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聖誕游(第一天)

作者: 車舞心飛揚

導讀2004年12月,我陪我的媽媽到美麗的獅城-新加坡,過熱帶聖誕節。訂的是攜程的非比尋常新加坡5日2晚自由行(晚去凌晨回/國航),這樣我只需請假一天即可完成該次旅行。出發前父親還埋怨說哪有只玩新加坡一地的,多浪費呀,後來證明我是非常明智的,因為東南亞唯有新加坡躲過了那次可怕的海難。言歸正傳,我們11月23日晚出發,我因為身體不適加之暈機反映,整整吐了一 ...

2004年12月,我陪我的媽媽到美麗的獅城-新加坡,過熱帶聖誕節。訂的是攜程的非比尋常新加坡5日2晚自由行(晚去凌晨回/國航),這樣我只需請假一天即可完成該次旅行。出發前父親還埋怨說哪有只玩新加坡一地的,多浪費呀,後來證明我是非常明智的,因為東南亞唯有新加坡躲過了那次可怕的海難。言歸正傳,我們11月23日晚出發,我因為身體不適加之暈機反映,整整吐了一路,6個小時後大約早6點鐘,我終於踏上了塌實的土地,開始了我們的聖誕之旅。

新加坡是個美麗的熱帶城市,如果你去過香港,你會發現她們很像同胞兄弟。國家隨小,但是交通發達,城市交通建設甚是合理,沒有太多的大路,而到處是穿插街頭巷尾的單行線,交通方便而有秩序,熱帶植物遍布道路兩旁,所以新加坡給我的第一印像就是綠葉成蔭。

為了讓媽媽住得舒適一些,我們住在Grand Copthorne Waterfront Hotel(國尊河畔大酒店),一家依水而建的五星酒店,酒店大堂並不氣派,但是大堂內小橋流水,大堂外河水蜿蜒,加之服務人員親切的態度,溫馨的讓人依依不舍,這讓我沒有預定交通便利而位處繁華鬧市的酒店而倍感慶幸。

當天我們去了牛車水(Chinatown)、克拉碼頭(Clarke Quay)和著名的烏節路(Orchard Road)。

我們乘酒店免費班車到牛車水吃肉骨茶,不過不像我想像中的那樣好吃。然後從牛車水到克拉碼頭很近也很方便,因為一晚的飛行讓我們選擇了地鐵,其實即使步行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克拉碼頭現在是名副其實的酒吧一條街,我們到的時候大概2點多,還沒有生意,各式各樣和各式形態的座椅增添了別樣的生機,店家懶洋洋的帶著孩子在陽台曬太陽。新加坡河上的觀光輪船是不能錯過的,只是英文的講解多少讓我這個英文菜鳥感到遺憾,媽媽就更別說了。新加坡河畢竟是位於人口密集的地方,河水不算干淨,但是還算空氣清新。沿途會經過毗鄰而立的市政廳和高等法院、已成為飲食中心的駁船碼頭、白色尖頂的聖安德烈教堂、著名景點萊佛士登岸遺址和魚尾獅公園,當然還有我們的酒店。

從克拉碼頭回酒店可以步行,雖然沿途綠草、雕塑和酒店裡慶祝聖誕的人們讓行程沒有寂寞,不過當我走到中途時後悔莫及,因為我們找不到人行道了。我們感到疲倦,無助的站在馬路邊,看著飛快行駛的車輛而不見行人,這時才深刻的感覺到這是一個陌生的國度。

我們乘出租車到達烏節路,因為還早,就先到幸運中心地下食閣吃點便餐,點了當地小吃叻沙。

從幸運中心出來天已經黑了,五彩繽紛的彩燈將讓人眼前一亮,烏節路被點綴得異彩紛呈。各種組織和團體的慶祝活動已經展開,人潮源源不斷的填充著整個街道,各大商場、酒店的聖誕樹吸引著各種型號的相機,頻頻不斷的閃光燈讓聖誕樹上的小飾物如星星般閃耀著快樂的光芒。身著絲質短裙與聖誕樹合影真是很奇妙的事情,在香港過聖誕時那裡的女孩還會刻意穿上長靴和毛茸茸的皮毛飾物,以增添聖誕氣氛,在這裡就完全不同了。

可惜的是我們已經疲倦得沒有任何興致了,只好打道回府。因為不知在哪裡可以打到出租,所以原本打算坐一段地鐵再做打算。可是看到地鐵裡湧出的人流就立刻改變了計劃,試圖走到酒店的班車站點碰碰運氣。也不曉得是經過哪家酒店時,發現有出租在排隊,我們毫不猶豫的讓服務生叫了一輛,而後來我們才知道那些車本是供應給該酒店客人的。

回到酒店大約10點多,第一天的旅程就此結束。

Tip:

1.因為是自由行,所以功課要做足,看上去新加坡地方不大,但是行程的合理安排可以為你節約很多時間和金錢。

2.如果你時間充足並且沒有語言障礙,當然最好還是不要像我這樣只去新加坡一地,畢竟趕上海嘯那種事情還是不多的。

3.如果你可以在國航和新航之間選擇的話,最好還是選擇新航,因為相對來說服務態度還是比較好的。

4.在機場一定要領取免費的新加坡地圖、旅游介紹等,還會有一些及時更新的主題活動和參加辦法。

5.國尊河畔大酒店地處酒店集中區,但由於遠離市區,所以華人旅客很少,但是也很幽靜。提到的免費班車負責接送該地區所有酒店的旅客,始發站為國尊河畔酒店。

6.酒店旁邊有一家很出名的DISCO,如果你恰巧也住在國尊河畔酒店,並且不是向我這樣和媽媽一起旅行,建議你一定要去看看哦。

7.在新加坡打車是要在出租車站才可以的,正規的來講那裡沒有招手停車,但是或許也有例外吧。

8.當地人對大陸去的華人雖還算客氣,但不算友好,我想大概和陪讀媽媽的情況有關。


精選遊記: 新加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