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福草堂訪友(夜游同裡)二

作者: toaichq

導讀夜半,隨著“吱呀”一聲門響,手電的光引領我們走入濃濃的岑寂 ……布衣帶著我們從白日裡都覺陌生的無名巷子走過,周遭除了腳步的沙沙聲一片寂靜。古鎮以特殊的方式向我們展現以前從來不曾見的一面。讀書橋(東西橋)----這座江南常見的古橋在夜色裡巍峨的橫跨著,以前連接東西的要道,如今也落寞,只有橋下似乎千年不動的河水見證東西橋原來的繁華。索性我們在 ...

夜半,隨著“吱呀”一聲門響,手電的光引領我們走入濃濃的岑寂 ……布衣帶著我們從白日裡都覺陌生的無名巷子走過,周遭除了腳步的沙沙聲一片寂靜。古鎮以特殊的方式向我們展現以前從來不曾見的一面。讀書橋(東西橋)----這座江南常見的古橋在夜色裡巍峨的橫跨著,以前連接東西的要道,如今也落寞,只有橋下似乎千年不動的河水見證東西橋原來的繁華。索性我們在橋上坐了,江南的風以特有的溫柔拂過我們焦躁的心靈,幾乎同時我們聽到遠處的蛙鳴聲,又幾乎同時我們吟出辛棄疾的“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此刻似乎這蛙聲也是寂靜的一部分了。我們開始緘口,享受難得的靜心時光…… 沿著河邊 一行人隨性走著,且行且談,談興亦如這籠罩古鎮的夜色般濃厚。不覺已來到鎮子最繁華的所在---三橋。三橋就如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經過千年的時光,已經變得寵辱不驚了,白日裡的熱鬧和繁華似乎是他好客的表面,現在展示在我們面前的才是他真實的胸懷:深邃,沉穩,歷盡人事!對於古鎮對於歷史,這些敦厚的石板最有言語可講,只是他的講堂只能是在此刻,而聽者寥寥……唯有橋下的魚兒才是最忠實地聽眾, 不時“波~~”的一下跳出水面表示贊同!於是我們也憑欄而依,且做一回半懂的聽者罷。

河道兩岸樹高蔽日,夜晚在景觀燈的照射下,枝枝蔓蔓清晰的倒映在平靜的河水中。讓人恍惚覺著:這樹是從深深的河底長上來的,此時那河也不是河了,而是無底的深淵,幽幽的發散出詭異的氣氛,招引這岸邊俯頭觀望的人要下去探個究竟!當人人都覺察到這種的感覺的時候,不禁都害怕起來,趕緊離岸三尺,帶著敬畏、疑惑和惶恐的心繼續前行……

再一次站定的時候,是一條悠長的小巷前。兩旁斑駁的白牆在子夜時分顯得高大而且神秘,遠遠的巷子盡頭被一盞昏黃的路燈隱約照亮著,我們的手電光未及半途就發散的無影無蹤了。巷子就像一條時光的隧道,進入她似乎就可以穿越時間回到那緣定三生的從前……

時過子夜,我們渾然不覺。整個古鎮都進入夢鄉,唯有我們還清醒著!足音扣響,敲開了時間的大門,在靜馨中感受歷史,享受遠離塵世的寧靜!

我想我們是沉溺其中了,直到第二天告別的時候,不敢回頭,深怕自己重又墜入那古鎮沉沉的夜中……


精選遊記: 同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