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之新驢初蹄

作者: 天曉得*我形我塑

導讀出行的日子陽光普照大地,回歸的時分明月當空高照,兩天的好天氣給探覓那太湖源頭和火山大石谷的我們帶來了別樣的運氣和心情。早上8點,我們的“千裡馬”帶著我們開始了尋覓的旅程,雖然路上開行了4個多小時,但大家沒有感到絲毫的疲憊。一路上大家並沒有感到彼此之間的陌生,而是在我們“頭驢”的帶領下,從個人的姓名、愛好到工作都沒有保留地一一作了自我介 ...

出行的日子陽光普照大地,回歸的時分明月當空高照,兩天的好天氣給探覓那太湖源頭和火山大石谷的我們帶來了別樣的運氣和心情。早上8點,我們的“千裡馬”帶著我們開始了尋覓的旅程,雖然路上開行了4個多小時,但大家沒有感到絲毫的疲憊。一路上大家並沒有感到彼此之間的陌生,而是在我們“頭驢”的帶領下,從個人的姓名、愛好到工作都沒有保留地一一作了自我介紹,大家都把自己真實的一面呈現在了眾人的面前。車行一路歡聲笑語不斷,在我們之中年齡最長的是62歲的褚老先生,年齡最小的是剛念初二的小華弟弟。褚老先生當年作為偵察兵參加過越南戰爭,在戰火的洗禮中更知生命的可貴;而小華弟弟在爸爸的陪同下,也來感受自然之美和對自我的挑戰。在我們的駐地——太湖源鎮白沙村的山水賓館匆匆用過午飯,我們踏上了第一天的征程——去尋覓那養育了江浙滬千百萬生命的太湖源頭。車行不到5分鐘,已然到了這天征程的目的地。太湖源頭有很多別稱美譽,如小九寨溝、猢猻溝、龍須溝、生態溝、龍須峽谷等;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名稱,是因為太湖源具有獨特的風光資源。在景點門口,大家按編號分成了四組,由三位領隊分別負責前導、接應和掃尾。為了盡早上山,大家抓緊時間趕路,因此沿途的風光或多或少地總有遺漏(比如說“源”字的奇特,“仙人台”的一台多景)。在大家的努力下,僅僅用了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就到了一般游客到此止步的茶亭,往上再走大約一小時就可以到達太湖源頭了。在茶亭,大家略作調整,然後開始了最後的衝刺。由於各人體力的不同,因此隊伍從一開始的一字長蛇逐步變成了三五一群。剛開始,路面還不時有些石塊鋪路,但漸漸地石塊就逐漸減少了,最終變成了泥土路,雖然路況越來越差,但大家依然彼此鼓勵、幫助,最終全部登上了頂峰無一人掉隊。在太湖源頂的山民家裡,大家還進行了一場別有趣味的比賽——用老鄉家裡的斧子和木柴進行了劈柴比賽,看誰能劈准變得越來越小的木柴。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而這天的情況似乎在驗證這句話的准確性——我個人感覺這天是“上山困難下山易”。雖然需要不時地借助手中的竹竿、樹枝等工具進行下山時的支撐和平衡身體,但時間的天平依然在向下山傾斜著,上山用了一個多小時,而下山僅僅用了半小時多點。雖然下山後大家都已感覺腿腳十分酸麻,但依然興致不減,紛紛參加了由於急於上山而放棄了的攀岩、軟梯和溜索活動。時間不等人,由於大家的興致不減,因此部分人員離開目的地時已是日薄西山。山區的太陽是那麼匆忙地就落下了,當大家在暮色中趕回駐地時已過了6點,飯菜也早已擺放在桌上等著我們大快朵頤。雖然前一天大家都感到十分疲乏,但許多人第二天還是在7點鐘准時起床。大家先把行李放到了車上,然後返回餐廳享用今天的早餐。早餐雖然簡單,但對於所有要攀登上主峰去尋覓那沉睡了千百萬年的火山口的驢友們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罷早餐,大家上車出發了。由於去往今天目的地的路程花費時間較多,因此給我們留下了並不十分富裕的上下山時間,以致後來下山時大家到最後基本上是暗夜行軍了。10點多時,我們來到了今天的目的地——被稱為火山大石谷的天目石谷。