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作者: 林呈

導讀印度北方有一座居住著100多萬人口的古老名城,那裡的市民以身居此地為自豪。印度教徒一旦有幸在那裡落地生根,就再也不願離開。每天清晨和傍晚,成千上萬人來此沐浴,用恆河聖水洗滌自己的靈魂。她就是印度教徒朝拜的聖地,被譽為“印度之光”的瓦倫納西。Varanasi 印度的母親河——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的恆河,全長2580公裡,是南亞最長、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瓦 ...

印度北方有一座居住著100多萬人口的古老名城,那裡的市民以身居此地為自豪。印度教徒一旦有幸在那裡落地生根,就再也不願離開。每天清晨和傍晚,成千上萬人來此沐浴,用恆河聖水洗滌自己的靈魂。她就是印度教徒朝拜的聖地,被譽為“印度之光”的瓦倫納西。Varanasi

印度的母親河——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的恆河,全長2580公裡,是南亞最長、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瓦倫納西就地處恆河中游。一般印度教徒認為人生有四大樂趣:居住瓦倫納西、結交聖人、飲用恆河水、敬奉濕婆神。其中3個都要在瓦倫納西實現。

相傳於6000年前,瓦倫納西專為濕婆神所建;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6世紀,這裡曾是學術中心;在公元12世紀時,她被封為古王朝都城。瓦倫納西雖被穆斯林征服過5000年,受英國統治200年,但仍保留了強烈的印度教色彩。

在這座擁擠的城市裡,至今還有2000多座不同朝代、風格各異的廟宇和寺院,裡面供奉著風格窘異,形態多姿的神靈偶像,其中絕大部分屬印度教。這些廟宇有的高大雄偉,金碧輝煌;有的小巧別致,錯落期間;也有的已破爛不堪,殆為廢墟。它們被看作是印度古老文化的縮影,集中地反映了印度宗教和文化的特色。

余秋雨“清潔的起點”中有這麼一句話 :“一生能來一次瓦倫納西,喝一口恆河水,在恆河裡洗個澡,是一件幸事”。因為無法抗拒,於是選擇親眼見證。

恆河的風伴著黎明前的黑暗吹醒睡眼朦朧的我。終於我站在了恆河前,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曾聽說只有到了瓦倫納西的恆河,才能真正領悟印度教輪回解脫的精神。然而現在它就那麼靜靜地躺在我的面前。大家攙扶地上了小船,船夫蕩開雙漿,我們便緩慢地沿著弧形的河岸延伸開去。推開晨霧,隱約看見岸邊幽靜的廟宇和那層級台階上零星接受洗禮的印度教徒。

印度教徒宗教思想非常濃厚,他們認為能到這塊淨土膜拜是其一生中的重要任務。每天清晨,不管刮風下雨,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紛紛來到恆河岸邊進行他們的宗教儀式。新月型的河岸連綿六七千米,兩側修建了大大小小64座石階碼頭(GHAT),是供印度教徒膜拜之用。恆河西岸有5個最重要的GHAT,據說信徒要按一定的順序在每個GHAT裡沐浴一遍,從先到後是:ASSI,DASASWAMEDH(DAS),ADI KESHAVA,PANCHGANGA,MANIKARNIKA。 最熱鬧的,最有沐浴氣氛的是中間的DAS。

太陽從東岸後的地平線慢慢升起,給整條恆河渲上橘紅,亮色勾勒後的廟宇,更顯神聖矍鑠。先前略顯冷清的台階已擠滿了沐浴的人群。有從城裡走來的、也有乘小船來的;有獨自一個的,也有攜老帶少的。恆河就如一個寬容祥和的老者,接納、包容、寬恕著來自西面八方,不同裝束的印度教徒們。

有的浸在河水裡,神情專注、雙手合十地念念有詞,內心自我得以抒發;

有的打坐在河畔,面向太陽閉目凝神,虔誠祈禱,乞求帶走身上的罪孽;

有的潛在冰冷的水中,親吻河水,然後捧起河水撒在頭上,希望用干淨的肉體迎來新的一天;

有的站在岸邊,用器皿盛滿恆河水高舉過頭,然後再倒出,懇求靈魂得到淨化;

有的則用河水洗臉刷牙,洗頭搓背,把恆河作為露天浴室,進入忘我境界。

大大小小,男女老少。或嚴肅深思,或默許微笑。懷著同樣一顆虔誠的心,用聖潔的河水洗刷靈魂。

前方岸邊,十幾個洗衣工一排站在齊腰深的河水中,每人面前斜放著一大塊青石板,他們把衣服用河水浸濕,然後撈起來一次次重重地摔打在石板上,衣服帶起一串串水珠,在空中劃出一道道閃亮的弧線,幾個回合就算洗完一件。接著絞干,輔在岸邊石階上,遠遠看去色彩繽紛。

船劃過一個又一個GHAT,突然有種被震懾的感覺。恆河給予印度教徒們足夠的思考空間,在此冥想、崇仰、膜拜,以感悟生命的真諦。這種放棄物質欲望而追求精神生活的境界卻是我無法達到的。

