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園夏韻

作者: shaokaizheng

導讀去拙政園這天好熱。早晨起來走出房間,便覺熱浪撲面了。 喜歡拙政園,是喜歡它的疏朗開闊,疏朗中的精致華美。拙政園今天的門票是32元,因為是荷花節,比平日略貴。走進園門,就覺得這32元真是值:滿眼旖旎啊! 園內荷風四面,山石倚翠,雖是熟悉的亭台樓閣,依然全在詩中畫中!遂決定半天就在這園中徘徊,在此喝茶歇息。 拙政園分東中西三部分。 東園疏朗, ...

去拙政園這天好熱。早晨起來走出房間,便覺熱浪撲面了。 喜歡拙政園,是喜歡它的疏朗開闊,疏朗中的精致華美。拙政園今天的門票是32元,因為是荷花節,比平日略貴。走進園門,就覺得這32元真是值:滿眼旖旎啊!

園內荷風四面,山石倚翠,雖是熟悉的亭台樓閣,依然全在詩中畫中!遂決定半天就在這園中徘徊,在此喝茶歇息。

拙政園分東中西三部分。

東園疏朗,也最樸實。我們先看見一條竹木搭建的花廊斜過草坪。花廊頂上旁邊都掛著盆花,是爛漫的草花,紅的紫的黃的,明艷得極。花廊走過,讓人還回頭看。

翻書,知道東園主要園主為明崇禎時的王心一,他買下園田,疊田理水,使松岡、山島、竹塢、曲水配合有致,命名為“歸園田居”,用陶淵明“歸園田居”詩題,表達歸隱田園之意。

此園最著名的是秫香館。

王心一在《歸園田居記》中說:“折北為秫香樓,樓可四望,每當夏秋之交,家田種秫,皆在望中。”秫就是稻谷。稻谷成熟,此有稻香村之意。此館所有長窗裙板及夾堂板上,都刻有《西廂記》圖案,非常精美。

我們走進館內,寬大的客廳裡現在是旅游紀念品商店,多的是藍花布服飾用品,我對藍花布總情有所鐘,眼前有藍白花布晃動,就不見其他了。但我沒有買,藍花布做成用品好像太奢侈了些。

秫香館讓我感興趣的是一付對聯,由當代國學大師錢仲聯撰,他是我們常熟人,研究明清文學,著作等身,極有聲望。以前見他幾次,是七十多歲(現在該九十多了)的和藹可親的矮小老人,說一口旁人難懂常熟話。他撰的秫香館聯為:

此地秫花多說部,曹雪芹記“稻香村”,虛構豈能奪席

四時園景好詩家,範成大有《雜興》作,高吟如導先聲

上聯抑虛構的稻香村,揚現實的秫香館,下聯聯系宋代的範成大曾有《四時田園雜興》詩,說在此處高吟可作四季詩的先聲。聯語典故用得清新,詞語灑脫而不失雅致,讓人回味。

不過此時秫香館周圍,不是稻菽,而碧綠蓮葉粉白蓮花了。

秫香館前的路旁,擺放著陶缸,缸中種著盛開的蓮。這樣的蓮荷平易近人,碧葉伸手可撫,潔靜的蓮花亭亭有半人高,湊近可聞花香。

我們在路上走著,還見有人在高大的樹枝上掛鳥籠,這是園中的鳥,早晨讓它們在此唱歌。道兩旁荷花缸邊,還有一缸缸金魚,每個缸只安排兩條魚,上面有魚的名稱標簽。缸水一清見底,兩條魚游得悠閑,在早晨的陽光裡,好像跟人特別親近似的。

東園是拙政園的序幕,中園才是繁華高潮,是拙政園最美處。

東園和中園以花牆隔開,沿著花牆走,先覺得平常無奇,可一走到花牆的“將軍門”,往中園一望,真是“驚艷”!

