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十日游流水帳+攻略(黔東南苗寨為主)

作者: Liufeng51

導讀【楔子】圖文版請看這裡﹕http://www1.turenclub.com/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8&ID=31669此次貴州行緣於公司組織去黃果樹瀑布旅游,於是搭了一趟順風車,跟著同仁們一起走了四天之後,便一個人開溜了,順便在黔東南消費了幾天年假。 對於貴州的了解,一直到出發之前都還是很模糊的,只知道那裡少數民族眾多,有四十多個,尤其是苗族、侗族和布依族,很有地方特色。 偶而也 ...

【楔子】圖文版請看這裡﹕http://www1.turenclub.com/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8&ID=31669此次貴州行緣於公司組織去黃果樹瀑布旅游,於是搭了一趟順風車,跟著同仁們一起走了四天之後,便一個人開溜了,順便在黔東南消費了幾天年假。

對於貴州的了解,一直到出發之前都還是很模糊的,只知道那裡少數民族眾多,有四十多個,尤其是苗族、侗族和布依族,很有地方特色。

偶而也在網上看到一些驢友游玩黔東南苗寨、侗寨一線拍的照片,覺得不錯,於是在出發之前便對那裡的少數民族風情充滿向往了。

五一的時候走了古徽州,回來之後便一直在碼游記,所以直到出發的前兩天,才開始在網上胡亂地收集了幾份攻略作參考,決定貴州之行走黔東南凱裡。計劃的線路是與大部隊的旅行團分開後,游玩青岩古鎮,之後轉到凱裡走幾個苗寨,領略那裡的苗鄉風俗,完了之後再去鎮遠古城,從鎮遠坐火車返上海。但計劃不如變化快,到了貴州之後,一切都隨著當時的情況而發生了變化。對於自助旅行,我一向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到了一個地方覺得好就多呆一天,不好就趕快開溜,也不將行程排得太滿,一般會預留一天的機動時間,走不完也無所謂,留著下次去就是了。如果一味地追求要按預計的線路走完,則很有可能是只為趕路而趕路了。

實際的行走線路如下:

D12005年5月20日晚上從上海飛抵貴陽

D22005年5月21日黔南州荔波小七孔

D32005年5月21日黔南州荔波鴛鴦湖

D42005年5月23日安順黃果樹瀑布、天星橋景區

D52005年5月24日畢節織金縣織金洞

D62005年5月25日黔東南州凱裡南花苗寨、季刀苗寨、朗德上寨

D72005年5月26日黔東南州凱裡朗德上寨、雷山西江千戶苗寨

D82005年5月27日黔東南州雷山西江千戶苗寨

D92005年5月28日雷山西江千戶苗寨、黔東南州凱裡民族博物館

D10-112005年5月29-30從凱裡乘火車返上海

【出發】

2005年5月20日,幾乎開了一整天的會,好不容易捱到下午四點半,會沒開完就先開溜了,背起包與去貴州的同仁們奔向旅行社派來接送到機場的客車。兩小時後,在飛機上看著那些平日裡一手遮天的高樓大廈很快地都變成了一個個小點之後,貴州已經是觸手可及了……

【游玩荔波 黃果樹】

2005年5月21日至23日,此段行程與同仁們跟導游一起游玩了貴州黔南州的荔波小七孔、鴛鴦湖,安順的黃果樹瀑布及天星橋景區,都是開發得相當成熟的旅游景點,與一般的跟團旅行沒啥兩樣,時間安排得極為緊湊,除了一路上長距離的坐車費了大把時間外,還要穿插到“包廂”中去集體大采購,真正看風景的時間少得可憐!具體的過程不值一提,就省略了。

【“天下第一洞”___織金洞】

2005年5月24日

早上五點便起來了,收拾好登山背包離開賓館,開始了一個人自游自在的旅程。

天還沒亮,借著昏黃的路燈走向貴陽客車站。道路上很安靜,清潔工人已經開始在扮靚市容了。一路上還看到不少“背簍軍”一排排地聚在商場門口“露營”,他們把頭“裝”在放倒的背簍中,三四個一組擠在一塊睡,身上僅裹著一條單薄、破舊得油黑發亮的被子。看到這種情景,想著昨天導游在車上給我們介紹貴陽“背簍軍”的凄慘生存狀況,很自然地與重慶的“棒棒軍”對比,這裡的“背簍軍”所受的苦比“棒棒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多看了兩眼,眼角便一陣陣發酸……

