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游記――感受西藏(十)

作者: xmanxm

導讀8月1日 布達拉宮的故事與瑪吉阿米的悲情今天是我們離開高原的前一天,布達拉宮將是我們高原之行的最後一站。許多去過的人都把她描述成一座金殿,可是做為西藏的標志性建築,紅白外表下向世人所展示絕不是金殿二字所表達那麼簡單。世界之顛上神奇的宮殿,又會有怎樣的傳奇與故事,這是我最後的期待! 因為我們上布宮的時間段是安排在下午1點後,所以上午我們先� ...

8月1日 布達拉宮的故事與瑪吉阿米的悲情今天是我們離開高原的前一天,布達拉宮將是我們高原之行的最後一站。許多去過的人都把她描述成一座金殿,可是做為西藏的標志性建築,紅白外表下向世人所展示絕不是金殿二字所表達那麼簡單。世界之顛上神奇的宮殿,又會有怎樣的傳奇與故事,這是我最後的期待!

因為我們上布宮的時間段是安排在下午1點後,所以上午我們先去參觀色拉寺(門票50元)。因為時間衝突,色拉寺最好是在下午3點後在去,因為那時就能看到色拉寺裡喇嘛們辨經的場面。第一眼看到色拉寺時,感覺和扎什倫布寺一樣的規模龐大,這是典型的藏區黃教寺廟。在物理規模上堪比城市裡的一個社區,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村莊。可能是自5世達賴喇嘛以後,西藏實行政教合一的統治方式,寺廟兼具宗教與政府功能,所以基本上所有的大型寺廟都依山坡而建。依山坡而建的寺廟易守難攻,裡面除了眾多的佛殿外還有許多儲備物資的倉庫與建築,儼然是一座軍事堡壘。如果說在以前,西藏的寺廟同時扮演著宗教與政府的角色,那麼在今天,寺廟除了繼續扮演宗教的角色外,或許還兼具著社會大學的功能。因為每座佛殿裡的喇嘛並不清閑,他們都在念經,神情專注,音色低沉。在經過寺廟裡喇嘛們的住處時,同樣能聽到他們低沉的聲音,或許都是在為下午的辨經做准備吧,給寧靜安逸的寺廟平添了一絲緊張的氛圍,感覺就像是校園裡考生在緊張的做著考前准備一樣,只不過對於喇嘛們來說,這種准備是每一天的必修課。

色拉寺的佛殿裡同樣是彌漫著酥油的味道,每座佛殿裡都繪有壁畫, 與那些掛在佛殿裡的一幅幅唐卡,構成及其濃厚的藏傳佛教色彩與氛圍。只不過經過歲月的蹉跎與酥油的熏蒸,許多壁畫與唐卡已經昏黃發黑甚至脫落,可惜之極,這些可都是足以代表整個西藏藝術的精華。曾經有人說過,西藏藝術之美是無以倫比的,哪怕是一塊石頭、一根木頭所創作出的藝術品,都可以與西方現代藝術大師的作品一比高低,這是一種豐富的單純。豐富得益於單純的人,單純的天空,單純的山,單純的水,還有那亙古不變的信仰,這也是一種單純。正所謂一沙一世界,一石一天堂。

色拉寺之大,的確就是個村莊。眾多的殿堂若是要一一游覽,恐怕是一天也無法窮盡。然而許多殿堂裡的佛像和表現方式基本相似,或許這裡的殿堂布局就是按照中原村莊的宗廟方式,每一個區域都有這個區域特有的保護神或者特有的主題,當然也必須有大眾的主題以讓這方區域的人得以參拜。離開色拉寺的時候,已經接近中午,這個時候來色拉寺的游客與當地信徒也漸漸多起來。進入色拉寺的石道一時人潮絡繹不絕,給原本清靜的寺廟帶來了幾分喧鬧。即使如此,一些轉經的藏民,仍舊按序繞著石道旁的佛塔靜靜的轉著,形成一道獨特的富有感染力的風景,使我們也不知不覺的加入到轉經的人潮中去,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而然。

從色拉寺驅車來到拉薩市中心,遠遠的就能看到那座紅山上的宮殿-布達拉宮。在日光的照耀下,這個時候布達拉宮大概是整個拉薩城最奪目的建築。在這座城市任何可以看到這座宮殿的地方,仰視是你唯一的姿態,雖已歷經一千三百多年,但在那紅白外表下所透露出的威嚴,絕對無可辯駁。在藏民心中這是一座聖殿,進入聖殿曾經是他們心中不可逾越的夢想,如今曾經的夢想已變為通往紅山上那川流的人潮,而我也將僚開布達拉宮神秘的面紗。

