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常熟市覓市內風光游沙家浜嘗陽澄湖蟹

作者: penpengao

導讀常熟 因沙家浜 逐步躍入上海人的眼簾 常熟 又因上海人在沙家浜昆承湖畔建了上規模的度假中心 成為上海人度假首選地之一 從上海往常熟 以往總不太方便 路況也不好 自從修通沿江高速公路和修通蘇嘉杭高速公路後 上海與常熟的時間空間一下兒拉近了 僅1小時30分鐘左右 1 游常熟知名景點 沙家浜 虞山 尚湖 方塔園 常熟有沙家浜 有虞山和尚湖 有方塔園 a 沙家浜 沙家浜因 ...

常熟 因沙家浜 逐步躍入上海人的眼簾

常熟 又因上海人在沙家浜昆承湖畔建了上規模的度假中心 成為上海人度假首選地之一

從上海往常熟 以往總不太方便 路況也不好 自從修通沿江高速公路和修通蘇嘉杭高速公路後 上海與常熟的時間空間一下兒拉近了 僅1小時30分鐘左右

1 游常熟知名景點 沙家浜 虞山 尚湖 方塔園

常熟有沙家浜 有虞山和尚湖 有方塔園

a 沙家浜 沙家浜因京劇而出名 花60元門票進入沙家浜蘆葦蕩景區 新四軍所處時代的那種茂密嚴實 密不透風 易藏易躲的蘆葦蕩 已經缺少 幾乎全是人造景觀 可那湖上的蘆葦群 和阿慶嫂智鬥胡傳魁場景的浮想聯翩 仍讓人沉醉其中

其實 沙家浜昆承湖風光也不錯[照片]

b 虞山

對於喜歡爬山的驢友 常熟的虞山真是小菜一碟 虞山不高 海拔僅261米

從尚湖畔虞山南坡拾級而上 走過長約五百余米 可直達劍門景區 此處 山勢陡峭險峻 山道崎嶇艱難 當然走公園方面鋪設的石階 會遜色不少

仰首 有凌空奇巨石 有筆直猶如長鞭 俯視 足邊幽谷險而深邃 天成一線 狀如刀劈之劍門

劍門景區因此而獲名

在劍門景區至高點 奇石 湖光 山色 亭台樓閣 盡收眼底[照片]

虞山 還有許多明清時代的名人石刻群 至今 劍門巨石上保存了清康熙御題“煙嵐高曠”四字和玉璽鐫刻

虞山 還有許多名人賁墓 虞山 人文景觀豐富

虞山 古稱烏目山 因商末周太公次子虞仲去世後葬此山 遂得名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裡青山半入城” 十裡虞山是常熟人的驕傲 故常熟又稱“虞”

