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中國人必須知道的一個地方

作者: 萍蹤雨影

導讀[code]<SCRIPT>if(parent!=window) document.write(parent.glb.winload_data) <script>[/code]每個中國人必須知道的一個地方 各位兄弟姐妹,您知不知道芷江這個地方?如果您知道,看了下文後請幫忙指出我的掛一漏萬之處,並請多多宣傳那裡的歷史事件;如果您根本沒有聽說過,那就請您看看下文,可能文章索然無味、不像一般游記那麼風雅,但還是希望您能硬著頭皮耐心看完,因為:每� ...

[code]<SCRIPT>if(parent!=window) document.write(parent.glb.winload_data)

<script>[/code]每個中國人必須知道的一個地方

各位兄弟姐妹,您知不知道芷江這個地方?如果您知道,看了下文後請幫忙指出我的掛一漏萬之處,並請多多宣傳那裡的歷史事件;如果您根本沒有聽說過,那就請您看看下文,可能文章索然無味、不像一般游記那麼風雅,但還是希望您能硬著頭皮耐心看完,因為:每個中國人都必須知道,在中國湖南省,有個地方叫芷江,以及在那裡六十年前所發生的事。

二00五年五一節長假期間,我們夫妻倆人自駕車由上海出發,途經浙江、江西、湖南、貴州、廣西,一路瀏覽湖南芷江、貴州鎮遠古鎮、儛陽河風景區、黔東南州凱裡雷山榕江從江一線少數民族區、廣西龍勝梯田、桂林漓江、陽朔風光等,整個行程歷時十天九夜,總裡程4255公裡。旅途經歷另文詳述,在這單給大家說說第一二天在湖南芷江的感受。

行程第一天早晨由上海浦東家中出發,經浙江、江西後行駛12個多小時,住湖南邵陽市,單日路程1220公裡,全天基本是高速公路。

第二天是5月1日,早晨七點半退房早餐,走完湖南也是我們行程的最後一段高速公路,出口名叫周旺鋪,僅距邵陽15分鐘車程。下高速走320國道,往懷化、芷江方向,在我們計劃中,230公裡國道預計用3、4個小時,准備在芷江午餐,因此一路上不時停車拍照,湘西路途的風光別有風味。過洞口(地名)後已經開始有山路,但我們還是沒有意識到下一段路途的惡劣,十點半開始,山路越來越難走,按說我們自駕車也走過不少山路,浙江境內、江西境內山路不下十幾次,包括川藏南線、稻城亞丁,也跟團去看過新疆的路,對山路多少還是有些了解情況的,但是湖南這一段路還是大大出乎我們的想像。整個一百多公裡全部是貼著懸崖峭壁繞山上下,車道僅能兩車低速交會,全國各地都有什麼類似十八彎的地名,湖南這段路要數的話絕對是九十九道彎,而且全部是“鴨翅膀”彎,就是“<”形狀轉彎,難度系數更大的是有些彎坡度落差就有三四米,有20-30度的斜率。整段山路有幾百個連續彎道警告標志,至少十個要求一檔下坡的強制性警告,沿路還有幾個觸目驚心的“血字碑”,××年××月,此路口翻車多少人死亡等,絕對是挑戰自駕車技術的。一直到下午二點,才走完驚心動魄的全部山路,在路邊午餐時向當地居民打聽,我們翻過的這片山叫做雪峰山,即320國道洞口至中方、懷化段。

啊,原來這就是雪峰山!60年前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上最具有轉折意義的雪峰山戰役就是在這裡發生的。