通往紅山上宮殿的路是一段長長的陡坡,到達坡頂才是真正布達拉宮的開始。在這裡拉薩城已經踩在腳下,雖然沒有眺望珠峰群山時的海闊天空,卻有另一番君臨天下的雄心壯志。因為曾經做為西藏政府機關中心的布達拉宮,就在我的身後了。經過幾段連續的石階後,來到布達拉宮的大平台,再往上就可以進入布達拉宮的白宮,這是達賴喇嘛處理政務的地方。進入宮殿,導游高速我們,踩在腳下的是一種由當地沙石夯實而成的地板,雖然厚度只有八公分,但已有千年的歷史,仍保存完整。這種地板叫“阿嘎土”,因為在夯實這種地板時,藏民邊唱著“阿嘎歌”,所以因此得名。而現在對布達拉宮進行修繕,為了不破壞原有風格,也是采用古法修繕,所以一些建築工藝仍然保存至今。

布宮裡到處都是台階,到處都是房間,容易迷路,所以我們只能跟著導游在布宮裡轉悠。據說,第五世達賴喇嘛重建後的布達拉宮有999個房間,加上吐蕃王朝留下的一間法王洞,總數達到1000間。這個數字是否經過考證無從知曉,但卻給布達拉宮帶來無限神秘的色彩與傳奇,雖然我只能參觀為數不多的幾個房間,但我心裡總是想像著其他房間裡的陳設與裝飾,像迷一樣吸引著我。當然最吸引我的還是曾經發生在每個房間裡的故事,布達拉宮,1000個房間,1000個故事。

布達拉宮裡的故事多,佛像也很多,寶貝更多,當然最多的的確是用黃金打造的各種器具,就連紅宮的屋頂,那也是鍍金的,難怪網上許多人都把布宮稱為金殿。難而縱然是強巴佛像頂冠上巴掌大的鑽石,還是高達三四層樓布滿寶石的金身佛塔,亦或是那可以養活13億人口2年的合金佛殿,總之一切琳琅滿目,金光耀眼的寶物在看過之後我實在無法再詳細記起,難道是應證了那句古話,所有一切的金銀財寶只是過眼雲煙,這是布達拉宮要告訴我的嗎?很快我就找到了答案。在紅宮部分,有幾個房間,是專門用來陳設佛教曼陀羅模型的。這些模型每個高達近兩米,同樣是純金與珠寶的結合。什麼樣的珠寶,用多少噸黃金打造我自然已是拋在腦後,只不過有一個曼陀羅模型從我看到那一刻起,就一直保存在我腦海裡無法忘卻了。這是一個表現六道輪回與極樂世界的曼陀羅。在曼陀羅的外圈,那是一圈像征著六道眾生的矮小雕像,制作精妙,工匠把六道眾生的欲望,痛苦表現的淋漓盡致。而在緊鄰外圈的內圈中央,是一個高高的浮屠,精致奢華。那裡同樣有月亮與太陽,那是像征著幸福與快樂的極樂世界。我幾乎被這個曼陀羅模型所打動,如果真有輪回,輪回的眾生在外圈周而復始永不停止的重復一切欲望而感到痛苦的話,那麼在這個曼陀羅裡我看到的是幸福其實就在他們的身邊,在我的身邊,同樣也在你的身邊。幸福與快樂其實與我們如影隨形,就在緊鄰我們的身旁。幸福與快樂的確就在每個人身旁,在經過布達拉宮的一段回廊時,我們被一陣陣歡快而富有節律的歌聲所吸引。沒錯,我們看到了在藏區難得一見的“打阿嘎”。當地藏民正在對布達拉宮的局部進行修繕。他們手裡拿著一根長長的小石樁,唱著歡快的阿嘎歌,小石樁隨著歡快的節奏夯實地板,身姿也隨著節奏變換,所有的人都那麼一致,那麼協調。他們是在勞動還是在跳舞,我已經很難在這兩者間作出判斷,或許兩者兼而有之,因為快樂與他們如影隨形。我突然想起了從珠峰回拉薩路上那些修路的藏民和各地的工人。

雖然現在布達拉宮做為旅游名勝對游人開放,曾經的統治者也已不在,但做為歷代達賴喇嘛的主要行政宮殿,幾乎是西藏的最高行政機關,宮殿裡無論是布局或著陳設仍舊透露出統治者的威嚴,似乎威嚴與莊重成了布達拉宮裡統一的色調。然而時而冒出的幾只貓,肥碩的身子慵懶的躺在宮殿房間的窗口下曬著金黃色的陽光,坐在旁邊看經書的喇嘛,飄動在窗沿的經幡,卻構成了一種獨特的色調,這是布達拉宮的風情。這種風情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宮殿裡威嚴一統的色調,因為這是一種與威嚴或者權利無關的色調與內容。做為陳設歷代達賴喇嘛金身靈塔的布達拉宮裡,唯獨沒有六世達賴喇嘛的靈塔。因為從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住進布達拉宮的那一刻起,他那具備詩人與風流才子的浪漫性格,與這座宮殿裡那一貫的色調是那麼的格格不入,注定了他悲劇性的命運。浪漫與權利的鬥爭,最終以這位西藏最高統治者生命的代價宣告失敗。傳說倉央嘉措在被解往北京的路途中,在青海被暗殺;也有人說倉央嘉措在一個雪夜中遁去,去尋找他那深愛的姑娘。六世達賴喇嘛的故事給曾經高不可攀的布達拉宮注入了一絲凡人的氣息,雖然悲傷但卻浪漫唯美,這也許是拉薩城甚至是整個西藏浪漫風情的淵源。