上虞山之巔 還可以在乘纜車

目前 1989年3月就被批准建立的虞山國家森林公園很大一部分是免費開放的

上海自駕車 可以從虞山西麓山腳北門大街開車上虞山 直接到劍門景區前的停車場

c 尚湖

從虞山山崖巨石上俯瞰尚湖 有一條蜿蜒穿湖而過的玉帶 猶若龍身

尚湖 傳說獲名與姜尚姜子牙姜太公有關 殷商末期姜子牙在此隱居垂釣 “姜太公釣魚 願者上鉤” 尚湖湖畔有姜太公雕像

尚湖 據說 全水域面積達800公頃 湖水水質一直保持在國家二級標准 水質之好居蘇州各湖之首

由於是秋游 沒有能欣賞到和真切感受到7000平方米牡丹園中的牡丹花與櫻花、桃花、郁金香風信子等花卉百花爭艷的奇觀

尚湖 一直是欣賞虞山偉姿的最佳地方 西北面十裡虞山在靜謐的湖水中 倒側倩影 引多少文人墨客競相賦詩做畫 湧出不少名言警句

d 方塔園歷史回顧和現狀

現占地約1.21萬平方米的方塔園 有始建於南宋建炎四年即1130年的方塔 此塔 高67.14米 9層 四方盔帽形塔頂 是由銅鐵合金鑄成 重達一萬八千公斤

其實 在建方塔之當時 已有一座“崇教興福寺” 故塔初名“崇教興福寺塔” 因其平面呈方形 俗稱方塔

清代光緒年 佛寺開始走破落 到了民國初年 佛寺已經蕩然無存 僅塔巍然獨存 1963年 修葺方塔 搬遷了塔前小學

1977年 重建方塔公園 之後多次搬遷周圍單位和拆除無關建築 盡仿宋代風格而建築 宋古塔 宋古井 明銀杏並成為鎮園三寶

沿塔後街 仿宋建築物中 開設了不少商店 與上海豫園相比 少了人氣

沿塔後街 誤打誤撞走進了方塔園擴建工地 見到了還有腳手架的文昌閣[照片] 新建的單孔石拱橋 以及正鋪石板路的民工

走出此工地 圍繞塔園的街道也正在拓寬

2 覓常熟未知名景點

常熟 除上述知名景點外 其實常熟的風土人情也有看點

a 常熟別稱“琴川”

如果細細觀察現在常熟市區地圖 河道密布 常熟舊城 可以環城河為界

從塔後街走到河東街 可以見到當地政府1991年立的“古琴川”紀念碑 說常熟古城 有長約2公裡的南北主航道 穿城而過 因主河有支流七條 猶如古琴的七根弦 故常熟獲別稱“琴川”

在紀念碑面前的河道上 早已修繕一新 已沒有什麼航運功能 估計僅僅是為了說明此乃是歷史所說的“古琴川”之地

周圍濃濃的商業氛圍 也襯托出此處古時曾經經歷了繁榮 繁忙和衰敗

b 常熟也有江南水鄉風格建築群

鄙人在本欄目發表的“太倉沙溪 待字閨中的古鎮”中 幾乎全例舉了中國江南水鄉古鎮的名稱

其實 有水有橋有枕河而建的民居“小橋流水”江南水鄉例子比比皆是 區別僅是 發達的城鎮最初沒有認識到發展中保護舊建築的重要

常熟 在環城河東南端三岔河口圍成的小區 從環城南路環城東路交點望去 粉牆瓦房 枕河而建 窄窄的河道上 有各式各樣別致的石拱橋 這就是在逛常熟市區時發現的有江南水鄉風格建築群

阜安橋彎入該居民小區 路面也很有特色 迎春街 竹行街 小河頭 迎春橋 晏清橋

沿河一側的房屋 大多修繕一新 灰色磚石鋪路 據當地80多歲老人敘述 她嫁到此地 這些建築物就有了 估計也至少建有百年

修繕一新的屋子 外部是漂亮了 可其實已經不太適合居住了 如廁要用馬桶倒糞便 房屋光線不足梅雨天潮濕 屋主要麼空管 要麼出租

說真的 修繕一新建築群 讓人欣賞到“小橋流水”江南水鄉另類風格

不過 再深入小區 不在臨大馬路河邊的建築物 卻破爛不堪 沒有修繕過 不知是不是因為資金短缺關 還是做表面文章 [照片]

c 常熟市區路名趣談 路況漫談

現在常熟市區已經從最初的護城河圍成的舊鎮 拓展到了外3環 204國道 主要省道 已經完全接駁在三環路上

掃描常熟馬路路名 和上海許多路面取法有相似之處 譬如 按景點地名而取名

如虞山周圍 有大義虞山路 虞山北路 虞山路 虞山山路 海虞北路 海虞南路 如尚湖周圍 有環湖北路 環湖南路 尚湖東路

有時候 地名與實際地點有相當距離 如顏港河周圍 附近有裡顏巷 而新顏路卻隔方塔路

在舊城內 路名 取某弄/某巷/某街 歷史痕跡明顯

常熟市區 似乎以中國江河大名作為馬路的東西向 如黃河路長江路珠江路 還有甬江路湘江路 等

常熟市區 似乎以中國山名做馬路的南北向 如泰山路 華山路接嵩山路 衡山路 香山路 等

路名也有讓人易搞混的 譬如 招商城 有招商北路南路東路西路 又有商城北路南路東路西路

如果上海駕車 初次逛常熟市區 務必明白 城區內因河道原因 不是每條道路都可行 車盡量避免進出招商城 堵車現像在此展露無異 車也別走紅旗橋 那也是個交通衝突點

令駕駛員最感冒是 常熟馬路上 紅綠燈奇多 也不像上海 如果路口翻綠燈的話 下個路口也會隔幾秒後翻綠 譬如 常熟的景觀道路-世紀大道 不但紅綠燈多 還缺乏綠波通行技術 這路口 車剛剛起步通過 下個路口卻馬上翻紅燈 又得停車

