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國寺游記

作者: 泥點子

導讀星期天中午飯後,趁著天氣晴好,偷得浮生半日閑,我決定去寧波城郊看看秋景。我先至寧波圖書館外借了一本閑書,然後從第三醫院搭乘去保國寺的公交車。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車程至保國寺。保國寺院是江南一座千年古剎,原名靈山寺,依山勢建造,逐級升高,掩映在蒼楠翠柏之中。一進院,丹桂之馨香四溢,沁人心脾。我邁步登上陡直的石階,步至保國寺的山門。在此再� ...

星期天中午飯後,趁著天氣晴好,偷得浮生半日閑,我決定去寧波城郊看看秋景。我先至寧波圖書館外借了一本閑書,然後從第三醫院搭乘去保國寺的公交車。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車程至保國寺。保國寺院是江南一座千年古剎,原名靈山寺,依山勢建造,逐級升高,掩映在蒼楠翠柏之中。一進院,丹桂之馨香四溢,沁人心脾。我邁步登上陡直的石階,步至保國寺的山門。在此再次檢票入寺,我看到左側有一巨型樟根藝雕的“佛祖成道”,步至佛像前,裡頭香火味濃郁,有善男信女在頂禮膜拜(不過除了此處,我留意了一下,其他的各個殿堂都沒有供奉香火,這一點是我所見過寺廟中所少見的)。在步入大殿一剎那,空曠、嚴穆的氛圍讓我感覺儼然身處在我鄉下老家的祠堂內。大殿的建築很富有藝術性和科學性。整個大殿的全部結構皆用鬥拱之間的巧妙銜接和精確的榫卯技術,不用一枚鐵釘將建築物的各個構件牢固地結合在一起,承托起整個殿堂屋頂五十余噸的重量。柱子則用較小的木材拼合成瓜棱狀,極其獨特,這種方法既省材又牢固美觀。在大殿前槽天花板上,還巧妙地安排了三個與整體結構有機銜接的鏤空藻井,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由於下面不容易看到,故被稱為“無梁殿”。

在正廳堂的一塊介紹牌上寫著保國寺大殿內有“鳥不棲,蟲不入,蜘蛛不結網”的千古之謎,我環視四周,果然大殿內清清爽爽,幾乎一塵不染。此時正好聽到身旁有人滔滔不絕地向同伴闡釋著這種奇謎,說這是因為建造大殿的材料可能是一種特殊香木,所以蟲鳥嗅之即避;還有可能就是由於大殿獨特的結構使空氣特別地流通,從而形成一種“風道”,通過這些“風道”在大殿內產生了一種回旋的氣流,回旋風在大殿內不停地回蕩,使梁上不容易結存灰塵;再就是這種回旋風有可能產生一種獨特的聲波,就像超聲波似的,使飛鳥不敢接近。

自南北上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堂和藏經樓,兩側有鐘樓和鼓樓連接其他建築,錯落有致。循著悠揚的鐘聲,我先去鐘樓探個究竟,踏著“咯吱咯吱”作響的木板登上閣樓。進入鐘樓,看到好多人聚在那裡興致勃勃地敲鐘。敲三聲鐘一元錢。我也躍躍欲試,向守鐘人買票敲鐘。守鐘的老頭許是想多點收入,在旁鼓動我敲六聲為佳,說什麼六六大順,健康長壽。我抬頭果然在牆上張貼的一張紙上看到相關“鐘語”如下:“三聲青春常在;六聲健康長壽;九聲平安順利;十二聲四季發財”。我笑著對他說,青春常在也不錯嘛。於是,我上前提起大木槌“當當當”地敲了三下,身臨其間,真有點聲如洪鐘之感,回蕩山谷間。然後我至對面的鼓樓,相對於鐘樓這裡人氣冷清許多,畢竟洪亮的鐘聲比沉悶的鼓聲來得動聽。東西廂閣樓間鐘鼓之聲相對呼應,古樸、穩重、深遠。所有的凡塵俗世都在山靈水秀、暮鼓晨鐘之中煙消雲散。當我折回登上藏經樓,看到大廳中一整排的木櫃子密密地擠圍成一圈,每個密封的櫃子上都用金字描著“親賜龍藏”四個大字,也不知裡面是否真的藏有經書,無緣得以一見。

從保國寺大殿出來後,我朝一側“青幛亭”方向進發,走在蜿蜒向上的石階間,頗有曲徑通幽的意境。來到這座身處叢林間的八角亭子,我於青幛亭中回望,寺院依稀。亭子設在獅子岩上,亭西有怪石嶙峋矗立,亭中設座。我找個座兒,掏出隨身攜帶的閑書翻上幾頁,讓自己遠離都市的喧囂,享受大自然的恬靜。

>
>
我的個人網站: http://shiming.2000888.com


精選遊記: 寧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