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一點點吉爾吉斯——柯爾克孜

作者: 麗江老謝

導讀其實這不能算是一篇游記。看新聞,這幾天吉爾吉斯斯坦國內形勢動蕩,反對派已經湧入首都主要政府大樓,占領了總統辦公室,而總統阿卡耶夫已經“逃離”了國內,飛到了哈薩克斯坦。 看來,吉爾吉斯“改朝換代”基本已成事實。 不能不說,吉爾吉斯的動蕩,對我國有著一定的影響。因為,中國與吉爾吉斯領土接壤長達約1000公裡。 我沒到過吉爾吉斯境內,所以其實� ...

其實這不能算是一篇游記。看新聞,這幾天吉爾吉斯斯坦國內形勢動蕩,反對派已經湧入首都主要政府大樓,占領了總統辦公室,而總統阿卡耶夫已經“逃離”了國內,飛到了哈薩克斯坦。

看來,吉爾吉斯“改朝換代”基本已成事實。

不能不說,吉爾吉斯的動蕩,對我國有著一定的影響。因為,中國與吉爾吉斯領土接壤長達約1000公裡。

我沒到過吉爾吉斯境內,所以其實也說不出什麼來。但是到過中國--吉爾吉斯的兩個邊境口岸,所以多少有些地理上的印像,所以就憑印像介紹“一點點”吉爾吉斯吧。

吉爾吉斯共和國,也就是吉爾吉斯斯坦。與周邊其他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一樣,以前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和其他幾個“斯坦”一樣,吉爾吉斯也成為了一個獨立國家,首都比什凱克。

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都是跨國民族,我國新疆就分布著很多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這些民族。但吉爾吉斯呢?

相信驢友們知道的不多——其實“吉爾吉斯”也是一個民族的名稱,在我國叫作“柯爾克孜族”(但我一直沒弄明白的是,為什麼明明是同一個民族,非要翻譯成“柯爾克孜”和“吉爾吉斯”呢?為什麼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就能一一對應呢)。

在新疆南疆,有著一個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介於阿克蘇和喀什之間,西部就與塔吉克、吉爾吉斯接壤,新疆人簡稱為“克州”,轄有烏恰、阿克陶、阿合奇等縣,州府阿圖什市。

相信去南疆旅行的驢友在阿圖什停留的並不多,其實從喀什去塔什庫爾干,經過的大段路程,一直是克州的地盤。驢友們很熟悉的慕士塔格山、公格爾峰,也都在克州的地盤內。

柯爾克孜族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有著自己的語言,也就是“吉爾吉斯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柯爾克孜語文。查資料得:“柯爾克孜先民早在2000年前就游牧於中國北方葉尼賽河上游。公元6世紀被稱黠戛斯,後劃歸唐朝管轄。公元840年黠戛斯與回紇竟雄取得勝利,自立黠戛斯汗國,勢 力一度達到北庭和安西。公元7世紀至10 世紀和漢族的交往頻繁。元代至明代柯爾克孜主要的活動地區從葉爾賽河上游逐漸移到天山地區。”

