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新疆之白哈巴

作者: rz2182

導讀N7北緯4841’39.2”,東經8646’54”,海拔1193米。卡德爾老漢在我的小本子上認真的寫下這三組數字,這是出發6天來我看到的最漂亮的漢字。那時我正坐在老漢家溫暖的木房裡記著流水帳。老漢能干的老婆正在灶台前忙得不可開交,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點不著的木柴讓她隨意那麼丟一塊,撥弄一下,紅紅的爐火仿佛比煤氣灶還聽話。想起來老漢家的確是有一個煤氣� ...

N7北緯4841’39.2”,東經8646’54”,海拔1193米。卡德爾老漢在我的小本子上認真的寫下這三組數字,這是出發6天來我看到的最漂亮的漢字。那時我正坐在老漢家溫暖的木房裡記著流水帳。老漢能干的老婆正在灶台前忙得不可開交,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點不著的木柴讓她隨意那麼丟一塊,撥弄一下,紅紅的爐火仿佛比煤氣灶還聽話。想起來老漢家的確是有一個煤氣灶的,不過卻被冷冷的放在臥室門口的一面鏡子下成了臉盆架,那高度給我洗頭正好合適。被老漢老婆擺弄的服服帖帖的不僅僅是爐火,還有七七八八的菜,這也是出門6天來我見到過得最多的蔬菜,除了土豆、洋蔥、白菜、包包菜之外,還有鮮艷的西紅柿。聽說她今晚要做20多個人的飯,只見老漢老婆手起刀落,當然是落了又落,她就被土豆山、白菜山、洋蔥山包圍了。而我是多麼期待著能出現一座排骨山啊,為了壓制這個肯定會招打的念頭,我只好翻開小本子,咬起文嚼起字,也許能稍微緩解我對紅燒排骨的相思之苦吧。可能我的樣子裝的還挺是那麼回事的,老漢湊上來歪著腦袋看我畫符。我的虛榮心立刻膨脹起來,把本子朝他斜過去,嘿嘿,老漢也不客氣,接過本子,又指指我手中的筆,然後指指空白處笑著問我:“這裡能寫嗎?”在我還沒明白怎麼回事的時候,他已經開始一筆一畫的寫了。原來是他的名字、地址、電話,還有這三個數字。雖然他聽得懂大部分的漢話,但並不太會說,所以當我看到這一圈工整的漢字的時候,很是吃了一驚,同時讓我吃驚的還有他的商業頭腦,讓我對這個看起來少語總是面帶微笑的圖瓦族老漢多了一絲敬意。難怪他們家的客人總是住得滿滿。

卡德爾老漢其實是叫卡德爾漢的,我自作主張的稱呼他為卡德爾老漢,好像有些太鄉土氣了呵,不過很親切啊。他和他的家人是我們在北疆遇到的最善良的當地人。他家的木楞房還有他親手寫下的這三個地理數據,把白哈巴這個西北邊境小村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記憶裡。關於新疆,我的第一篇游記毫無疑問要從白哈巴寫起,而關於白哈巴毫無疑問要從卡德爾老漢家寫起。

我們是從在喀納斯遇到的一個叫郭新的新疆攝影家哪裡知道卡德爾老漢的。能遇到郭新多虧了走不停。那時我們正在喀納斯為了湊不到人包車到白哈巴而苦惱著。我被前兩天騎馬的後遺症折磨的步履維艱,再加上本來就是一個混入革命隊伍的腐敗分子,一早放棄了打探坐在屋檐下曬太陽。而走不停就很厲害啦,四處溜達,真是走不停啊!但是仍然是不務正業,沒找到分賬的人,卻不但看到了哈薩克美女,還從郭新那裡打探到卡德爾老漢。郭大俠乃新疆人年年來喀納斯地區,大蝦住喀納斯每晚只要15大毛,而我們劃完價還要25,所以他推薦的卡德爾老漢是肯定沒問題的。事實證明這個選擇英明睿智!後來小曾說他們在白哈巴被宰一頓早飯吃掉了120大洋,我們心裡那個小人得意啊。

