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沈陽

作者: ShirleyGreen

導讀旅游,本沒有考慮過沈陽。盡管他是遼寧的省會,可既沒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又不帶現代化大都市的氣息,感覺上就是一個日落西山的老工業城市。直到看了《天眼》,才知道小覷了他,奉天城,那一段段厚重的歷史所鑄就的文化底蘊,是大連無論如何也比不上的。 正好中秋節放假,有了三天假期,便決定分出兩天給沈陽。時間較短,選擇了三處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以下行程 ...

旅游,本沒有考慮過沈陽。盡管他是遼寧的省會,可既沒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又不帶現代化大都市的氣息,感覺上就是一個日落西山的老工業城市。直到看了《天眼》,才知道小覷了他,奉天城,那一段段厚重的歷史所鑄就的文化底蘊,是大連無論如何也比不上的。

正好中秋節放假,有了三天假期,便決定分出兩天給沈陽。時間較短,選擇了三處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以下行程,我們覺得還是安排的很好的,供大家參考:第一天

8:00T453,大連至沈陽

12:00到沈陽北站,乘220路公共汽車至小津橋,轉330至植物園

18:00乘火車,從植物園返回沈陽北

19:30搞定住宿,開始逛中街。

22:00回賓館。

第二天

8:30參觀故宮

12:00乘213路公車至北陵公園

16:30乘217路公車從北陵公園至沈陽北站

17:50T456返回大連

22:00到大連。

(一)植物園 -- 考驗勇氣與力量的地方

行前很多人都推薦沈陽植物園,倒不是說裡面的植物有多麼神奇,而是眾口一詞的推薦那裡的橋,於是我們就抱著去看植物園的橋的念頭把它列入了沈陽之行的計劃。

植物園的大門實在沒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應該是正在改建,亂七八糟的。進去以後是一條不算寬的路,兩旁有些花花草草,也沒什麼特別之處。不過走著走著,路邊出現了大片大片的森林,草地,很適合周末的時候一幫人帶點吃的,躺在上面打牌呀!再往前就出現了一個個園子,我們選了彩葉林進入,原來是一處頗有些朝鮮風情的花園。中間有一個水池,旁邊有兩個很高很高的秋千。就是經常在電視裡看到朝鮮姑娘們穿著五顏六色的長裙,一悠一悠蕩的很高很好看的那種。我們興高采烈的跑去蕩,才發現看著容易蕩著難,自己根本蕩不起來。於是終於明白為什麼剛才那位男士,站在上面前躬後曲身體都快成水平了,累的半死不活的才蕩起來一點點幅度了,呵呵。不知道朝鮮姑娘們是怎麼蕩成那麼高的呀!

走出彩葉林,有一片彎彎曲曲的長廊建在池塘上,各種各樣的植物長在水間,是一個很幽靜的所在。穿過長廊,赫然看見一座橋立在前方。如果非要把這座橋歸類的話,在我有限的對橋的見識中,它應該算是鐵索橋的一種。其實就是由幾根鋼管組成的。橋身是兩條胳膊粗細的鋼管並列在一起,手的兩邊各有一根鐵管,構成扶手。整座橋玄在空中,要從梯子上去才能過橋。下面是一個被水草掩蓋的水塘。早就聽說沈陽植物園裡的橋都是很險很難走的,今日一見,名不虛傳呀。不過此時精神百倍,又好不容易見到了慕名已久的橋,我們摩拳擦掌的就往上衝了。上去一看,有兩個守橋員負責給游人綁上安全繩。看來這橋確實比較危險呀。我們決定輪流走輪流負責照相。萃萃先走,不一會到了對面。看表情好像很easy的樣子,走回來果然說:好玩,一點也不怕。我也就放心不少。綁上安全繩以後,就走了上去。開始幾步還好,抓著兩邊的扶手比較有安全感的,可是再走幾步就覺得不對了,腳下的那兩根鋼管似乎總是向左傾斜的,扶手也是一高一低,最關鍵的是整個橋都是晃晃悠悠的。走一步就晃一下,扶手也是晃的,完全沒有安全感嘛。突然緊張起來,雖然背上綁著安全繩,還是很擔心。腿也開始軟了。勉強又走了幾步,不敢動了,抬頭一看,還有那麼那麼長的一段,實在想像不出能夠走到盡頭,心想有沒有簡便方法可以飛過去啊......忍不住只好大叫:“好恐怖啊,不敢走了!”守橋員在後面說:“不想走了可以退回來。”頓時把我的僥幸心理打消的一干二淨,退回去,那不是更恐怖嗎?!往前走還可以看見腳下的路,倒退豈不是只能憑感覺了?心想管它的,這麼多年還沒聽說過誰掉下去了嘛,說明至少安全繩是結實的。於是心一橫,抓緊了扶手,繼續一步一挪的往前走,走一步數一步,走到中間的時候,本來已經晃的很恐怖了,還不知從哪裡吹來一陣清風,似乎都要蕩起來了。只好在心裡把各路菩薩都求了一遍,至少不要在這個時候吹風嘛:( 也不知過了多久,覺得腳下穩了一些了,抬頭一看,果然已經快到頭了,頓時松下一口氣,休息了一下,再走幾步,終於到頭站穩了。回頭看看,真不可思議呀,居然走過來了!!這下有了信心,既然能走過來,就一定能走回去了。於是歇了口氣便再次踏上了橋,這次不再那麼緊張,晃的厲害的時候就停一下等它不那麼晃就繼續走,於是還感受到了那清風的涼爽,覺得走這樣一座橋,也不難了,往周圍看去,原來順河而下,建了一座接一座各種各樣的橋,看來此行不虛呀。下橋的時候想,其實無論是過橋還是做人,有的時候,阻礙我們前進的就是那心頭的一道坎,只要狠下了心,走過那最難熬的幾步,便可以享受那海闊天空的世界了!

