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出發赴閩東探奇景,山鄉小路自駕4日游

作者: 長空雁叫

導讀XH通過碩士答辯,回廈度假,全家自駕出游。選擇自駕可以走走停停,沿途樂趣頗多,也可以盡量避開大路,專門挑選縣間小路行駛。福建的縣道一般路況尚可,周邊風光也常常勝過省道、國道。閩東是福建省寧德地區的俗稱,這裡山高林密,溪澗、峽谷縱橫,景色十分秀麗,其中,屏南的鴛鴦溪(包括“白水洋”和“宜洋”景區)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周寧的鯉魚溪和九龍漈 ...

XH通過碩士答辯,回廈度假,全家自駕出游。選擇自駕可以走走停停,沿途樂趣頗多,也可以盡量避開大路,專門挑選縣間小路行駛。福建的縣道一般路況尚可,周邊風光也常常勝過省道、國道。閩東是福建省寧德地區的俗稱,這裡山高林密,溪澗、峽谷縱橫,景色十分秀麗,其中,屏南的鴛鴦溪(包括“白水洋”和“宜洋”景區)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周寧的鯉魚溪和九龍漈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去年8月,全家人也曾依網友bettyyou 推薦的路線出游過閩東(經平譚),但因中途生變,只是開車沿福清→屏南→周寧→福安→寧德的省道、國道,風風火火地跑了一圈,除在屏南縣的長橋鎮觀賞了萬安橋外,無暇光顧其他任何景點,就急急忙忙趕回廈門。因此,這次出游也算是對去年憾事的彌補。

8月22日(周五)早出發,25日(周一)傍晚返回廈門,全程四天,游覽了“九龍漈”和“鯉魚溪”,觀賞了“白水洋”奇景,鴛鴦溪的“宜洋”景區道路封閉,只能忍痛割愛。“主駕”XJ獲准兩天休假,XH是新手,算是個“副駕”,交通工具仍是“昌河北鬥星”。我的職責是“向導”,主要參考福建省地圖出版社編印的“福建省交通圖冊”(2005年5月首次出版),此書道路標記詳盡,然而,這個“優點”也讓我們吃了不少苦頭。萬事具備,卻來了“風台”,強台風“海棠”7月19日下午在連江登陸,給閩東帶去狂風暴雨。上網查詢天氣預報,得知周寧、屏南22日有大雨,但隨後可轉“晴間多雲”。21日下午詢問周寧賓館,總台小姐稱大雨如注,但卻並無風災。再詢問屏南“白水洋”,獲悉景區水深過膝,不適游玩,建議我們推遲。然而,XJ的假期不能變動,最終只能“賭一把”,按原方案22日出發。 計劃安排先周寧、後屏南,指望“晴間多雲”後,白水洋”的水位可以回落。預選的路線是:沿高速路北上,在“漳灣”下高速,經七都、八都、九都、霍童、鹹村、七步至周寧(獅城鎮),再經李墩、禮門、雙溪到屏南縣的“白水洋”,返廈時經棠口、白玉、黛溪、虎浿到寧德市區上高速。周寧至“白水洋”中途有“滴水岩”景區,“白水洋”至寧德可順訪“千乘”(位於堂口)和“龍井”(位於白玉)兩座古廊橋。 7月22日早,廈門無雨,8:45出發,XJ駕車,走金尚路,9:15出島,交買路費12元。車內新裝了雷達報警器,9:25在集美上高速後,“前方有照相偵測”就一直鬧個不停,好在我們的“北鬥星”重載四人,本身也開不快,不怕測速。10:10 過泉州市區,10:25經停“洛江服務區”,XJ單位來了電話,有公事需要研究。10:40繼續上路,11:30過涵江,天空逐漸變暗,濃雲密布,在青口服務區附近遇大暴雨。過閩江,入福州,繼續北行,雨漸停,12:53停靠連江服務區,加油115元。穿越連江、羅源,進入寧德地界,13:50在“漳灣”出口下高速,交費188元。 