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水鄉聽槳聲

作者: 鴕鳥

導讀古城紹興,山川秀麗,風景優美,綺麗水鄉,風情萬種。棄車漫步,入烏篷船,隨著乃聲聲,漸行水鄉澤國。 河道或寬或窄,堤岸或遠或近,山野和村落時隱時顯。石拱橋、八字橋、纖道橋、太平橋、廊橋,與我們乘坐的烏篷船擦肩而過的一艘艘輕舟相映成景 ,一動一靜,讓人產生身邊的城市就漂在水上的感覺,腦際跳出的是“三山萬戶巷盤曲,百橋千街水縱橫”的詩句。 ...

古城紹興,山川秀麗,風景優美,綺麗水鄉,風情萬種。棄車漫步,入烏篷船,隨著乃聲聲,漸行水鄉澤國。 河道或寬或窄,堤岸或遠或近,山野和村落時隱時顯。石拱橋、八字橋、纖道橋、太平橋、廊橋,與我們乘坐的烏篷船擦肩而過的一艘艘輕舟相映成景

,一動一靜,讓人產生身邊的城市就漂在水上的感覺,腦際跳出的是“三山萬戶巷盤曲,百橋千街水縱橫”的詩句。

這就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古時大禹治水圓滿之日,在這裡會賢臣,稽功德,於是有了會稽的地名。會稽的水清明如鏡,於是這裡又有了鑒湖之稱,“稽山鏡水”便成了紹興的詮釋。大禹治水,留下了紹興這座水城。城中水巷交叉,街臨水而建,城因水而興。禹陵、秦望、蘭亭、沈園、青藤書屋、魯迅故居,從古到今歷朝歷代留給後人的人文景觀無一不傍著水。沿著一條水巷前行,可以過鬧市,穿民居,沿岸總能見到幾處深深的庭院,黑洞洞的台門,那台門內一定出過名人,有過故事和傳說。紹興的文化就這樣被水貫穿,就像一本用水寫成的書。

烏篷船悠悠前行。船老大手劃著槳,腳踩著櫓。這是紹興水手獨有的絕技。一艘烏篷船迎面而來,同樣是手腳並用。兩位老大單手劃船,揚手招呼對方,古樸風情,悠然而生。

迎面又見一艘舟楫。船上無篷,卻立著七八只鷺鷥。漁老大一聲吆喝,鷺鷥入水,浮出水面時口中已叼著大大小小的魚。漁老大將鷺鷥擒住,讓它們吐出口中之魚,放入艙中,魚兒還在蹦跳。

烏篷船劃過一座石橋,進入一個開口的湖區。只見懸崖峭壁,宛如天開,奇潭深淵,與山相連,湖洞相連,亭榭錯落,恰似進入一座水石大盆景之中。這就是東湖。這也是人工傑作。自漢代起,民工在此鑿山取石,至隋,越國公楊素為修越城,大舉開山。歷經千年的鬼斧神鑿,山漸空,水貫通,竟然成景。清代越中名士陶浚宣偶然得見,以為桃源再現。於是憑山建亭,臨水築堤,居然為後人留下一座絕美的園林,被譽為“稽山鏡水之縮影”,與杭州西湖、嘉興南湖並稱為“浙江三大名湖”,四季風景如畫。置身其中,有入仙境的感覺。

坐在烏篷船中,穿行於水鄉河道之間,忽然想起了一位紹興名人。周作人當年返鄉,乘坐烏篷船穿城出鄉,在船行之中頓生感悟,於是留下了那膾炙人口的《烏篷船》。坐在烏篷船上,憶讀著那文中的名句,忽然就有了醉意。


精選遊記: 紹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