就去了黛螺頂。黛螺是一座小山峰的名稱,一名大螺,又名青峰,寺院建在山頂上,故名黛螺頂,在台懷中心寺廟區東,古寺名叫佛頂庵,建於明成化年間,清乾隆十五年(1750)改稱大螺頂,乾隆五十一年(1786)又改為黛螺頂:

相傳,乾隆來五台山屢欲登台頂進香拜菩薩,都被風雨所阻,乾隆四十六年(1781)春,乾隆皇帝將黛螺頂的青雲和尚召來行宮,問他:“聽說你在中台頂的演教寺住過20年,我怎麼一次也上不去呢?”青雲和尚將中台頂變化無常的氣候稟告了乾隆;台頂氣候變化多端,以中台頂為例,一年12個月有8個月降雪(每年農歷九月開始降雪,第二年四月止),二百五十多天是積冰期:全年有二百多天刮大風,因此登台頂都是選擇六月天,其次是五月和七月,八月初也勉強可以攀登:除此日期外,最好不要登台頂。

乾隆知道台頂氣候變化莫測,難以攀登,放棄了登台頂的奢望,可是他又想朝拜台頂的五方文殊,於是給青雲和尚出了道難題:“五年後我再來時,既不登台頂,還要朝拜五方文殊,你替我辦這件事。”五年以後青雲和尚命人模仿五個台頂的五方文殊,合塑於黛螺頂正殿。由於殿內供五方文殊,故此殿稱五方文殊殿。殿內的五方文殊,從南到北依次是:東台聰明文殊、北台無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獅子吼文殊。登黛螺頂等於登五個台頂,進五方文殊殿朝拜等於朝拜五個台頂的五方文殊。乾隆於五十一年(1786)三月來此殿進香,朝拜了五方文殊。

從此以後,朝山僧侶到此寺參拜,可以代替朝五個台頂,省去許多路程。登五個台頂朝各個文殊菩薩叫作大朝台,登黛螺頂朝五方文殊菩薩稱為小朝台。在這裡我們曾經看到三個朝拜的人,那精神真讓人感動,前面走的是一個和尚裝束的年青人,後邊的兩個女人年齡在30多歲,也許是年青和尚的姐姐,長得很像,看來都比較有知識,穿著也很整齊。她們一路磕拜,十分虔誠。這裡的朝拜與藏傳佛教磕長頭不同,並不是完全匍匐在地,而是走三步,跪下去,把手掌向上,頭磕下去,然後站起來,再走三步,就這樣一路磕上去。上午我們在顯通寺就看到了他們,下午又來到黛螺頂,信仰的力量真是巨大,要知道我們只是走已經累得不亦樂乎了,一路磕上來真不知道要消耗多大的體力。可你看到他們表情很安靜,也沒有疲勞的樣子,一心向佛的勇氣真讓人佩服。

寺內有座旃檀殿,殿座六角台基,上部六角重檐攢尖頂,似六角亭,在五台山寺廟中別具一格。殿內的佛像站立於佛壇之上,故稱旃檀佛。這是因為:佛教傳說,釋迦牟尼成道後,到忉利天為他母親講《羅漢經》之前,弟子們為了讓佛祖的影像永遠存留在人間,便請佛祖站在河邊繪像,由於對佛祖的尊崇,人們不敢用目光直視,畫像師只得照水中的影子繪形,臨摹時自然連水的波紋也照樣畫上了。後來人們照畫而雕其像,故有“照佛”一說。據說,世界上第一尊“照佛”是用旃檀木雕刻的,所以“照佛”又被稱為“旃檀佛”。從此以後,凡是塑造這種形態的釋迦牟尼像,不管選用什麼樣的材料,一律統稱為“旃檀佛”。故此殿的立佛叫作旃檀佛,這座六角形殿則叫作旃檀殿:

從山下到的善財洞至黛螺頂有一條石階路,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為該路題寫了路名——“大智路“,是1999年由台灣高雄宏法寺住持開證法師捐款50萬元人民幣,由省政府民族宗教事務局和省佛教協會等有關部門和團體支持修建的。該路全長508米,共有1080級台階,全部用五台山青石鋪成。走上去很累,為了節約體力,我們是坐纜車上去走下來的,反正也算走了1080階台階,煩惱也早就不再有了。

下得山來,我們又去了兩個著名寺廟,一個是羅喉寺。據說釋迦牟尼出家前生有一子,取名羅喉羅,此寺是用佛太子的名字來命名的。這裡是黃廟,裡邊有很多喇嘛都是蒙古人。這裡有名的是一個“開花現佛”的裝置。一個木制的八瓣蓮花座在一個圓盤上,圓盤上有水浪圖案,圖案上塑有十八羅漢,盤外方台上還有四大天王。護衛著蓮花中心的四個佛,正面是釋迦牟尼,東面是藥師佛,西面是阿彌陀佛、後面是彌勒佛。通過地下機關,圓盤轉動,水浪也轉動,出現了18 羅漢過江的情景,蓮花隨著開合,花瓣展開時,佛就顯露出來了。據說是仿照北京庸和宮的“開蓮現佛”建造的。

圓照寺也是一個黃教寺廟,規模也是很大的。這裡的山門是很獨特的,一般的寺廟是三門並立,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像征三解脫。這裡的山門是五門並立,稱為五念門,是求生西方淨土的五門。對此只是聽說,我對佛教的理論也不懂,所以聽了也悟不出什麼來。站在山門除居高臨下,可看到重重殿宇、層層樓閣、青松紅牆參差掩映,景致還是相當美麗的。


精選遊記: 五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