六點三十分,第一班開往織金去的客車准時出發了(票價三十五元)。

令我沒有想到的是,一個小時後,在車上居然親眼目睹了由六個青壯年騙子合伙導演的騙錢局。車上有四五個旅客總共被騙了一千多元,與我鄰座的一位看似相當老成的青年婦女也被騙了四百元。戲開演幾分鐘我就看出了破綻,還悄悄地撞了她的手臂提醒說這是個騙局,但她已經被其中的“誘餌”所吸引,聽不進我對她的提醒,事後直後悔當初沒有聽我的話,可這又有什麼用呢?!那伙騙子騙到錢後兩三分鐘就下車揚長而去了,待那些被騙的人回過神來想要下車去追,但看著那幾個都是青壯的蠻橫男子,沒有人敢站出來,只是後悔自己當時貪心太重。

出門在外,只要記住一點就不容易受騙了:天上沒有白掉下來的餡餅!絕對不能存有貪心!非己者莫取!不管騙子采取什麼手段,自會平平安安地渡過!還有一點:出門在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雖說有點消極,但還是很有效的,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上午十一點,在離織金縣還有十余公裡的三甲路口下了車,順便吃了午飯,之後轉乘到織金洞的車(票價一元),二十分鐘左右就來到了如雷貫耳的織金洞風景區。

出發之前,本沒有將織金洞列入游玩計劃之中的,只是在路邊看到宣傳的廣告牌“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才臨時改變主意,想看看它與被稱為天下四絕之一的廣德太極洞相比到底哪個更勝一籌。

游完之後,慶幸自己去了織金洞,看到了那麼壯美秀麗的一座地下宮殿!相比太極洞,這裡更是要漂亮壯觀好多倍!怪不得有人吟詩: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游!

確實如此!

關於織金洞的介紹,就不在這裡啰嗦了,隨便在“百度”裡面一搜,准能撈到好幾簍筐。

游玩織金洞注意事項:

為了省電,管理處規定淡季必須有十人以上方能一起進入洞中游覽;旺季必須有二十人以上,見到這條規定的時候與管理人員理論起來,但未果,只得在那裡等旅游團隊,一個多小時後,終於盼到了一個旅游團隊過來,謝天謝地!如果沒有旅游團隊,或許今天就是白跑一趟了!進去後由導游帶隊,人走燈滅,這對於想要攝影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丟了“孔雀翎”,沒有燈光誰還能有信心和力量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環境中拍出好照片?

由於這個季節正是貴州的雨季,洞穴裡面空氣極為潮濕,鏡片上一會兒就被霧氣所籠罩(隨身帶一只打火機烘烤鏡頭很重要!),所以,雖然在裡面邊走邊看了兩個小時,照片僅僅拍到幾張,與絕大部分的精華都只是擦肩而過,一百二十塊大洋的門票花得有些冤!和導游聊拍照片的事,她說一般只有五一、十一黃金周中有幾天是全開燈的,要拍到織金洞的好照片可真不容易啊!

【返回貴陽,夜趕凱裡】

下午三點多鐘,從織金洞返回三甲路口坐車回貴陽。到達貴陽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下了車一刻也沒停留,馬不停蹄地趕往火車站。一個多小時後,坐上開往黔東南州凱裡的1024次列車,凌晨一點在凱裡把自己從火車上放了下來,出了車站,耳邊是此起彼伏的拉客聲:要住宿麼?要住宿麼?我沒理她們,沿著一條大路走了幾百米,然後住進了一家十元一晚的單間招待所。

分享一下住宿的經驗:一般來說,在火車站附近住價格可能會貴一些,如果走出三五百米再找住宿,相對來說會便宜一些。

【南花苗寨風雨橋】

2005年5月25日

許是昨日乘車累極的緣故,凌晨躺下去之後睡得很香。早上六點被手機鈴聲吵醒,抬頭望窗外,發現昨夜不知何時下起了大雨,水流如注,但我還是馬上起來,收拾背包趕往下一個目的地:南花苗寨。

乘1路車到凱裡客車站(車票七角),才發現那裡只發送中長途客車,到南花苗寨的車需要在東郊車站坐,無奈,只好轉乘8路車折返。這又給我上了乘車的一課:乘車前最好向司機或售票員問清楚,告知他(她)你需要去的地方,這樣乘錯車的機會就少得多。當時,仗著手中有一本《貴州省實用地圖冊》便沒有問,白白在路上折騰了近一個小時。

到達東郊車站的時候,雨依然下得很大。開往南花苗寨方向的車沒那麼快出發,便坐在候車的地方等。

一位六七十歲的老爺爺見我背一大包,便問我要去哪裡旅游,我告訴他說要去苗寨。他一下子就興奮起來,給我介紹苗寨的一些習俗和風情,並說看我像個文化人,便從懷中掏出幾張紙打開給我看。沒想到那是他發表在“黔東南文藝”上幾首贊揚苗鄉的詩歌,有關於銀飾的贊美,有關於攔路酒好客風俗的歌頌,有關於蘆笙舞的推崇,還有關於苗家“游方”習俗的熱愛___在我還沒有正式到達苗寨之前,居然以這樣一種方式對於苗寨有了大致的印像,對於苗家的風情也更加的憧憬起來……