從喀納斯到白哈巴,一路景色非常漂亮,也很值得騎馬的,只是我們兩個已經是談馬色變了,只能包車。短短40公裡的山路花費300塊,以至於我們在路上捎上的一個獨行女俠對此非常不滿,更不滿的是我們竟然沒有多找幾個人來分帳!嘿嘿,女俠,誰讓你倒霉碰上了腐敗分子呢。我倒是偷著樂了半天,少花50塊!又得志一把。山路正在修,坡陡泥濘,非常難走,坐在車裡很有上山下海的感覺。不到40公裡,走了近兩個小時。聽說前兩天下雪的時候全是爛泥路更難走,可是一旦讓太陽曬干了就非常好跑。黃色的土路在高大的松林間起起伏伏,彎來拐去,繞過雪山,走過草場,非常詩情畫意。我眯著眼看著陽光穿過松枝,滑過雪地,滑過臉頰,緩緩地向後退去。腦子裡開始幻想,如果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在這裡信馬由韁,會不會碰到佐羅呢?

就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司機一腳煞住車說到了!我還以為他在開玩笑。一條碎石土路,兩側稀松的木楞房掛著膏藥一樣的住宿招牌,不時有吉普車飛來飛去,揚起一天的灰塵,把木楞房和它們的膏藥弄得灰頭土臉。這就是白哈巴麼?這就是我夢寐以求,打算在這裡好好休整的白哈巴麼?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如果卡德爾老漢家在公路旁,那打死我也不住到那兒吃土!

這種焦慮在我們看到卡德爾老漢家對面的金黃的樺樹林的時候就完全煙消雲散了。卡德爾老漢家的位置非常好,離公路有一段距離,但又不很遠;遠離公路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是不用吃土,二是安靜,既沒有車聲也少人聲。更何況老漢家出門就是金色,背後就是藍色。可惜藍色的哈巴河裡已經有太多垃圾了,都是很難降解的方便面盒、塑料包裝袋、還有膠卷盒。當地人的生活垃圾也是隨意的倒棄在河邊。唉!都說白哈巴是攝影家的天堂,可是我們不應該只是來這裡摁幾下快門,完成自己想要的作品,然後拍拍屁股走人而已,一邊還慶幸自己再不來就看不到了。至少應該把先進的環保思想帶到這裡,提醒當地人不要重蹈自己家鄉的覆轍。至少自己不要作破壞的幫凶啊!

新疆的日落很晚,這讓我們覺得一天有花不完的時間。傍晚的時候在金黃的樺樹林中游蕩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哈巴河在這裡還是個孩子,細細小小的在村子裡蹦來跳去,粗壯的白樺樹遮天蔽日地一路跟隨,生怕這個調皮的孩子不見了蹤影。一路上禾木、喀納斯的白樺葉都已經落了,而在山這邊的白哈巴,正是葉上濃妝。黃葉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只要陽光一照就立刻光彩四射,燦爛奪目。而最好的光線莫過於日出和日落,色友們朝思暮想的也就是這兩縷光線。六七點鐘的時候白哈巴四處都游蕩著端著長槍短劍的色俠們,我們也忍不住混跡其中。白樺樹絕對是這裡入鏡率最高的模特。白色間黑的粗壯樹干勾勒出一方天地,讓金色的葉子在其間起舞,三分之一在樹上,三分之一在地上,還有三分之一在空中。暮歸的牛群懶洋洋的從山坡上度下來,從容不迫,正眼也不看你一下。

我真想一屁股坐在落葉滿地的樹下發呆,能發多久就發多久。可是我們遇上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很耐心地指點我們拍片子,確切的說是我們厚著臉皮粘著人家。於是我這個腐敗分子一不留神竟混進了色友的隊伍,當然是偽的咯。為了偽裝到底,只好打起精神上竄下跳,橫排豎照,折騰一溜夠。