1945年,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受到美軍的沉重打擊節節敗退,日本本土的防衛提到了大本營作戰日程上來。為防止日本本土在防御美軍登陸時受到來自太平洋和中國大陸美軍戰略轟炸機二個方向的壓力,大本營要求中國派遣軍在5月前,攻占中國大陸的幾個重要盟軍機場,同時能進一步減少盟軍對國民黨政府的物資支援,為同中國單獨議和作最後努力,起到一箭雙雕的目的。據此,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岡村寧次實施了“一號作戰”,“一號作戰要綱”指出,作戰目的是:擊潰敵人,占領並確保湘桂、粵漢及南部平漢線沿線地區,摧毀敵空軍的主要基地、扼制其活動。在相繼奪取了桂林、柳州、衡陽、南寧等機場後,日軍於45年3月又攻占了鄂北老河口機場,於是湖南芷江機場成為美國戰略空軍在華的唯一前方機場。當時芷江機場停駐著盟軍從各失陷機場移來的戰鬥機、轟炸機、偵察機等500多架。

1945年4月,開始了日軍戰史上稱為“芷江攻略戰”,中國稱為“雪峰山會戰”的戰役,日軍目標為占領芷江機場,打開進攻貴州、重慶、四川的通道。

敵我大致兵力布局為:

日軍:第六方面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大將)

前線指揮官第20軍司令阪西一郎中將

116師團(7個聯隊)、47師團(7個聯隊)、34師團(5個聯隊)、68師團(4個聯隊)另加獨立步兵70旅團、關根支隊等共計四個半師團八萬余人。

國民黨軍隊:陸軍總司令何應欽

前線指揮官第四方面軍司令王耀武

胡璉的18軍(就是金門那個)、韓璇的73軍、施中誠的74軍(即後張靈甫的新編74師)、李天霞的100軍、廖耀湘的新編第六軍(正由印度、昆明空運來芷江,實際未參戰)計15個師13萬人。另有湯恩伯的11個師配合警戒、協防。

當時,世界歷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聯合國成立,中國作為四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法國尚無),宋子文代表中國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國際地位的提高,取決於國家的實力和戰力”蔣介石出於政治及軍事的考慮,這次動了真格,投入參戰的15個師全部是美械裝備中央嫡系部隊,並專門制定了代號為“自培計劃”的反攻作戰方案。

戰役開始階段,國軍73軍、74軍邊打邊退,引敵進入湘西連綿200公裡的雪峰山地區,日軍47師團、116師團、關根支隊長驅直入,進入雪峰山主峰下江口、青岩一帶,日軍指揮官阪西中將高傲的以為眼前中國軍隊像以往一樣不堪一擊,想趕到哪裡就能把他們趕到哪裡。

5月5日,王耀武開始反擊。74軍一部弛援武陽守軍,日軍進攻部隊關根支隊全部被殲於武陽城下,堵住了日軍撤退的大門。孤軍深入的116師團被5個師的國軍包圍在雪峰山東麓至洞口一帶,經十天激戰,日軍留下3000多具屍體撤退至邵陽附近。日軍另一支主攻部隊47師團5月21日也被國軍在雪峰山北部殲滅。會戰進程中,美軍飛虎隊也狠狠報了被迫搬家多次之仇,出動飛機2500架次,沒日沒夜的轟炸、阻截日軍。

5月15日開始,全線中國軍隊開始進攻,日軍倉惶敗退,至六月初,參戰日軍全部退回到其進攻集結點,歷時一個半月的雪峰山會戰以日軍的失敗而結束。按何應欽在國民黨六大報告所述:此戰擊斃日軍聯隊長瀧寺保三郎、重光三馬以下12498人,打傷13000多人,俘虜342人,繳獲物資一批。我軍陣亡7737人,傷12483人。(日軍陸軍部戰報數據為:傷亡總計二萬六千余人,雙方數字基本吻合)

雪峰山會戰是中日正面戰場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戰鬥,事實雄辯證明,只要武器裝備相當,中國軍隊完全能打敗日軍精銳部隊的進攻。自雪峰山會戰後,拉開了國民黨軍隊戰略總反攻的序幕,開始大規模收復失地。