雖說是已經不怕了,走到平地上還是感覺腿腳酸軟的,大概是剛才走的太緊張了,耗力過多吧:p轉過一個小灣,各式各樣的橋呈現在眼前。有鐵索的,有木頭的,有網狀的。其中一座獨木橋看來是最難走的。因為它不但是真正的獨木橋,而且兩頭不固定,那根木頭是搭在兩個浮球上面的,實在想不出來怎樣才能走那麼長一截不掉下來呀。看到一個男生在橋頭猶豫了半天,終於沒有上去,真是失望呀!這些橋不但要有勇氣,還要有力量才能走過去,比如有一種是由幾個隔的很遠的木墩組成的,木墩之間有一根繩子垂下來,你必須先衝過去抓住繩子蕩到一個木墩上,再往前跳,抓住另一根繩子蕩到另一個木墩上,一個一個的往下蕩,才能到對岸。還有一種橋是幾個滾筒組成的,滾筒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你必須掌握滾筒滾動的規律,順著它一個一個的走,否則一旦節奏不順,必掉下去無疑。不過倒是看到一個高手,在上面閑庭信步似的走過來走過去,一點也不慌,看來什麼事情,只要掌握了規律就容易了呀。不過一旦沒有掌握規律,這個後果......就是我膝蓋上那青一塊紫一塊的傷了呀......為什麼這麼說呢?列位看官且聽我慢慢道來~~

話說峰回路轉,我們走到了一處小橋據點,岸邊還可見幾個橫幅,上書“過橋比賽”。既然是可以舉行比賽的地方,必是有所不同的了。這裡的橋突出特點就是:多,怪!整個空間分上中下三層,最上層是吊在空中的各種鐵索橋,網狀橋,中間一層基本上是吊環,最下面一層最為豐富多彩。基本上是貼著水面建的橋。有那種幾個漂浮的小平台被鐵索連在一起的,這種必須一鼓作氣,一步跨一個平台,衝到對岸。我們看到的第一個掉下水的英雄,就是從這種橋上掉下去的。那位英雄還真是有英雄氣概,大概也是濕都濕了,再掉下去也無所謂了,連衝三次,最後終於在一片掌聲中衝到對岸。另一邊有一種完全由吊環組成的橋,只能純粹靠手的力量從一個吊環換到另一個吊環過橋,引無數英雄競落水,還有一位看到那麼多人在下面,覺得自己還在岸上似乎也不太好意思,大概評估了一下,要過那橋以自己的身手也是困難太大,干脆也不管什麼橋不橋的了,“咚”的一聲直接跳下水,順便把他前面那位也推了一把,大家同濕同濕,甚是齊樂融融,不過我們還是暗自慶幸,幸虧離他甚遠!

