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日子——記游彬縣大佛寺石窟

作者: 呂自歌

導讀那一年,我們的日子過得比較拮據,不敢隨心所欲地花錢;那一年,我們的感情很好,天真不諳世俗地生活著;那一年,我們渴望像從前一樣一起快樂地出游……於是,打算去附近走走,利用周末一天半的時間。我叫嚷:“去大佛寺吧,全國三大佛之一!”小深說好。我說什麼他都說好,然後積極地准備。 我是個好員工,從來沒有請過假,小深只好做個“差員工”。那天我下 ...

那一年,我們的日子過得比較拮據,不敢隨心所欲地花錢;那一年,我們的感情很好,天真不諳世俗地生活著;那一年,我們渴望像從前一樣一起快樂地出游……於是,打算去附近走走,利用周末一天半的時間。我叫嚷:“去大佛寺吧,全國三大佛之一!”小深說好。我說什麼他都說好,然後積極地准備。

我是個好員工,從來沒有請過假,小深只好做個“差員工”。那天我下班,從公司開始狂奔,運氣好得自己都吃驚:晚上7點居然在汽車客運站外跳上一輛開往長武的長途汽車,開始我們搖搖晃晃的旅程。

一路經歷修車、超載罰款、車禍堵車等事,到達彬縣縣城時,已經是午夜12點半了。我們在漆黑的街頭茫然四顧,發現就近有一家賓館似乎燈火通明。遂上前查看,呵呵,又是好運氣。衛生間裡的熱水正好可以洗去一身臭汗,寬大舒適的床鋪正好可以放下疲憊的身心,啊,晚風吹得人心柔軟,靜謐的夏夜叫人忍不住想放聲歌唱。很久很久以後,小深對這家賓館仍舊念念不忘,屢次提及,說這是他住過的性價比最高的旅館了。

第二天賴到不能賴,只得起身。穿過不大的縣城,來到312國道攔車。不出半小時,我們被過路車拋在路邊,欣欣然抬頭望,不由得我大叫大嚷起來。初夏的陽光照在我身上,有點燥熱,四周明晃晃的,到處都是陽光的影子,一切似乎都在光裡。只有大佛寺,跳出陽光,自己生成了光芒。

很久很久以前,唐朝有個叫做李世民的皇帝,為了紀念在彬州(即現在的彬縣)戰死的將士,於公元628年在彬州西二十裡官道旁(即現在的彬縣城西十公裡西蘭公路旁)的清涼山腳下建了一座應福寺。人們在赤紅的山壁上鑿建了大佛,上了彩,開了光。為了保護精心建造的佛像,寺前建有明鏡台,台上建起一座3層磚木結構的樓閣,高五十余米,再逐一雕上美麗的花紋,繪上各色彩繪。

依著大佛,又在附近的山壁上鑿出大佛洞、千佛洞、羅漢洞、丈八佛窟等,濟濟一堂,蔚為壯觀。一代代的人們從四方來拜謁佛祖,祈福、祛病、求姻緣、做法事,來了又去,花開花落。北宋時更名“慶壽寺”,後俗稱大佛寺。大佛石窟依山石,傍涇水。整個石窟鑿岩為窟,雕石為像,架木為樓。至今細數前人的遺留,在500多米長的立體岩石上,錯落石洞石閣130多孔,神龕446處,大小造像1988尊。或說全寺共有107個大小石窟,257個佛龕,大小造像1498尊。

走進大佛寺,第一感覺這裡真干淨真涼爽,只是歲月已將彩繪剝奪,木石易容。拾級而上,迎面撞上。

好一座大佛!

主窟大佛釋迦牟尼依岩坐於幽深空靈的石窟正中,身高24米,手高4.5米,指高2米,一個手指甲就有50釐米高,造形雄偉、雕飾富麗,發式作螺髻形,長耳低垂、袒胸、盤膝端坐在蓮座上,體態自然豐滿,頗顯唐代風格。仰觀金光燦燦的風腴面態,慈祥中透出威嚴,威嚴中又現慈祥。虔誠凝觀,不勝驚嘆。據介紹,這是陝西第一大佛,在全國各石窟大佛中,也位居前列,但若以精美完好論,則位居各佛之冠,且別具一格。侍立於大佛兩側的菩薩分別為觀世音和大勢至,與大佛合稱為西方三聖。兩尊菩薩身高均為17.6米,也是非凡的藝術雕刻。各持法相,面相豐圓,含蓄恬靜。所著錦衣,流暢自如,其形其神,無不透射出天國裡的至善至美。

位於大佛窟東側的千佛洞,則另具特色。此窟呈中心柱式結構。窟中主像為彌勒佛像,兩邊侍立的分別是弟子,菩薩,力士。除此,各龕內大多為一佛二菩薩,或一佛兩弟子兩菩薩造像。尤其是眾多的石雕菩薩造像,袒胸露腹,飄逸飛動顯示出優美的大“S”造型,楚楚動人,從中充分能領略到大唐時自由、活潑、開放的社會風尚。

由於有些石窟在更高的山壁上,如要登高游覽,只能借助一條手腕粗細的鐵鏈。鐵鏈自上垂下,看起來頗有點冒險的趣味。我握緊鐵鏈,腳下踏實山壁上一個個土窩,居然也一步步攀了上去。上面風光很好,可以俯望周圍景觀,只是石窟內一座佛像也沒有,徒留空蕩蕩的石洞。正向下滑時,小深在下面叫我,我一回頭,便留下了一張“猴照”。

下得山壁,陽光耀目,山水相宜,不忍離去,在大佛寺旁的果林中徜徉良久,這才攔車離去。

記憶中透明的日子就是快樂的日子,譬如在大佛寺時。


精選遊記: 鹹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