駛上104國道,換XH開車,他六月份剛剛在北京拿到駕照,返廈後狂練,駕技有所提高,但終究還是新手,不敢讓他在高速路上駕車。14:10通過104國道上的“八都”收費站,交費6元,路標顯示,這裡距周寧83公裡。繼續前行,遇三岔路口向左,駛上通往周寧的縣級公路,此後的30多公裡都是逆霍童溪而上。驟雨初歇,濃雲滿天,雖然行駛在溪邊,但仍感悶熱,須開空調前進。縣道為柏油路面,只是稍嫌狹窄,幸好路遇車輛也不多,且多為小型車,新手XH遵照限速標准(30公裡/小時)駕車,一路平安無事。14:15過八都鎮,20分鐘後通過九都,這是一座比較大的鎮子,有條岔路通往佛教聖地支提山。2003年,網友_vwpst0004673曾走過此路,兩年的光陰流逝,這裡依舊“甚少受現代文明的侵擾,保持著非常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只是連日暴雨使霍童溪猛漲,溪水打著旋渦,向下游宣泄,昔日的清溪變成了寬闊、混濁的大河。行至貴村附近,未能如網友那樣見到迷人的“山鄉野渡”風光,只是“蒼天古樹”猶在。青山疊翠,田野寧靜,鄉村民居多為簡陋的土坯房,難尋閩南農村常見的西式小樓。偶爾也有些漂亮的建築,但均為寺廟,“古樸”的民居搭配“豪華”的寺廟,成為這一地區的獨特風景線。沿途景觀的另一特色是古樹頗多,大樹上都釘著“福建名木”的編號牌,樹齡均在300年以上。貴村至霍童鎮一帶古木最多,溪對岸還有一片高大的樹林。下午三點十五分抵霍童,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據說在唐朝時就被列為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十一位。XH小心地駕車穿街而過,現時的小鎮已無任何古鎮風貌可言,只是在鎮中心的溪邊見到一棵大樹,樹下有石碑,記錄這裡曾發生過農民暴動。駛出鎮子,又見到一座廟宇,漂亮的石牌坊佇立在廟門前,上書“黃鞠故裡”四個大字。我本以為這是某位國家領導人的“故裡”,停車觀賞才從廟前的碑文中獲知,黃鞠是隋朝人,曾任“光議大夫”,退隱後舉家入閩,其後代繁衍至今,成為當地的望族,此廟便是當地黃姓人士的祖廟。與周圍民居相比,“黃菊故裡”建築豪華,好似“鶴立雞群”一般,廟前碑文還記錄了小廟的修建過程,不少海外人士都曾參與捐資,就連寧德市政府也曾卷入過修廟善舉。“故裡”背依霍童溪,前面是大片綠油油的水稻,遠處山腰上有座頗具規模的建築,黃牆黑瓦,背襯青山,顯得特別養眼。走進廟門,見到幾位老人,我湊上前去誇獎當地的美景,老人們很高興,告訴我說,對面的大山叫做“天下第一山”,山腰上的建築群是真正的佛家寺院,有和尚管理,聞名全國的佛教聖地支提寺,就位於大山的背面。他們還說,近日因有狂風暴雨,霍童溪變得混濁不堪,若是在平常時刻,溪水清澈發藍,景色會更加秀麗。 離開小廟,再向前行,約十分鐘後遇到一座跨溪大橋,路到橋頭分成兩叉,一條是不必過橋的土路,直通當地的另一名勝“古瀛洲”,我們沿公路主干道過橋,跨越霍童溪,向周寧前進。15:30駛過“外表”村,進入周寧縣境,公路開始爬高,風景漸入佳境,氣溫也明顯下降,我們關掉空調,打開車窗,盡情享受著高山林區的清新空氣。由於大雨剛過,周圍群山雲霧繚繞,山間飛澗奔流,形成婀娜多姿的瀑布,或如素練高懸,或若銀蛇飛舞,一路上,山高嶺峻,澗流瀑飛的景觀隨處可見。周寧山道上的車輛更少,“北鬥星”一路爬高,山下的房屋、田野越變越小,我又建議停車,大家都下車活動,父子三人站到看似頗為險峻的公路邊上觀賞山下美景,LP看了心驚膽戰,直呼“小心!”。