44年底至45年春,中國駐印軍隊在緬甸持續發動八莫戰役、南坎戰役、芒友戰役、腊戊戰役,解放緬甸北部;45年春,攻克騰衝、芒市,清除了雲南境內的日軍,雲南解放;5—6月間,國民黨軍隊進行尾追作戰,收復南寧、柳州;7月3日占領龍州、憑祥,將廣西南部日軍趕出國境線;7月28日攻克桂林,光復廣西全境。此外,國軍在福建、浙江也轉入反攻,接收了部分地區。一直到日本投降,在大陸戰場的日軍完全處於戰略守勢,顧此失彼,再無力發動任何一次進攻。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我們現在知道二三個月後日本將宣布無條件投降,在當時,日本雖則陷入困境,但基於日軍在塞班、硫磺島、衝繩島的困獸表現,沒有一個人包括美國總統杜魯門認為對日戰爭會在46年年中前結束,即使在五月份原子彈實爆實驗成功後美國仍有計劃在45年11、12月登陸日本本島,預計傷亡三十萬士兵。

在蘇聯對日宣戰的當天即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發表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群起而動,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英雄頑強但又無名無份的雪峰山!

回頭繼續說我們的自駕車游程,在翻過雪峰山後,下午三點多到達芷江,距縣城不到3、4公裡的國道邊有芷江抗日受降紀念牌坊(公園),這是我們計劃內的第一個景點,我認為她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有著無比重大地位,怎樣評價都不為過,尤其是在前段時間各大城市發生的事後,應當加強宣傳以廣為人知。

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侵華日軍向國民黨政府正式投降的儀式就在此地舉行。由今井武夫少將(日軍副參謀長)代表侵華日軍,肖毅肅中將(陸軍參謀總長,考慮到級別對等因素,受何應欽上將委托)代表國民黨軍隊。就是在這裡,日本人第一次低下他們的頭,向中國人民屈膝投降。當天,芷江軍民傾城而出,雖冒著酷暑揮汗如雨,仍爭相擁睹,以一見日本降使的醜態為幸。國民黨政府為紀念此歷史事件,於46年在此建造抗日受降紀念牌坊,紀念牌坊目前仍保留著蔣介石、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等人的題詞,並保持原狀,不知道如何躲過四十年前那場浩劫的。此牌坊是亞洲為紀念二次大戰勝利而建成的二大和平凱旋門之一(另一個在朝鮮平壤),也是中國唯一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建築物,園中另有受降堂、陸軍司令部舊址、抗日紀念館、碑林等。按說五一期間各景點人數多少有明顯增加,但我們在此參觀的一個多小時內,僅看到不足一百人(公園規模和上海龍華烈士陵園相當),聯想到日本對靖國神社的狂熱,而我們這一具有特別重大歷史教育意義的地方竟然一直默默無聞,心裡總感沉重,不是滋味。

其實,按照嚴格意義來說,芷江不是日本正式投降的受降地,稱之為洽降地可能更恰當。當時,日本這麼快無條件投降出乎大多數國人意料,在北方甚至有戰士聽到消息時以為是說哪個據點的鬼子投降啦,全國處於喜悅及忙亂中。國民黨政府原來計劃在江西玉山安排接受日軍投降,但由於暴雨引發山洪,玉山機場無法使用,在匆忙中選定讓日軍降使來芷江機場。由於雙方都准備不足,在芷江主要是接收今井武夫帶來的日軍投降書、在華日軍部署圖,對受降範圍、接收品、日俘與日僑的遣返、南京偽政權的處理等重大問題作了洽談,簽署了備忘錄。

