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片斷

作者: 非魚

導讀林坑半日 近午時分從雁蕩出發,歷經五次換車、六個小時的辛苦,終於來到了心中向往已久的桃源村落――林坑。 但,背包進村後,我,忽然間,不知所措了,只有苦笑。 ――村落間幾乎所有的空地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車,車型五花八門,車牌天南地北。忽然,我不知道應該對自己再說些什麼了,是嘲弄自己的選擇,還是驢子所見苟同呢? 車還在不停的進,村子裡到處轉 ...

林坑半日

近午時分從雁蕩出發,歷經五次換車、六個小時的辛苦,終於來到了心中向往已久的桃源村落――林坑。

但,背包進村後,我,忽然間,不知所措了,只有苦笑。

――村落間幾乎所有的空地上停滿了各式各樣的車,車型五花八門,車牌天南地北。忽然,我不知道應該對自己再說些什麼了,是嘲弄自己的選擇,還是驢子所見苟同呢?

車還在不停的進,村子裡到處轉悠的都是游客,本身不大的村莊,人口密度瞬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可能比雁蕩要強些吧!?釋然。

林坑是那種普通百姓依山鄰水而建的小山村,兩條溪流交彙於村中央,黑瓦白牆的房屋依山勢錯落交織,雞犬之聲聞於路上,沒有徽居高牆深宅的達官貴氣,也沒有晉商大院的寬敞氣派,卻還是深深地吸引了我的心,或許,那是對於遠去家園的留戀和景慕吧。

沿山路小徑往上走,山間是叢叢茂盛的修竹,雞、鴨、鵝屋前屋後的遛達。看到一家人正坐在屋前於是上前閑聊,問他家門前正在蓋的木房是不是他們的新房,回答卻是那是為以後看電視唱歌的場所,頓時聊天的念頭全無,只好在山間瞎拍些小貓小狗的消磨時光。

村口有座廊橋,橫跨在兩溪交彙後流出村外的小河上,不長,全木結構,兩邊有美人靠,過往游客都會上去走走,隨著暮色漸深,人聲漸稀,橋面無人,於是信步走去休息一會兒,聽著腳下的流水聲發呆,回來後看介紹才知道此橋名沉香橋。

這是2005年5月3日下午6:43分。

此刻,我一個人坐在楠溪江林坑村口的一座木廊橋上。

看眼前仍在不斷進入的游客,聽腳下的潺潺水聲,思緒無定。

剛從半山腰下來,暮靄中的村莊是如此的平靜祥和,靜靜的群山環繞之下,讓人禁不住的感慨,這就是從古以來我們自己的家園。

暮色四合,各種聲響在逐漸消退著,漸次亮起的燈光仿佛在訴說著我們家園的變遷。

整個村落基本上都還是木質結構的二層民居,經過歲月的洗禮都已塗上了煙熏的色彩,現在一半的房屋都已成了客棧,新修的木屋有可能成為以後的娛樂場所。內在的變化,或許,一直在悄悄的進行著。

微風中帶著絲絲炊煙的味道,讓人不禁想家了。

也許,人都是矛盾的,為自己好。

你會走向哪裡?

我又會走向哪裡?

麗水街的老人和大戲

來楠溪江之前,看過一張麗水街的PP,就是鄰水廊檐下掛滿了一串串的紅燈籠,沒什麼感覺,而進村之前的嘈雜和擁擠也頓時讓我失去了興致,只當走過吧。

近午,很多人飯飯去了,人潮漸少,好不容易逮到幾張看不到人影的清淨’的麗水街。但是,就是無甚感覺。

接官亭和麗水橋相接的地方有棵大樟樹,樹下有塊親水石台,看四周無人,也沒了走興,於是就在台上的一把竹椅上坐了下來,休整。

忽然發現對岸柳樹下的條石上坐了幾位老人,其中一位身材瘦削,黑衣黑褲,須發無多,雖然坐在人中間,但那背影顯得如此孤單,恍若隔世,一下子深深地掬住了我的心,於是換了長焦,就呆在那兒拍了半個小時。回來後看照片還是感觸頗深啊,看著他回眸的瞬間和孤單的背影,一直有個心願,望他能早日解脫了那種孤單,我方能釋懷啊。

拍那位老人用了太長時間,麗水河的對岸我就沒過去了,那邊還有很多的老房子,但是覺得心意已足,在如此人流如織的景點,我能靜坐了半個小時,看到了自己從來看不到的風景,還不知足嗎?

看面前游人來去匆匆,坐在美人靠上的機會好像就只有留影的一瞬間,於是再次選擇了靜靜地坐下來,看著村裡的老幼婦孺在嬉鬧,店鋪裡的老板伙計在忙碌,或許,這才是真實的生活吧。

要走了,突然發現村口的戲堂裡正准備演戲,於是趕緊在前面的條凳上占個好位置,架了長焦,只等大戲上演。只記得很小的時候隨母親看過現場的戲劇演出,之後電視的錄播更是不懂不看了,現在湊熱鬧看新鮮,坐在眾鄉親中間感覺非常親切,仿佛自己也進入了他們所陶醉的世界,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的時光。

演出的曲目為三岔口、白蛇傳裡面的選段,起樂過門之後,演員登台入場,花旦、老生的妝扮都還認真,但場地較大演員的聲音出不來,可鄉親們都聽得非常投入,自己也慢慢地被渲染著,不願離去。

回來後,才發現,本來如此不屑一顧的麗水,竟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像。


精選遊記: 楠溪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