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關<1>

作者: happycola

導讀陽關遺址究竟在什麼地方?似乎學界至今還有些爭論。現在被稱做陽關的地方,並沒有一個“關”,不過是墩墩山的一個漢代烽燧。陽關故址是1974年才確定的,於是有了一塊標明身份的碑,成為一個已無陽關的陽關。這卻遠比復制一個不倫不類、不古不今的陽關,要誠實得多。在墩墩山周圍繞行。烽燧下面的坡地,猛踏一腳下去,空空有聲,裡面正不知埋藏了何等樣的秘密。� ...

陽關遺址究竟在什麼地方?似乎學界至今還有些爭論。現在被稱做陽關的地方,並沒有一個“關”,不過是墩墩山的一個漢代烽燧。陽關故址是1974年才確定的,於是有了一塊標明身份的碑,成為一個已無陽關的陽關。這卻遠比復制一個不倫不類、不古不今的陽關,要誠實得多。在墩墩山周圍繞行。烽燧下面的坡地,猛踏一腳下去,空空有聲,裡面正不知埋藏了何等樣的秘密。山前的茫茫沙磧,被稱做古董灘。據說陽關故址的確定,便主要依據灘上發現的大量歷史遺物。如今這裡仍有不少陶片之類的古物遺存,故當地人稱:進得古董灘,兩手不空還。只是以我的無知,雖身入寶灘,卻也是決意空還的。

距這裡95公裡,是黨水之源的雪山——阿爾金山。在陽關故址碑前極目四望,方圓百裡曠無人跡,天地之間除了幾只蒼蠅嗡嗡飛著,再聽不到別的聲音。有一首無名氏的《瓜沙道中》詩:“陽關古道接大荒,官楊零落不成行。陰沉日色連雲白,暗淡風沙人寒黃。鴻覓稻梁銜矢石,人拼骨肉戰冰霜。唐蕃漢壘今何在,秦月依依照古疆。”眼前景色雖然不如此蕭瑟慘凄,但立定在一片空曠中,仍能體味到那蕭蕭的悲涼。

暮色四合,視野中只有墩墩山的烽燧兀立在高阜上。守候著一片靜寂,眼看著天邊的最後一抹絳紫,漸漸轉做深藍,一點一點地,黑定了。

想起張愛玲曾經講過一個紅柳娃的故事——好像是從《閱微草堂筆記》中看來的——茫茫大漠的紅柳樹間,有一尺來高的小人叫紅柳娃,捉到了,會哀哀求告。放了他走,則跑出一段路又折回身。仍是遙遙的叩首,屢奔屢止,直至追不及。這很像是幻覺。而人在極度寂寞中,是會產生這種幻覺的。

不過,上溯兩千年,這裡何嘗寂寞呢。陽關以南是玉門,那時,車轔轔,馬蕭蕭,使者,商人,冠蓋相望,不絕於道。守衛在烽燧亭障的官兵,在一片肉香氤氳中大快朵頤——當日一斤肉不過七個大錢。自然,金戈鐵馬,漢軍揮師西向,更是屢屢打破曠野的寂寞。那正是漢武帝的輝煌業績之一。


精選遊記: 敦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