d 漫步常熟市內步行街

蘇州管轄區域內 吳江市昆山市太倉市張家港市 都沒有步行街 僅常熟市有

蘇州市區有觀前街為步行街 常熟市區在方塔東街為步行街

漫步方塔東街步行街 入口 放置了幾個和上海南京路相仿的大石球 阻擋機動車駛入 街面上有當值的城管人員

該步行街 讓上海人有似曾相識之感 路幅不寬 街也不長 大理石路面 其布局設計相似南京路

由於沒有南京路上多幢百年建築的襯托 方塔東街步行街 多數是新建建築

可能不是周末 步行街上行人顧客稀稀拉拉 給人空蕩蕩之感 走出步行街過古塔橋到方塔街 那兒的行人反而多又繁華

和南京路步行街一樣 中洋快餐往往會在此比拚一番 有肯德雞店 有必勝客店 卻沒有見麥當勞身影 台灣頂新集團德克士店 蘇州好七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好七迪店

目前 步行街顧客 據當地人稱 多為外地務工人員 而店中營業員也多為外來工[照片]

和許多步行街犯類似通病 商品結構沒有太多的特色 服飾加鞋賣場 快餐與咖啡 賓館又銀行

常熟知名百貨公司 以一百 華聯 沒有在此露面

3 沙家浜昆承湖畔品嘗陽澄湖蟹

在沙家浜有幾個大閘蟹交易市場 許多來沙家浜度假常熟旅游的上海人往往會在此品嘗標稱陽澄湖大閘蟹

在此大閘蟹交易市場 蟹價有高有低 在此買蟹 沒有人會要什麼防偽標識-戒指或蟹跏 雖然沒有人真正會弄明白是不是生長在陽澄湖中

已經有人專門著文 說上海人除品嘗陽澄湖大閘蟹外 駱馬湖洪澤湖固城湖太湖寶應湖高郵湖 等 或來自北方的大閘蟹 各有所長各有滋味

經常去昆山陽澄湖畔 或在沙家浜昆承湖畔品嘗蟹 也僅僅吃個心安和名聲 此次幾度送人往沙家浜吃蟹 同行人都感覺 吃完後 手上以前固有的蟹味是淡淡的或根本沒有

在品蟹之際 吃著當地的螺絲 嘗嘗當地河蝦草雞 滋味更進一步

常熟城區面積不大 卻有山有水有橋 在3環內可以找到許多靜謐幽雅之處 如楓涇

常熟 一個值得度假旅游的上海後花園

數據1 沙家浜鎮面積人口

沙家浜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熟的名鎮 全鎮總面積33平方公裡 人口1.86萬

沙家浜鎮現歸常熟市管轄

數據2 常熟經緯度 面積人口

常熟 120°43E 31°39N//或 120.74° 31.64°

按行政區劃網 東經120°33

數據3 常熟歷史

早在5000多年前 就有人類在常熟這方沃土聚居生息

夏、商時期,常熟地域為揚州屬地

西漢景帝前元時期(公元前156年—150年) 常熟地域上首次設虞鄉建置

西晉太康四年(283年) 虞鄉升為海虞縣 此為常熟地域設縣之始

唐武德七年(624年) 常熟縣治移至海虞城即現之虞山鎮 隸於吳郡

清雍正四年(1726年) 劃常熟縣東境置昭文縣 兩縣治同城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 是年11月 常熟、昭文兩縣合並為常熟縣

1949年4月27日 常熟解放 同年5月以縣城設常熟市 以常熟縣城虞山鎮為其行政區域

1951年 常熟市隸於蘇南行政區蘇州專區

1954年11月 常熟市升為江蘇省轄市

1958年4月5日 國務院批准撤銷常熟市 仍統一為常熟縣 縣直轄各鄉 各鄉建辦人民公社

1961年劃出14個公社和常陰沙農場 歸屬新成立的沙洲縣(即現張家港市)

1983年3月撤縣建市 以縣境設常熟市 政社分離 仍為鄉建制 鄉以下為行政村

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 蘇州地區的常熟、太倉、昆山、吳縣、吳江、沙洲縣劃歸蘇州市領導

常熟古城自西晉建為縣治以來已有1700多年歷史

常熟地域內行政區域劃分始於唐代



(虞山一角)



(文昌閣)



(小區 迎春街 )



(步行街)


精選遊記: 常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