折騰夠了,太陽終於下山了,肚子也咕咕叫了。這才想起來從早上7點半到現在,12 個小時了只吃過半份手抓飯。出發前我就做好了挨餓的准備,誰讓咱要去的是安拉的地盤呢。幾天來啊羊肉抓飯我吃飯!羊肉拌面我吃面!羊油炸餅我啃餅!羊肉湯面我喝湯!大部分都是囫圇吞棗滴,真是剮啊!出發以來每天最多吃兩頓飯,經常是牛肉干加奶糖混個不餓的感覺就成了,6天喲,快成像片啦。所以當老漢老婆嗞嗞拉拉地熗得滿屋飄香的時候,紅燒排骨遠遠比佐羅更讓我向往。

老漢家不僅房間干淨,而且老婆作菜很好吃,更重要的是價錢合理,從不會騙人宰人。8塊錢的小碗的拌面吃得我肚滾腰圓的。屋外月大如輪,正是八月十六,水一樣的月光下,白哈巴開始入睡,水聲卻大了。用原木搭成的房子既保溫又透氣,暖氣爐正好在我們住的小間裡,劈劈啪啪的燃著柴禾。12點鐘老漢家自發的電准時停了,本來嘛,還夜以它原本的黑色。

在新疆看日出起床不是件辛苦的事兒,因為日出要比內地晚兩個小時,如果是在山區就更不用著急了,7點半綽綽有余。但是想拍出白哈巴炊煙繚繞的清晨,絕對需要百分百的耐心和百分百的技術!因為在苦寒的清晨苦等了兩個小時,而太陽卻咕咚一下就從山後面跳了出來,一點過渡都沒有。對我而言,這個早晨更像是看了一個免費的攝影器材展。

白哈巴最安靜的時候是上午10點到下午5點之間。這個時候拍日出的走了,而拍日落的還沒來。村子真正恢復了原本的寧靜。如果你有幸在這個時段裡留下來,你就有機會聽到陽光下自己的心跳。先在陽光下曬得慵慵懶懶的,然後走過小橋向山坡上那些不作生意的人家深處走去。一條林蔭大道串聯起圖瓦人、哈薩人、維族人、回族人的座座木房。靜靜的午後除了三三兩兩的小牛和度著方步的溜達雞以外,整個村子空蕩蕩的。偶爾有小伙子騎著馬飛馳而來,經過身邊卻勒住了馬,笑笑說:“它害怕鮮艷的顏色”。看看身上桔黃色的假北臉,不由得也笑了。其實我更怕它的四只蹄子啊!

我們來了又走,享受了美景,滿足了自己,可是也無可避免的介入了當地人的生活,留下我們無法估計的影響。當我們抱著大包和當地人還有回家的修路人擠坐在從白哈巴開往哈巴河縣的班車上,一個塵滿面鬢如霜的修路人很憨厚的笑著對我們說:“如果沒有你們,我們就可以坐著了”。這一段路班車走了6個小時,130公裡,他們就站了6個小時。其間還步行了一段以躲避查超載的。那一刻我十二萬分的感謝走不停,因為走不停的奮勇爭先,我才不用站不停和走不停。對於我們這是休閑,對於他們這就是生活。所謂休閑也許就是借用別人的生活方式在自己的生活軌跡裡畫一個短短的休止符吧。

小提示:

1. 卡德爾漢家在村衛生院的對面

地址:新疆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鐵熱克特鄉白哈巴村

宅電:13319060654

手機:13319069451

2. 白哈巴只有一個聯通的基站,所有的電話包括固定電話都是聯通的,移動用戶只能望站興嘆咯。有公用電話,每分鐘1元。

3. 白哈巴到哈巴河縣每天只有一趟班車,早上10點開門上人,要在村子裡轉1個小時才會出發。班車路上要走將近6個小時。如果趕時間,可以搭小貨車或者拼車,會快很多。我們去的時候班車每人20,拼車每人40。

4. 白哈巴邊境不是開放口岸,邊防站的戰士非常有原則,如果跟連長沒有特別的關系,連連長的面都見不到,更別提說好話網開一面了。也別想偷偷溜進去,有一對小夫妻騎馬潛入,可惜運氣不佳,竟被下鄉買菜的連長撞個正著!扣押證件、相機,寫檢查深挖思想根源,然後招待了一頓軍餐,兩個包子下肚,呵呵每人五十塊錢拿來!

2004年10月


精選遊記: 阿勒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