九月二日,由麥克阿瑟上將代表盟軍於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艦上,接收日本政府代表重光葵(外相)、梅津美治郎(參謀總長)正式簽字無條件投降,徐永昌將軍代表中國政府簽字確認。九月三日消息傳來,舉國歡騰,是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九月九日,中國戰區受降簽字典禮在南京陸軍總部禮堂(抗戰前中央軍校,黃埔軍校搬遷而來)舉行,岡村寧次大將代表一百二十八萬駐華日本兵(即華北北平30萬、華中武漢35萬、華東南京34萬、台灣17萬、北越3萬、空海軍及其他9萬)簽字正式向何應欽上將(陸軍司令)投降。遺憾的是,日寇在最後還耍弄小聰明,故意全體不帶軍刀,沒有出現繳刀投降的歷史畫面。同日,蔣介石向日本中國派遣軍下達第一號命令:在中華民國境內(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除外)、台灣以及越南北緯十六度以北地區,所有一切日本陸海空軍及輔助部隊向本委員長投降。

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三天,八月十八日,駐東三省(偽滿州國)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將下令全軍停止抵抗向蘇聯紅軍投降,計八萬人被殲,六十三萬人被俘。

八月二十七日,蔣介石任命陳儀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兼台灣警備總司令。十月二十五日,日本台灣總督兼第十六方面軍司令安藤利吉將軍向陳儀正式移交,是日為台灣“光復節”。

九月十六日,受中國戰區統帥蔣介石委托,英國海軍少將夏考特在香港督憲府,接受駐港日軍司令岡田梅吉的投降。

不過基於當時的具體情況,日軍投降的程序,國民黨政府的認定,特別是現存紀念物的唯一(國民黨在“重慶大轟炸”後,在“精神堡壘”原址上建造的“抗戰勝利紀功碑”,現名重慶解放碑;南京黃埔路的正式簽字禮堂,現為解放路解放軍南京軍區禮堂),芷江稱為受降地也無什麼不可。

鐘山依舊在,青天重光輝;萬民同歡呼,日落芷江城!

一場轉折的戰役,一個英雄的地方,原來我們今天走過的二處是這樣具有意義。但在行前,老實說知道的並不具體,要不是為自駕游作准備工作,連芷江都不知道在哪裡,何況其他。在整個抗日戰爭歷史中,我們聽得最多的是: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八路軍、新四軍、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最多加上台兒莊、淞滬抗戰。

的確,在抗日戰爭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軍民進行抗戰的功績並不能否認,也沒有人能夠抹殺。但在今日我們紀念這場造成中國軍民死傷3500萬,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當時),間接損失5000億美元的反侵略戰爭最終勝利時,有多少人知道“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備應戰而不求決戰……最後關頭一到,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惟有犧牲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後的勝利!”都是誰說的?在我們自小受到的教育熏陶下,這些話與蔣介石在我們腦海裡的形像能對應嗎?又有多少人知道南口阻擊戰、忻口會戰(娘子關)、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衡陽保衛戰、南寧會戰(昆侖關)、常德、上高、四次長沙(萬家嶺)戰役是怎麼回事?除了記起左權同志外還有多少人記得佟麟閣上將(37年北京)、趙登禹上將(37年北京)、郝夢齡上將(37年山西)、王銘章上將(38年山東)、張自忠上將(40年湖北)、唐淮源上將(41年山西)、李家鈺上將(44年河南)及戴安瀾中將(42年緬甸)、高志航空軍少將(37年河南)等200多位殉國的國軍高級指揮官和三百二十一萬余傷亡國軍抗日官兵?除了阿部規秀等三名鬼子將領是死於八路軍之手,又有誰知道另外的126名日本將軍是被誰擊斃的?

在六十年後的今天,在紀念中華民族近現代百多年第一次抵抗外虜侵略取得光輝勝利的今天,如果還是以二國三方的態度,一方說另一方“大潰敗”“摘桃子”、一方說另一方“游而不擊”“招兵買馬”,那就永遠寫不成一篇完整全面的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

我們是驢友,在旅途中我們可以盡情享受大好山河的風土人情,也可以自我陶醉在文化苦旅中,但我們更是中國人,別忘記旅途中的歷史內涵。芷江這個地方真的真的是不應該由我來告訴大家的啊!

謹以此文紀念抗日戰爭慘勝六十周年!

05年8月15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選遊記: 懷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