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的24天

作者: 游游斌志

導讀在深圳的24天八月,我離開了上海,目的地是南方的一個特殊的城市——深圳。它的特殊不僅僅因為出入其間需辦理那份莫名其妙的“邊境通行證”,更是因為,這次深圳不是我旅行圖中的一點,而是我假期工作的“戰場”。 或許是在上海呆久了,對中國的其他城市總沒有太大的信心,即便是北京、廣州、天津類的大城,走過之後也覺不過爾爾,並不能給我太多驚喜。然而深� ...

在深圳的24天八月,我離開了上海,目的地是南方的一個特殊的城市——深圳。它的特殊不僅僅因為出入其間需辦理那份莫名其妙的“邊境通行證”,更是因為,這次深圳不是我旅行圖中的一點,而是我假期工作的“戰場”。

或許是在上海呆久了,對中國的其他城市總沒有太大的信心,即便是北京、廣州、天津類的大城,走過之後也覺不過爾爾,並不能給我太多驚喜。然而深圳,卻完全改變了我的這種想法。每多留一天,對深圳的認識就愈深了一層,對其的喜愛程度也尤甚了一分。

我在深圳的工作是進行復印機的課題調研,由於其工作特殊性,使我能有機會走遍整個深圳,有機會看到這個城市的方方面面。而這一點,使我充分感覺,這24天的深圳人生活的意義遠遠地超過了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

第一個六天——被市容折服。

總覺得上海的陸家嘴與虹橋完全代表了中國城市建設的最高層次,不想在深圳幾乎處處是陸家嘴,處處是虹橋!路寬有兩條中山東一路外灘般的主干道——深南大道橫貫市區,全長近40公裡,園林般的道路建設,一半是路,一半是綠,讓人感覺仿佛去到了新加坡——清新、靜謐、潔淨、大氣!地王大廈雖不及金茂大廈的高度,但是雙塔形建築的氣勢,整體造型的現代感,使其當之無愧成為深圳、華南第一高樓!荔枝公園則如混凝土森林中的一泓清潭,散發出自然的氣息,使這座綠化率達40%的城市充滿了活力。而深圳灣的海水、華僑城的洋氣、背倚香港的青山,也使深圳更具國際性——包容而且完美。

第二個六天——為經濟氛圍叫好。

隨著工作的展開,越來越多的接觸到了這個城市更深層的一面——城市賴以生存發展的經濟情況。深圳不是一個工業城市,因而在城區內沒有一根煙囪,取而代之的是幢幢寫字樓。寫字樓作為商務貿易機構駐扎的基地,體現了深圳的整體經濟狀況。我可以看到深圳證券交易所內股市湧動的潮流;我可以看到中國銀行、招商銀行、深圳發展銀行、花旗銀行等銀行業的蓬勃;我可以看到三菱、福特、微軟、沃爾瑪、人頭馬等跨國公司紛紛駐足以謀大業的良好情況;我可以看到香格裡拉、海逸、假日等酒店集團所設分店內門庭若市的紅火;我更可以看到眾多高新科技集團、貿易投資集團、商務集團的足印,它們為帶活深圳經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深圳完全被一種經濟氣氛圍繞,於是有這樣一句話:“在深圳,沒有不會賺錢的人。”

第三個六天——被文化征服。

深圳沒有太深厚的文化底蘊,全市只有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的大學——深圳大學。然而這所地方性大學卻為深圳培養出了不少人才;深大如花園山莊般的校區則使所有的大學生向往萬分。由於深圳的外來人口眾多,是各種文化的大熔爐,因而深圳本地文化具有鮮明的特色:既有南粵文化的獨特性,有兼具全國各地文化的不同特點,使我儼然在一個縮微的中國內。而且由於改革開放得早,與香港又僅一河之隔,使深圳的文化氛圍也蘊涵了太多外來的氣息。西方的美食文化為深圳帶來了與內地迥然不同的飲食,哪怕是“麥當勞”類的快餐,在深圳都有其獨特內容為內地其他城市所無。而西方的服飾文化更是將深圳街頭扮點成中國的香榭麗舍,世界時尚的流行就是深圳時尚的流行!最主要的是深圳人的觀念,也因為改革開放的原因走在了全國的最前端:“超前消費”觀念、“生態居住”觀念、“環境第一”觀念等等,這種前衛正是一種文化的前衛、文明的前衛。

第四個六天——回味與不舍。

工作臨近尾聲,使我明白離開深圳的日子即將到來,於是不禁在回味一番。深圳讓我看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與希望。深圳近20年的建設,使其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城市。高起點的城市規劃,方便快捷的海陸空交通,完備的基礎設施,發達的通訊、房產、旅游、金融業,迅速崛起的信息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使深圳的綜合經濟實力躍居中國大中城市第五位。驚人的成績寫下了輝煌的歷史,深圳有太多值得我留戀的地方。於是心中那份隱隱的不舍讓我明白了這一點:我是愛上了這座城市。

如果你有機會走過深圳,千萬不要錯過;因為在那裡,你可以學到很多很多……


精選遊記: 深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