半個小時後,開往南花苗寨方向的車終於出發了。雨似乎有極強的表現欲,依然沒有停的跡像,一路上可以看到很濃郁的自然田園風光:一幢幢簡潔的木屋點綴在青山綠水間,偶爾能看到有些農家的煙囪正冒著幾股青煙,披著雨披的大叔大嬸們正地田間耕地、插秧___這樣的畫面見得多了,打從心底裡很自然地升起一種感動,多麼純樸善良和辛勤勞作的人們!在貴州行走了十天,沒有看到一個伸手要飯的,即使是那些“背簍軍”,也完全是自食其力!這也成為我喜歡貴州的一點理由。

近十點的時候,在南花苗寨的路口下了車,遠遠的就看到一座苗寨中均有的建築形式:風雨橋。入得橋內,發現橋的造型很簡潔,沒有雕梁畫棟,木與木之間均是通過榫嵌合在一起,沒有使用鐵釘,非常的牢固。在那裡躲了一會兒雨,順便拍了幾張照片。

【南花苗寨印像】

“南花”據說在苗語中的意思是“河水拐彎的地方”,南花寨正如其名,在巴拉河拐彎的地方,依山傍水,風景很美。

出發之前,從網上搜集到的攻略說南花苗寨是開發較早的苗寨,本以為那裡商業氣味會很濃,事實上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在寨子裡面逛了一個多小時,居然只有我一個游客!令我更意外的是,在那裡居然發現了一座基督教的“福音堂”!福音堂能在這樣偏僻的苗寨落戶,真不簡單。在雷山西江千戶苗寨,借宿農家的女主人“阿濃”說她皈依了基督教,令本有心理准備的我還是有些吃驚。

整座苗寨很安靜,村民們都在忙活著自己的事情,對於我這個外來游客,都報以很善意的微笑,我也回之以微笑並點點頭,雖然我們之間沒有任何語言的交談,但一個微笑足以讓我覺得與他(她)們已是認識多年的朋友。

問了一下賣苗家民俗工藝品的大姐,她說今天下雨,可能沒有旅游團隊來,所以不會有蘆笙舞表演,南花苗寨不是我計劃中的停宿地,於是只好略帶點失望趕去下一個目的地:季刀苗寨。

【逗留季刀小學】

從南花苗寨出來,下了大半天的雨終於停了。背著包沿308省道(希望沒有記錯,起點是247公裡處)的柏油路直接步行去下一個目的地____季刀苗寨。

攻略上說季刀苗寨離南花苗寨大約四公裡,事實上不對,足足有六公裡遠。我走了一個半小時,翻過一座山的啞口才看到季刀苗寨,途中經過排樂,也是一個苗家村寨,只不過規模比較小。

一路上風景很美,巴拉河一直在身邊嘩嘩地流淌,只可惜剛下過雨,水是渾黃的,有不少苗民正在河中撒網捕魚。公路沿著峽谷河床向前延伸,山峰上雲霧繚繞,常能看到從半山腰垂下來的小瀑布,偶爾有幾滴小水滴濺在臉上,感覺清涼無比。路上行人很少,只偶爾看見幾個穿著苗家特色服裝的中年婦女挑著秧苗從身邊走過,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突然間覺得農家生活是那樣的溫馨美好!

過了排樂,翻過一座山的啞口,遠遠地就看見一溜黑色從巴拉河邊層層疊疊地排到半山腰,周圍被綠油油的秧苗和樹木所包圍,像是鑲嵌在碧玉中的一顆黑瑪瑙。我知道,那定是季刀苗寨無疑了。

迫不及待地沿著田埂往寨中方向走,看到那有一所季刀小學,學生們還沒上課,正在“操場”上玩耍。說是玩耍,其實就是在“操場”上用泥巴將流水堵住,然後潑著玩,與城市裡的跳繩、踢球等玩耍不可同日而喻。孩子們見我這樣一個背著大包的外來陌生人闖入,都顯得極為好奇,瞪著大眼睛看著我,同時也顯得有些害羞和害怕,當我正視他(她)們的時候,他(她)們都會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多麼純樸可愛的苗家孩子們!