河面飄來點著油燈的小紙船,原來已經來到焚燒屍體的GHAT。在眾多的Ghat中,Manikarnike Ghat是最主要的焚化場。參觀和路過這裡都是沒有關系的,但是絕對不可以拍照。岸上放著高高的被點燃的木柴堆,滾滾濃煙繚繞著,肅穆的氣氛很遠就能夠感覺出來。那就是生與死的交界啊,一切又將化為無形。

印度教認為恆河水是聖潔的,能洗淨靈魂的罪孽,從南向北流的恆河河段是最理想的通向天堂之路,在瓦倫納西段的恆河流向恰是由南向北的。他們相信,濕婆神會在恆河岸邊巡視,凡在這裡火化者,都可免收輪回再生之苦,升入天堂。為達此目的,家屬們千裡迢迢把親人的遺體運到這裡來。不少虔誠的年老體病的信徒干脆在恆河岸邊等死,以求早日得到解脫。

我們隨著船夫上岸參觀,並牢記絕對不可以拍照。焚燒的工人給我們介紹說,火葬一人需一百五十立方米的木材,有錢人家要用名貴的檀香木,而窮苦人家則要靠別人施舍才能得到死後升天的木柴。看著那沒有被燒成灰的屍體被拋入河中,空白的思緒回到現實。接著船夫帶我們去後面一排破舊得好像隨時會塌的磚土房,原來那就是供年老體病的信徒等死的地方。實在沒有勇氣進去目睹這活生生的坦然,我們交給船夫一些錢,希望可以變為食物來延續多幾天他們的精神。

遠處:牛骨、狗屍漂浮水中;近處:善男信女浸浴水中。河面浮著的點點灰燼,伸手可撈。我似乎開始理解印度人奉它為母親河的原因,恆河的神聖魅力讓人無法抗拒,它能夠淨化人的身體直至心靈,使靈魂進入生命新的輪回。

據說,當年釋迦牟尼來到這裡時,河邊的沐浴景觀讓他冥想出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於是在瓦倫納西西郊的鹿野苑開始了法輪初轉。這條河流畢竟給他留下了太深的印像,所以他將解脫無明束縛的境界稱為“涅”。後來一些嚴格苦修的聖徒在這裡冥想數月甚至數年,以期感悟到生命的真諦。中國佛教大師玄奘也曾到過此地,贊嘆恆河“水色滄浪,波濤浩瀚”。

上岸後,穿行於混雜著泥土和牛糞的繁華小巷中,鱗次櫛比的店鋪排在彎曲狹窄的街道上。恍然眼前出現一頭瘦骨伶仃地神牛,印度人若無其事地繞開它,牛大哥到也瀟灑,搖晃著尾巴趕著背上的蒼蠅,漫不經心低頭聞嗅著。早聽說過在印度“神牛徜徉,暢通無阻”,當這一切真切地出現在眼前,不得不承認宗教與生活的完美融合,怪不得瓦倫納西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奇風異景吸引著世界上各種膚色的游人。

下午的陽光燦爛明媚,我們去了10公裡外的Sarnath(鹿野苑)。鹿野苑因其是釋迦牟尼首次講佛論法之處而聞名,中國著名高僧玄奘曾到此取經,那時鹿野苑如日中天,是當時亞州各國佛教徒禮佛聖跡之一。之後印度佛教開始衰敗,到13世紀時完全毀滅。後經英國殖民政府逐步發掘、修復,才開始慢慢恢復其原貌。清靜幽雅寺廟,古樸簡單的外觀,殘舊的壁畫依稀體現著當日的繁華。

回程的路上路過Hanuman(猴神廟),遠遠得見到神廟大門,即能感覺到香客如雲。於是我們決定停留參觀,只見每個人在進入神廟前,都觸摸神廟的階梯並口念經文,然後到牆邊取得一部經書,開始誦經祈禱著,接著排著隊向Hanuman奉上他們的供獻,最後繞廟一周,所有的神跡都觸摸一遍。每一處神跡都被觸摸的油黑發光,只為聆聽神的旨意,接受神的祝福。

TIPS:

時差:印度時間比中國晚2.5小時。

電壓:是220伏,插座不能通用。

劃船費用:包一條船,80RP/小時。

簽證:難度不大,需要填寫一張一式兩份的英文表格、銀行存款證明、往返機票、行程、簽證費340元。把護照遞進印度駐中國使館簽證處,3天後就能拿到咯。

從新德裡有很多班火車去瓦倫納西,其中有一趟夕發朝至的火車,傍晚6點半左右發車,早晨7點左右到達,既節省時間又節省住宿費。瓦拉納西有3個火車站:Junction Train Station是主要車站,但是很多車在距離瓦拉納西12公裡的Mughal Serai停車。火車上沒有任何廣播到達何站,需要勤打聽,以免坐過站。瓦拉納西的住宿應該首選恆河岸邊。


精選遊記: 孟買

評論