這裡看來看去最安全的一個橋就是那個大大的木頭滾筒了。剛才提到的那種滾筒組成的橋是在滾筒的外面走,而現在這種,是在滾筒的裡面走。這個滾筒很大,直徑至少一米八,因為我都可以在裡面站直。水面上有兩根鐵軌,滾筒就是安在上面,人站在滾筒裡面,推動滾筒向前滾動。這橋看起來真是又簡單又有趣,我們也就迫不及待的上去了。開始啟動滾筒,可是費了半天力,終於把它動起拉了,竊喜得勁頭還沒過去,就發現跟不上趟了。滾筒越滾越快,我們在裡面順著它已經快跑起來了,而且掌握不住平衡了,如果這是在地面上,那就是感覺地面在往上翻轉,幾步過後終於控制不住兩個人都站立不穩跪在了木頭上,我們趕緊努力往後退,結果滾筒終於慢下來,最後停了下來,誰知驚魂未定之時,由於我們把重量都放在了後半部分,滾筒開始往後滾了!我們又趕緊往前推,終於一波三折的到了岸邊。哎呀,真是什麼都是看著容易做著難啊!!喘了口氣,繼續回程。這回我們就已經快沒勁了,在岸邊推了它足有五秒鐘還沒啟動起來。一個男生實在看的忍無可忍,咚的一下跳了進來,直接導致了回程的失控。滾筒越來越快,我已經手腳並用連滾帶爬,完全趴在上面了,最後的感覺只有四個字:任筒宰割...因為已經放棄跟上滾筒速度了,只任由它一個勁的向前滾。最後砰的一下撞到了岸上。我們在裡面狼狽不堪的趴著,引來周圍人等一陣狂笑,真是丟臉啊......我們顫顫巍巍的走出來,膝蓋嚴重抗議,沒想到這滾筒也這麼難走啊!

來之前有人告訴我們,植物園裡的橋一般也就走個兩三個就差不多走不動了,果然不假呀!不過這些橋真的很有意思,強烈推薦夏天的時候去玩。就是掉水裡也沒關系,反正不冷,還可以免費烘干:P

植物園除了橋,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就是各種各樣的秋千。開始玩過的那種標准的韓國秋千就不用說了,我們還見到一種可以躺在上面的秋千,也不知道是該叫它秋千還是床了。有單人的雙人的,躺在上面蕩,有人都快蕩成90度了,那麼一長排,很壯觀的樣子。另外松柏園裡面的設計也很獨特,樹與樹之間吊著一個個木頭吊床,躺在床上,從蒼松翠柏間看藍天白雲,清風拂面,悠悠的晃著,真想睡上一覺呀!

不知不覺,一個下午就過去了,我們來到了植物園的另一個門,這裡有一個火車站,可以坐火車直接回沈陽,很便宜,2.5元/人。到這裡,植物園的行程就結束了,不過實在忍不住想要再羅嗦幾句,描述一下這個火車站。這是我見過的最神奇的一個火車站了。小字就不用說了,只有兩根鐵軌,允許一趟列車通過。所以列位看官注意了,千萬認准方向!一不小心就坐到撫順去了...因為最可怕的是似乎站上的鐵路員工也不太清楚下一趟過來的是哪個方向的車!本來我們買的不到五點的票,快到點的時候呼啦拉開始檢票把人放進去了,工作人員大聲提醒,沈陽的沈陽的,撫順的不要上!站台上等了半天,轟隆隆一趟火車從右邊過來了,可是遠遠的就看見不對,怎麼車上全是木頭!原來是輛貨車。一會就聽見後面一個鐵路員工在說:咦,我得打電話問問,下趟是沈陽的還是撫順的。狂汗......又等了二十幾分鐘,轟隆隆左邊過來一趟車,有個人拿了一個喇叭邊走邊說,撫順的撫順的,沈陽的不要上!暈......明明應該沈陽的先到的嘛......就這樣等啊等,足足等了四十多分鐘,終於一趟車從右邊來了,六點半的樣子,我們回到了沈陽北站。一天之中第二次從出站口走了出去。想起看過一篇游記,作者說在植物園趕錯了車,坐到撫順去了,我們還狂嘲笑了人家一番,這才知道,不坐反車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呀:)

(二)中街 -- 最現代的沈陽

其實不論是在沈陽火車站附近,還是坐車去植物園的路上,所見的沈陽與想像中一個省會城市所應有的規模和氣派遜色了不少。一句話:比大連土多了(沈陽的同胞少安毋躁呀,沒有批評沈陽的意思;p)。沈陽的街道也不窄,可是交通不好,特別是一些比較繁華的路口,一片混亂。而且空氣污染比較嚴重,街道上感覺比較髒。這麼一說,好像沈陽被我描述成髒亂差了呢:p 其實也不是哈,只是習慣了大連的干淨和現代,覺得沈陽遜色一些而已。不過等我們進入了中街,終於感受到了沈陽的現代與繁華。