我掏出相機給他(她)們拍照,氣氛才漸漸地活躍起來,有些膽大的孩子開始圍過來,湊在鏡頭前幾十公分的地方,嘴裡喊著OK!OK!手上做出V字形手勢,非要我拍他(她)們不可!當我把拍好的相片給他(她)們看,他(她)們更來勁了,更多的孩子圍上來,讓我再想拍照都有些困難!幸好,這個時候上課鈴聲響了,孩子們才依依不舍地一步一回頭地回到教室裡去,我也才得以脫身。

和學校的一名老師聊了一下學生們的上學情況,他說由於希望工程的資助,現在的學生基本上都能讀完初中。只是有些比較偏遠的窮村寨上學還有困難,尤其是女孩,如果家族負擔重的話就只能放棄了。這次貴州行安排的時間很短,否則真想讓他帶我去偏遠的村寨看看。

【季刀苗寨印像】

離開季刀小學後,通過一座鋼筋水泥橋就進入了季刀苗寨。季刀苗寨分上寨和下寨,走了一圈之後,發現這裡更加原始純樸,有點世外桃源的味道。除了偶而見到的幾塊“農家樂”招牌,整個寨子基本上處於未開發狀態,除我之外再無其它游客。年輕的寨民們基本上都勞作去了,只看見幾個老人帶著小孩看守家門。本想找個老人聊聊天,了解一下寨子中的情況,但試問了幾個都言語不通,只是友善地對我笑,無奈,我也只好回報她們以微笑。期間曾企圖拍幾張老人的特寫照片,但她們見我舉起相機時都朝我擺擺手,只好作罷。畢竟,必須尊重她們的意願!

在季刀苗寨裡細細地看了一下苗家的民居建築形式,房子的建造很簡單,靠山臨水,基本為木質結構(偶爾也有下層為磚砌,上層木結構的房子),吊腳樓樣式,一般分為兩層,上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或堆放雜物。

【郎德上寨十二道攔路酒】

下午三點左右,離開季刀苗寨,趕往下一個旅游點____郎德苗寨。

郎德苗寨也分上寨和下寨,郎德下寨離季刀苗寨三公裡左右,步行幾十分鐘就到了。之後再步行到郎德上寨,路程大約一點二公裡。一般說的到郎德旅游,都是指郎德上寨的。

快到郎德上寨的時候,遠遠地聽見幾聲爆竹聲響,一會兒便聽到了以前在電視中多次聽過的蘆笙協奏曲,不由地加快了腳步,以小跑的速度前進,轉了一個彎,郎德上寨就展現在眼前了。朗德上寨建在半山腰上,也是依山傍水____看來苗家人也很講究風水的了。

一群著盛裝的苗家婦女們沿著彎彎曲曲的進寨路隔三差五地排開陣式正迎接一隊旅游團隊的到來;田埂上,十來個全身著黑的苗家男子則正在吹奏蘆笙曲,我知道,這就是苗家的獨特風俗十二道攔路酒了!趕快衝上前去,拍幾張照片再說!

【郎德上寨歌舞表演】

喝完十二道攔路酒,攔路的寨民們便撤入寨中的蘆笙場進行歌舞表演。主要表演了木鼓舞、蘆笙圓舞、敬酒歌等,對於苗家的歌舞本不太了解,所以名字多得讓我有些記不清了。

總體感覺苗家的歌舞中男子的舞姿具有剽悍性格,擺動幅度大,粗獷奔放,灑脫和諧;女子的舞姿則姿態優美,節奏感強,強調步伐整齊,注重群體的一致性。一般的舞蹈都是緩起,中間節奏加快,結尾時急劇收緊,最後的高潮部分卻突然告終,形成波峰與波谷的強烈反差,很耐人尋味。

除了舞蹈之外,還聽了獨特的蘆笙合奏曲。只見場內幾位神情莊重的苗家漢子每人各手捧一支蘆笙,在苗寨,蘆笙或許並不鮮見,但那支高達數米的蘆笙還是第一次見到。心裡暗自琢磨:這麼長的蘆笙,不要說吹,光是捧都捧不動了!跟著樂曲的節拍,場地中央不斷地湧入一些著盛裝的苗家婦女,漸漸圍成一圈。樂聲由緩變急,她們的舞姿也變得更加熱情奔放,幾圈轉下來後,只見得滿場裙裾飄舞,白光耀眼。本在一邊欣賞的游客們很自覺地被這種氣氛所感染,加入到其中狠狠地體驗了一把。

【商業氣味濃郁的郎德上寨】

歌罷舞罷,郎德上寨的商業氣味就一下子爆發了!剛剛還是在場上表演的苗家姑娘大嫂大嬸們,很快地就挎起了各自的竹籃向游客兜售民族工藝品。僧多粥少,常常是一個游客被幾個苗家姑娘包圍,兜售的產品主要有銀飾、刺繡、蠟染等。討價還價之聲不絕於耳,讓人感覺像是進了農貿市場。不過,這樣的時間持續得很短,一會兒,旅游團隊就走了,苗家姑娘們沒有了兜售對像,便各自回家,只幾分鐘工夫,就剩下一座空曠的蘆笙坪了,好像當初的喧鬧從來就沒有發生過。