大家在三位領隊的帶領下,同樣分成了四組依次前行。同樣是由於行色匆匆,遺漏了不少景點(根據網上資料得知,金庸在此題寫了“石谷有靈氣,靈石成山谷”,可未見驢友貼出後五個字的照片)。上山了,大家前呼後擁好不熱鬧。這天的路程確實如第一天領隊告訴我們的那樣非常之艱難,第一天的路程雖然不十分好走,但與第二天的路程相比,稱得上是“小巫見大巫”了。第一天的路程雖然有點難走,但由於路程較短,因此不知不覺中也就到了山頂;而第二天的路程不但很長而且較陡,有些路段感覺整個人幾乎是貼在路面上爬行一般。由於前一天體力透支還沒有完全調節好,因此隊伍很快就變成了三三兩兩的了,走在路上時不時會遇見停下休息的驢友。不知是什麼原因,也不知是什麼時候,我開始聽見了心髒發出了急促的“嘭嘭”聲和自己“呼嗤呼嗤”的喘氣聲;一位走在我前面的MM提醒我喘氣時聲音要輕,不然就影響了她爬山的情緒。雖然我十分自覺地提醒自己要“輕聲細語”,但環境的艱難卻不容有絲毫的改變;心跳和呼吸似乎越來越急促了,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會得心髒病?終於在午後時分看到了領隊所說的“三戶人家”,想起了一則典故——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故事;這裡也有三戶人家,卻是我們這支隊伍不可缺少的後勤補給站。往前趕了點路,在一處溪流旁安置了臨時營地,大家紛紛坐下拿出自己帶來的午餐。領隊們則燃起了帶來的氣爐,拿出了咖啡、方便面、湯料、一次性碗筷等物品,為大家補充給養而作著准備。大家邊吃邊聊,有些人還在一邊玩起了“殺人”游戲,好笑的是其中一位“平民”被連續殺了五次。“頭驢”的咖啡好了,大家一擁而上;“尾驢”的蛋花湯好了,大家一搶而空。雖然大家都吃得飽飽的,但依然在耐心等待老鄉的“飛機”——據領隊提供的消息,此地的雞都是養在樹上的——的到來。終於,老鄉送來了一桶雞肉和一桶雞湯,大家爭先恐後地掠食而去……吃完午飯,大家又開始了這一天的最後征程,爭取用一小時左右時間到達火山口,去探訪那已沉睡了許久的火山。大家或前或後地開始了征途,由於補足了體力,大家對最後的征程充滿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到達火山口去一探究竟。這段路程也並不比前一段路程好走,但由於“酒足飯飽”,人人都像上了發條一般往火山口衝去,終於在下午四點前到達了終點——位於臨安西天目鄉與安吉龍王山交界處的大丘田——海拔1380米、方圓百余畝火山口遺跡。如今這裡成為一片長滿青衣苔的沼澤地,周邊峭壁上生長著大片的黃山松、野杜鵑等植被,景色十分壯美。由於時間緊促,因此僅有小部分人員去濕地內進行了探訪;而更多的人登上了“千丈崖”,去領略了山巔的秀美風光。就要下山了,由於時間所剩不多,需要盡可能趕在太陽下山前回到山下,因此大家都是默默無語地開始了這段路途。一路上鴉雀無聲,大家都在加緊自己的腳步往山下趕,因為山中的太陽下落很快,也許要不了多久就會被擋在山的那一邊。即使時間再緊,但大家依然沒有忘記這個團隊,不時相互提醒著路途的安全;太陽漸漸西沉,天空變得越來越暗,終於太陽被群山擁入了懷抱。有的驢友拿出了帶來的手電,雖然點點“星光”不足以照亮全程,但也給大家增加了不少力量和勇氣。終於在6點多時,所有人都安全到達了山下,這一天的活動最終以全體驢友的勝利而告結束。終於要回上海了,回到那個曾經離開過而最終又要回去的家了。窗外,那一輪明月高掛天上為我們照著前路;車內,大家抓緊時間休息以便明天更好地工作。偉大是由平凡孕育的,正如長江、黃河的源頭也只是一股涓涓細流;我們雖然是平凡的,但征服自然和戰勝自我的我們又是很偉大的。這短短兩天的活動不僅讓大家看到了力量,同時也看到了團結;不僅戰勝了自我,更感受了彼此的真誠。



(活動第二天在千丈崖拍攝)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