中街是一條步行街,兩邊全部是商場和店鋪,分為三段,每一段的出口和進口處都裝飾了一番,搭成一個門樓的樣子。中街上的建築也是古典與現代的結合。很多樓都是清宮的樣式,外面古典華麗,裡面是是亮亮堂堂的純現代化裝修,很有意思。我們進入中街的時候天已經全黑了,但這裡燈火通明,人潮湧動。由於第二天就是中秋節了,中街中間很多廠家搭起長台,堆著各式各樣的月餅。今天天空中的月亮就很圓了呢。我們在中街上一路逛一路搜沈陽的小吃,烤肉串很不錯呢。後來又去找到了文明已久的“李連貴大餅”,吃的我們撐死了,於是又在中街上走了一遍。很有在成都逛春熙路的感覺呢。等回到賓館,已經快十點了,本想早點睡了,誰知又看到了湖南衛視正在放大長今,忍不住就看完了才睡,這一天可真是充實哦。

(三)故宮 -- 冊封大典

我們住的賓館和故宮就在一條街上。這條從懷遠門到撫近門的街,全部由清宮建築組成,比如我們住的賓館就叫“帥府賓館”,呵呵,不過比真正的帥府小的多了。走在這條街上,好像回到了幾百年前的清代。我們從懷遠門走到撫近門,感受了一回,然後便進入了沈陽之行的第三站:故宮。

“沈陽故宮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與清太宗皇太極修建的宮殿。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稱帝。沈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這以獨特的歷史、地理條件和濃郁的滿族特色而迥異於北京故宮。沈陽故宮那金龍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萬字炕口袋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台建築,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絕無僅有;那極富滿族情調的“宮高殿低”的建築風格,更是“別無分號”。這座占地6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群始建於1625年(後金天命十年),建成於1636年(清崇德元年)。全部建築90余所,300余間。”

我沒有去過北京故宮,聽導游介紹,沈陽故宮只是北京故宮的十二分之一。但是我覺得沈陽故宮的特色很鮮明,一點也不遜與北京故宮。首先,故宮整個建築面積雖然不大,但是結構很緊密。從鳥瞰圖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整個故宮分三個部分。就像把一個矩形規規矩矩的分成了三塊,東部是大政殿和十王亭,努爾哈赤所修。中部是崇政殿和一系列宮殿,是皇帝處理政事地方也是嬪妃們的住所。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所修。流傳甚廣的孝莊秘史所講述的莊妃就住在這裡哦。西部大部分是乾隆修的。為他東巡到盛京時的住所。

這三部分中部的建築最為密集,東部的大政殿和十王亭前面圍著一個大廣場,想當年努爾哈赤就是在這裡點將策妃的了。這樣的廣場在北京故宮中應該只算是一片小空地了,不過在沈陽故宮,已經是最寬敞的一片地方了。正中的大政殿很有特色,俗稱八角殿,始建於1625年,是盛京皇宮內最莊嚴最神聖的地方。初稱大衙門,1636定名篤恭殿,後改大政殿。八角重檐攢尖式,八面出廊,其下為須彌座台基。殿頂滿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正中相輪火焰珠頂,寶頂周圍有八條鐵鏈各與力士相連。殿前兩明柱各有金龍盤柱,殿內為梵文天花和降龍藻井。殿內設有寶座、屏風及熏爐、香亭、鶴式燭台等。1644年(順治元年)皇帝福臨在此登基繼位。正對大政殿,穿過廣場,是一扇緊閉的大門,那幾百年前的崢嶸歲月裡,不知有多少將士就是在這裡接受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命令,身披戰衣鎧甲,從這裡出發,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啊!