離開布達拉宮,我和老婆又開始在拉薩城裡閑逛。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完全適應了拉薩的海拔高度,也開始熟悉這座城市。商場,郵局,賓館悄悄的改變著拉薩的面貌,大大小小的酒吧與西餐廳則給拉薩增添了另一種風情,那是東方與西方的結合,神秘古樸中散發著濃烈的浪漫激情。八廓街上,那間叫“瑪吉阿米”的酒吧是這條街上唯一的黃顏色外牆裝修建築,顯得如此獨特。藏語“瑪吉阿米”,意思就是待嫁的嬌娘,這是個獨特的名字,也是個獨特的三層小樓,因為在酒吧的二層是俯瞰八廓街的最好位置,更因為這裡就是當年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與她的情人幽會的地方。然而曾經的情人卻成為永遠的“瑪吉阿米”,她再也沒有等到她的情郎。如今的“瑪吉阿米”已是充滿情人們的歡聲笑語,再也找不到六世達賴喇嘛愛情故事的蛛絲馬跡。可是“瑪吉阿米”的故事仍在延續,只是少了當年的凄美與永恆,多了些浮躁與快餐式愛情的味道。唯有當黃昏的斜陽透過酒吧的窗照在失戀情人的臉上時,反映著那陰暗悲傷的輪廓,似乎可以隱約嗅到一絲令人傷感的味道,我更願意相信那是“瑪吉阿米”曾經的悲情而不是現代人的悲哀。

傳說西藏所有酒吧的留言簿裡只有“瑪吉阿米”酒吧的留言關乎愛情。對於我這個不善表達稍顯木納的老公,還好老婆並沒有要我在留言簿上留下什麼。看了太多現代愛情故事中的山盟海誓與海枯石爛,倒不如與愛人舉杯共飲那由千年雪山的融水釀制而成的拉薩啤酒來得實在。真正的甘醇香甜,那是蘊藏著千萬年雪山冰川氣息的幽香,千萬年的記憶,全部融化於其中,讓人忍不住思緒飄飛,探幽起千古的永恆。感謝上天,感謝仁青,感謝次旺,感謝蘭冰,感謝一切可以感謝的人,能夠讓我能和自己的愛人一起經歷這感受天空的旅程,能讓我安享這一刻,和愛人同享這千年的味道,唯有“瑪吉阿米”的永恆而沒有“瑪吉阿米”的悲情。

8月2日 結語-從天堂到凡間?

從拉薩飛往成都的班機就要起飛,機艙裡,我仍舊努力的看著西藏的天空,就只想把藍天印在我大腦的映像裡;我仍舊努力的呼吸著這裡的空氣,不是因為高原反應,而是想把這裡的氣息多留一點在我的肺裡;我真想……我真想帶走高原的一切,盡管這種想法是如此的不切實際。如果確實能帶走的,我想我唯一能帶走的就是對這裡的無限眷念,還有那對天空之城的感受,那是值得一輩子珍藏的記憶。我什麼時候還能再次被擁抱在這湛藍的天空之下呢?

下午16:00,我回到廈門。雖然這是一個美麗的濱海城市,但她已日益嘈雜。濕粘悶熱的空氣,與高原的清涼干爽形成強烈的反差,灰蒙蒙的天空下,來來往往的車輛與匆忙的行人,感覺恰是換了人間,過去的幾天仿佛是在夢境中一般,難道真是在做夢?可是那感受與曾經流過的淚水又是如此真切!夜晚看著窗前的車水馬龍,我開始有些迷糊,十天來的一切真如夢境,是夢嗎?我想起了我在馬頭行者客棧留言簿上的留言:忘不了西藏的天空,西藏的山,西藏的水,也忘不了這裡的人,蘭冰,仁青,次旺,小徐,楊光……,這是一個讓人回歸人性的地方。

2005-09-22

於廈門



( 漫步在色拉寺裡的杜鵑鳥 )



(布達拉宮的風情)



(曾經的情人卻成為永遠的“瑪吉阿米”,達娃卓瑪再也沒有等到她的情郎)



(努力記住這裡的一切,何時再來?)


精選遊記: 亳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