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尋土樓

作者: fang_fz

導讀中午從泉州出發進入泉漳高速路,很快汽車就轉入了漳州到龍岩的高速,因為已經進入了閩西山區,這條高速路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路程是在隧洞裡穿過。雖然洞多,但行路卻不感到寂寞,滿山遍野的竹子、荔枝樹、龍眼樹,還有各種北方看不到的熱帶植物,令人賞心悅目。今年福建雨水較大,整個行程都是小雨相伴,高速公路在距離龍岩還有幾十公裡的一個叫適中的小鎮就沒� ...

中午從泉州出發進入泉漳高速路,很快汽車就轉入了漳州到龍岩的高速,因為已經進入了閩西山區,這條高速路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路程是在隧洞裡穿過。雖然洞多,但行路卻不感到寂寞,滿山遍野的竹子、荔枝樹、龍眼樹,還有各種北方看不到的熱帶植物,令人賞心悅目。今年福建雨水較大,整個行程都是小雨相伴,高速公路在距離龍岩還有幾十公裡的一個叫適中的小鎮就沒有了,下一段尚在修建,在這裡車轉頭向西南奔向永定。進了永定縣一路上可以看到許多土夯的樓房,兩層的、三層的。方形的、圓形的、半圓形的。想必這些都是普通客家人居住的房子,只不過沒有我們腦子裡的土樓概念那麼雄偉壯觀罷了。車行了四個多小時,天黑以前到了永定縣,閩西南的一座山區清秀的小城,永定河自東向西穿城而過。這裡距廣東只有20公裡,到梅州也不過百八十公裡。是客家人的祖地和聚居地。第二天一早吃早餐,當地人一定要我們到街上小飯館去體會一下永定人的風俗。於是找了一家臨河的飯館,兩層小樓,樓上還有雅間。不過是放一張圓桌,擺幾個方凳而已,衛生狀況也較差。永定人早餐的風俗是要吃干米飯,炒幾個菜。我們坐定下來,要了一個燉豬腳,一個清炒筍,一個紅燒豆腐,一盤炒野菜,一盆牛肉湯,實際是抓一把牛肚用開水一燙,澆上豬頭湯。味道並不好吃,但卻可看出永定人對早餐十分認真的態度。也許這和廣東的客家人豐富的早茶同出一轍吧。

永定縣較大的土樓群有好幾處,因為天下雨,路難行,我們選擇了洪坑村去看“振成樓”。一路上路越來越窄,連日陰雨山體已經泡酥。不斷有小石子、小泥塊滾到路當中來。看起來有點驚險,實際上當地政府是有准備的,一路上很多搶修人員在清理小塌方。

來到振成樓,果然名不虛傳,巨大的圓形建築,直徑足有40米左右,像一座現代的體育場,更像雄渾壯觀的古羅馬劇場。怪不得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衛星照片曾經疑認為它是崇山峻嶺中隱藏的導彈發射裝置或是秘密核力量。幾年間,曾為這片神奇的土地拍下過上億張衛星照片。過去在照片上、郵票上都看到過這樣的雄姿,但裡面什麼樣,一直是個奧秘。親臨其境才知振成樓是林家父子兩代人在民國初1912年建成的。整樓由兩個環形樓組成,外環樓房以石材為底座,上面全是用土夯成,據說是由砂石、紅土加紅糖漿或糯米漿夯築而成。牆後1.3米,樓的第一和第二層沒有向外的窗戶,做為倉庫和廚房用,三、四層為客家人居住的臥室。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客家人住在冬暖夏涼的樓裡,又有堅固的圍牆保護他們的安全。外環樓和內環樓實際是兩個八卦形的同心園土樓。八卦即八個單元,每個單元一個天井,一部樓梯,從一層通到四層,每一掛之間有青磚隔火牆分開,但又有拱門相同。關起門,便自成院落,互補干擾,打開門,則全樓貫通,連成整體。

穿過兩重大門,便是全樓的核心,組堂。寬敞明亮的組堂大廳座落在內環樓的北部,可供全樓婚喪喜慶、聚會議事、接待賓客以及唱戲演出等活動用。大廳正面聳立四根圓形大石柱,像征靈魂接天,大廳屋頂是三角形的,酷似希腊雅典的神廟。可見土樓外土內洋,中西合璧,加上眾多的名人墨客題寫的楹聯,頗具文化底蘊。難怪這個樓裡現代出了一位院士。全樓共有房間216間,外環樓184間,內環樓32間。全樓至今住戶還都是林姓。

看過振成樓之後,雨還在不停的下,隨後冒雨瀏覽了洪坑村的全貌,此時雨越來越大。青山一洗,翠綠如滴,溪流彎彎,水聲潺潺,阡陌縱橫,生機一片。在這雨中清新的空氣裡望眼四周,古色古香的土樓,星羅棋布,簡直像是散落在青山綠水之間的一把眀珠。當我們返回永定時,雨仍沒有停的意思,第二天就聽說這條路出現了大塌方,路全斷了。感謝老天爺成全了我們一睹土樓風采的宿願。


精選遊記: 莆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