繼續前行,山勢更高,公路直指雲霧籠罩的山頂,15:43通過“川中”村,15:50通過“鹹村”鎮。汽車開上了高山,但大山頂上也有平壩、村莊和農田,路邊景觀與山下相差不多。16:40左右駛經“腊洋林場”,這一帶可能是沿途海拔最高處,汽車進入雲霧,周圍白茫茫,能見度極差,XH打開大燈,小心翼翼地駕駛。漫山遍野都是茶園,路邊有塊標牌,上書“綠色”茶葉生產基地,難怪常聽人說“雲霧山中出好茶”。在雲霧中行駛約20分鐘後,開始下坡,濃霧也逐漸消逝,在路邊的山坡上發現一幢白色的二層小樓,牆壁上有“中國銀行希望小學”幾個大字,這是我們一路所見,唯一能與寺廟比美的建築物。小樓後面有幾株高大挺拔的松樹,每棵樹都有三、四人合抱那麼粗,密集地生長在一塊小小的山坡地上,估計樹齡都遠不止300年,它們可能是古代原始森林的最後遺跡。 17:15左右,在周寧縣的七步鎮附近與福安至周寧的省道交彙,車向左拐,駛上省道,經過“九龍漈”景區,遇到一座收費站,交買路錢4元。再向前開,17:25抵達周寧城關(獅城鎮),縣公安局大樓旁有座“周寧飯店”,此處原為國營,現已改為私人承包。總台小姐說,因為是周末,好一點的“標間”都被旅游團預訂,現在只剩下三人房(帶衛生間24小時供熱水),可再設一加床,正好能住下我們一家,開價120元/天。XJ嫌貴,又將其砍為100元/天。汽車就停放在飯店門口,因為緊靠公安局,安全有保證。周寧縣城海拔888米,居福建省諸縣城之首,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盛夏日均氣溫僅24攝氏度,享有“天然空調城”的美譽。“周寧飯店”的二樓是餐廳,當晚正有人聚會,非常熱鬧,詢問是否接待散客,得知尚有一空置包間可供我們使用,大家決定就在此用晚餐,省得再到街上去找飯館。然而,這裡沒有現成的“菜單”,點菜要根據廚房的備料情況臨時安排。XJ與XH去找廚師協商,要了豬腳藥膳、炒鮮黃花菜、鮮姜炒豬肚、雜蘑菇煲(特色是其中有一種“苦蘑”),主食是炒米糕,還要了一瓶枸杞紅酒,一共107元。廚師手藝不錯,大家吃得很滿意。飯後逛街,天下小雨,路人不多,縣城不大,有條小河穿城而過,我們隨便轉了一圈,買了些水蜜桃。回到賓館,我率先洗了個熱水澡,准備休息,但樓下夜總會的“蹦迪”聲不絕於耳,十分吵鬧。兩個年輕人津津有味地長談,內容多為XH向哥哥介紹在北京的生活經歷,LP十分專注地旁聽,我習慣早睡,模模糊糊地聽著兩個兄弟的對話和吵鬧的迪斯科樂曲,不久就進入了夢鄉。 7月23日,天已轉晴,我6點就醒了,下樓去查看一下汽車,在街上買了包子回賓館給大家當早餐。吃完早飯,驅車赴九龍漈。在古漢語中,“漈”就是“瀑布”,周寧城東6公裡有條七步溪,流經七步鎮後,遭遇危崖斷壁,在總落差近300米的深山峽谷裡層層跌落,就像是一條白龍,翻騰跳躍,跌宕而下,形成了九級瀑布群,故稱九龍漈。 車到七步鎮,又交了4元過路費,然後向左拐,駛入通往景區的山路。還沒到達景區入口,我們就聽到了瀑布的轟鳴聲,購票進入(門票20元/人),隆隆的水聲愈發震耳,但周圍都是茂密的樹林,什麼也看不見。門旁有座小樓,登上二層平台,依欄俯視,雖然在這裡只能看到大瀑布的頂部,但已是翻江倒海,非常壯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現在正是觀瀑的最好時節,九龍漈水量豐沛,完全處於自然狀態,是真正的瀑布,若在枯水期,只有每日早八點,上游水庫放水時,才能形成壯觀的瀑布。他們還說,九龍漈瀑布群以第一級最為壯觀,它也是九龍漈的主瀑,落差46.7米,現在正是豐水期,瀑寬可達83米,巨大的水流在瀑布腳下濺起高達10余米的浪花,水霧常常彌漫至百米開外。