十王亭位於大政殿兩側八字形依次排列,是滿族八旗制度在宮殿建築的反映,此建築布局為中國古代宮廷建築史所僅見。其東側五亭由北往南依次為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正藍旗亭;西側五亭依次為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鑲藍旗亭。是清初八旗各主旗貝勒、大臣議政及處理政務之處。

我們進門以後就先到了東部的廣場,然後從大政殿後轉入了中部。說實話,我一向沒有方向感,在這全是這個宮那個殿的地方實在頭暈。早就聽說在紫禁城中會迷路,我在這沈陽故宮中都快要迷失在這紅牆綠瓦間了。還好有萃萃領路,我就跟著走了。進入的第一個院落很小,屋子倒是不少,還有一處假山水池。本以為是後宮嬪妃住的地方,看看又不像,這裡的房屋不是琉璃瓦鋪頂,而是黑色的屋頂,想來應該是御膳房之類的地方了。當初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那些長廊間進進出出呢。

這個院落的中間,有樓梯可以上到一處城樓,上去以後才知道,來到了故宮的主體建築群間。這大概就是“宮高殿低”了吧。我們還正在奇怪為什麼在這中心地帶出來這麼高的一段城牆,原來上面全是皇帝和娘娘們的宮呀。說是宮,其實比想像中的小多了。四個貴妃的宮都是一間大大的客廳再加上一個臥室。這確實對我映像中宮的概念形成了很大的衝擊呀。這些宮一般是進門有一個門廳,門廳盡頭有一張床,估計是值班的宮女太監之類睡覺的地方,門廳一面是客廳,另一面就是臥室。客廳的門很大,幾乎是全開放式的。臥室的門尺寸就比較正常了。客廳裡除了門的那一面以外,三面都是靠牆修著炕,上面放著桌子和墊子,可見沈陽冬天很冷呀。有意思的是不論哪個宮,客廳內外靠近牆角的地方,都各有兩口大鍋放在灶上,很是讓我們奇怪。心想難道是用來做東北亂燉招呼客人的......真是豪爽啊......幸虧有管理員告訴我們那是用來燒水給房間裡加濕的。慚愧慚愧。臥室除了有一處放床的角落,有一些帷幔,像是自成了一間小臥室,其余的地方也是沿著牆全部修著炕,炕上一樣有桌子墊子等等。有趣的是在有的宮中的臥室裡可以看到嬰兒搖籃。請注意,這搖籃不是放地方或炕上的,而是掛起來的!從天花板上垂下了長長的紅繩子,把搖籃掛了起來。真的是很長的繩子哦,因為這裡的不論是宮還是殿,空間都很高!正好有個導游在講解,告訴我們這就是東北三大怪之一:養個孩子掛起來。還有倆怪是:窗戶紙糊在外,大姑娘叼煙袋。還真是長了不少見識呢!其實這些都是因為沈陽冬天很冷,為了抵抗嚴酷的自然條件而形成了風俗習慣。這不禁讓我想到,努爾哈赤憑著十三鐵騎,打出關外的一片江山。這小小的一只女真部落,從關外入主中原,明朝的幾十幾百萬大軍兵敗如山倒。他們為什麼有那麼強的戰鬥力,有那樣頑強的意志?是不是因為這殘酷的自然環境所鑄就的一身好筋骨呢?

走完了這些娘娘們的住處,我們還參觀了崇政殿, “崇政殿俗稱金鑾殿。前後出廊硬山式,殿頂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正脊飾五彩琉璃龍紋及火焰珠。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內“徹上明造”繪以彩飾。內陳寶座、屏風;兩側有熏爐、香亭、燭台一堂。殿前月台兩角,東立日晷,西設嘉量。此殿為清太宗皇太極陛見臣下,宴請外國使臣以及處理大政的常朝之處,“東巡”諸帝於此舉行“展謁山陵禮成”等慶賀典禮。”

"文溯閣建於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專為存放《文溯閣四庫全書》而建,另有《古今圖書集成》亦存於閣內。閣後是仰熙齋,東西有抄手游廊,是皇帝讀書之所。"

"鳳凰樓建造在4米高的青磚台基上,三滴水歇山式圍廊,頂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此樓為盛京最高建築,故有《盛京八景》之一“鳳樓曉日”、“鳳樓觀塔”等傳稱。鳳凰樓上藏有乾隆御筆親題的“紫氣東來”匾。"

這其中鳳凰樓很是漂亮,綠樹掩映中這麼一座紅樓,掛著“紫氣東來”的牌匾,鶴立雞群的站在故宮中,說她是一只展翅欲飛的欲火鳳凰也不為過呢。更有意思的是我們正在鳳凰樓前照相的時候,從樓裡突然跑出了幾個小宮女。因為她們穿著粉紅的宮女服裝,踏著那種高高的靴子,此情此景,很有點時光混亂呀。原來她們是趕著去演出的。這就不能不說我們運氣很好了,原來在大政殿那邊馬上就有一場演出。我們於是也跟著小宮女們過去了。

今天的演出是皇帝冊封皇後及嬪妃大典。先是皇上出來說了幾句話,然後皇後帶著四個嬪妃出來受封,接下來便是歌舞表演。演出很專業,演莊妃那個演員特別漂亮,還下來舞了一曲,很有味道的哦。

今天的故宮之行真是圓滿呀!

