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白綠黃紅對聯後面的故事

作者: naximan

導讀麗江白綠黃紅對聯後面的故事在麗江古城隨意的逛逛,便會發現家家宅門都貼了對聯,除了常見的紅色對聯,也時常會見到白色、綠色甚至是黃色的彩色對聯。這是麗江納西族在親人去逝後為了代表對親人的思念而張貼的對聯,從對聯上你就可以看出那戶親人去世的大概時間。白對聯是剛去世時貼的,綠對聯是去世後一年貼的,黃對聯是去世後兩年貼的,滿三年後就貼紅對聯� ...

麗江白綠黃紅對聯後面的故事在麗江古城隨意的逛逛,便會發現家家宅門都貼了對聯,除了常見的紅色對聯,也時常會見到白色、綠色甚至是黃色的彩色對聯。這是麗江納西族在親人去逝後為了代表對親人的思念而張貼的對聯,從對聯上你就可以看出那戶親人去世的大概時間。白對聯是剛去世時貼的,綠對聯是去世後一年貼的,黃對聯是去世後兩年貼的,滿三年後就貼紅對聯。當然紅對聯有多種,要從字面上看才能知道用途,有些紅對聯是過春節、建新房、結婚時貼的。

我們納西族每家都有一塊墳地,墳地是要講風水的,我家的墳地在拉市海邊的半山腰,說奶奶說是祖輩早就請風水先生拿著羅盤挑出來的。一個家族有一個公共的墓地,嚴格按照輩份和大小排行劃地安葬,夫妻是合葬的。那是我最後歸宿的地方,我的位置只能是在最下邊吧,因為我還年輕。我覺得我死後若能葬在這裡是很幸福的,天天面對藍藍的海子,冬季看著候鳥飛過,停在湖上的樹尖……

老人們在50來歲時就准備好了棺木,爺爺已經去世了,奶奶的棺木就放在樓上,距離我上網的位置不遠。棺木納西話叫“han bao”,棺木是不用釘子的,這樣不吉利,全部用榫口和木活鞘組裝,用松香水灌接縫,外面用松香水或土漆(既天然漆)漆成黑色,如果超過八十歲才去世,頂端就可漆成紅色。

爺爺去世那年,我正在昆明工作,出差到了雲縣。等知道了消息,從雲縣——昆明——麗江整整一千一百公裡路,到麗江時爺爺已經下葬了,只見到白白的對聯。爺爺對我最好了,竟不見最後一面,我只能脆下痛哭,外面的世界太無奈了。

按照麗江納西的規居,老人病重不治之後,親朋好友以及街坊鄰居們都要來慰問守侯,子女和親戚連日晝夜守護在旁,就是為了“紹沙墾”,就是接氣的意思。要准備好少許碎銀(現在用銅錢)、米粒和茶葉,男病人用九數,女病人用七數,用一點青梅紙(紅紙)包好,放在病人床頭。

待病人將咽氣時,有一家族長者要手持“紹沙”,作好投放的准備。並由一個熟知家庭歷史的才者(農村有的是東巴經師)為其指路,告訴他回老家的路線,以及先逝的父母名字,或早逝的配偶和先亡的子女名字。說“他們早走了,他們會招呼您。”並告訴他面前有三條路,上面一條是神路不能去,下面一條是鬼路也不能去,中間一條是人類去的路,您要走那條路。一咽氣,要迅速把“紹沙”放入口中,並輕托一下下巴,按一下上眼皮,使口眼閉合。傳統習俗認為老人家病逝於家中,又得“接氣”(放“紹沙”),叫做“好好的去逝”,既壽終正寢。如果死在外面,又不得“接氣”是不好的。看來爺爺是“好好的去逝”,聽說爺爺在臨死前,只說了兩件心願:一、希望子孫要團結,外人才不會欺負;二、希望能出一個大學生。我到底做到了什麼。

老人去世後,要停屍於正屋,設一個靈堂,頭和身上蓋白布或毯子,頭邊放供桌,要點上香、油燈和八大碗供品。家人穿孝衣,近親戴孝布。人去逝後,要立即告遍親友,並明確告訴他們出殯請客日子(一般是第三天),要請人料理各種喪事。小時候就是在這裡聽到了納西古樂,那是一種很悲涼的音樂。

入棺一般是第二天晚上,所有的親屬要在旁向死者最後告別,然後封棺孝子釘上活木鞘祝老人無牽無掛地去,此時,女親屬們哭聲大作。

第三天是開喪出殯,來吊喪的客人一般除了錢以外,還會送一藍(盤)米,花生米等。一一都在靈前點唱祭祀。孝子跪在靈的兩邊還禮。

開過追悼會後,炮竹響了,要出殯了。棺材抬至大門用繩子捆綁好用8個人抬走,孝子要背著飯、肉、由人帶著走在前面,棺材要從他們頭上抬過,以後每過一座橋孝子都要跪送。希望逝者能平安的過奈何橋。女親屬只送到城邊玉龍橋邊,則回去。到了墓地後放棺材於坑內後,孝子用衣角捧起土,像征性先撒第一把土,然後眾人壘墳,墳頭上要撒一些五谷種子。

次日親屬又到墳地再去修整一下,稱為“復喪”,一七、二七、三七、四七都要祭,四七是女兒主持。還有百日、三年齋都有祭。此後正式列入祖先裡去了,只是過年過節才祭了。

如果我有一天死去,那便是回到了大自然的懷抱,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只是不知道這一刻什麼時候突然到來。所以我要先學會接受這一切,接受這大自然給我們人類的公平。

送一句納西人說過的話:人吃了飯要洗碗;但吃飯不是為了洗碗。

這篇文章是答應寫給一位上海朋友看的,同時也獻給所有想了解納西族風俗習慣的網友。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