第二到第九級瀑布依次為龍蛙瀑、龍鱷瀑、龍牙瀑、臥龍瀑、龍井瀑、葫蘆瀑、龍角瀑、龍口瀑,第六至九級瀑布級級緊扣、瀑瀑相連,總落差約60米,又稱“四疊瀑”。 我們沿長長的石階路下山,中途有座觀瀑亭,可以看到大半個瀑布,試圖拍照,但取景頗難。再向下走,遇到個三叉路口,路標顯示,向左是通向景區的出口,向右是九龍漈的主瀑布。我們向右,沿小路繞過一處山崖,山谷中的轟鳴聲開始震耳欲聾,陣陣瀑雨也迎面撲來。越往前走“雨”越大,小路的終點是一座觀瀑台,無遮無掩地暴露在巨大的瀑布面前。LP躲在一塊巨石後面,不敢繼續前行。父子三人繞過巨石,冒“雨”登上觀瀑台,衝到最前沿,立即感受到大瀑布所帶來的震撼。在強烈的陽光下,高大的瀑布通體晶瑩潔白,散發著耀眼的光芒。狂瀉的流水仿佛從天而降,狀若江河決口,又如泰山壓頂,轟隆聲好似千軍萬馬,以壓倒一切的氣勢在山谷中回蕩。我1999年曾到過貴州安順,依我看,現時的九龍漈絲毫也不遜色於著名的黃果樹大瀑布。瀑布腳下巨浪翻滾,水霧如煙,升騰而起,形成瀑雨,又被“瀑前風”驅趕,紛紛揚揚向外飄散,使整個觀瀑台都籠罩在“中到大雨”中。為了留影,我們在觀瀑台上堅持了十多分鐘,回到LP躲避的山崖後面時,三人從頭到腳都在滴水,成了貨真價實的落湯雞。然而,付出這樣的代價,卻沒有得到所期望的回報,事後發現,所拍的照片中只有三張清晰,其他都模糊不清,這是因為相機被淋,鏡頭上有厚厚的水膜。日後若有網友想在九龍漈留影,請千萬切記帶把雨傘。 離開大瀑布,回到三岔路口,沿著七步溪邊的小徑向景區的出口方向前進。羊腸小道在陡峭的山崖上蜿蜒,下面是洶湧的急流和依次相遇的各級瀑布。我們慢慢地行走,將濕透的衣服脫下,頂在頭上晾干。路遇一批游人,看到我們三個全身濕透、打著赤膊的壯漢,私下評議說:“這幾個都是運動員”,我們聽了好不得意。沿途又經過幾處瀑布,但多數只能透過林間縫隙偷看,唯獨只有一處瀑布比較願意與游人親近,也可以留影,人站在山道上,背對著瀑布,通過加開閃光燈(彌補瀑布與人物之間的光照差距),可以透過樹叢間隙拍到不錯的照片。事後得知,此瀑就是“龍牙瀑”,因瀑中有數塊巨石突起,好似龍牙,把瀑布的水流扯成兩半,故得此名。在“龍牙瀑”下面不遠處,還可以看到矮矮的“臥龍瀑”。 走到小路盡頭,又遇到一處三岔口,向上通往“出口”,向下通往“四疊瀑”。山路崎嶇,LP不願再走,執意要獨自坐在路邊等候,任由父子三人前往“四疊瀑”。下山路曲曲折折,林木茂密,光線昏暗,走了很久也不見半個人影。大家合計讓LP一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獨處有些不妥,XH自告奮勇爬山返回,我和XJ等了很久,才看到他扶著媽媽一步一步地從山上下來。又走一會兒,眼前豁然開朗,我們走出了山林,來到一處陽光燦爛的岩坡,前面就是“四疊瀑”。溪水順著陡峭的山勢狂奔,第六、第七、第八和第九瀑在山谷中相接,形成的罕見的四疊狀瀑布。溪邊有塊巨石,名叫“龍鷹嘴”,登上險峻的石崖可以與瀑布親密接觸。我們把濕衣鋪在岩坡上晾曬,LP自願留下看守,三條漢子小心翼翼地爬到“龍鷹嘴”頂部。只見四級瀑布接替而下,浩浩蕩蕩地撲面而來,撞擊我們腳下的岩壁,發出雷鳴般的響聲,場面十分壯觀。瀑布濺起細密的水珠,好似白色煙霧在山谷中彌漫,還出現了漂亮的彩虹。 回到LP等待處,將尚未曬干的衣物重新披在身上,再沿石階路攀登,又回到三叉路口。在此可以選擇兩個方向:向左是來時的原路,重返景區入口大門;向右是捷徑,但卻幾乎是持續不斷的石階攀登,直達景區的另一個出口,我們選擇了後者。不知經過多少次停留、喘息,終於來到一處較為平坦的山坡,空曠的山野渺無人跡,路邊有座小亭,大家入亭休息,將半濕的衣服鋪在亭邊的樹叢上繼續晾曬。