【入住郎德上寨】

看完了蘆笙表演和熱鬧的商業兜售,在寨子裡隨意地轉了轉,見到一家農家樂的牌子時進去問了一下住宿,主人家說8元一晚,我想砍到5元,但他不肯,說寨子裡有規定,最少要8元。看了一下房間,還好,雙人間我一個人住,想來已是相當便宜的了。這個季節來苗寨的驢友好像很少,安頓好住宿到寨子裡面逛,再沒有發現有其他游客!或許,到這裡的游客是不少,但幾乎都是不住宿的,因為不習慣!在寨子裡面,豬糞牛糞和廁所中散發出來的味道讓大部分從城市裡來的人都會受不了。住的這家條件並不好,甚至於連衝涼的地方都沒有,幸好我一直衝涼水,所以也無所謂,就在水籠頭邊解決問題。

晚飯與主人家一起吃,10元,都是農家風味,還不錯,只是感覺辣得有點過,菜喜歡放花椒,吃得舌頭有點麻,總的感覺有點像四川口味。

吃過飯後讓主人家的媳婦拿出她自個做的繡花來看,挑了幾個小錢包,5元一個,回來後送給辦公室的同仁,她們倒都蠻喜歡的。

房間裡面沒電視,很早就躺到床上做夢去了。

【郎德上寨逗留一上午】

2005年5月26日

早上醒得很早,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聽著鳥兒們歡快地歌唱,很自然地就喜歡上這地方。

出去外面遛了一圈,薄霧漫漫,家家戶戶炊煙裊裊,寨民們都在忙活著自己的事情,一派生活氣息。現在正是農忙時節,家家戶戶都在把地裡的土豆收回來,並及時把秧苗插上,因此,走到田地裡隨處便能見到正在耕地和插秧的寨民。

昨晚得知今天上午會有一旅游團過來,也會有日復一日的蘆笙舞表演,於是便在寨子裡面逗留了一上午,完整地又看了一遍才離開。

寨民們很友善,即使你近距離地對著他們拍照也不會阻止,一副恬然自得的心態。從這點上面來說郎德上寨商業氣味很濃似乎並不恰當。清晰地記得五一的時候行走婺源,在偏遠的慶源小村,當我對著一條小巷拍照,迎面走來一位老太太,那老太太走過之後,突然間回過頭來向我要錢,說我拍了她。我的天!那次我實在是只對著小巷在拍,並沒有把老太太拍進去的意思,她居然提出這樣的無理要求,想來令人感嘆!那才是真正實足的商業化了!

【趕往西江千戶苗寨】

在郎德上寨觀看蘆笙表演的時候,天已經開始下起雨來,從郎德到雷山,然後從雷山轉車去西江千戶苗寨,這雨就基本沒停過。尤其是從雷山到西江,雨下得很大,車子在坑坑窪窪的碎石路上開了兩個小時才到。半路上經過陶堯,從車窗往外看,是一處規模挺大的苗寨,坐落在半山腰,黑壓壓的一片,約莫有五六百戶人家,一層層綠油油的梯田和山頂上的雲霧繚繞構成了一幅極美的畫面,直讓人懷疑是撞入了世外桃源。風景在路上,又著實讓我深深地體會了一次。攻略上沒有人提過這個地方,應該是沒有被開發的處女地,下次如果還有機會走這條線的話,一定要下車去好好地感受一番。

車沿著河谷山路七拐八繞,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山,當看到橫在路中央的“西江千戶苗寨”幾個大字時,轉了一個彎,西江千戶苗寨就展現在眼前了。

第一眼見到千戶苗寨的時候,腦海中還沒有思想准備就被幾個山頭上一大片黑壓壓重重疊的顏色所填滿。一路上也看到好些個苗寨了,但與這裡一比,絕對是小巫見大巫!千戶苗寨,果然名不虛傳!一路上所受的顛簸之苦在這一刻完全是煙消雲散,只覺得來這裡絕對沒有錯!

【入宿西江千戶苗寨“阿濃之家”】

下得車來,已經是下午四點多,車上的售票員很熱心地為我介紹一戶農家住宿,說許多像我這樣的背包客都很喜歡到她家去。恰巧的是她正經過那裡,於是順理成章地跟著去了她家,她叫“阿濃”(苗語),真名李珍,我喊她珍姐。10元每晚,住了兩晚,非常不錯!珍姐熱情大方,豪爽愛笑,尤其是保留了苗家好客的傳統,幾次在餐桌上唱祝酒曲,加上忠哥(珍姐的丈夫)也不斷地勸酒,讓原本不喝酒的我也破戒了!只喝得面紅耳赤,手腳酥軟。如果有時間,真希望能在那裡住上一星期或者半個月!

