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之旅:粵東黃金海岸-汕尾兩天游

作者: 玫瑰之灰

導讀逐浪之旅:粵東黃金海岸-汕尾兩天游炎炎夏日,最好不過的是去海邊嬉戲度假。看著地圖,位於廣東東南沿海的汕尾吸引了我的目光。 汕尾因地處海灘沙壩尾部而得名,1988年建市,轄城區、陸豐市、海豐縣、陸河縣。汕尾背山面海,海岸線長。三面臨海,東近碣石灣,南臨南海,西濱紅海灣,內有白沙湖、品清湖、汕尾港,水產資源豐富,有“粵東黃金海岸”的美稱。 行程� ...

逐浪之旅:粵東黃金海岸-汕尾兩天游炎炎夏日,最好不過的是去海邊嬉戲度假。看著地圖,位於廣東東南沿海的汕尾吸引了我的目光。

汕尾因地處海灘沙壩尾部而得名,1988年建市,轄城區、陸豐市、海豐縣、陸河縣。汕尾背山面海,海岸線長。三面臨海,東近碣石灣,南臨南海,西濱紅海灣,內有白沙湖、品清湖、汕尾港,水產資源豐富,有“粵東黃金海岸”的美稱。

行程:第一天:廣州—海豐,3小時。午餐後,游覽蓮花山旅游風景區雞鳴寺、紅宮紅場、彭湃故居,傍晚行車半小時到紅海灣游泳,住得勝賓館.

1、蓮花山風景區

位於海豐西北部,距離市區14公裡,主峰蓮花峰高1336米,相傳南宋末年抗元英雄文天祥在此尋宋少帝不獲,一氣之下用腳把山跺成蓮花瓣的幾片而得名。蓮花山風景區以雞鳴寺為主體建築,明崇禎元年,印真和尚建寺,半夜聽到山中有雞鳴,故取名。雞鳴寺占地4800平方米,依山勢而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等建築,寺外山林茂密,風光旖旎。

2、紅宮紅場舊址海豐取名於“南海物豐”,是廣東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是全國十三塊紅色根據地之一。紅宮紅場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東方小莫斯科”。

紅宮位於海豐海城鎮中心,座北向南,總面積24071平方米。紅宮原來是明代學宮,是明洪武年間(1329年)海豐知縣鄭源修建的,有欞星門、泮池、拱橋、大成殿等古建築。1927年11月18日至21日,召開海豐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海豐縣蘇維埃政府,選出委員13人,這是中國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由於會場周圍都以紅漆油刷,從此稱為“紅宮”。

紅場緊鄰紅宮,原名“東倉埔”,用作糧倉。1927年12月1日在此召開了海豐縣人民慶祝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有5萬多人參加,澎湃親自手書“紅場”兩個大字。後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和海豐工農革命軍在此會師。

3、彭湃烈士故居故居位於海豐縣城龍津河畔,始建於清末,座北向南,主樓建築面積868平方米,分上下兩層,白色。1925年2月,廣東國民革命軍第一次東征,周恩來、蘇聯高級軍事顧問鮑羅廷、加倫將軍、東征軍總司令蔣介石等在故居二樓召開會議,周恩來等還住曾居住在此。

彭湃(1896—1929年)出生於大戶人家,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1921年參加革命,從事農民運動,當眾燒毀自家田契,影響其家人參加革命。1924年首先提出在廣州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任第一屆、第五屆農講所主任,歷任第一到第五屆的教員。1927年成立蘇維埃政府。澎湃的家族中,除澎湃外,他的兩位哥哥、兩位妻子、侄子共六人,都把生命獻給了祖國。1951年,毛澤東接見了彭湃的母親周鳳,稱她為“革命的母親”。

4、紅海灣遮浪半島旅游區位於汕尾東部18公裡,遮浪半島也叫南澳半島,是紅海灣與碣石灣交接處伸入大海的一個半島,素有“粵東麒鱗角”之稱。紅海灣風高浪大,沙灘漫長,是游泳、帆板運動的好地方,現在設有廣東海上運動訓練基地。

游泳完,去了海灘盡頭的觀音閣,然後沿著海灘走回去。傍晚的紅海灣很少游人,風急浪高,看著自己在沙灘上深深淺淺的腳印,不斷地被海水衝刷得一干二淨,遠處的太陽慢慢收斂了炙熱的光芒,漸漸沉沒在山的那一邊。黑黑的礁石迎接著海浪的衝擊,堅強而沉默。

第二天:汕尾鳳山祖廟旅游區。鳳山祖廟始建於明末清初,是福建漁民漂泊過來鳳山定居,帶來了他們的海上保護神——媽祖。旅游區在汕尾東南的品清湖畔,有祖廟、天後閣、媽祖石像、海陸豐戲曲臉譜園、漁家風情館、媽祖文化廣場等建築。

登上31米的鳳山,迎面的是由468塊福建花崗石雕刻而成的媽祖像,高16.83米,投資198萬元。媽祖慈祥而端莊,俯視著遠方的大海,默默保佑著這一方水土的漁民。

飲食:海魚、對蝦、貝殼類、海參、海膽、蝦蛄、燒雁鵝、擂茶等,汕尾海鮮比其他靠海的地方要便宜和新鮮,當地人做生意比較實在。

手信:貝殼類工藝品、魷魚絲、紫菜、蝦米、對蝦干、魚干、海馬干等。

費用:總共290元/人,具體細分各項我沒有詳細記下來了。



(紅宮)



(紅場)



(彭湃故居)



(夕陽下靜謐的紅海灣)



(汕尾鳳山媽祖像)


精選遊記: 汕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