此處視野開闊,空氣清新,風景優美,坐在小亭中就可以看到山下遠處的龍牙瀑布。因為周圍沒有外人,大家都顯得無拘無束,放聲高歌,大聲談笑,對於久居鬧市的我們而言,一家人能在如此清幽的環境中休閑、暢談,也可算是一種難得的享受。逗留到約12點,濕衣已基本曬干,利用照相機的自拍功能,以瀑布為背景拍了張全家福,然後重新上路。走到出口大門,發現一個秘密,原來九龍漈可以逃票!出口處無人管理,門衛室內空空蕩蕩,窗戶上也沒玻璃,似乎從來不曾被使用過。不過話說回來,景區建設花費頗多,花錢買票,也確為應該。 驅車返回,途經七步鎮收費站,第三次交了買路錢。中飯仍在我們入住的“周寧飯店”解決,與前晚的喧鬧完全不同,此刻的二樓餐廳變得冷冷清清,菜肴質量也判若兩家,估計前次是因有人辦宴,廚房備料充分,今日生意清淡,廚師也難為“無料之炊”。午餐總計55元,有清水煮芋子、肉片炒筍、筍尖小腸湯、素炒空心菜,主食仍為炒米糕。 由於時間寬裕,飯後大家都小憩一回,下午三點再次出發,依舊是XH駕駛,驅車赴鯉魚溪。該景點位於周寧縣浦源村,距縣城5公裡,門票每人10元,停車費5元。一條寬僅數米、長約500多米的小溪在村中靜靜地流淌,據說溪中有七、八千條鯉魚。村民們嚴守祖訓,世代相傳嚴禁捕撈和傷害鯉魚。另據網上的資料說:“溪中的鯉魚與人很親,聽到人聲、見到人影反而會靠攏過來搖頭擺尾。若投食入溪,鯉魚會歡騰跳躍,爭相逐食。如果用手去摸觸魚,魚兒會很溫馴地讓你撫摸”。 購票入村,迎面而來的是一座花園,花園對面是廣闊的田野,綠油油的稻苗一直延伸到遠遠的山邊,附近還一處漂亮的小廟和一座塔形的閣樓,午後烈日下的田園寧靜、迷人,就好像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我們在此處又拍了一張“全家福”。繼續沿小路前行,村頭空地上建造有水池、小橋,還有鯉魚石雕,讓人感覺這是一座富裕的村落。在水池邊遇到兩位游人,見到我們走過,頗不以為然地相互議論說:“這些人都是買票進來的”,看來,鯉魚溪也可以逃票,我們被別人當成是“傻冒”。 水池的盡頭就是鯉魚溪,溪上有座小木橋,橋面上還修建了供奉觀音的小廟,古香古色,是座小廊橋。周寧和屏南是福建的廊橋之鄉,然而,由寧德到周寧這一路走來,我們竟然沒有見到一座廊橋,因此,這座小橋可算是我們此行所遇的首座廊橋。溪中的鯉魚多為紅色,不像是野生的,而且,魚兒們除了會爭搶投食以外,對人還是保持著高度的戒備,頗像是一般公園裡常見的觀賞魚,沒給我們留下多少好印像,也未見到網上傳說那麼神乎其神的“人魚親近”。而且,魚影渺渺,溪中之“魚口”應該遠低於傳說中的七、八千尾。“光餅”是這裡的特產,LP也買了一包,三分之二拿來喂魚,三分之一被她自己吃了。浦源的村民沿溪而居,民房多為兩層,黃土壘牆木為梁,家家樓下都掛著大紅燈籠,景觀有些像是麗江古城,但也僅僅就是“有些”而已。 下午5點多回到周寧飯店,有了中午的教訓,大家都說晚餐應該到街上去吃。“周寧賓館”是周寧縣內檔次最高的賓館,走到大門口,LP建議進去看看,這正中其他三人的下懷。“賓館”的餐廳也沒有菜單,XJ進入廚房去安排菜肴,廚師自稱是川菜師傅,大力推薦“水煮肉片”,此外,我們也要了筍尖老鴨湯、清炒菜膽、荔枝肉、炒蘑菇,主食是煮粉干,還要了一小瓶紅星二鍋頭和一大瓶雪碧,總共136元。廚師手藝果然不錯,每道菜都頗有特色,就連平日喜歡挑剔的LP也吃得很滿意。飯後繼續逛街,因為天氣已轉好,又是周六,市面一掃前日的蕭條,店鋪燈火通明,路人熙熙攘攘,河邊公園還開了景燈。 7月24日早7點半起床,還是由我上街去買了包子,早餐後退房,搬行李上車,九點出發,由XH開車,赴屏南縣的“白水洋”景區。