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之旅隨筆(三)DoyouspeakEnglish?

作者: fansla

導讀那麼簽證容易的話,可不可以自己去玩呢? 這次旅游行將結束之前,我們回顧了一下,覺得時光匆匆,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特別是在聖彼得堡。冬宮那裡的展品如果每件看2分鐘,一天看8小時,要看12年,我們只有兩個小時,怎麼夠?葉卡婕琳娜宮只是在外圍兜了兜,著名的琥珀宮未得見面,好不可惜!夏宮占地數百公頃,我們看了大噴泉、玩了游戲噴泉、見了亞當噴泉,� ...

那麼簽證容易的話,可不可以自己去玩呢?

這次旅游行將結束之前,我們回顧了一下,覺得時光匆匆,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特別是在聖彼得堡。冬宮那裡的展品如果每件看2分鐘,一天看8小時,要看12年,我們只有兩個小時,怎麼夠?葉卡婕琳娜宮只是在外圍兜了兜,著名的琥珀宮未得見面,好不可惜!夏宮占地數百公頃,我們看了大噴泉、玩了游戲噴泉、見了亞當噴泉,卻還是錯過了夏娃噴泉,還有許多……更不要提城裡的夏園以及諸多某某某某教堂了。就算是在莫斯科,我們雖然下到了100多米深的地鐵,坐了一站,看了兩個地鐵站,最終也無緣一見著名的最美麗的共青宮站。

還是自己玩比較好。不過,這得有個前提條件,就是你能講俄語。當然不僅僅是斯巴希巴之類的簡單會話。由於斯拉夫語系和拉丁語系、盎格魯撒克遜語系的巨大差別,加之人家俄國人也沒有中國人那麼強的與國際接軌的意識,英語標注寥寥,看到各處的店招、標牌、指示,感覺就是兩眼一抹黑。

有個笑話,團裡的一位老兄對賭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團中有人一個小時多就贏了100刀。生平第一次去了賭場兜兜,竟然發現老虎機前、撲克桌旁中國人居多。),好不容易搞清楚casino在俄語中的最後兩個字母長得什麼樣,差不多是3A,所以每每看到3A的標牌就很high。某次見到前面的一棟頗有氣勢的樓的頂部標牌竟然有兩個3A,不覺興奮異常,大叫:“導游,前面那個3A3A是不是賭場?!”導游妹妹茫然:“什麼3A?哦,那個,那是我們要去的火車站!”

據導游的介紹,俄羅斯人的普遍受教育水平較高,義務制教育普及至高中畢業甚至大學。由於沒有升學壓力,學習環境寬松,業余時間培養個人愛好,吉他什麼的信手拈來。他們當然沒有什麼四六級,要麼這就是造成英語水平搭僵的原因?至少有點俄國人還是能開口說英語的,比如:“Do you speak English?”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講話者發音標准,我們很興奮,因為終於可以交流了。接下來,對方就嗯啊伊啊的卡殼了。第二次,又是這句一模一樣的,接下去是同樣的嗯啊伊啊。圈圈由此判斷,這可能是他們說的最好的一句了。牛牛揣測,可能他們的英文課本裡有這樣一個對話練習,就像不少中國人聽到“How are you?”的直接反應就是不加思索,脫口而出:“Fine, thank you. And you?”

其中一位俄羅斯大姐的下文比較有意思,說給大家聽聽。那天我們是要坐晚上的火車去聖彼得堡。說晚上,也不完全對,發車時間是半夜1點20分。看完馬戲之後,導游把大家帶到麻雀山觀景台打發時間,說那裡很好玩。其實,當日的白天我們到過觀景台,除了看到莫斯科河和幾個小販之外沒什麼特別的。誰曾想,到了那裡才發現鬧猛異常。原來那裡是俄羅斯人飆車所在地。無數輛跑車、摩托車排排隊,馬達轟鳴,皮衣皮褲的飆車一族摩肩接踵。剛到的時候我們有點嚇絲絲。傳統觀念看到這樣打扮的就躲得遠遠的,俄國人又長一碼大一碼的,手裡多半拎了一個啤酒瓶,頗有誤闖黑社會集會的感覺。(其實待了幾天後就發現,俄羅斯人喝啤酒如同喝水,到處都是酒瓶。像普金那樣不喝酒不抽煙的男人,可是讓姑娘視為好男人楷模,編成流行歌曲唱得呢!)

正在我們左顧右盼之時,轟隆隆一陣黑旋風襲來,只見一輛如同拖拉機般的龐然大物駛上人行道,兜了個圈子後在離我們不到5米的地方停了下來。數十個皮衣皮褲蜂擁而上,閃光燈亮起一片。我們見狀趕緊躲開了。兜了一圈回來,好奇心作祟,見人群稀疏了些,我們也擠了進去看個究竟。不懂,黑乎乎的,就像一個拖拉機。可是周圍人的表情分明寫著由衷的贊許。這時,一位頗有些身形的俄羅斯大姐湊上前來:“Ma’am, do you speak English?” “Yes。”“All……I …… made…… ”這位大姐顯然是“拖拉機”的主人,她自豪地向我們表示整部車都是他們家人自己改裝的。有個詞她想告訴我們,可是比劃不出來,於是乎,她蹭的躥上了擋泥板,還顛了顛。嗯,明白了,很牢的。

Body language真的很重要啊。不過有時也會出岔子。比如,表達數字8,我們的習慣是充分伸展的大拇指加食指,估計是漢字“八”的像形。可是,香港和台灣同胞就不同了,這個手勢是7的意思哦,大拇指水平食指衝下,也很像阿拉伯數字7呀。圈圈很開心地和團裡的台灣一家人討論這個發現。牛牛想,不曉得俄羅斯人怎麼表達。要想了解其實最方便的就是在買東西的時候啦。不過……

〈未完待續〉


精選遊記: 莫斯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