安排好住宿後,雨依然在不緊不慢地下著,只不過已經變得很小。坐在珍姐家的美人靠上,看著對面層層疊疊的苗家黑木屋和山頂上飄來蕩去的雲霧,聽著河邊嘩嘩作響的流水,一下子就從心底愛上了那裡!當珍姐問我下一站要去哪裡旅游時,我即刻決定就呆在那裡不走了,計劃中的鎮遠就留待下次有機會再去吧。

晚餐很豐盛,與珍姐、忠哥、楊霄(珍姐的兒子,希望沒有記錯)及珍姐的大伯大嬸共進,親切的就像是一家人!席間珍姐唱祝酒曲,讓我如聞天籟。大意是:“遠方的客人,歡迎你到苗家來做客,苗家沒有什麼好招待的,就請喝了這杯米酒,祝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在這種熱情的氣氛帶動下,不自覺地就喝多了,只覺得頭重腳輕。幸好沒有完全喝醉,能夠自己走上二層的小木樓。這頓飯吃了近兩個小時,也是10元,只覺得超值!在這裡,讓我真正體會到苗家人的熱情。猶記得大伯說如果我有空的話可以帶我去他住的苗寨開覺,但我這次行程實在沒有更多的時間,只好留待下回去了。吃過晚飯,上得樓去,推開窗,陣陣涼風吹來,酒氣才慢慢地開始消退……

窗外的幾點燈光裝扮著苗寨,依稀可以分辨大致輪廓。河水嘩嘩地流淌著,混雜著蛙鳴,在黑夜裡更顯清晰。珍姐一家的熱情好客讓我在那個瞬間重新感動,於是在她家的留言本上即興填了一闕《滿江紅》:

《滿江紅》(阿濃之家信手塗鴉)

數點燈火,依稀辨,村廓形列。蛙鳴處,流水潺潺,千年不歇。郎德寨蘆笙舞勁,西江苗阿濃歌悅。祝酒曲,飲到情濃時,盞盞滅。

銀似雪,連環接;錦如畫,隨風曳。設酒欄,盡顯苗家禮節。吊腳樓上擺龍門,美人靠前唱風月。待來日,復入西江來,長不別。

幾年沒有填詞了,所以平仄押韻都並不在意,只要字數沒錯,表達出心中的所想就行了。

末了在最後留下了上海土人登山俱樂部的名字和網址,如果下次還有機會再回到西江,希望能看到自己當初的留言。

枕著嘩嘩的流水和蛙鳴聲入夢,很甜。

【西江千戶苗寨梯田】

2005年5月27日

早上醒得很早,惦記著昨日在車上看到的梯田,便徑直朝那個方向走去。

西江的梯田規模挺大,一層層的從山腳直疊到山頂,估計垂直落差有一百多米。一般的梯田面積不大,呈長條形,多數只有一兩分地的樣子,大者不過三四分地,小者就只有幾行秧苗。沿著田埂不緊不慢地向山上走,偶爾覺得角度不錯時便回過頭來拍張照片,這樣走走停停地從山腳走到山頂花了近兩個小時。西江苗寨梯田被白水河切割成了兩部分,走了一部分不過癮,又跨過河去走了另一部分。早上天氣不好,陰沉沉地像要下雨,拍的照片都是灰蒙蒙的,下午天氣稍微轉好了,於是又重新走了一遍!把早上拍的照片基本都刪了。

現在正是插秧時節,寨民們很早就在田裡面忙碌著,經過他(她)們身邊的時候,都很善意地跟我打招呼,我也友善地回復他(她)們,有時候干脆就和他(她)們聊上幾分鐘。在這個時刻,可以很真切地感覺到寨民們的純樸和熱情!

【西江苗寨印像】

走完梯田,到寨子裡面轉了一圈,除了見到兩位來自澳大利亞的游客之外,再沒有碰到其他的游客了。

相對於郎德上寨,這裡的商業氣味要淡化很多,甚至於可以說基本上沒有開發,這主要是由於道路不好的緣故吧?如果哪一天路修好了,商業化的進程就將會是加速度的了!畢竟,這裡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家聚集地,資源在那裡,遲早有一天會進行商業化的!至於何時商業化,只是個時間的問題了。對於我們這些旅游者來說,當然都希望這一天來得越晚越好!

今天是苗寨的趕集日,但由於是農忙時期,來的人並不多,只是在苗寨的主街上稀疏的有一些修理鞋子、鐘表等的手藝人擺攤。在這裡讓我找到一點家鄉小鎮趕集的感覺。

【苗家銀飾】

在集市上稍微逛了一會兒,覺得沒啥好看的,便到進了一家“麻料銀匠店”去看銀飾品。銀飾,對苗家婦女來說可是相當重要的裝飾品了,銀飾的多少可以代表一個家族的富有程度。一套真正的純銀飾品一般都有十多二十公斤,以現在的通用市價算至少都得三五萬甚至於十萬八萬才能買得下來,加上手工制作,價值就更不得了!常常一套真的純銀飾品都需要一個家族幾代人的積攢。不過,現在大部分苗家人穿戴的都是用白銅代替的假銀飾品了,比如說郎德上寨穿著表演的就全部為白銅制作,據說不到千元就可以買上一套了,真的銀飾品只有在極為盛大的節日比如說吃新節、姊妹節、牯藏節之類的或許才能見得到了。