根據地圖,我選擇走七步鎮→李墩→禮門→雙溪→白水洋,這條路線的周寧路段被稱為932縣道。9:30車過溪頭村,這一帶有幾座磚窯,道路長期被載磚卡車碾壓,路面極差。行至縣道6公裡處開始爬山,路況變好。 9:55到達山頂,見到“李墩人民歡迎您”的標語牆,下山後即進入李墩,這是一座大鎮子,附近有現代化的農業開發區,公路也修得極好。 不久又開始爬山,路過一片山坳,見到一座石砌廊橋,橋面上建有閣樓,檐欄翹角,黃牆灰瓦,橋邊青松挺立,橋下溪水潺潺,公路對面是座供奉齊天大聖的小廟,一座石質拱橋跨越公路,將廊橋與小廟相接。此橋雖不算是古跡,但卻造型漂亮,周圍是大片稻田,襯托著藍天白雲,我們在此停車,以田園和廊橋為背景,拍了幾張照片。 10:25經過禮門,在很多地圖上,932縣道都中止於禮門鄉,只有我們手中這本最新的“福建省交通圖冊”表明,932縣道過禮門後還要繼續向前延伸,與屏南的縣道相連,可以直抵白水洋。10:40駛抵滴水岩,見到一片湖泊,景區內靜謐異常,似乎罕有游人光顧,湖岸巨石高聳,大樹成蔭,汽車貼崖而行,穿越狹窄的山谷,在湖邊稍停,大家下車,活動一下腿腳,然後,換XJ開車,繼續上路。 10:55通過秋樓村,一段嶄新的路面出現在我們眼前,厚厚的水泥,非常平整,車行很快。這段道路也只是在我們選用地圖中有標記,在其他地圖上,我們腳下的這一區域根本就沒有公路。大家都很慶幸選對了地圖,也期待可以從此一路坦途,直抵屏南,到“白水洋”去吃午飯。然而,沒有高興多久就遇到了正在施工的路段,水泥路面只建成一半,僅夠單車通行,道路的另一側還只是粗糙的路基,築路工人都用一種異樣的目光望著我們。XJ小心翼翼駛上單行道,期盼對面不要來車,所幸一路無事。然而,只行駛了約五分鐘,水泥路就嘎然而止,前方只剩下簡陋的土路,通向一處工地,路旁的標牌表明,這裡是什麼“礬礦”。一位民工主動走上前來說:“雖然地圖上已有標記,但通往屏南的二級路目前尚未貫通”。再問下去才得知,屏南方面已把公路修到兩縣交界處,但周寧工程落後,還差一橋未建。我們不放心,又拖住一位民工詢問,答復也是一樣,還特別強調了“雖然地圖上已有標記”這句話。看來,上當受騙者早就大有人在,他們可能也是拿著和我們一樣的“超前地圖”。萬般無奈,只得掉轉車頭,重走老路,返回周寧, 沿周寧 →“鎮前”→屏南的302省道赴白水洋。返途再過“李墩人民歡迎您”的小山,停車休息,這裡茶樹滿山,應XH要求,為他在茶園中拍了一張照片。 中午十二點半回到周寧縣城,入城時又交了四元過路費,兩日來,我們前前後後共在此處“過關”五次,買路錢交了20元。在城中隨便尋一小店午餐,不過是拌面、扁食之類,四人共計消費16元。飯後XH開車,我依舊指路,XJ和LP在後座呼呼大睡,車沿302省道前進,出城前加油81元。13:21過“泗橋”,不久後,透過路右側樹木間的縫隙,看到一座紅色的木結構單孔廊橋,顧慮難於取景,稍一猶豫,廊橋一閃而過。13:45又遇到一座磚石結構的廊橋,黑灰色調,頗為漂亮,名曰雙獅橋,停車拍了幾張照片。 與沿海地區相比,周寧公路的最大問題是路標甚少,常常要停車觀看路邊房屋的門牌,才能得知到了哪裡。過“鎮前”時,本應見三叉路左轉,但因不知“鎮前”已到,也未見到任何指示屏南的“路標”,陰差陽錯,驅車直取政和。14:15駛過一間廟宇,見到很多穿著奇特藍布衫的男女香客,才感到不對頭。停車詢問過路司機,得到指點,掉轉車頭,在路邊尋得一喇叭狀路口,右轉彎,駛向屏南。 15:00進入屏南縣境,“白水洋人民歡迎您”的標語牌迎面而來,此處距景區還有8公裡。抵達景區,有一條岔路拐入山谷,這是景區專用道,水泥路面寬寬的,兩側還有綠化帶。