中國與吉爾吉斯有著兩個邊境口岸,也就是克州的兩個邊境口岸,分別是吐爾尕特口岸和伊爾克什坦口岸。

我在1996年秋冬分別到過這兩個口岸。

9年前,中國和吉爾吉斯的邊境劃分還沒有最後確定,雙方還維持在習慣邊境線,所以,那時候的口岸沒有標准的界碑,也沒有雙方認可的“國門”。

中俄關系已經改善,但眾所周知的、中蘇緊張時期的冷戰痕跡那時依然存在。我看到了邊境線上的鐵絲網、碉堡和崗樓,但已經廢棄。同行的當地官員提醒我,千萬不要跨越邊境線。

那個時候,這一帶不是旅游區(我不知現在是否是了),游客是不得進入的。因為當時我的特殊身份得以在當地官員和邊防武警的陪同下,去到了中吉邊境。

吐爾尕特口岸

吐爾尕特口岸,地處圖嚕噶爾特(也叫“吐爾尕特”)山口,海拔高度約3800米。

吐爾尕特是柯爾克孜語,意為“棗紅色的大阪”。

山口距吉爾吉斯共和國首都比什凱克400多公裡,國內屬烏恰縣地盤,距烏恰縣城 140公裡,距克州首府阿圖什市170公裡,距喀什市165公裡。

吐爾尕特是古代民間貿易的通道之一,是漢唐“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驛站。

想像著,那時,一隊隊來自中原和中亞的客商,攜帶絲綢、茶葉、玉器、香料等貨物從這裡頻繁往來,商旅絡繹不絕。

但吐爾尕特作為邊界口岸,大約始於1884年以後。1884年,《中俄喀什噶爾西北界約》這一紙不平等條約簽訂,沙俄割去我喀什噶爾西北大片領土,使吐爾尕特山口這個本來是中國內部的自然山口,變成了邊界上的通外口岸。從吐爾尕特作為邊界口岸迄今已百余年了,這期間,時關時開,幾經滄桑。

伊爾克什坦口岸

伊爾克什坦口岸,中國領土最最西邊的地方。都說中國版圖是只向東方啼鳴的公雞,那麼新疆是雞尾的話,這烏恰縣吉根鄉的伊爾克什坦就是雞尾上的翹得最後的那根羽毛。

從阿圖什市出發,沿克孜勒蘇河逆流西行,過烏恰、康蘇、烏魯克恰提、吉根,再沿海拔3000多米的克孜勒套與柯爾克昆蓋依套之間的峽谷,向西南而上。這是一個遙遙幾十公裡長的大峽谷,南山巍峨,北山聳峙,高峻挺拔,起伏逶迤,山中怪石林立,岣岩交錯。穿行峽谷之間,行人在驚險之中。

出峽谷,抵中國最西邊的鄉村斯木哈納,再沿克孜勒蘇河而上,過克孜勒蘇河大橋,一條南北流向的伊爾克什坦河便擋住了去路,這裡就是伊爾克什坦口岸(原稱“斯姆哈納口岸”),海拔約2700米。

伊爾克什坦原屬我國帕米爾腹地,從西漢劃人我國版圖,直到清代,一直是我國與中亞各國友好往來的交通要道。

同吐爾尕特口岸一樣,原為我國內部的自然山口,作為邊界口岸,是1884年《中俄續勘喀什噶爾界約》之後形成的。

資料記載:

“自從伊爾克什坦口岸形成之後,我國政府歷來重視這一口岸的建設。1944年(民國33年)民國政府撥巨款首次修通喀什至伊爾克什坦的公路。這條道路從疏附(現喀什市)出發,經明約路(現屬疏附縣)、克孜鎮(現烏恰縣黑孜葦鄉)、吾卡鎮 (現烏恰縣烏魯克恰提鄉)、斯木哈那(現烏恰縣吉根鄉),全長二百多公裡,路寬6米。

1945年(民國34年)這條道路上的四座橋梁因戰亂被毀。同年,烏恰縣政府呈請新疆省政府撥款重修喀什至伊爾克什坦道路上的葉蘇、那格拉等大橋,稱此橋為“國際前哨的交通咽喉”。當年,新疆省政府即令疏附縣政府撥給銀元81700元,以補修葉蘇等大橋。在此次建橋中,僅動員的鐵木工匠等勞力就達1 900余人。至1946年完工,不僅修補了橋梁,同時還加寬了路面,大部分路面寬增至12米。”

解放以後,盡管政府也多次投入過資金人力建設口岸和交通,但隨著中蘇冷戰以及吐爾尕特口岸的通商和通郵,伊爾克什坦口岸卻被漸漸即被棄置而冷落了。

所以,當我站在伊爾克什坦,眺望吉爾吉斯境內時,我沒有感覺到任何的通商口岸的樣子,不見任何車輛和人員,只有一個感受:荒涼的、緊張的邊境。

有關照片可參見我“相冊”中的《南疆》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