苗家的銀飾品非常多,大致從頭到腳一身穿戴披掛的有:銀冠、銀羽、銀索、耳柱、銀鈴、銀項鏈、壓領、披肩、鑽花項圈、銀串、圍腰鏈、手鐲、戒指等,品種多得讓我數也數不過來。

店裡的銀飾品種不少,有手鐲、戒指、項鏈等,依做工的精細程度不同價格也不一樣。便宜的三五元一克,貴的甚至於達到了十多元一克。其中一對做工非常精細的戒指店主竟然要賣到近一百元,雖然僅有五克左右,他說全部采用細銀絲焊就,這樣的戒指做一對就要兩天!還要保證不能出任何差錯。如果出了差錯,就只能報廢重新來過。

【苗家刺繡、挑花】

逛過了銀飾店,便到“阿濃苗繡坊”看苗家刺繡挑花。

店主是珍姐,自然好說話,和她聊了許久,了解了不少關於刺繡挑花的知識。

珍姐告訴我說苗族婦女個個都是刺繡高手,根本上不需要打什麼草稿,隨手繡來都花樣百出,有平繡、盤繡、結繡、縐繡、牽線繡、布貼繡等多種繡法,圖案大方,色彩艷麗,多以花草蝴蝶為樣本。挑花則多以幾何化的形體挑繡,講究反挑正看,平滑細膩,樸素自然,在色彩、構圖等方面都富審美情趣。用挑花繡制而成的裙子、披肩、圍腰、帽子、背包等生活飾品具有很豐富的苗家特色,在店裡直看得我眼花繚亂。

【苗家蠟染】

除了銀飾、刺繡和挑花,在苗家服飾中還有一大特色的民族工藝品便是蠟染。

對於蠟染的初步了解是來源於和西江工藝美術館的一位梁師傅聊天。蠟染的傳統工藝是將蜂蠟熔化後,用特制的蠟刀醮上蠟液,在自制的白布上精心描繪各種花草、鳥魚蟲獸等圖案,然後將布浸入染缸,染液順著裂紋滲透,待浸染若干次後,撈出放入鍋中煮去蠟質,再用清水衝洗,把浮色去掉,即可呈現所畫的各種圖案。

蠟染制品的價值主要是看做工的精細和精美程度來衡量,裂紋(俗稱冰紋)盡可能的小和盡可能的少,如能細至發絲則為為上上品。一幅上佳的蠟染制品,其制作的工藝非常復雜,使用的蠟刀也很多,從大到小甚至近十把,梁師傅把那些蠟刀拿給我看,大大小小的一排,令我大開眼界。

【遇到三位鄭州驢友】

離開梁師傅的工藝美術館時,差不多已是傍晚六點半,返回“阿濃苗繡坊”時,見一位陌生男子正給兩位穿著苗家服飾的女子拍照。珍姐對我說他們三人今晚也住她家,算來與我是一伙的了。跟他們聊了幾句,得知是鄭州過來的驢友,分別是:公雞、瞌睡蟲打盹兒、風中雁,他們走的是鳳凰、吉首、龔灘一條線下來,到達西江之前就聽朋友介紹說阿濃之家很好,費勁周折才找到的。

【晚餐】

晚餐很豐盛,只不過吃得比較晚,九點左右才開飯。我們四位旅游者與珍姐一家三口共進,氣氛很熱烈。珍姐再次表現出她的熱情,分別為我們四個人唱勸酒曲,搏得我們幾個的掌聲一浪高過一浪,他們幾個更是興奮,照相機哢嚓嚓的響個不停。每個人十多小盞米酒下肚後,不會喝酒的瞌睡蟲打盹兒幾乎被灌醉,後來去看苗家歌舞表演時腳步都是踉踉蹌蹌的,幸好沒跌進田裡或河裡去。其他兩位倒都沒事,尤其是公雞,酒量很好,面不改色心不跳。

【苗家歌舞表演】

吃過晚餐,已經是十點多了,趕緊趕去觀看難得一見的西江歌舞表演。到了那裡之後,才知道是貴州大學的學生來這裡采風包場,我們才有幸搭了趟順風車,見識到這種相對純樸自然的苗家歌舞。相對於郎德上寨那種商業味濃郁的歌舞表演,這裡更多地保留著其原始的特色。因為是農忙時節,所以歌舞表演都被安排在晚上,而不像郎德上寨那樣已經將歌舞表演當成了全村人的一項職業,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有旅游團隊的到來,就必定會預先安排好時間來接待。