屏南每年都要舉辦“白水洋旅游節”,看來,為開發這一旅游資源,當地確實是花費了不少錢財。行駛約5公裡,來到景區大門,門票60元/人(配發一雙防滑白線襪),還要5元停車費。進門後,又開行一段路,來到一座小橋旁,景區管理處就在橋對面,小樓右側有廚房、餐廳,可以提供飯食,小樓左方還建有三座木屋,可以住宿。清澈的溪水在橋下流淌,蛙鳴陣陣,溪水潺潺,我們決定當晚就在這裡依山而居,傍水而宿,體驗一下真正的山鄉野趣。一位小姐帶我們去看房,每座小木屋內都有四間三人客房,還另有兩個獨立衛生間,電熱水器,24小時供熱水。居住條件尚可,只是這位小姐很難纏,客房開價120元,講了半天,讓到100元/天,說是生意好,很多人都打算在這裡住宿,XJ又與她反復過招,最終才同意我們四人住兩間,每間80元。安排好住處,從小姐手中領到鑰匙,又到餐廳預定了晚飯,已是下午四點多,兩次“誤入歧途”大大延誤了我們的時間。回汽車換上拖鞋,穿上防滑襪,全家人沿小溪逶迤而行,這一帶據說是古火山的熔岩通道,地表以下是一整塊巨大的熔岩,身邊的小溪就好像是由人工在巨石上開鑿出來的寬闊石槽,“槽”底非常平坦,XJ和XH都情不自禁地跳進溪中行走。溪水清清的,十分喘急,但卻又是淺淺的,剛夠淹沒兩人的腳面。 抵達小溪盡頭,眼前突然變得很開闊,只見滾滾水流從北面的山中湧出,在我們面前拐了一個急彎,又向東方的下游奔去,成為一條大溪。溪水拐彎處水面寬闊,約有三、四個足球場大,這就是著名的“水上廣場”。白水洋又稱仙耙溪,是鴛鴦溪的上游,據說其河床是由數塊完整、光滑的巨石構成的,最大的一塊寬達4萬平方米。很多游人在“廣場”上行走,水淺處剛剛蓋過腳面,水深處也未及膝蓋。水下的岩石板塊並非絕對平坦,也有些高高低低,坑坑洞洞,但喘急的溪水到處流竄,足以衝刷、覆蓋到全部的岩床,只是每遇凹凸不平處,就會激起層層的浪花。放眼四望,銀白色的水花在寬闊的水面上到處翻滾,嘩嘩流水發出非常大的聲響,難怪這裡被稱為是“白水洋”,如果不是見到有人在白花花的波濤上行走,必定會以為那是一條凶險無比的大河。 下得水來,站在溪上,夕陽西下,寬闊的“洋”面上到處波光粼粼,此時的感覺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其中的真意。“廣場”北側的水中有一長串方石,一家人腳踩石塊,兩個孩子一前一後保護著LP,自西向東渡過寬闊的“洋面”,來到白水沙灘。正在下落的夕陽避開山影,將最後一縷光明投射到這一角落,四人抓緊時機,利用當天最後的陽光,拍攝了幾張不錯的照片。 逛到日落西山,天空已有些昏暗,游人越來越少,我們自然不慌不忙,是最後撤離的人。返回景區管理處,時間已近六點,回到汽車旁,將隨身行李搬入木屋,此時才得知,我們是當晚入住木屋的僅有游客。不一會晚餐備好,有紅燒鯉魚(就放養在餐廳旁的水池中),油炸小溪魚,“美美妞豆”甜湯,豬腳煲,炒蘑菇片,苦芝(當地的野菜)燉雞湯,消費了約百元。 晚飯後天已全黑,夜宿山野木屋,我和兩兄弟在屋前草地上觀賞夜景,周圍漆黑一片,只能依靠微弱的星光勾勒出群山的輪廓。頭頂上有幾只螢火蟲在飛舞,黑暗中,顯得格外明亮。三個廈門人抬頭仰望已久違多年的星空,滿天星星看上去是那麼繁密、那麼燦爛,銀河淡淡的,就仿佛是幾朵薄雲。孩子們都說,這樣的景色使他們喚起了對兒時的記憶。 7月25日,清晨五點多我就醒了,其他人還都在“豬睡”。六點剛過,我起來散步,沿小溪一直走到“水上廣場”,景區無人,就連工作人員也還沒有上班,來到南側高坡的一座木樓,搬個椅子坐下,白水洋的清晨讓人贊嘆,對面青山雲霧繚繞,山色迷蒙,腳下是一大片白色的浪花,獨自一人靜靜地觀賞,傾聽著嘩嘩的水聲,那種愜意在城市裡是無法感覺到的。