如果將軍門是取景框,那麼近景是中園的荷花池,田田蓮葉延伸到遠處,池邊揚柳搖擺,萬條披拂。遠景是池上的橋,橋邊的亭和樓閣,再遠的是山,更遠的是幾百米外的北寺塔……。走過去,站在遠香堂,看南面是小池假山,東邊有繡綺亭,西邊是倚玉軒,北面是荷池,而隔岸雪香雲蔚亭突出於水面小山上。遠景近景,參差迭換,每一步都看到不同的景。葉聖陶說得好,“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角度,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真是一言以蔽之,中園就是這樣的山水詩田園畫。

我們坐在繡綺亭上觀望。“繡綺”即牡丹,這兒是觀牡丹的地方。“繡綺亭”的名來自杜甫的詩句:“綺繡相輾轉,琳琅愈青熒。”亭下種的都是牡丹,但夏天當然看不到花。坐在這裡,看到一撥撥游人從東園花牆邊進來,導游在那裡講解。先後五六個導游的聲音傳來,話都是一樣的,不禁讓人笑了。

我們下小山,來到池邊,池裡的荷花開得正當時。荷有粉色白色紅色。以粉白色的為多,潔淨素雅,不染纖塵。荷葉闊大,仿佛碧玉一般的綠。在“荷風四面亭”中,有抱柱聯曰: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這聯仿大明湖聯,用在此處也有新意,夏天的拙政園,四面荷花,處處是景。

蘇州人喜歡養荷,很久以前,市民就專門為荷花過生日,相傳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為荷花生日,蘇州人都要全家出動,到東門葑門外黃天蕩賞荷。看一下日歷,今天來拙政園正好是農歷六月二十,離荷花生日還有四天,也算是賞荷的佳時了。

在曲廊盡頭的池邊,有一朵粉色的荷花,靠近池邊開得正當時,水中還有倒影。幾個攝影師在這忙碌。一位七十歲上下的清臒老者,架起炮筒樣的相機對焦,他給我們看鏡頭中的影像,真的好漂亮。旁邊一位學工業設計的女孩也在拍,又有一位中年人臨到水邊來撳快門……一幅熱鬧的眾人賞荷圖。

在中園游,感嘆其亭台軒榭的華美,也贊嘆造園者的智慧。據說明代文人畫家文徵明曾參與過此處的設計,田園風光、山水詩情都體現出文人的理想和追求。

繼續往前走,來到西園。

西園並不只是休止符,它依然有山有水,樓館建築比中園還似乎更多一點。

這兒的曲廊高低曲折,在水邊蜿蜒,稱為波形廊。

走過廊,有一個軒很小,卻有個好聽的名,叫做“與誰同坐軒”,軒其實跟亭差不多,這個小軒很別致,築成折扇的形狀。而它的屋面、軒門、窗戶、石桌、石凳、牆上扁額、半欄都呈扇面狀,所以它還有個名為“扇亭”。

這個小亭精巧可愛,文人氣息濃郁。亭名來自蘇東坡的詞句“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原來,只能坐一個人,而為伴的是清風明月。“與誰同坐軒”五個字的扁額,是清代姚孟起書寫的,是一種特別的隸書。窗兩邊用杜甫的詩句作對聯:“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也是隸書,書者為清代的何紹基。杜甫的兩句詩把“江山”和“花柳”都似人化了,仿佛它們都是有情的,在等待著人們的觀賞。這兒正可以賞月觀柳看花。

我們在這兒坐了好一會兒。時已到中午了,園中的人少了些,正好清靜。

小雪兒在軒邊的荷缸邊,發現往荷葉上滴水有趣,把小半瓶純淨水都滴完了。

後來我們又去三十六鴛鴦館,這兒的牆玻璃最為特別,是紫色的。

這兒有今人林散之的草書對聯,“綠意紅情春風夜雨,高山流水琴韻書聲”。上聯寫自然,下聯寫出此處是聽音之處。原來,建此館的主人張履謙好昆曲,他們常在這兒聽曲。我們知道的昆曲界前輩俞振飛幼時也曾來此唱曲。這館還有付對聯就是主人張履謙集歐陽修《六一詞》句而成,為:

燕子來時,細雨滿天風滿園

闌干倚處,青梅如豆柳如煙

這對聯雖是集句,但好像出自一首詞,渾然一體,寫盡了春天的美好風景。

小雪兒在這裡,又發現一種古老的鎖很特別,是銅的,用照片拍了下來。

最後,我們還在西部園中徘徊一會兒,直到中午十二點,才依依不舍地走出拙政園。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