我們一行去得有些晚,到達那裡時歌舞表演已經開始了。見識到的歌舞表演與郎德上寨的表演有些不同,有些節目還很有新意,但總體的舞姿和蘆笙曲調大都相似,每表演完一個節目,都是掌聲一片。這裡的人個個都能歌善舞,即使是小孩也不例外。其中兩名小女孩至今印像頗深,她們不但能歌善舞,做主持人也同樣出色,把兩名我早上碰到的澳大利亞女孩也請上台來表演,同時被請上台去表演的還有公雞。除了苗家的歌舞表演,貴州大學的學生也不放過這樣的表現機會,經常插在苗家歌舞的節目中間唱上幾段,也因此把氣氛調得更厚。在節目的末了階段,我也上台去唱了一曲客家山歌,那種感覺很爽!

節目的高潮是在最後的篝火表演,當一盆點著的柴火被抬上來之後,台下的人個個都變得更為興奮。很快就隨著苗家姑娘的舞姿加入到了其中,踏著節拍,大家圍著篝火不斷地跳啊唱啊,那種感覺,只有到現場去體味才能得到。

凌晨零點多節目才結束。當我們幾個離開的時候,貴大的學生還在那裡興致勃勃地跳啊唱啊,並爭著與著盛裝的苗家姑娘們合影留念。

回到“阿濃之家”,那種興奮的感覺很久才消退,凌晨兩點多才睡。

【離別西江】

2005年5月28日

早上六點起來,天氣很好,是到貴州後多日來唯一的大晴天。到寨子裡面轉了一圈,拍了幾張照片。在一塊豆角地裡拍那長勢正好的豆苗時,不小心從近三米的田埂上掉了下來,當時相機只是拿在手上,沒有掛到脖子上,所以摔到水中去了,當我以極快的速度撈出來時,趕緊把電池取出擦干相機,再度裝上電池時已經無法開啟了,在後面的民族博物館裡沒有拍到一張照片,有點小遺憾。幸好回來之後,相機恢復了正常,否則損失可就大了。取景不移動,移動不取景,這一回算是確實真切體驗了!

在寨子裡面逛了許久,回到“阿濃之家”打好包時,錯過了八點鐘開往凱裡的車,只好在“阿濃苗繡坊”與珍姐聊天。當我把幾日來的住宿與吃飯錢給珍姐的時候,她的臉上瞬間升起一絲不自然的紅暈,讓我再次體會到苗家人民的純樸!十一點左右,終於坐上第二班開往凱裡的車。

就要離開了,不由升起一股惆悵。

西江,我還會再來!

也許是明年,也許是若干年後。

那重重疊疊的木樓、蜿蜒盤旋的石階、氣勢壯觀的梯田和那日夜流淌不息的白水河,

香醇的米酒和純樸好客的民風,

熱情的舞姿和婉轉的飛歌,

值得熱愛游走的人一生的期待和珍藏!

離別是思念的開始,西江,我還沒有離開,卻已經開始思念了!

【參觀凱裡民族博物館】

兩個多小時後,車到了凱裡汽車站。在車站附近的火車票代售點買了返上海的K112次車票。然後坐1路車去民族博物館,算是給這次黔東南州之行做個總結。

博物館裡面的展出很棒,票價五元,值!主要介紹的是苗族和侗族的歷史、服飾、節日慶典等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在那裡看到的銀飾、刺繡、挑花、蠟染真是精品中的極品!只可惜相機壞了,沒能拍幾張照片回來。

在博物館裡面來來回回地走了三遍,直到五點半博物館下班,工作人員來催促時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離開博物館後,到餐館裡面好好地犒勞了自己一番,吃了凱裡著名的酸湯魚,酸酸辣辣的,味道真不錯!

吃完飯,到網吧裡坐了幾個小時,基本就泡在土人的壇子中了!

凌晨零點三十分,坐上K112次列車,經過近三十二個小時的顛簸,5月30日早上八點准時地趕到了公司上班。

整個貴州之行到此結束。

【攻略】

再多寫已經沒有必要﹐因為都穿插在流水帳中了。

只提供一下“阿濃之家”的電話號碼﹕0855-886197413885510020地址:西江千戶苗寨南貴村

【後記】

終於寫下這兩個字!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表達此時的心情﹐那就是﹕爽﹗

陸陸續續地寫了二十天才寫到這裡,真不容易!

不知道從何時起,發現對於游記的寫作是越來越懶了,不知道會否有那麼一天自己討厭於寫游記?

所幸,這篇終於就要完工了,心中說不出的暢快!

就讓這種暢快保留一段時間吧!

需要好好休息,休息一會兒﹗

(全文完)

圖文版請看這裡﹕

http://www1.turenclub.com/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8&ID=31669


精選遊記: 凱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