(四)昭陵 -- 那一代天驕的歸處

昭陵,為清太宗皇太極及其皇後博爾濟吉特氏陵寢。 因坐落在沈陽市北端,故又稱北陵,現已開辟為北陵公園,昭陵主體位於北陵公園最裡面。昭陵與福陵、永陵齊名,合稱“關外 三陵”,但其規模宏大,結構完整,遠非其他二陵可比。“昭陵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於順治八年(1651年),後 經康熙、嘉慶二帝增建,才成今日規模。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 平地上。四周護以繚牆(圍牆),極似一座小城。全陵占地18萬平方米, 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為:前部,認下馬碑到正紅門;中部,從正 紅了門到隆恩門;後部,從隆恩門到寶頂。主體建築都建在中軸線上,由 南至北依次為:神橋、牌樓、正紅門、碑亭、隆恩門、隆恩殿、明樓、寶 頂。兩側呈對稱布局,建有輔助建築。

來到昭陵,迎面見到一個石頭牌坊,用料也十分的考究,是一種類似花崗岩的石料,但是卻是白色裡帶著點紫紅色。昭陵的路面上也有這種石料鋪的路,經過這麼多年的自然侵蝕和人為的磨損,這些石路都顯得非常的光滑。進入昭陵之後便是一座大碑亭。碑亭的兩側是兩排石像。石像為首的是石獅,據說滿族人人為百獸之中唯有獅子可以與老虎一比高下,下面分別是石麒麟,石馬,石駱駝等等。其中那兩匹石馬,傳說中是按照皇太極最喜歡的兩匹馬:大白小白,實物的比例雕塑而成。栩栩如生,很可愛。不過要真是實物的話......這兩匹馬可不一般的肥呀,可以用粗壯來形容,呵呵。

昭陵的建築明顯比故宮顯的陳舊一些,牆上有些剝落的痕跡。但也更透出一種歷史的滄桑。

”出碑亭即至隆恩門。隆恩門是方城的正南門,與碑亭相對。方城為後 部,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於繚牆內,仿佛是城中之城。游方城,先 要游隆恩殿。隆恩殿居於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門,後有明樓,左右有配殿, 四隅有角樓,猶如眾星拱月一般,故顯得異常雄偉。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 花崗岩台階為底座,以光閃閃的黃琉璃瓦為屋頂,再加上畫棟雕梁、金匾 紅牆,故又顯得異常華麗。參觀罷隆恩殿,經過明樓,即可至寶城。寶城 在方城北端,為月牙形。寶城內稱寶頂,其下即地宮,安置著墓主夫婦的 棺槨和陪葬品。登上寶頂,向四下一望,綠樹環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 於城市山林中,一種恬適之感油然而生。“

寶頂正中長著一顆榆樹,稱為”神榆“。不知它守護了皇太極這麼多年,是不是也會感到寂寞呢?對今天這麼多熙熙攘攘來參觀皇太極之墓的芸芸眾生,會不會無奈呢?皇太極一代天驕,死後也住在這麼一個風水寶地,不過一定想不到自己的靈寢成了今天的公園吧......

(五)北陵公園 -- 沈陽的綠

出了昭陵,我們便騎著車開始了北陵公園之旅。兩點感受:1. 大;2. 綠。

要說大,那可絕對不誇張。自認為去游北陵公園,最明智的就是進去就租了輛兩人騎的自行車,要不然非把腳上走出泡來不可呀,呵呵。雖說昭陵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可是北陵公園裡有一個很大的湖。兩岸楊柳依依,真讓我懷疑這是不是東北的地盤,還以為到了西湖什麼的。幾座石橋把湖分成了幾個部分。比較小的部分倒映著小橋楊柳,水綠的似乎要滴出來。我們進入昭陵前就看中了一塊風水寶地,在湖邊的一處小樹林裡,靠著岸邊有一片小草,真是太可愛了。從昭陵出來就騎到那裡去坐了半個小時,享受啊~~沈陽人很幸福呀,周末大可以呼朋喚友,在這裡面玩上一天呀!

沈陽的綠,在北陵公園,可算是體現的淋漓盡致了!也讓我對沈陽,又刮目相看了一把:)


精選遊記: 沈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