七點左右回到住處,努力勸說其他人趕緊起床,也去賞景,然而,待重新走到“水上廣場”時,太陽已經升起,雲消霧散,美景不再。失望之余,四人在我曾獨坐處拍了兩張全家福,然後,沿白水洋南岸一直向前,踩著放置在水中的水泥塊,繞過一處高高的臨水崖壁,穿越一條隧道,來到小路的盡頭,再向前行就是原始森林了。昨天我們只游覽了白水洋的北側,今天是算是游覽南側。 返回木屋,辦理退房,九點左右,由XH開車,踏上歸途。原計劃沿202省道南行,過棠口後,東拐赴白玉,順訪龍井橋,然後經黛溪、虎浿,至寧德。這條路線在我們的地圖上都是已建成公路,然而,詢問管理區的一位老司機後才得知,“白玉”至“黛溪”的二級公路雖早有規劃,但至今尚未修建,我們差一點又上了“超前地圖”的當。臨時變更計劃,改走經雙溪、棠口、屏南城關、浙洋至黛溪的路線。 9:15經過雙溪鎮,右側山上有座古塔,名叫“瑞光塔”,灰灰的顏色,看上去其貌不揚。車過棠口村,在公路上就可以看到一座漂亮的木橋,名叫干乘橋,一墩二孔,左右結構對稱,修建於清朝,據bettyyou說,它是屏南縣第二長的木拱廊橋。走到橋上觀賞,感覺此橋的長度雖不及去年在長橋鎮見到的萬安橋,但橋身卻要高得多,單孔跨度也更大。橋廊內壁上有一標記牌,在屏南縣的木結構古廊橋中,此橋被標為第27號,可見該縣尚有不少古橋,仍然隱藏在深閨中,不被外人知曉。 車經屏南縣城,不停車,10:39到“浙洋”路口,向左拐,駛上901縣道,這條路又被稱為是“甘虎線”,“浙洋”路口距寧德104公裡。雖說是縣道,但路況極好,全程水泥路面,沿途都有路標,只是路寬稍遜於一般的省道。然而,交通卻是意外的繁忙,竟然有不少加長的貨櫃車也跑到此縣道上來湊熱鬧。新手XH老老實實地遵照交規駕車,即便在彎道上與長長的貨櫃車交彙,也能從容地應對,駕技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10:57過管洋,11:22過黛溪,11:52遇到“歡迎再來白水洋”,這說明我們即將駛出屏南地界。 12:19經過寧德境內的虎浿鄉,20分鐘後與古田至寧德的304省道相遇,車向左拐,這裡距寧德37公裡。令人沒有料到的是,省道路況極差,很多路段都是搓板路,行車速度頗慢。這條省道原本是屏南至寧德的必經之路(屏南→古田縣大橋鎮→寧德市),難怪很多貨櫃車都跑到901縣道上去行駛。下午兩點,搓板路結束,我們開上104國道,進入寧德市區。37公裡的省道走了80分鐘,這當然也與“北鬥星”的性能有關,若是“陸地巡洋艦”,情況也許會好些,因此,日後若有網友想在304省道上行駛,最好准備一部越野性能較好的汽車。市區內道路復雜,XH有些發怵,換上XJ駕駛,在路邊找到一間中等規模的餐館吃午飯。還是由XJ點菜,要了梅干菜燒肉、炒蘑菇、豆腐煲、冬瓜干貝湯、荔枝肉、花菜炒肉片、主食是海鮮炒面,還要了兩大瓶“雪碧”,寧德市的物價不貴,一共才66元。 15:06飯後出發,XJ開車,15:15在同三高速的“寧德入口”上高速,16:43在“青口服務區”稍停,17:13在“洛江服務區”加油130元,19:05在集美下高速,繳費183元。直接開到“SM廣場”的KFC吃晚飯,消費99元,20:30回到溫馨的家。 全程四天三夜,花費1998元(人均500元),其中:汽油費 326元,過路停車費 419元, 住宿費 360元, 餐費 533元, 景點門票費 360元。行程總計1238公裡,加97號汽油 72.6升,每百公裡耗油 5.86升。


精選遊記: 寧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